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云计算发展现状
由于云计算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又有大公司推动,发展极为迅速。Google、亚马逊、IBM、微软和Yahoo 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云计算领域的众多成功公司还包括VMware、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
亚马逊研发了弹性计算云EC2(Elastic Computing Cloud)和简单存储服务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为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收费的服务项目包括存储空间、带宽、CPU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空间、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运算量时长收费。在诞生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亚马逊的注册用户就多达44万人,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企业级用户。
Google 是最大的云计算技术的使用者。Google 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在200多个站点、超过100万台的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而且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Google 的一系列成功应用平台,包括Google 地球、地图、Gmail、Docs 等也同样使用了这些基础设施。采用Google Docs之类的应用,用户数据会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某个位置,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终端十分便利地访问和共享这些数据。目前,Google 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Google值得称颂的是它不保守,它早已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MapReduce 和Bigtable,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如何进行云计算编程的课程。相应的,模仿者应运而生,Hadoop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IBM 正在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名为RESERVOIR 的云计算项目,以“无障碍的资源和服务虚拟化”为口号,欧盟提供了1.7亿欧元作为部分资金。2008年8月,IBM宣布将投资约4亿美元用于其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并计划2009年在10个国家投资3亿美元建设13个云计算中心。
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Azure(译为“蓝天”)是继Windows 取代DOS 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Azure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目前,微软已经配置了220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44万台服务器。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2008年,IBM 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推出了CloudEx 产品线,提供互联网主机服务、在线存储虚拟化服务等;中国移动研究院已经建立起1024个CPU 的云计算试验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研制了云存储系统MassCloud,并以它支撑基于3G 的大规模视频监控应用和数字地球系统。作为云计算技术的一个分支,云安全技术通过大量客户端的参与和大量服务器端的统计分析来识别病毒和木马,取得了巨大成功。瑞星、趋势、卡巴斯基、McAfee、Symantec、江民、Panda、金山、360安全卫士等均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云安全的核心思想,与早在2003年就提出的反垃圾邮件网格非常接近[5]。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子学会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2009年5月22日,中国电子学会隆重举办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1200多人与会,盛况空前。2009年11月2日,中国互联网大会专门召开了“2009云计算产业峰会”。2009年12月,中国电子学会举办了中国首届云计算学术会议。2010年5月,中国电子学会将举办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