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2009精华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产品经理就是总经理

█ 记者/韩纲

2006年,傅盛从雅虎出来,重新加入了老东家周鸿祎的奇虎公司。此时的奇虎公司创立时间还不长,却已经有了一张未来的蓝图。在当时3721担任了三年产品经理的傅盛,带着三个人开始了360安全卫士的产品之路。现在,360安全卫士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安全软件了,而傅盛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加盟经纬中国成为了一名投资人。

今天的傅盛已经是一名投资人了,所做的工作虽然有很大变化,但他仍然非常关注产品,以及产品团队。在他看来,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一定有一个值得投资的产品经理。而被投资的产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和明确的思路。这是运营一个软件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原则。

产品经理要把自己看成总经理

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产品经理这么难招?傅盛说:“产品经理既要有能够把握产品和市场方向的能力,又能够静下心来做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甚至于包括设计产品的细节。这种要求对于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确实是太高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公司里,总经理就是产品经理。

但是,在很多的公司,产品经理其实是一个定义很模糊的角色:作为一个产品的负责人,这个角色通常承担着大量压力和责任,却几乎没有权力可言。由于产品经理本身并不是一个管理职位,这就对产品经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能够想方设法协调各种公司部门的资源,为之己用;如果产品在市场上出了问题,必须能自己肩负责任,承担风险;所有工作中最琐碎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产品经理一手完成,事无巨细。用傅盛的话说,这是一个生存环境很艰苦的职业。

如果用电影导演这样的角色来做对比的话,就可以发现与产品经理的工作很类似。在面对灯光、摄像、场景、剧务、场记、后勤、演员、音乐、后期等一大堆细琐的工作面前,导演必须坚定不移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因为电影拍砸了,人们只会认为导演无能,没有人会去责怪其他任何一个角色。由于权力并非绝对存在,即使是大导演,在面临那些不能开罪的人面前(比如制片人、投资人以及大牌演员等),也只有耐着性子慢慢打磨。

关键词:积极心态,关注细节,善于沟通

最开始的傅盛也和今天很多产品经理一样,一心只想做大事,对于很多细节的工作显得三心二意。加上他以前曾经开发过不少MIS系统,其中还有些是直接给国家各大部委开发的项目,面对一个产品页面上的小按钮,傅盛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耐心揣摩。尤其是在最开始担任3721产品经理的时候,“上网助手”产品的界面几乎简单到了没什么事情可做的程度。

在初任产品经理的那段日子,什么事情几乎都得自己做。团队里一共没有几条枪,产品设计出来,连测试都觉得很难看,索性干脆罢工了。这种时候,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做产品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通常的情况,多半产品经理都会认为测试不给自己面子,但傅盛觉得,这是作为产品经理不必可少的思维方式。

从心态上来说,傅盛认为有两种人绝对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第一类是那些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这类人通常独断独行,很难与人沟通。要么完全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建议,要么阳奉阴违。另外一类则是那些耳根子太软的人,在面对关键问题上优柔寡断,甚至在某些争执发生的时候采用骑墙策略,无法对产品本身有实质性地推进。有意识地培养心态,是产品经理的入门课程。在遇到批评和意见的时候,第一要诀就是放弃反驳,即使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至少静下心来听听,放下面子,才能真正做好产品经理。

关注细节是一个产品经理必备的能力。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觉得3721上网助手界面无事可作其实也是自己对细节不够关注的一个表现,傅盛回忆道。现在再看看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有太多的产品设计可作,Firefox3也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突破点,一鸣惊人的。现在,面对产品界面、网站、宣传稿等,傅盛一眼就能看出里面非常细微的差别和不足,下属常常惊叹他的“眼尖”,也很头疼和他一起设计产品的界面或是琢磨如何宣传给用户,因为总会被他尖锐的指出诸多不足。

“其实我生活上是一个很马虎的人,平时都不怎么修边幅,以前也从来没觉得自己能在细节上这么关注。之所以现在能够到达这个程度,没别的秘诀,就是熟能生巧”傅盛介绍到,为了能让自己对产品界面等细节有更好的感觉,他不断的使用各类互联网产品,尤其是客户端产品。每个产品发布新版的时候,自己也是第一时间下载、试用。日积月累,细节能力就出来了。有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产品经理的沟通工作横跨开发、测试、运营、市场等多个环节,因此有效沟通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工作中, 8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傅盛这么定义。很多时候,产品从最初的设想到最后的发布,差别巨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沟通清楚,一点一点的差异的累计,导致了最后的巨大变形。“我们看很多大片,最后被观众骂的一塌糊涂,我就总在想,难道这些导演们不知道自己拍的片子烂吗?很明显,他们自己也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在他们脑海里的片子一定是一部美轮美奂的样子。但是,就是由于和各方面资源的协调、沟通的误差,导致最后快成型的时候,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了”一直喜欢用电影做类比的傅盛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能够沟通清楚,傅盛逐渐养成了“逼问”的习惯:即在表达完一个观点之后,要对方再表述一遍,还要把观点拆散从其他角度追问对方的理解程度,才算把一个事情沟通完毕。

具备猎狗一样的嗅觉,准确找到用户的甜点

当然,要具备产品观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每一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突破点,今天看,几乎没有任何产品,一上线就开始搭建平台而取得成功的。尤其是面向互联网的客户端应用产品,如果做成大杂烩,几乎不可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曾经见过中搜出品的网络猪,把浏览器、搜索、下载、聊天、邮件等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在一起,摆在用户面前的必然是一个毫无特色的产品。”傅盛提道。

把握用户的需求来规划产品,尽管是一个目标,但绝不是被用户牵着鼻子走。更何况,踊跃提出“宝贵意见”的用户,往往都是一个小众,而产品规划的核心要点,是需要通过机制将大多数用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一点几乎是很多互联网上曾经流行一时的小产品的通病,这些产品往往在进行产品功能规划上遇到了瓶颈,正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把握了用户的心态,却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内涵。

尤其是那些小有口碑的产品,其产品团队很难自我否定,最终满足于单纯的产品功能,忽略了产品背后提供服务的那部分真正价值。甚至有些团队醉心于自身的技术,一味扩大产品线,无法在一个产品上做透,做扎实。“技术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和商业有效结合,才能把技术用好。”傅盛如是说。“比如iPhone,从技术本身而言,没有一个技术是独创的,但是,把很多实用技术捏和好,找到一个突破点、奇迹便会发生。”

做了投资人后,傅盛对此有更深刻的感受。“如果你把一个很领先的技术放在风险投资人面前,他们的眼里不会像我们一样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反而,他会非常冷静甚至挑剔的追问,这个技术怎么应用给大众,能够找到怎样的商业模式,还有,这个技术的领头人是不是有足够的商业头脑,有没有足够的团队管理能力,有没有百折不挠的心态。所有这些,才是风险投资人们考虑的重点”。

产品经理的成就感

当然,产品经理是一项很有成就感的事业。产品经理是公司的“无冕之王”。行业内真正成功的产品经理,能成就一个企业。百度的俞军,从一个普通产品经理做起,创造了百度贴吧这个产品,最终成为了百度公司的副总裁。而傅盛,也从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通过拼搏打造了一个全国闻名的360安全卫士,最终变为该业务的总经理,现在又转为知名风险投资公司的副总裁。提道这些,傅盛总是露出自豪的微笑:“有一段时间,我为了弄清楚网络游戏的机制,玩起了魔兽,我的老板当时怕我沉迷于此经常提醒我。我对他说,你放心吧,网游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哪有做产品得到的成就感大啊。魔兽在封闭的世界里最多升级到70级,我的产品呢,在开放的世界中边界无限,改变千万人的生活,我因此倍感幸福。” █

(2009年第09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