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集成策略:如何有效率地提升质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确定第一个改进方案

英英带着几套方案来找老刘和晓川讨论。方案一是,晓川收到提交后,先在其任务分支上进行构建,没有问题了,再把改动合并到集成分支。老刘提醒,这样晓川要额外费很多时间在任务分支的构建上,因此总的集成时间可能反而会延长。英英问,那能不能让别人代替晓川进行这样的检查。老刘说,可以考虑,先往下看看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是,在提交前,由晓川检查,程序员是否进行了构建并且通过了构建。晓川说,在技术上,这很难查。无法保证程序员向晓川出示的构建结果,就是其任务分支末端的代码编译出来的。事实上,之所以程序员提交了会构建失败的代码,多半是在构建成功后,又改了些内容,以为肯定没问题了,所以没有重新构建就提交了。

方案三是,由程序员所在开发组的领导提交。也就是说,程序员先给领导发信,领导核实后,再给晓川转发。没等晓川说他觉得让领导们给他写信不太合适,英英自己就把这个方案否决了,因为既然方案之二晓川很难查,那方案之三领导也很难查。

方案四是,程序员在申请提交的信里写上“已通过构建”五个字,否则晓川不集成这个提交,打回去重新提交。老刘问,如果程序员说是构建通过了,其实构建没通过,那怎么办?英英说,如果晓川事后分析出这样的事情,她就负责通报批评。

接下来,在项目例会上,英英跟各个小组的领导们重点介绍了第四个方案,大家觉得尽管这个方案不完美,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于是讨论通过了这个方案。

会后,英英写了封信给项目全体成员,详细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如果出现了言行不一的情况,要通报批评。信的落款是英英和晓川。

执行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下一轮集成里,有两三成的提交没有标明“已通过构建”。晓川逐个给相应的程序员打电话,让他们在保证构建通过后,重新写提交申请。经这么一折腾,星期一晚上到11点才完成了所有提交的合并。那些不得不重新写提交申请的程序员,成了加班到最后的程序员。晓川也有点累。不过这是值得的。因为在周四中午,而不是周末加班,这一版基线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