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着恨着就爱上了:杜子建谬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们养育孩子,孩子教育我们

世界需要纯粹,请从大人做起

所有的大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经营一个“表情”,但涉世未深的孩子连“表情”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大人的恶毒在于,他们在年少时吃过的苦,都希望年轻人再吃一次。所以他们一再说,孩子,坚持单纯!你大可问问,哪一个大人,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脸谱”?而你们却纯如白纸!

如果大人都不装X,那么,孩子们也大可保持原汁原味赤胆真魂无所顾忌纯洁朴实。但最大的问题是,在鱼龙混杂大小齐全的公共舞台上,有几个大人不装X的?如果大人都在装X,然后让同台的孩子不装X、要赤诚,这就等于在给孩子们挖坑!世界需要纯粹,但请从大人做起!

要想教育好孩子,请先教育好自己。你自己活明白了没有?你自己活轻松了没有?不要做孩子的“生活代理人”,不要做孩子的“幸福代理人”,不要做孩子的“未来代理人”,不要把“父母的身份”转化成“经纪人的身份”。做父母的唯一义务,就是让孩子快乐——让童年回到童年,把孩子还给孩子。

我最好,从不望子成龙,只希望他成为他自己。将来,他也只活成他自己,有罪受罪,有功立功,有德修德,有苦受苦,都是他自己的。我只负责告知其对错、善恶、是非、真假、好坏。

我跟蛋蛋之间的交流,可能更多的是把他还给他的那种交流方式。他是个人,他有个他,我要把这个他还给他。

孩子,首先是人,才是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普度父母躬身修行的小菩萨!

我希望每个人都保留一点孩子气,保留一点纯真,保留一点纯正,保留一点纯粹。别太成熟,别太世故,别太计较。

孩子在你肚子里的时候她是孩子,当孩子生下来以后,她的大名叫“人”,她的小名才叫你的“孩子”!首先她是“人”,是需要被严肃尊重的“人”;其次,她才是“孩子”。

“为你好”的整个导向其实是依托于未来的,我为你未来好,我为你明天好,因此我今天要你这样。那我们反问一句,未来是指向五年、十年以后的,你自己能知道你五年、十年以后怎么生活吗?你自己知道五年、十年以后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吗?你自己知道你五年、十年以后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吗?当你不知道这个可以触及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时候,你就没有资格对孩子说我是为你的明天好、我是为你的未来好。

不要对孩子说“为你好”,别明天、别未来、别幸福、别永远。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对你好”,做今天、做现在、做当下。“为你好”三个字特别邪教,假的是“负责”之名,行的是“改造”之实。一个父母,连明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

“做父母天经地义都是对的”,这个观点一定要删除。做父母一定要通过孩子的认知来修正自己的错误。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做人类的,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接受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文化格式的,孩子在生下来12个月的时间里一定不用汉字来表述、不用语言来表述,只用四个最简单的字告诉我们他的需要和心理感受:啊、哦、咦、唉。哭一下、笑一下、拍一下、动一下,我们都懂了。最简单的语言反而让我们能更深刻地懂得孩子,我们大人用复杂的思维和智力乃至智慧和情商这种高超的人类艺术来要求孩子,所以在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犯错误了,我们能不能保持一个更简单的交流状态?

问:老杜,你打算把蛋蛋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答: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能够成为他自己,至于他将来会是什么人才,只有到了自己能够确认的时候他才知道。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不希望他因为追求优秀而失去了精神健康。精神健康第一、身体健康第二、优秀与否第三,我不望子成龙,他可以平庸一生。

孩子有天赋人权,这个人权叫犯错。我们最忌讳犯的错误是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有很多种:他的决策权,他的思考权,他的自我规划权,他的选择权,他的创造能力权,他的勇气,他犯错误的权利。这些我们都要尊重的。

#面对孩子犯错# 至今没打过;至今不恐吓;蛋蛋有犯错的权利;不犯错的孩子没出息;我们会坐下来跟他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会分享他犯错有哪些好处;希望他下次还要勇于犯错,然后我们继续分析;给他分享我会如何犯错的策略;别跟我学,我太屌了。

我们父母有时候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看是否具备了做父母的资格,尤其是30岁以前的人,严格来讲还是个孩子,心智、社会认知都没达到一个层次状态,有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而且一定要去想一想,我有什么资格跟孩子说,我是为你好。

现在的孩子,都是流水线生产的

现在的孩子,都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作业流程都不低于20年,都一个型号的,一个批次一个批次的。

这样的时代,让自己的子女子承父业,进入仕途,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父亲和领袖的唯一区别是,父亲说:孩子,不能去啊!领袖说:兄弟们,赶快冲啊!

对于孩子的教育,优秀不优秀不重要,懂没懂才重要;成绩好不好不重要,心理健康不健康才重要;在学校里排名多少不重要,身体健康才重要。

太悲剧了,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成“父母面子的加工厂”了!

孩子不是工具。一不是教育骗子的赚钱工具,二不是父母翻身的赌博工具。孩子是人,所以到我家推销教育产品的骗子都会被我赶出去。不打造天才,我的孩子可以平庸。

学习不等于拼命念书,念书不等于永争第一,考试成绩更是衡量学习(和智商)的毒瘤。我个人认为孩子一年的上学时间不应该超过六个月,每一天的学习时间不应该超过六个小时。现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都被带偏了,逼着孩子争第一,把大好的童年时光全给毁了!

“起跑线”就是一条“伪线”

别逼自己的孩子去追求“第一名”,孩子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给他的人生道路挖的坑。“第一名”获得越多的孩子,未来的“坑”就越大。大人在“孩子第一”面前爽了,但孩子未来“不再第一”的“心理代价”谁来承担?人生,没有永远的第一名!醒醒吧,大人们!

不要望子成龙,不要做孩子的“命运经纪人”,在孩子“有所成”和“很快乐”之间你要做个选择(如果不能兼得)。不要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然后要求他学这个学那个,不要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周末就是周末,把周末还给孩子,让孩子亲自生活。你不清楚自己的未来,更不知道孩子的未来。

现在的父母,没几个合格的:人人都不像爹妈,个个都像经纪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奇货可居”!谁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自己的幸福愿望”?

我对孩子生活的要求只有三大核心:快乐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第三。至于是否“优秀”我从不要求,我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身心健康比成绩优秀更重要”。

关于孩子教育,我主张偏才。多数人都期望孩子文武双全,一个“全”字害死多少激越少年!当“望子成龙”成为所有父母的集体理想时,我却“望子成贼”。想象一下,这世界果真“群龙成灾”,那“贼”就会成为屌师。东方教育善于“补短”,求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西方却已“扬长”。

我最自豪的是,我养了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

我偶尔会带着孩子逃学。假使他成年后很辛苦,但至少,他的童年曾经快乐过!

起跑线,是教育界最大的毒瘤!

做老师恰恰要忘掉“老师”这个身份,忘掉“教”而转向“学”,跟着孩子一起“学”;尤其是对待小学的孩子,决不能用“教”这种教条思维。严格地说,你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送欢乐”。你要去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小心思,然后跟随他们一起“寓乐于教”,这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