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成本会计
复习指导
第一章 总论
复习内容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会计
一、成本及成本对象的含义
(一)成本的含义
成本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概念是指特定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狭义的成本概念是指工业企业制造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即产品的生产成本。本书所讲述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是指狭义的成本概念。
企业一定时期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归集到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上时,就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从理论上讲,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与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依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此外,期间费用(例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成本对象的含义
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项目,是成本承担者。成本对象可以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作业或一个部门。
二、成本的分类及其作用
(一)按成本同特定成本对象的关系分类
按成本同特定成本对象的关系分类,可以把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成本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并且可以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成本对象没有直接联系,不能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
一项成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以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
(二)按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时间不同分类
按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时间不同分类,可以把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即前面所述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指同产品生产有着直接联系的成本,它们归集于产品,并随着产品的流动而流动。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与当期收入不能配比,应在“存货”项目中报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在产品出售时,其成本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因为只有在产品出售时才能将其成本转为费用,即产品销售成本,反映在利润表上,与该期销售收入相配比,据此确认当期损益。
2.期间成本。期间成本也称期间费用,是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的成本。它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本期费用。按照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属于期间成本的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年)。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年)。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至今)。
四、成本会计的含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关系
成本会计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会计是指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的成本会计,即成本管理。狭义的成本会计是指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主要处理企业为了特定目的而消耗资源的成本及其相关信息。一方面,成本会计需要向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另一方面,成本会计又依附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从编制财务报表的角度而言,成本会计从属于财务会计;从管理角度来看,成本会计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具体来说,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其中成本核算是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各项职能也没法进行。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组织
一、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首要条件。
二、成本会计的组织
(一)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机构
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指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一般情况下,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在大中型企业中是单设成本处或成本科,规模小的企业一般是在会计部门中指定一些人专门负责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集中核算形式和分散核算形式。采用集中核算形式还是分散核算形式,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人员是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人员,负责对日常的成本会计工作进行处理。各企业应根据自身成本业务需要具体确定成本会计人员。成本会计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
(三)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因此,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成本会计制度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
复习要求
1.掌握成本及成本对象的含义,重点掌握狭义的成本概念,掌握成本的分类,了解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成本会计的含义。
2.掌握成本会计的职能,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
3.了解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