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大事记
如果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Apple 和IBM分别推出个人电脑作为现代PC产业开端的话,作为PC机的核心组成之一的操作系统也在世人的关注下,进行近30年的战争。如果把这场旷日持久战分作两个阶段的话,上世纪80-90年代可以看作是战国群雄并起时代。而进入21世纪,这场战争已进入了三国演义时代,它们分别是Windows、LINUX和MAC OSX。
2001年
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1月,Linux Kernel 2.4发布。Linux 正式向着企业级应用计算环境迈出一步。初步成形的多 CPU 支持,多线程能力,改进的文件系统和驱动支持环境。
3月,MAC OS X 10.0发布。Apple 公司的划时代之作,基于UNIX架构和Darwin 核心,充分利用开源社区成果,将UNIX的强大与Apple 独有的GUI 设计能力结合的产物。对于黑客来讲,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了。
10月,Windows XP发布。微软迄今为止最好的操作系统,没有之一。延续了 Windows2000的可靠性,加入优良的易用性。巩固了微软在桌面霸主地位。对于开发者而言,一个稳定可靠的Win32环境真正形成,平台上的开发工具也日臻成熟。
三国演义正式拉开帷幕。
2003年
3月,64位的Windows XP发布。
4月,Windows Server 2003发布。
10月,Mac OS X v10.3发布。
12月,Linux Kernel 2.6发布。
由AMD发起的x86-64计划在第二年也获得了Intel的响应。64位的 x86CPU 问世,这意味着完全兼容现有软件体系,甚至都无需重新编译。PC机的64位时代开始。程序员几乎不用任何代价可以获得超越以前看似天堑的4G内存空间,TB级的文件空间。
2004年
1月,Novell 收购SUSE。
10月,Ubuntu 发布第一个版本。取代Redhat,成为流行的桌面Linux发行版。在这之前,Redhat 已宣布放弃桌面版的开发,专心于企业级Linux版本。
Linux 市场经过多年搏杀,市场格局初步形成,Redhat 与SUSE把持前两位,并开始将主要火力集中于企业级市场。Ubuntu 的异军突起却颇令人惊喜。稳定的以每年两个版本的速度更新着,关注桌面,关注易用性。不过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更关心Linux 整体开发环境的改善。就此而言,逐步推进,却无革命性的变化。
2005年
Mac OS X 10x.4 ("Tiger") 发布。与此同时,Apple 宣布新一代苹果机将使用Intel CPU,放弃使用多年的Power PC,这意味着广大非苹果机的x86用户们有机会使用Mac OS X。果然,经过黑客们不懈努力,现在任何一台普通PC都能安装OSX。乔布斯们似乎也乐于见到这个情况发生。
2006年
多核CPU开始普及,依赖CPU频率提升而获得程序性能提升的免费时代结束了,并行计算、多线程这些令程序员极度生厌的词汇开始不停在耳边叫唤。不管是 Windows、Linux 还是 OSX 都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2007年
1月,Windows Vista发布。更加华丽的界面。一个注定失败的过渡产品。
2007年10月26日 Mac OS X10.5“ Leopard”发布。同时一个MACOS X的裁剪版被移植到了Apple 万众瞩目的iphone 上,一个新的传奇开始书写。
2008年
2月,Windows Server 2008发布。微软向UNIX学习之作。经过了这么多年,微软终于明白,GUI 不是万能的。Server 2008能够纯终端方式运行,终于进步了。
进入21世纪之后,到现在。PC上操作系统之战实际已经结束,Windows、Linux、MAC OSX 已经各自划分了势力范围。已经很难有新势力杀入的空间。对3个胜利者而言,剩下就是按部就班的持续,诸如内核、runtime、GUI、多线程、文件系统等领域的改进。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是好事,拥有稳定且有限可挑选的平台,加上日渐增多的跨平台开发/运行环境。程序员们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