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日常生活护理经
本月育儿要点
坚持母乳喂养。
实施三早: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
喝完奶及时给宝宝清洁口腔。
保证给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天气晴朗时带宝宝去户外晒太阳。
时刻不忘和宝宝对话。
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但要慎用洗发露。
精心呵护宝宝的肚脐,预防脐炎、脐茸和皮肤脓疱病。
注意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进行充分的皮肤接触,多搂抱、多抚摩宝宝。
以微笑和丰富的表情看着宝宝。
听胎教音乐,给宝宝唱歌、讲故事。
新生儿特别需要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特别需要保暖。除了要给新生儿穿适量的衣服外,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也很重要。如果房间里忽冷忽热,宝宝的体温就会不稳定,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汗腺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单薄,保暖、排汗、散热能力都较差,所以体温极不稳定。若保暖过分,易发生脱水热;若保暖不好,则易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给新生儿保暖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调节好室温,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夏季,可在地上经常洒些冷水或放置冷水帮助降温;冬季,可通过防寒设备提高室温。无论哪个季节,都应注意通风换气,但通风换气时要避免穿堂风(即对流风)。居住条件好的卧室,最好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室温最好在18~24℃之间(早产儿的适宜温度为25~26℃),湿度在60%~65%之间。
(2)根据室温的变化,调节衣服和被褥的厚度,避免因保暖过分而引起汗疱疹、脱水热等。有以下情况的新生儿应减少被服:吃奶或哭闹时都出汗者,开包换尿布时易感冒者,经常性皮肤潮湿且易发生湿疹者。
(3)使用热水袋时,不能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或离皮肤太近,要放置于包被外,严防烫伤。热水袋的水温不得超过60℃,如没有温度计,可将热水滴在大人手背的皮肤上试试,不感到太烫就行。冬季空气干燥,不能让新生儿靠近煤炉或暖气,最好在火炉上烧水或在暖气上放湿垫,使空气湿润。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加湿器,以防新生儿因呼吸道方面的黏膜干燥而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新生儿衣服的挑选
新生儿的衣服必须满足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和吸水性好,无刺激性,宽松、方便、保暖等要求。新生儿常溢奶,易吐脏衣服,大小便时易弄湿、弄脏裤子,因此衣服需勤换勤洗,故要求衣料耐洗、耐搓。最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全棉材质的衣服。
新生儿衣服应宽大些,且应穿脱方便,如前面开口打结的衣服就易穿脱。衣服过于窄小,则穿脱不便,易弄伤新生儿,甚至会造成骨折和脱臼等情况。另外,新生儿生长发育快,如衣服太小,很快就无法再穿。为减少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其衣服接缝处最好在外面,边也可由里向外窝,衣服上最好没有额外的装饰。衣服的颜色以浅色或白色为好,这样衣服脏了容易发现,便于换洗。如选用颜色深的衣服,也要选不易褪色的,以免刺激新生儿皮肤,引起皮炎。
给新生儿穿、脱衣服的方法
通常,小宝宝不喜欢穿衣脱衣,他会四肢乱动,不予配合。妈妈在给宝宝穿、脱衣服时,可先给宝宝一些信号,比如先抚摸他的皮肤,和他轻轻地说:“宝宝,我们来穿上衣服”或“宝宝,我们来脱衣服”等,这样可使他心情愉快,身体放松,然后就可以轻柔地给他穿、脱衣服了。
穿衣服时,让宝宝躺在床上,先将你的左手从袖口伸入袖笼,使衣袖缩在你的手上,右手握住宝宝的手臂递交给左手,然后右手放开宝宝的手臂,左手引导着宝宝的手从衣袖中出来,右手将衣袖拉上宝宝的手臂。脱衣服时,同样先用一只手在衣袖内固定住宝宝的上臂,然后另一只手拉下袖子。穿、脱裤子的方法与上类似,也是一只手在裤管内握住小腿,另一只手拉上或脱下裤子。
新生儿尿布的选择
给宝宝使用的尿布最好是棉布类制品。棉布类制品柔软,吸水性能好,不带有化学成分,对宝宝的皮肤不会造成刺激性损伤。化纤类制品吸水性能差,容易使尿碱附着在其表面,从而刺激宝宝的皮肤,引发尿布疹及尿布皮炎。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新型的一次性纸尿裤,其吸水性强,大小和厚度种类多,无须清洗,可减轻家务负担。但是长期使用这种纸尿裤,特别是夏季或者室温过高时,过厚的纸尿裤透气性能差,会使宝宝产生不适感。而且,这些纸尿裤价格较贵,一些父母为了节省纸尿裤而减少更换次数,这样就容易使宝宝发生尿布皮炎。因此,建议父母平时在家中尽量使用棉布类尿布,仅在带宝宝出门或旅行时使用纸尿裤。
抱新生儿的方式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脖子软绵绵的,竖不起来,让刚做爸爸妈妈的人都不敢抱,生怕把小宝宝“弄坏了”。的确,抱婴儿的动作是有学问的,只要掌握了要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小宝宝抱在怀中,与他进行情感沟通了。
(1)先把两只手插到仰卧着的宝宝的脖子下面,轻轻托起他的头。
(2)将右手移到宝宝的臀部,左手托住脖颈。
(3)左手掌抱住宝宝的头。
(4)妈妈的身体靠近宝宝,小心地用两只手将宝宝的身体抱起。
(5)若要竖抱,则将宝宝贴在妈妈的身体上,分别用两手托住宝宝的脖子和臀部。
(6)若想变换成横抱姿势,则让宝宝身体重量落在妈妈身体上,同时应挪动托在脖子后面的左手,让宝宝脖颈完全靠在妈妈的左侧胳膊肘上,右手依然托着臀部。
(7)让宝宝头部贴近妈妈的左胸,这样他能够听见妈妈的心跳声。
(8)当要交给爸爸抱时,爸爸要靠近妈妈的身体,并将双手插到抱宝宝的妈妈的胳膊之上。
(9)确定爸爸的双手已抱住宝宝,妈妈才可将自己的手抽出,切不可随便交给爸爸而把宝宝摔落地上。
新生儿的睡眠姿势
新生儿每天除了饿了、尿了或拉了的时候是醒着的,其余时间几乎都在睡觉,每天要睡20个小时左右,一般每次持续2~3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但睡眠时间也有个体差异,有一些新生儿睡觉较少,但只要没有其他毛病,就不用担心。
新生儿一般采用仰卧或侧卧睡姿,这两种睡姿各有其优缺点。
(1)仰卧睡姿 一般,父母都习惯于让宝宝采用仰卧的睡姿,一是便于直接观察宝宝脸部的表情;二是宝宝的脑袋睡平后,可形成所谓的“方头大脸”;三是内脏器官受压较少,四肢能够自由地活动。
仰卧也存在缺点,一是对宝宝的呼吸不利,由于重力的关系,喉部会阻挡呼吸气流自由进出气管口,一旦气流阻力增大,宝宝在仰睡时呼吸就会有杂音(鼾音),造成呼吸困难;二是宝宝容易发生呕吐,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后,会聚积在宝宝的咽喉处,不易由口排出,较易呛入气管及肺内,从而发生危险;三是宝宝身体较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容易着凉,而且心理上也有不安全感,不易睡熟。
(2)侧卧睡姿 让宝宝侧卧时最好采用右侧位,这样可以避免其心脏受压,也可以预防吐奶,特别是刚吃完奶后更应让宝宝右侧卧,这样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即使发生溢奶也不会引起窒息。
侧卧也存在缺点,一是如果总是朝一面侧睡,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的现象,还可能造成斜视,所以侧睡时要经常换方向;二是宝宝不容易维持侧卧的姿态;三是左侧卧容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黑白睡颠倒了怎么办
有的新生宝宝白天睡觉,晚上则哭闹或睡不踏实,这种情况不算是病态,而是出生后的环境给宝宝造成了时间错觉,也就是宝宝睡得黑白颠倒了。有的家长把宝宝住的屋子弄得非常昏暗,且不发出一点声音,晚上这样可以,如果白天也这样就使新生宝宝区分不出来是白天还是晚上,所以宝宝在白天吃饱后就睡了,到了晚上,宝宝的睡眠已经够了,而屋内却没有声音、没有光亮,宝宝就会烦躁或者哭闹。
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把宝宝的时差调整过来。白天,让宝宝的房间光线明亮,在宝宝吃饱后放点音乐,或是多跟宝宝说说话,拿一些颜色鲜艳的球及花环或带声响的玩具像拨浪鼓等逗逗宝宝。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在新生宝宝睡醒时,有吸引他的东西,避免他白天总是睡觉;另一方面,对听力、视力都有良好的刺激,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到了晚上,要避免宝宝太兴奋,不要总是抱宝宝或跟宝宝说话,屋里的光线也不要太亮。采取上述措施后,就可以避免新生宝宝“黑白颠倒”了。
新生儿睡觉不要捆
我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惯:在孩子睡觉时,用布带把他的两腿拉直捆好,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长成罗圈腿;再把两臂贴在身体两侧固定好,认为这样孩子才会睡得香甜,不受惊吓。其实,罗圈腿是佝偻病的症状,不是捆绑可以预防的。另外,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睡觉时的自如动作,而且,固定的姿势容易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孩子在睡觉时,要使他四肢处于自然状态。睡眠中的四肢活动是自然生理状态,不是受惊吓的结果。
开灯睡觉不利于宝宝健康
为了方便照顾婴儿,有的妈妈习惯在晚上开着灯睡觉,但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夜里长时间处于人工光源的照射,婴儿不能正常地体验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生物钟就会受到干扰,导致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易于惊醒等问题的发生。另外,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制也会受到影响,时间久了有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熄灯睡觉能使人的眼睛获得充分休息,而长时间在灯光下睡觉,光线对眼睛的刺激持续不断,眼肌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极易对婴儿的视网膜造成损害,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育。
经常给新生儿洗澡
新生儿皮肤柔嫩,防御能力差,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不经常洗澡,汗液及其他分泌物蓄积会刺激皮肤,发生皮肤感染,故应经常给新生儿洗澡。而且,洗澡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丰富对皮肤的刺激,利于感知觉的发展。此外,洗澡的过程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过程,洗澡时妈妈温柔的话语、轻轻的抚摸、亲昵的眼神、水的滋润和波动都会让宝宝得到全身心的满足。
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洗澡的时间应选择在吃奶前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喂奶后洗澡因反复体位变化而使宝宝吐奶。
新生宝宝洗澡的用具要专用,不能和其他人混用,以防交叉感染。
洗澡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所需物品是否准备齐全,不要在洗澡过程中抱着湿漉漉的宝宝找东西。
宝宝皮肤有湿疹时可用湿疹洗剂,或只用清水,以防对皮肤造成刺激。
如果洗澡过程中需要再加水,要在另外一个盆中调好水温,再倒入宝宝洗澡的浴盆中,以防烫伤宝宝。
洗澡时要避免洗澡水或浴液等流入宝宝的眼、鼻及耳道中,如不小心有洗澡水或浴液进入,要马上用药棉吸干。
给新生宝宝洗澡的时间不要过长,5~10分钟内完成最好。
洗澡时要观察宝宝的全身有无异常,如皮肤有无小脓包,四肢活动有无异常等。
如新生宝宝头部有脂溢性皮炎,要单独用一盆水给宝宝洗头,再换另外一盆水给宝宝洗澡。还有,宝宝的脂溢性皮炎如已结痂,应先用热过的植物油放凉后涂抹在结痂处,用小帽子捂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洗掉。一次不可能将结痂彻底洗干净,这时不要硬刮或抠,多洗几次就可以全部洗干净了。
新生儿头垢的清洁方法
胎儿出生后头及全身皮肤常覆盖一层胎脂,这是由皮脂腺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组成的,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可用洁净纱布或毛巾蘸消毒植物油或温水轻轻揩去。如护理不当,头部会出现薄厚不等的灰黄色或黄褐色油腻结痂和鳞屑,重者可累及眉、鼻唇沟、耳后等处。此类患儿多属渗出性体质,护理3~4周多可自愈。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液状石蜡将结痂浸泡柔软后,用棉棒或洁净毛巾轻轻擦除。平时应注意头部卫生,避免过多出汗。症状较重或反复出现者,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钙剂,局部应用氟轻松、红霉素软膏等,同时妈妈应避免饮酒及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何给新生儿剪指甲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很快,10天能长1毫米。但新生儿指甲长容易抓破皮肤,那么如何给新生儿剪指甲呢?要用小的指甲刀剪,每次少剪些,以免误伤新生儿指腹,最好在洗完澡后剪。
男宝宝私处的护理
(1)水温适当 阴囊是男性身体温度最低的地方,也最怕热,因而高温会伤害成熟男性睾丸中的精子,影响其生育能力。宝宝睾丸中没有精子,但也必须防止烫伤。清洗时,水温应控制在38~40℃之间,以保护宝宝皮肤及阴囊不被烫伤。
清洗时,应把宝宝的阴茎轻抬起来,轻柔地擦洗根部。阴囊多有褶皱,这里较容易藏脏东西,也是一个“隐蔽”之所,包括腹股沟的附近,也都是尿液和汗液常会积留的地方,因此要着重擦拭。同时,每次便后如果需要冲洗,也不要用太凉或者太热的水,温热即可。因为生殖器受热会膨胀、尿道会张开,可能会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小便不正常的现象。
(2)不要挤压 宝宝的阴茎和阴囊布满筋络和纤维组织,又暴露在外,十分脆弱。洗澡时,新手爸妈很容易因为紧张或者慌乱,手部无意中用力,从而挤压或者捏到宝宝的这些部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3)包皮清洗 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宝宝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然后用毛巾浸着温水轻轻地洗,水温不能太高。洗后要注意把包皮回复原位。
男宝宝周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或翻开包皮清洗龟头。因为这时宝宝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翻动柔嫩的包皮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
女宝宝私处的护理
(1)清洗 从前向后洗。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是尿道口、阴道口与肛门同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当中,因此交叉感染的机会也比较大。给女宝宝清洗阴部的时候,要从中间向两边清洗小阴唇,也就是小便的部位,再从前向后清洗阴部及肛门。注意,一定要将肛门清洗干净,大便中的细菌最容易在褶皱部位积存。
妈妈事先洗手也是极其必要的。对于周岁以内的女宝宝,不必每次都拨开阴唇清洗,清洗干净外部就可以了。用脱脂棉、棉签或柔软的纱布浸透水给宝宝擦拭,要比用毛巾好。擦一遍换一张纸巾,切忌重复使用。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一下更好。
(2)洗液 平时便后的清洗,用清水就可以了。洗澡时用的浴液,最好是100%不含皂质、pH值中性并且不会破坏皮肤天然酸性保护层的婴儿专用沐浴露。
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脐部的感染率已显著下降,但如护理不当,也会发生感染,导致不良后果,故要注意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首先,接生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脐带结扎剪断后认真进行常规消毒,用敷料包扎好,以防破伤风(俗称四六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在脐带脱落前,如有渗血、渗水、包布被污染等情况,自己不要乱动,要请医生重新消毒处理,以免出血或感染。
其次,平时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勿让新生儿大小便污染。脐带未脱落时,洗澡时不要弄湿脐部,垫尿布时不要盖住脐部,以免弄湿继发感染。脐带脱落前,每天应用75%乙醇(酒精)消毒脐带。新生儿脐带一般3~7天脱落,有时会延迟2~3周,脐带脱落后脐根留有痂皮,可自行脱落。如脐窝稍有潮湿,有少量分泌物,应每天用75%乙醇(酒精)消毒后涂以1%紫药水,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脱落后如局部发红,伤口迁延不愈合,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表示存在感染,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眼睛的护理
分娩时,新生儿的眼睛易被产道细菌污染而发生眼部炎症,产后给新生儿滴用0.5%氯霉素眼药水可防止感染。如果发生了感染,则会有黄色分泌物出现,严重的会有红肿和发热现象,这时不仅需要外用药治疗,还要根据感染程度使用口服或肌注抗生素。防止眼睛感染,主要是注意眼睛的保健和卫生。婴儿的毛巾要专用,脸盆也要和成人分开,需常洗晒,防止与成人交叉感染而患沙眼及结膜炎。冲洗眼部可用清水,不要用刺激性强的香皂洗脸,晒太阳时要遮盖眼睛,平时也要注意避免受强光刺激。新生儿睡觉的房间不要用功率太大的灯泡,以防刺激眼睛。
新生儿鼻子的护理
新生宝宝因面部颅骨发育不全,鼻及鼻腔相对短小,容易产生鼻屎,且不易清除。发现宝宝有了鼻屎后,千万不要去掏和抠,因为新生宝宝几乎都没有下鼻道,掏鼻屎时不但可能掏不出来,而且还有可能将鼻屎捅进鼻咽管或气管。可以往宝宝的鼻孔里点一滴植物油;几秒钟后将宝宝的头抬高,鼻屎可自己滑出来;也可在宝宝的鼻粱上敷一块温热的小毛巾,一来可使宝宝的鼻腔湿润,二来可软化鼻屎,使其自然滑出宝宝的鼻腔。
新生宝宝的鼻黏膜血管丰富,特别容易受感染,即便是普通感冒也可使鼻黏膜感染。鼻黏膜感染时会充血肿胀,使已经非常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严重时可使鼻腔闭塞,从而造成宝宝呼吸困难,这时候宝宝会烦躁不安,吃奶时可能会因喘不上气而拒乳。当宝宝因感冒有鼻涕时,可以用吸鼻器帮助宝宝及时清理,以保持宝宝呼吸的通畅。
新生儿耳朵的护理
新生宝宝的耳道上下壁很接近,耳道几乎成缝隙状,羊水、脱落的上皮、皮脂腺分泌物及细菌等都极易存留在宝宝的耳道深处,形成耳耵或造成外耳道炎。因宝宝咽鼓管短,平卧喂奶易呛奶至鼓室。以上因素均能诱发中耳炎等病。因此,护理好宝宝的耳朵非常重要。
给新生宝宝洗脸、洗头时一定注意不要让水流入耳道,万一进了水应立即用消毒棉棒吸干。给新生宝宝喂完奶或水后要让宝宝侧睡,以防宝宝吐奶后流进耳道。
新生宝宝一般都易患湿疹,尤其是头面部。头面部发生湿疹后,很可能会蔓延到宝宝的耳道,从而诱发外耳道炎,也极易使耳耵形成。耳耵经奶、水等液体浸泡后膨胀,会使宝宝感到不舒服,严重时可引起感染。如果发现宝宝的外耳已经患了湿疹,要给予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将宝宝的耳道清洗干净,用消毒棉棒将湿疹膏轻轻捻入宝宝的外耳道内,一般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新生儿口腔的护理
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上皮非常娇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少,所以口腔黏膜比较干燥,容易因破溃而感染。破溃的原因主要有被奶或水烫伤,被硬东西硌伤,因擦口腔、挑马牙等不良行为引起擦伤等,还可能因奶瓶、奶嘴消毒得不好或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鹅口疮。新生宝宝的抵抗力非常低,来自任何一方的致病菌都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尤其是口腔。
预防新生宝宝口腔感染的措施如下:
(1)喂奶前要洗手。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护理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喂水前一定要洗手。洗手时注意手上不要有残留的肥皂液,而且最好用温水洗手,因为洗手后要马上接触新生宝宝。
(2)哺乳妈妈要注意清洗乳房、乳头。用母乳喂养宝宝时,妈妈的乳头是宝宝口腔接触最多的地方。而妈妈的乳头被污染的机会特别多,如妈妈产后体虚出汗,乳房、内衣会被乳液、汗液污染。有漏奶情况时,乳房、乳头被污染的概率就更大了。所以,在喂奶前一定要用温水清洗乳房和乳头。一方面,清洗乳头可以保证乳头的洁净,避免对宝宝造成感染;另一方面,用温水洗乳头能增加乳头、乳晕皮肤的柔韧度,减少宝宝吸乳时妈妈乳头的疼痛,也可避免乳头皲裂的发生。
(3)凡是接触新生宝宝口腔的各种物品都必须清洗消毒后再给宝宝使用,而且不能重复使用,尤其是宝宝所用的奶瓶、奶嘴。清洗、消毒的方法如下:
①奶嘴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看看奶嘴的孔是否通畅,不要有奶皮等物的存留。
②奶瓶要用瓶刷清洗干净,注意奶瓶壁不要有残留的奶液。
③将清洗过的奶瓶、奶嘴放入清水中煮沸5分钟或蒸10~15分钟。
④消毒后的奶瓶、奶嘴要用消毒纱布盖好保存,以防再污染。
(4)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抗菌素。有些家长在新生宝宝患病后给他过量服用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使宝宝身体内的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霉菌趁机迅速生长繁殖,导致宝宝患上霉菌感染性疾病。比如,霉菌中常见的白色念珠菌,会使宝宝患鹅口疮,轻者给宝宝带来痛苦,并因口腔疼痛而影响宝宝吃奶;重者可导致全身霉菌感染,如腹泻或呼吸系统感染以及皮肤霉菌感染等。
(5)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非常娇嫩,唾液腺发育尚未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容易干燥,稍稍擦拭就可能将宝宝的口腔黏膜擦破。有些老人习惯用纱布蘸上茶叶水给宝宝擦舌苔和口腔,这是很不科学的,万一擦破宝宝的口腔黏膜,便很容易造成感染。如果宝宝的舌苔黄而厚,可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宝宝喝点水,且不要给宝宝包裹得太多。如果为了去掉吃奶后口腔中残留的奶皮,喂完奶后给宝宝喝一两口水即可。
新生儿皮肤的护理
皮肤褶皱多的地方容易受损伤,比如颈部、腋窝、肘内侧弯曲处、大腿内侧、阴囊内侧、肛门周围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宝宝出汗较多,活动时皮肤摩擦,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因此应重点清洗这些褶皱处的皮肤。
清洁面部时,可用小块湿毛巾轻轻擦洗,最好不要用水直接洗,以免水流入宝宝的眼睛、耳朵和口中,引起结膜炎和外耳道炎,或者使宝宝把水吞入口腔,损伤消化道。
学会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较黏稠,是由脱落的肠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和胎儿期吞入的羊水组成的。经哺喂,一般3~4天即可转化为普通婴儿粪便。如果出生后48小时未排胎粪,则应去医院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的问题。喂养方式不同,大便也不一样,母乳喂养者大便呈金黄色的牙膏状,有时微带绿色,无明显臭味,每天2~4次;牛乳喂养者大便呈淡黄或黄灰色,质较干,常带奶块,有臭味,每天1或2次;乳类及淀粉类混合喂养者大便一般呈暗褐色,量多质软,有明显臭味,每天4或5次。如大便次数增多,色绿,带黏液或脓血,或色灰白伴皮肤黄疸,均为异常,应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可在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立即排尿,刚出生前几天排尿较少,随哺喂量增多,尿量增多,出生后1周每日排尿可多达10多次。约90%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尿,36小时未排尿的则为新生儿排尿延迟。48小时仍未排尿,多属异常,应去医院检查。个别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尿呈粉红色,是尿中尿酸盐结晶所致,一般不需要处理,多喂水可促使其消失。
给新生儿测量体温的方法
要经常给宝宝量体温,而使用体温计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在有一种儿童专用的液晶体温计,只需在宝宝的前额或颈部轻轻一压,保持15秒,液晶颜色停止变化,即可读取温度。此外,一些数字型的电子体温计也非常适合宝宝使用。但电子体温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即精确度不够高。有些用电池的体温计,如果电量过低,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一时找不到体温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宝宝是否发热:家长在确定自己没有发热的情况下,用额头轻触宝宝的额头,如有热感,表明宝宝可能发热;哺乳妈妈的乳头若有灼热感,也说明宝宝体温高;或者用心率估算法判断,宝宝在安静的情况下,心率每分钟加快10~12次体温即升高1℃。
给新生儿测量体重的方法
先用被单将宝宝兜住,用秤称重,然后减去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的重量,即为宝宝的体重。或者抱着宝宝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宝宝的体重。
测体重时应注意,最好空腹测量,并排去大小便,尽量给宝宝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仅穿单衣裤。每次测得的宝宝的体重都应做记录,要注意宝宝体重是否达到参考标准,还要注意体重增长的速度。有的小宝宝出生体重比较轻,但其增长速度已达到甚至超过正常水平,这样尽管测得的体重还没有达到参考标准,家长也不必担心。相反,虽然有些宝宝测得的体重符合参考数值,但增长速度比较慢,这时也要认真寻找一下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给新生儿喂药的方法
一提起给宝宝喂药,许多父母就犯难,如何给只会吸奶的宝宝喂药呢?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喂药方法。
(1)粉剂 将药物倒入新生儿专用的小杯中,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再用小勺放到舌下处。如果宝宝吞咽较慢,可再喂一勺水,帮助药物流入咽部。
如果药品本身无特殊异味,可放入奶瓶,用温水混匀,给新生儿饮用。
如果量比较少,可将药粉沾到乳头或者橡胶奶头上面,送入宝宝口中吸吮。
(2)水剂 用新生儿专用小勺紧贴宝宝嘴角,一点点喂服,使药液沿嘴角一侧慢慢流入。
用吸管吸满药液后,将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颊黏膜和齿龈之间慢慢挤滴,注入口腔。
喂药中途若宝宝哭闹张大嘴时,不要直接将药液倒入宝宝咽喉部,可以放到舌下部,以免宝宝发生呛咳或误吸入气管。
(3)片剂 将药片研成细粉状,喂药方法同粉剂。
(4)胶囊制剂 目前,新生儿用的胶囊制剂主要是维生素AD胶囊,可将胶囊头部用清洁的剪刀剪开,直接沿嘴角或舌下挤入口腔,尽量挤压干净,以免药物残留。
防治新生儿臀红
新生儿臀红又称新生儿“淹”屁股,而如何防治关键在于科学护理。
(1)勤换洗尿布。
(2)大小便后把臀部用温清水洗净,并用柔软的纱布轻轻擦干,涂上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土霉素软膏等,既可消炎保护皮肤,又可阻隔便液对皮肤的刺激,预防效果非常理想。
(3)选用柔软、吸水性强且易洗涮的无色棉布做尿布,且每次排便后应清洗再用,不可仅晾干即用。
(4)避免用橡胶布、塑料布、油布类等不透气、不透水的布包垫于尿布外。
(5)禁止在尿布上垫卫生纸,因为卫生纸遇到尿液会发酵,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6)注意合理喂养,积极预防和治疗腹泻。
如果仅是肛门周围有弥漫性发红或有斑丘疹,可在大便后用纱布蘸清洁温水轻轻擦洗,拭干后,在患处涂擦鞣酸软膏或抗生素软膏,亦可涂香油、花生油等,然后再换上干净尿布。每日涂擦4~6次,2~4天即可治愈。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婴儿屁股已经“淹”了,患处就不能使用爽身粉或滑石粉等粉类,因粉与尿液结合会直接刺激皮肤。若已出现糜烂或渗液,则用5或6层纱布或小毛巾浸透3%硼酸水稍挤干外敷;亦可将患处洗净、擦干,再涂紫药水。若经上述治疗和护理仍不见好转,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护理早产儿的要点
胎龄不足37周提前出生的宝宝,各器官生理功能均不完善,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出院后,早产儿身体仍然很弱,父母要非常小心地护理。
(1)注意呼吸 因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早产宝宝的呼吸不规则,常出现停止现象,如果停止时间超过20秒以上,并伴有紫绀(由于局部或全身血液中缺氧,皮肤和黏膜变成青色),则是早产儿的危险信号,父母要特别留心。如有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耽搁。
(2)注意喂奶 早产儿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面部常会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所以,给早产宝宝喂奶一定要慢,一般喂一次奶需要40分钟左右。早产宝宝咳嗽反射弱,黏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所以需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呛奶。
(3)防止感染 早产宝宝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都极弱,因此,即使轻微感染也可能发展成为败血症。在护理时,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宝宝的房间,更不要把宝宝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妈妈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4)注意皮肤黄疸 由于肝功不健全,生后酶的发育亦慢,早产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比较重且持续时间长,必要时需要进行光照治疗,以防止发生核黄疸。
(5)注意保暖 早产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谢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故体温常为低温状态。但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
护理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热水袋给宝宝保温,但千万要注意安全。宝宝体温应保持在36~37℃之间。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
当宝宝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宝宝的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宝宝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6)注意喂养 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调节喂奶时间和喂奶量,防止发生营养不良或消化道的坏死性炎症。
(7)抚触宝宝 抚触给宝宝带来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宝宝大脑中形成一种反射,这样宝宝的眼睛、手脚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育。抚触还有一个好处,即可以减少宝宝哭闹的次数,使宝宝得到更好的睡眠。另外,按摩腹部,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