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 旅游资源开发与调查概述
模块1 旅游资源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明确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依据,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是由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介三大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旅游业则是旅游的媒介;旅游资源则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吸引因素。
任务1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形成
1.旅游资源的概念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概念也从西方学者的“旅游吸引物”发展到“资源本身价值的实现和对旅游资源特点或属性的认定”,再到“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加以说明”。国家旅游局制定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国家标准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我们认为: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被用来开发旅游产品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要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各类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宏观制约因素。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界诸多因子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及演变阶段,作用于不同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随着自然条件的演变,旅游资源也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①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地球是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这五大圈层构成,而岩石、土壤、水、大气和穿插在各圈层中的生物是构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要素。
② 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主导因素。由日地关系决定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加之地表组成和结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使得地球地理环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因此,自然旅游景观的分布也呈现地带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地域差异规律。
③ 地球的内外营力是塑造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动力。任何一个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在一定的地质地貌基础上形成的,而地质地貌的形成又取决于地球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地球内外营力地质作用交替进行而塑造出的地表形态,是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宏观决定因素。
(2)人文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出现了以人类文明为特征的另外一个圈层——人类智慧圈。人文旅游资源就是存在于人类智慧圈中的经长期的社会劳动和生产实践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① 历史演变传承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主体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历史不断发展演化,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社会生活风貌,以古遗址、古建筑、陵寝、文学艺术、伟大工程等多种形式保留并传承下来,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
② 文化背景差异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地球表面的地域差异性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等在不同地域间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不同的城镇布局、建筑风格等,呈现颇富魅力的异域风情,这也是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成因。
③ 社会发展创新性是人文旅游资源更新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不成为旅游资源的物象也可以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新兴旅游资源,例如,近几年兴起的农家乐旅游、文化旅游、康体健身旅游,以及各类城市建筑、商业中心、购物中心、会务中心等,也都成为新兴的旅游资源。
任务2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具有吸引力。从旅游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旅游资源首要的是必须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旅游者为了满足自身愉悦身心、康体保健、陶冶情操、休闲娱乐、购物消费、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探险猎奇、扩大交往等愿望,受到旅游地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要素的吸引,前往游览、观赏、购物、休疗、学习,从而完成旅游体验的全过程。
(2)动态发展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范畴、内涵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近年出现的太空旅游、虚拟旅游等,就是随着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也一定能实现。再如,以双休日登山、徒步来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驴友团”,近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3)形态多元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感受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内涵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呈现了形态的多元化。对旅游者而言,旅游需求的满足更应该是精神方面和文化体验方面的。
2.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特点。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使其具有了观赏性并产生了吸引力。人在自身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对自然界也有着天生的亲和性。因而,自然旅游资源就具有了吸引旅游者的强大吸引力。另外,人们又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按一定的文化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们有了独特的群体审美特征,这就是人文旅游资源观赏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当然,审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旅游者的性格、气质、审美能力有关,也与旅游资源的美感、丰度、价值、结构和布局有关。但无论如何,旅游资源观赏性的特点是其最本质的重要的特征。
(2)区域性特点。水文条件在地球表面的分异及地方性因子的差异,决定了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首先,由于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地域分异,导致了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如林海雪原、草原大漠等的分布。其次,由于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从而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云南傣族风情等。
(3)综合性特点。旅游资源是由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它是由多要素组成的综合体。例如,山地旅游资源并不只是由山体单独构成,而表现为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要素的综合体。另外,孤立的单个景物,往往很难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即使资源的品位很高,也会影响其对游客的吸引力。所以,一个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景物的数量越多,比例越协调,联系越紧密,就越能显示其综合性特点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文化性特点。旅游资源的形成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外在形式等方面具有地域特色外,还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的明显差异。无论是自然赋存或社会创造,无论是自然为主人文为辅,或人文为主利用各类不同自然的形成机制的旅游资源,都有其科学性和自然性及社会哲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才是吸引旅游者的深层次动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文化必定成为旅游活动的核心,只有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才能进一步提升其资源的价值。
(5)独有性特点。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模仿或复制。任何旅游资源都是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发展的,离开了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风习俗等依托,旅游资源就失去了真实场景,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国内许多微缩景观、主题公园等的吸引力远不如真实自然环境的吸引力大。另外,有些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背景是无法异地再现的,也是无法移置的。例如,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壶口飞瀑等资源的特定地理环境均具有独有性特点。
(6)时限性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季节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含义、特性、引力大小等均会产生变化。例如,原本平淡无奇的农家生活,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成了深受旅游者青睐的“农家乐”旅游形式;再如,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可直接对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冬赏冰雪夏游海滨,哈尔滨的冰雪节只能在冬季进行,而大连等滨海旅游资源,在盛夏才备受青睐。再如,藏族每年秋收前举行的“望果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蒙古族的“那达慕”等,都只能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时段内。
(7)保护性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旅游资源是非再生资源。有些旅游资源的形成是经历了几十万年甚至更长的地质时期才形成的,如石灰岩溶洞的形成、生物化石点的形成等;有的则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中某个阶段的产物,如古建筑、古代文化遗址等。这些资源一旦被破坏将不复存在,旅游资源的这种非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为先”的开发利用原则。除了资源本身的保护外,资源存在的环境也是更为重要的保护对象,例如,构成旅游资源的各种自然要素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各社会要素的文化环境都是旅游资源保护的重点。
旅游资源分类
任务3 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1.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
任何分类都是以事物的异同为根据把事物集合成类并系统化的过程,分类的标准不同,类别各异。旅游资源分类,就是根据旅游资源的某些属性异同对其进行集合成类并系统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和类别。在同一类别中属性彼此相似,不同类别间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的成因不同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别,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则是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两者之间的成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内部的一些小差异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类型。以此类推,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系统。
2.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旅游资源分类是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1)旅游资源分类是科学认知事物的方法。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异同,通过认识、比较、归并及划分,形成了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同时也就构成了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人们整体把握或局部认识旅游资源创造条件,也为区域性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一类别内的各资源有共同属性,不同类别之间则有较大差别,这就给我们科学认知事物提供了方法。我们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资源个体属性中发现共同特点,归纳出资源内在的科学联系,并做好对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2)旅游资源分类是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旅游资源分类目的不同,采用的标准也就不一样,结果当然会千差万别。但无论对什么目的的分类,均是按照开发利用的不同要求进行的。而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则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旅游资源调查必须依据一定的分类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3)旅游资源分类是资源合理开发的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过程本身就是加深对资源属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大量的分析,区分不同级别的从属关系及相邻类别间的差异。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新资料,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区分资源属性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旅游资源特征、属性的认识,并总结和发现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规律,从而为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和完善,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发现并掌握其特点、规律,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
任务4 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1.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为保证旅游资源分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要遵循一定的分类原则,虽然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分类的原则主要有下面几点。
(1)异同性原则。旅游资源属性的异同是进行分类的首要原则,同一级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共同的属性,不同的类型之间则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完整并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分类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的结构,次一级类型的内容对应上一级类型的内容,所划分出的类型是相互独立而又不重叠的系统。
(3)可操作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分类是资源调查、评价与实际开发的基础,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确定分类指标和体系时就必须考虑能否指导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必须依据资源本身某些属性或关系的异同进行,人们可以根据分类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分类依据。常见的分类依据主要有如下几种。
(1)成因。它是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和过程。例如,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的原因形成的,而自然旅游资源则是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
(2)属性。它是指旅游资源的性质、功能、特点、形成方式、存在状态等。例如,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古迹、古建筑、陵墓、园林、宗教文化、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等,因为它们的属性不同,所以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3)功能。所谓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资源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和效能。根据旅游资源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购物型、参与型等旅游资源。有些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开展多种旅游活动的需求,因而具有多种旅游功能。
(4)时间。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建筑类旅游资源依据其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划分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
(5)其他。还有其他不同的分类依据,如开发利用状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
任务5 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很多,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年版)中的分类系统和《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1997年修订版)中的分类系统等。下面重点介绍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共同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国家标准。
该标准在1992 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及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是依据旅游资源的现状、形态、特性、特征进行划分,其分类对象是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以及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各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码,详见表1-1。
表1-1 旅游资源分类表
续表
模块小结
本模块主要阐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成因与特点,介绍了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意义、原则和依据,并重点介绍了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共同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国家标准。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简述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和原则是什么?
5.简述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国家标准的分类原则与分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