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论文集是2008年7月在延吉召开的“2008年第二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与核心课程建设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的成果。这次论坛虽然规模不是很大,时间也不是很长,然而从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来自65个学校和其他单位的135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意见中肯,论述深入,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现在把这些意见和见解成集出版,确实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作为一个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近30年了。从专业系科的设立来说,可以追溯到197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的建立;从里程碑式的发展角度来说,可以从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两个MIS 研讨班算起。回顾这近30年的发展历程,正如在论坛所体现的: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初具规模、走向深入。
研究改革开放30年及总结这30年的深刻变化,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领域30年的巨变。一个以前从没有开设的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其起源概念不清楚到形成比较明确的理论和课程,从专业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到成为许多高校的主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从社会各界对其培养学生方向的不理解和不了解到其毕业生成为社会众多单位欢迎和迫切需要的信息化热门人才,这个发展可谓迅速。在科学发展史上,30年的确不算很长的时间。对于这样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高兴和欣慰。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客观背景决定了这个专业在专业定位、理论基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等众多根本性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不同的理解和意见,还有待研究和探讨。这次论坛代表的发言就表明了这种状况,如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课程的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问题,专业统一的基本要求和各校、各方向发展的特色关系问题等,均存在不同的意见。但这不是坏事,而恰恰是进步的开始。因此,建立各种渠道和环境,鼓励、推动探讨和交流,以推动不同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就成为学科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虽然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有一些很好的、有效的交流渠道,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仍然经常可以听到一些高校,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同行对于交流和探讨的渴求。显然,以中国之大、情况之多样和复杂,现有渠道还是匮乏的。正因为这样,信息经济学会和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组织的这个论坛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作为从事这个专业的具体工作人员,我们非常愿意积极地参与和支持。
谈到交流,还应该特别强调与国家信息化实际工作领域中专家的交流。教育无疑是社会的一部分,培养什么人,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而定。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必须基于信息化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经常地、认真地听取和研究来自国家建设一线,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方面专家的意见,这包括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和来自企业的专家。这次论坛,我国著名的信息化理论与政策研究专家周宏仁教授的报告,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关注和重视,充分表明了大家在这方面的迫切需要。我们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这样的交流,这对于专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化是一场空前规模、空前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作为信息化的前沿,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不可避免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议题,如近来的信息安全、服务科学、Web 2.0、Web Science 等研究热点,都是典型的例子。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师,应当关注和研究这些新的发展和动向。因为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内容和方法。马克思说:“人类的一切对我都不生疏”。我们今天可以说,信息化建设的所有方面、信息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所以,放眼世界、放眼整个科学与社会,是我们强调的交流和研究的又一层含义。
总之,加强各种意义上的交流和研究,是任何一门科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样的新型专业,更是必须花大力气推动和坚持的基本方针。
我们对于一贯大力支持我们交流活动的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在这方面积极组织和实施交流活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延边大学,同样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相信,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在各方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定会健康地、稳步地继续发展,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急需人才。
“2008年第二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及核心课程建设论坛”组委会
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