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我常年关心的一些问题(1)

中国式讨薪缘何又掀高潮?

临近春节,与中国文化产业创意贫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无奈的农民工为了拿到自己被拖欠的薪水,纷纷开动脑筋,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讨薪秀。

媒体报道,2013年1月31日,“愤怒的小鸟”“加菲猫”“唐老鸭”和“财神爷”等5个不同的卡通人物会聚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以静坐的方式讨薪,希望得到社会关注。

此前的2013年1月21日下午,在武汉东西湖区七雄路星光大道音乐会所门前,一群农民工跳起了江南Style骑马舞,引来不少路人围观。原来是年关将至,40多位农民工因为没拿到工钱,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

在最近录制江西卫视《深度观察》节目时,我在现场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职业讨薪策划师,擅长导演跳楼秀,结果帮助很多通过正常渠道讨薪无果的农民工迅速地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这些黑色幽默在无情地追问:为什么中国式讨薪再掀高潮?又为什么依法讨薪效果远远不如行为艺术?

2003年10月27日,一次意外掀起了本世纪初全国最大的清欠风暴的序幕。

一位叫熊德明的农妇用她渴望的手拉住了总理温暖的手,只是为了拿到他们家应该得到的东西她老公被欠了一年的工钱。

在温总理的关心下,熊德明一家当晚就拿到了工钱。在为这温暖的一幕感动之余,其实更多的被欠薪者明白: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好运。

9年过去,中国一直在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清欠制度,甚至在刑法中设立了恶意欠薪罪,但始终没有遏制住中国欠薪高发的势头,并伴随着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在2013年春节前迎来新的峰值。

其实有这样一个数据可视为严厉的预警:2012年全国劳动监察系统共督办欠薪案件21.8万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00.8亿元,比上年增加29.5%。

没有人知道这个数据包含的被欠薪的农民工的比例,但近期连续上演的农民工讨薪风暴却不断地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先是一个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讨薪视频红遍网络,后是一批娃娃被大人们导演了一次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讨薪秀,再后来在汕头一个被欠薪的职工为泄愤一把火烧死了14名无辜的女工,最近来自陕西富平的130余名农民工于县人民广场集体下跪讨薪。

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背后是更多的农民工为拿回自己该得的东西在奔走呼号和熊德明最初的愿望别无二致。

2013年欠薪事件高发呈现了一个崭新的特点:过去主要是建设领域,而去年以来,纺织、船舶制造、风电等行业企业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欠薪事件,其中中小企业、个体经济尤甚。

这与国内整个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尤其是外贸企业仍未脱困有关,当然,也有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自然淘汰带来的新的失业压力。但在一个法制逐步完善的国家,这些都不能成为企业侵害职工基本权益的理由,都该依法严惩。

但仔细深究下去,却远没有这样简单,比如建筑领域,很多工程的主导者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不规范的工程发包过程中,往往充满权力寻租和吃拿卡要,经重重转包后,基层的建筑商经常陷入被拖欠工程款的窘境为了获得利润,他们要么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要么拖欠工人工资。

而欠薪的广大中小企业主,相当一批又遭遇到政策、资金的歧视,普遍陷入高税负、融资难的困境,最终铤而走险,拔刀向更弱者,走向欠薪这样的危途。

如果不通过深化改革,找出欠薪的真正罪魁并彻底根除,很难保证这些企业从此走向遵纪守法、自觉捍卫职工权益的阳关大道。像武汉信义兄弟那样的道德高尚者毕竟是少数没有制度支撑的崇高必然行而不远。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中国治理欠薪的法规越来越健全,从事职工维权的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职工为了讨薪,游离于解决问题的正当渠道之外,更愿意以极端的姿态登场,成为中国社会一道道另类风景线。

除了法治的启蒙需要加强外,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媒体报道,来自湖北黄冈的农民工宋斌是名油漆工人,2012年2月起在东莞“麦拓装饰有限公司”做装修业务。年底本想着拿到工钱回家欢喜过年,没想到工程完成后,老板却跑了。为了讨薪,工人们两天跑了六个政府部门八趟路,最后只讨到了个“等”字,让“跑断了腿”的工人们更伤心的是:“政府部门为啥不愿理我们?”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个案,但也暴露出一些职能部门面对农民工的合法诉求,麻木不仁,敷衍塞责,却鲜有听到如此不称职的官员被严厉问责。

面对可以逆料的欠薪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对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报酬争议,要当天立案并加快结案,其中人均涉案金额1000元以上的案件,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挂牌督办。

谁来执行,不执行者该如何问责呢?

自2011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规定恶意欠薪入刑以来,一年多时间,全国仅有80余人因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法律制裁,而拥有1000万左右农民工的东莞直到2012年年底才有了首次判决。

要化解愈演愈烈的新一轮欠薪风暴,有必要在督促企业主、讨薪农民工尊重中国法律之前,让我们的地方公权力率先扮演遵纪守法的模范无论以推动发展的名义,还是所肩负的维护职工权益的责任。

中国孩子最缺啥?

功利化和工具化是中国教育的两大顽疾。当了父亲,突然对一句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中国,你生下来就老了。也许没有一个国家的父母像中国家长那样溺爱孩子,但中国孩子的成长史却是一部与家长的对决史。

有西方教育专家将中国家长称为“直升机父母”将孩子当成赌注,以爱的名义做掩护,去逼迫他们完成自己未竟的人生目标,而毫不顾及其兴趣爱好。而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又往往鼓励家长们对孩子的公开绑架。

有首很有名的儿歌,说孩子们是花园里鲜艳的花朵。真正的花园应该是每一朵花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绽放,每一种绽放的美丽都应该得到同样的掌声。否则,那些笑脸不过是言不由衷的傻笑。

但当北大清华耶鲁哈佛成为所有孩子必须追逐的目标,当大官大款大腕成为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志,所有的孩子便只能努力活成一个样子他们本来都是与众不同的孤品,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

对于无权无势的平民家长来说,现实的压迫过大,以致无力去为孩子设计未来。毕竟,高考是这个社会赋予孩子们唯一公平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使付出的是童趣童真和青春的风采。这些考试水平一流的孩子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无一例外地需要重新补课承担责任,放飞情感,安放灵魂。

更小的孩子在为上幼儿园、小学择校而全力以赴。背后是他们的家长在为此进行各种关系、财力的较量。

寒暑假来了,被绑在学习战车上的孩子们有了难得的喘息尽管其中相当一批会被各种作业、社会实践继续围困。这是难得的补课时机毕竟他们不是读书机器,完成做人的启蒙更急迫。

中国孩子的课外读物的主体往往是各类教辅读物,而电视上则充斥着各类知识讲座和浮华虚假的心灵鸡汤。动画片除极少部分原创,就是各类国外的动漫其中日本作品最为风靡。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竟然拿不出像样的开启孩子心智、传承文化的作品,的确匪夷所思。

再比如,韩剧的风靡却往往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出口转内销,《大长今》和诸多家庭伦理剧都是杰出代表。

从这个角度看,在上一次现代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大冲撞时期,当时的教育家还能以开放的心态,坚守传统,使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精神实现对接,推动国学的扬弃与传承。民国时期的教材《开明读本》便是一个代表,至今仍让诸多文化精英推崇备至。同期的教育家们希望在一个开放的年代,以此达到“巧用国学、趣味德育、寓教于乐”,学习、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之目的。

所幸现在情况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教改,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则开始了再启蒙的可贵努力。

六十集电视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便是其中一个代表。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整个故事围绕着“大智先生”跟他的学生们展开。他在教学中大胆采用新式教学法,鼓励孩子动手动脑,带孩子们去看大自然。借用《弟子规》,反省自身,教育他人,帮助孩子们追寻人生的乐趣和价值。该剧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用现代语言和喜剧艺术形式进行包装,让观众通过一个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一个一个独立成章的趣味故事、一种轻松的喜剧氛围,明辨是非忠奸、领悟思想真谛。例如主张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这一切与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是琴瑟交鸣的。该剧运用喜剧的艺术形式、动作化的表演风格,并吸收中国水墨画写意风格和诗化意境,更增加了观赏性。

更关键的是,这部作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孩子为中心,所有的老师、家长等大人都变成了服务者,认真而小心翼翼地找寻他们的个性、爱好、特长,并真诚而善意地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丰富和内心的丰盈。

教育的真谛在于:不是强加给孩子其无法承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道德,而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与他们一起成长您不仅在他们面前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更需要在他们面前扮演一个有责任感、正直、忠诚的人,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中国孩子的心愿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愿。而且这个心愿往往成为其梦想起飞的最真实DNA。但现实是几乎没有成年人真正在乎。在这个阶层分化、贫富对立严重的社会,寒门子弟在18岁之前只允许有一个心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孩子满足家长这个千篇一律的要求,他们就可以获得与之匹配的一切:各种营养品的无限供给,所有家务劳动的免于承担,甚至带有奖励性质的寒暑假去未来的理想归宿北大清华游览。

在读书这个主渠道之外,总有一些孩子在应试的战车上过早出局,沦为差生,对此,家长们还需要两手准备:有条件的准备银子努力将自己无法在应试中胜出的孩子送到海外,更多的人则需要让孩子掌握一门才艺。

夏天,忙完高考、中考、择校的各年龄段的中国孩子,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在为下一次残酷的打拼进行着厉兵秣马。

在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被安排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后,暑期成了他们扩大收视率的黄金时间因为孩子们放假了。这些节目宛如社会报考艺校热潮的延伸,借助全民卡拉OK狂欢积聚的草根“麦霸”,向孩子们展示着学业不好另外的关键出路:有才艺才配有梦想。

当下至少有十几档各类歌舞节目在激烈地PK。一夜成名的渴望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将孩子们的激情瞬间点燃。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处境和自己无比相似的人,在经受了导师和编导的反复折腾后,成为万众追捧、身价倍增的新星。

事实上,这样的角逐比高考还要残酷,还要遵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成功学逻辑在一个学会唱歌比掌握知识更易成功的年代,靠才艺崛起更容易获得缺乏起码人文启蒙的孩子们的认同。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本应多元的社会生态便形成了逼仄的二元成才模式:青少年要么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要么成为歌星舞神。相较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今天的进步还是显著的:除了应试,还有歌舞。

麻烦的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人才却是创新型的科研人才,是懂市场的企业家,是有人文素养的社会管理者。其稀缺的背后除了社会选拔机制和价值导向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启蒙的失败。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身上都隐藏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特长。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伟大理念,两千多年后,为了捍卫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在高考唯一的准绳下,有教无类异化成无视社会需求的荒诞应试比拼,而因材施教则被学校、家长、社会改造成无视孩子兴趣特长的才艺训练。

一个被无数次验证的规律是:一个孩子只有被充分地尊重其爱好,发现其特长,才能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但现实是自认为万能的“灭绝师太”,按照同样模式对其进行格式化,导致所有的爱好和特长被集中,孩子们被洗脑,然后完成了盲从和适应,上大学以后再踏上发现自我的苦旅有不少成功的幸运儿,但代价是绝大多数的湮灭。

从这个角度上说,深圳卫视2013年新版电视真人秀节目《饭没了秀》特别值得推荐。这档节目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直击当下教育的痼疾,去努力发现孩子们最初的心愿和特长,并以鼓励的姿态,通过平等的交流方式,让孩子们去坚守去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