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想留学吗——看看它的“机会成本”吧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所谓“成本”大多是指“会计成本”。所谓会计成本就是直接的成本,即实际已经发生了的成本,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这样能直接感受到、亲眼看到的成本一般是不会被人们所忽略的,但是真正的“成本”却远不止这些。经济学家口中的“成本”就很不一样,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曼昆告诉我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

就像上一节中所提到的,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要分析各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以此来比较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各种方案的成本并不是能计算出来的那么明显。

现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正在国外留学或是正准备出国留学的人,但是出国真的那么好吗?外国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较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现在很热的出国留学的例子。

在做出是否留学这个决定之前,我们应该先考虑两个问题——是不是“能够”留学,是不是“应该”留学。对于前者,基本上所有要出国留学的人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关系是否“能够”留学的,有这个同学的语言能力、留学目的地国家的签证名额,还有根本的经济问题。因为相对于大多数留学目的地国家而言,我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是相对较低的,留学意味着“国内赚钱国外花”,留学生的家庭条件是否能够承受是个问题。当经济条件不够的时候,还要考虑该国是否允许学生打工,留学所读专业又是否适合半工半读,半工半读是否影响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确定了“能够”出国以后,下面要考虑的就是很多人忽略了的是否“应该”留学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可以看成是衡量付出与回报是否划算的问题。留学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准备考试、准备材料等,而这大把的时间也可以花在考研、找工作这样的事情上,但是一旦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这些事情都要放弃,就成了留学成本的一部分。另外,留学所用的费用也是一笔大开支,它可以用来买房买车甚至投资;留学的几年时间也可以用在积累工作经验上,等等。而且更加现实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留学时间较长,其间发生的种种变故也是成本之一。

当然,出国留学也可以带来很多的收益,比如学到世界顶级的专业知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更广的人脉资源等。当然,在作好了留学的成本收益分析之后再做决定,对留学生自身的规划肯定是更加有利的。但要强调的是,理性分析后做出决定虽然能降低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完全消除风险。

不知大家明白了没有,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指的不仅仅是做某事所花费的金钱,更多的还有时间,以及为做这件事所放弃的其他机会,等等,只有把这些都算在做一件事的成本之内,这样所作出的判断才是理性的。

例如,小张原来在一家公司工作,年薪大概是五万元。小张为了以后有更大的发展,决定下海经商。做生意第一年,小张的全部收入是十万元,而在账上的会计成本是八万,那他这一年所得的利润就是两万元。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一年小张是赚了钱的,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小张却是赔钱的,至少赔了三万呢。因为小张为了下海经商而放弃的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是其下海经商的成本之一。

有位哲学家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婚姻其实也是一次两个人之间的交易。这桩交易和其他所有我们见到过的交易一样,婚姻也是有它的收益和成本的。而说到这个“成本”,一定有很多人会想成是组成一个家庭所需要的费用,例如买房、装修、置办家具、摆酒席等。但是婚姻所需要的最大的成本并不是这些,而是“单身”这个机会成本。通常来说,只有双方,甚至是双方的家人都认为这桩婚姻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选择结婚,否则为什么要放弃单身的自由,放弃更多的选择机会呢?

进一步理解,其实机会成本说明了现有资源的稀缺性和我们面临的选择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稀缺性是整个社会资源的基本特性,是无法更改的;而选择则是我们必须作出的且自己能够主观控制的决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注定了我们的欲望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所以当我们能占有的资源有限的时候,便要通过“选择”来给社会“节约”资源。当然,我们作出“选择”的这一节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并非我们每个人所愿。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选择”,才使社会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并形成了“机会成本”。

而机会成本同时也包含一个与我们这些作选择的主体有关的重要概念:偏好。因为我们每个人对于某样事物的效用的理解是不同的,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对被选择客体的效用排序,在每个人的价值观里,选择每个客体的机会成本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偏好是影响机会成本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