1.1 单片机的发展
所谓单片机,就是将组成微机的各个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从形态上来说,都是作为控制领域的应用计算机而诞生的。它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的应用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代历程:
第1代(1974—1976年):1974年12月,美国著名的仙童公司(Fairchild)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单片机F8。这款单片机受工艺和集成度的限制,采用双片形式,外接一块3851电路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这是单片机的初级阶段。
第2代(1976—1980年):为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典型代表,单片机由一块芯片构成,具有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RAM及ROM,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但性能低、品种少,只能应用于比较简单的场合。
第 3 代(1980—1983 年):8 位单片机的成熟阶段,完善了外部总线,确立了单片机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这个阶段的单片机,都具有串行I/O口,且具有多级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为16位,片内的RAM和ROM容量也相对较大,寻址范围从4 KB增加到了64 KB。这一代单片机真正开创了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的发展道路。
第4代(1983年—):这一时期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并行发展。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8位单片机,另一方面发展16位单片机以及32位单片机。将许多测控系统所使用的电路技术、接口技术应用于单片机中,如多通道A/D转换部件,程序运行监控器(WDT),脉冲宽度调制器(PWM),高速I/O口等。这些部件的加入增强了外围电路功能,强化了智能控制系统特征。
目前单片机表现出了几大趋势:
(1)加大存储容量,采用新型存储器方便用户擦写程序及数据,加强程序的保密措施。
(2)内部集成部件越来越多,与模拟电路结合越来越紧密,其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通信和联网功能也不断加强。
(4)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电源电压范围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