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儿童期的性健康(2)

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途径是比较复杂的。幼儿对性的认识受到父母、社会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同龄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因素。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1)儿童达到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这种性别还是另一种性别的一定的认知发育水平;(2)建立自我认识后,儿童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产生认同并模仿其行为;(3)经过强化,一些行为被增强而另一些则被削弱。

我们已经了解,儿童的不同时期伴随着不同的感知觉和思维水平,这也决定了儿童对性身份思考的认知方式。大约在1岁半到2岁时,儿童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在这个阶段牢固地建立了性认同。在2岁孩子的心目中,两性的差别只是一种形象而已,这和孩子不能正确认知事物本质的认识水平是一致的。幼儿更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在衣着打扮上的差异,比如,小女孩的衣服总是很鲜艳,头发总比男孩长,喜欢玩布娃娃等;而小男孩的衣服多很随便,短短的头发很利落,喜欢玩枪、车等玩具。只要改变发型和穿着打扮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别,这是这一时期孩子心目中的普遍想法。这时性身份的认定一旦完成,性角色的形成就开始了。

第二个过程是认同和模仿,指孩子认为自己身边某个熟悉的人的特征属于自己时,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模仿。这样的被模仿者包括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及伙伴等。模仿的范围包括思维、行为以及各种反应,会试图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痛苦、成功以及失败等等。

毫无疑问,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因为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抚养者,也是儿童精神世界里最有力量的人,他们是儿童最容易认同的人。儿童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自然会想象着像父母那样,成为成功的、有力量的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儿童性角色的形成来自于他们对男性和女性的观察和模仿。父母等被模仿对象为孩子提供了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方式的明确的角色模型,这种信息也在生活中被传达和暗示。我们可以看到,书、音乐、电影等讲述的故事都模式化地一致刻画了男孩的、女孩的、男人的、女人的角色行为特点。男性一般是主要人物,表现得聪明、勇敢、冷静、敢于冒险,并且获得成功,而女性则是陪衬人物,她们安静地坐着观看,要求他人为自己解决难题并提供保护。

儿童通过对这些模型进行观察和模仿,学到了恰当的行为方式。如,一个男孩和父亲一起运动,就自然会模仿父亲的运动方式,女孩和母亲一起做家务,就会模仿母亲专注而细致的工作神态。通常情况下,男孩会与父亲更相似而女孩会与母亲更相似。当然,孩子和双亲生活在一起,难以避免会选择两者的思考方式、说话习惯、情感表达和行为等,从而具有双方的一些特征。

最后是强化过程。强化就是让人学习做受到鼓励的事,避免做不受鼓励的事,这是性别形成中的最后一步。父母强化孩子的行为有很多方式。有时父母给孩子一个微妙的信息,有时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孩子的行为恰如其分时就给予表扬,有所不妥时就给予批评。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孩子成为他们想使之成为的人。曾有学者做过一项研究,从五个方面调查男孩和女孩所接受的训练是否相同:义务和责任训练、照料训练、顺从性训练、自我信任训练、成就训练。结果发现,在大多数社会里,女孩子被教导要照料别人、负责任和顺从,而男孩则被鼓励做出成就和自我信任。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其实是从不同角度去鼓励男孩和女孩分别形成自己的性角色的。女孩被要求温柔,有表达爱和亲切的特长,男孩则要有理智、克制和做出成就。但这种要求上的差别并非非此即彼的,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重叠,父母往往给他们同样的鼓励和允许。麦柯贝和杰克林在1974年进行的一项对孩子培养方式的调查中就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小的时候的培养方式是有一定相似性的,至少在5岁前,基本是受一样的待遇。主要的差异表现在男孩更喜欢参与一些剧烈的活动。

现代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标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在一些城市里。这种变化使父母的培育观点和养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对男孩的态度,普遍像对待女孩那样去关心、呵护。男孩较少受鼓励去从事剧烈的、带有危险性的活动,孩子跌倒时,也较少听到鼓励孩子勇敢站起来的话语,而是急急忙忙把孩子拉起来,仔细查看孩子有没有摔伤等。更有一些家长,由于内心偏爱女孩,对男孩进行女性化打扮。独生的女孩也面临着教育方式的变化,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立自强、尽可能少地依赖他人、大胆有为、勇于进取等,和以前的女孩要温柔体贴、贤惠淑良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些改变对男孩和女孩的性角色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在幼儿的性别概念的发展中,对性别标志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常根据衣服、头发、胡须、称呼等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如穿花衣服的是小女孩,而有胡须的是叔叔等等。如果孩子把自己或他人的性别搞错了,人家就会笑话或纠正他,使他得到正确的认识。曾有心理学家用实验来研究儿童和成人都是用哪些线索来识别性别的。该实验内容是提供8个特制的裸体娃娃,分别有三个性别特征:生殖器、头发长度、体形。三种特征是混合的,要求被试从中区分出娃娃的性别。结果发现,当性别特征出现矛盾时,成人会将生殖器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而幼儿则把头发长短看成最重要的线索,然后是体形特征,最后才是生殖器。比如说,有男性生殖器、长发和女性体形的娃娃被他们认为是女孩。这个实验说明幼儿在性别的认知结构上还不完善。

性别角色观是指儿童对不同的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性别角色观的形成也是个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抽象概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思维灵活多变,对事物的认识由小时的表面化而变得深刻化、本质化。3岁时孩子就有了相当多的关于社会对男性、女性的期望的知识,形成了对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知道女孩应该玩洋娃娃,要穿得像女孩一样,男孩则应该去玩卡车、扮演救火员等。到4—5岁时,他们知道了大部分有关成人职业的条条框框,比如期待女孩成为教师或护士、男孩成为警察或军人。此时的儿童对这些性别行为的划分是很刻板的。到5岁时,儿童开始从心理意义上理解不同的性别行为模式。比如认为男性应该身材高大、说话响亮、富有进取心、独立、自信、有能力,而女性应该娇小、顺从、文静、善良、富有情感等。

儿童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的形成使得儿童性别化的行为得以发展。他们喜爱社会期待他们的性别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表现出与此相符的行为。2岁时,儿童就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和游戏,男孩更喜欢卡车坦克之类的玩具,女孩则更喜欢洋娃娃。在学前期,儿童的游戏也是性别化的,男孩偏爱竞赛、打仗等游戏,女孩则喜欢过家家。男孩和女孩在性别角色化的过程中具有发展上的差异,比如男女儿童对同性同伴的偏好出现的时间早晚并不一致。

儿童特有的性别分离现象

儿童对同性玩伴的偏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显现,2岁时女孩喜欢和其他女孩玩耍,男孩则在3岁时稳定地选择男孩作为玩伴。6岁半时,儿童与同性别的伙伴相处的时间超过与异性伙伴相处的时间10倍以上,而且青春期之前的儿童一般都会觉得和异性相处得并不是很愉快,他们对待异性同伴不像对待同性同伴那么友善。儿童一旦把自己标签为男孩或是女孩,开始获得刻板印象,就会偏爱自己所属的团体,而将异性看做是不好的团体。往往回避异性的儿童在孩子中被看做是有社会能力的、受欢迎的,而那些违反了“性别分离”原则的孩子则会被视为“背叛”,遭到同性伙伴的拒绝。儿童这种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耍的特点可以一直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并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游戏风格。男孩和女孩互不相容的游戏风格可能是由于男孩具有较高的激素水平,因而喜欢活泼、打闹的行为所致。发生在同性玩伴之间的互动通常积极而友好,而异性之间就没这么和谐了。比如,女孩在男孩的游戏中显得较为退缩,不喜欢打闹,更愿意采用协商而不是命令和武力的手段解决与玩伴的冲突,而男孩常常过于专横,不易与女孩协调。

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等人主张,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一个孩子之所以想做“男孩的事”或者“女孩的事”,是因为父母鼓励他们做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从而学会了与性别相符的行为。他们的发展理论中有两个基本的观点:(1)性别角色的发展取决于认知发展,特别是儿童对性别及自我意义的理解;(2)儿童积极地使自己社会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

性别的同一性是指关于一个人是男是女的分类,是性别角色价值和态度的基本结构,是决定儿童表现出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性别的同一性是儿童早期作出的认知判断的结果,并且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有所发展变化。儿童的性别同一性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出现得最早,约2—3岁;然后是性别稳定性,约3—4岁;最后是性别恒常性,约6—7岁。

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认定。2岁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水平还很低,他们开始理解男人和女人这些词的含义,开始知道一些活动和男性有关,而另一些同女性相联系,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与其他人是属于同一性别类型的。到2岁半时,儿童不但能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还能区分其他人的性别,也知道自己与同性别的人更相似。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一生的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3—4岁的儿童已经可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儿童对自己性别稳定性的认识要早于对别的孩子的性别稳定性的认识。一个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长大后是当爸爸还是妈妈,他们知道,不管怎样,他们是不能变成相反性别的人的。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人的性别的认识不因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不同。大部分儿童在六七岁时就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女孩即使穿男装也是女孩,男孩即使留长发也是男孩。

三儿童性欲的特点

人们曾经普遍有一种看法,认为在儿童时代,尤其是婴儿期,性冲动是不存在的,所谓性冲动是孩子在青春期才出现的一种现象。第一个对幼儿性心理进行系统探讨的人当属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他对幼儿性欲的阐述和相关观点无疑对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就人的个体来说,他的性冲动早在婴儿期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成熟期才开始的。幼儿的性冲动的胚基是与生俱来的,在出生后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又遭受一段时间的压抑。在这段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抑制了性冲动,包括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到了青春期,性发展达到旺盛的程度,个人体质极为强壮时,性的抑制才会被突破。一个人自出生起,他的身体上就有几个特殊的部位“性”感受能力特别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无意中找到这样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而带来快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习以为常,偏爱着这些部位,使之成为性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