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1.1.1 电子商务及其发展
1.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简单地讲,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但电子商务至今仍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都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给出了许多表述不同的定义。
信息技术(IT)行业是电子商务的直接设计者和设备的直接制造者。很多公司都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给出了电子商务的定义。虽然差别很大,但总的来说,无论是何种观点都认同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在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中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
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电子商务。
(1)通信的角度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话线、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电子手段进行的信息、产品/服务或者支付的传递过程。
(2)业务流程的角度
电子商务是指信息技术的商业事务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应用。
(3)服务的角度
电子商务是要满足企业、消费者和管理者的愿望,如降低服务成本,同时改进商品的质量并提高服务实现的速度。
(4)在线的角度
电子商务提供了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在线服务方式进行买卖商品或交流信息的能力。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中国网络营销网”相关文章指出,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两种,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2C)这种大幅增长的模式。随着国内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逐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
2.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和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
在我国,计算机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但电子商务仅有10多年。1987年9月20日,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了世界,揭开了中国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基础。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人。从CNNIC报告中可以看出,尽管网民规模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见图1.2)。20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是近年来最低水平。新增网民为2770万,网民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小于去年同期(2010年上半年)3600万的水平。微博用户数量爆发增长,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年底的15.5%上升至34.0%。
图1.2 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率及普及率
相关链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CNNIC承担的主要职责:互联网地址资源注册管理;互联网调查与相关信息服务;目录数据库服务;互联网寻址技术研发;国际交流与政策调研;承担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网民规模增长放缓,是由于互联网应用普及缺乏新的促进因素。2009年3G手机上网带动了网民增长的新浪潮,随着技术与应用能量的逐步释放,易转化群体逐渐被渗透和纳入网民群体,目前非网民群体互联网渗透的难度加大。
在8.15亿非网民中,“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网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一因素的影响力度还在加大。2009年年底,有32.6%的非网民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2011年6月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网络技能而没有上网的非网民达到47.9%,这类人群往往是高龄群体和农村人口。而“不感兴趣”和“上网费贵”等制约非网民上网因素的影响力在下降。因此,除了在接入条件和硬件设备上进一步降低门槛外,更需要加强高龄和农村地区人群对电脑和网络的基础知识普及,提升其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3.电子商务对生活的影响
(1)电子商务改变了交易方式
人们从纸质的货币交易变成了网络上的数据交易。
(2)电子商务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消费者找厂家、跑商场、进银行、排队、交涉、办手续等行为都在被电子商务所改变,“腰酸腿疼”的购物方式,将被轻松的“点击鼠标”所代替。
(3)电子商务改变和正在改变着厂家的营销方式
① 改变厂商的广告方式。网上广告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平均费用大为降低。
② 改变品牌的塑造方式。美国广告专家莱利·莱特预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实践证明,互联网可以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资产,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效果和作用。
③ 改变销售的组织方式。从接订单,到资信的确认或收款的确认,到货物的准备和发送等一系列工作流程,都会发生变化。
④ 改变客户的管理方式。客户的消费特征可以在网上直接被记录,并可以由一定的软件统计分析,厂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电子商务再造整个流通环节
传统的“厂家─批发─零售─消费者”的方式正在被打破,“厂家─消费者”的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物流配送体系正在形成,运输体系、运输的组织方式和相应的存储方式也会因电子商务而再造。
(5)电子商务改变采购方式
电子商务更利于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降低采购的交易费用。例如,从2000年10月11日起,海尔集团所有的原材料采购都是通过B2B系统来进行的。
(6)电子商务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企业资金筹措的操作手段
资金筹措的部分手段(如股票与债券市场)早已电子化。企业资金筹措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商业银行,由于IT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网上银行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企业资金操作的手段,降低了操作的成本。
(7)人才的挑选与聘用,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基于IT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的人才交易正在依托互联网、多媒体迅速地发展着。
(8)电子商务改变和正在改变着厂家的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的管理
电子商务必然导致企业技术单元的细化,导致部分生产的外化,从而导致生产流程的再造。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改变了从开发、生产、流通,到消费、金融运作的整个经济过程,正在变革、刷新着管理观念、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