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塔吉克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勤劳智慧的塔吉克人民,根据帕米尔高原有山、有谷、有水的地理特点,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客观条件,在高山牧场上放牧牲畜,在低谷农田中种植庄稼,形成了农牧结合、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的格局。
一、畜牧业
塔吉克族牧放的牲畜中以绵羊为主,牦牛次之,此外还有山羊、牛、马、驴和骆驼等。牛、羊、牦牛的奶和肉是牧民的主要食品。牛主要用于农耕,马、牦牛、骆驼和驴用于骑乘和驮运,羊毛用来纺线、织呢绒、做毡毯,牦牛的皮是做靴底的好材料,羊皮用于缝制衣服和帽子。毛毡是每家坐、卧必备的用品,并且可以用来盖毡房以及做御寒的毡靴和毡袜。可以说,畜产品为塔吉克族牧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大部分物质来源。
每到春季禾苗露出地面的时候,牧民们就把牲畜赶往夏季牧场去放牧,这主要是为了让牲畜上高山牧场吃草。同时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避免牲畜啃吃禾苗;二是谷地湿热,牲畜特别是绵羊和牦牛在这里度夏不但不上膘,还容易染病和长寄生虫。
牧业生产主要是牲畜的繁殖与利用。在塔什库尔干,绵羊每年一般在10~11月份配种,第二年4~5月份产羔,7~9月份挤羊奶食用。绵羊每年7~9月份剪毛,山羊则在6月份剪毛。
自治县成立以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近年来进行一系列畜牧业建设工作,如进行草原普查,狠抓草场建设和饲料加工业,引进了优良畜种和推广塔吉克族牧民精心培育繁殖的良种——敦巴什大尾绵羊,试行冻精配种技术,加强兽医疫病防治等等,使畜牧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底,全县牲畜存栏数已达18万头,约为1954年的4.8倍。
二、农业
帕米尔高原四季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不到3℃,每年无霜期只有60天左右,因此只适宜种植耐寒的青稞、春小麦和豌豆等作物。在少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山谷中,种植一些玉米、胡麻(油料)、杏、桃、甜瓜和西瓜等。总的来说,这里山高土薄,一些山谷的河流上游地带,土层不足10厘米,下游土厚处也只能深耕45厘米左右,所以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不上平原地区。每到春季来临,牧民们在谷地里引水灌溉,播种谷物,然后上山放牧。夏季只回村几次给庄稼锄草和浇水。到了秋季,山谷中的庄稼成熟了,牧民们才回村收获。
过去,农业生产工具缺乏,生产水平很低。生产工具主要是坎土镘、木犁、铁犁头、镰刀、斧、锹等。铁制工具基本上都是从莎车运来的,耕地主要用二牛抬杠的木犁(带铁铧),一对牛1天约耕2秤地(1秤地合0.667亩),深10厘米左右。一般耕地1年施一次肥,每亩10口袋~15口袋(每口袋约100斤),也有因为经济困难而不施肥的。播种则全靠人力用手撒种。一般耕地1年只灌溉1次,较干燥的地则灌溉三四次,都采用的是漫灌。旱地庄稼锄1次草,水地锄2次草,用镰割草。
自治县成立以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耕细作,勤浇水,勤锄草,增施肥料,改进了生产工具,使用机械化作业,兴建水利设施,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传统手工业和乡镇工业
塔吉克族牧民制作的鞍、鞭等马具很讲究,大多饰有图案,有的还用白银、铜丝镶嵌。
雕刻不多,一般除在兵器上加刻若干花纹外,有的麻扎、拱北等建筑物上亦有精美的浮雕等装饰。塔吉克民间绘画除妇女们刺绣时做的底图以外,就是一些在陵墓和拱北墙壁上绘制的图画,主要为马、黄羊、猎犬、猎枪、羊、牛、器皿、花草、衣物、野羊角等形象,显然,这与接受伊斯兰教之前的塔吉克族传统文化有关。
塔吉克人手执马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塔吉克族手工业发展很快,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铁匠、木匠、泥水匠、榨油匠、皮毛匠、靴匠、裁缝及织绸、织毯、擀毡、织麻袋、织马褡裢的各种手工业者。现在一些耕地较多的乡还建立了粮食加工厂,并用上了电磨,部分乡有了铁木加工厂,小型制毡、制毯厂和缝纫厂等。有些乡镇企业开采矿石、玉石、水晶和沙金等矿藏。当地1992年出产的有帕米尔矿泉水,当年销售50吨,创造利润10万元。矿泉水在1992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暨专利技术乌鲁木齐展谈会上获银质奖,同年获喀什地区第四届新技术新产品金奖。
四、商业贸易
长期以来,商品交换虽在塔吉克牧区有所发展,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中等以上的牧户每年大概要出售牲畜的10%~50%来换取衣物、日用品和部分口粮。由于生产不发达、地广人稀和交通不便,整个牧区没有大的商店、集市。出售畜产品和购买生活用品非常困难,大部分工农业产品需要依靠外地的行商贩来,牧民出售牲畜和畜产品也主要由他们收购。只有少数牧主赶羊出山,到喀什等地交换生活用品,当地普遍实行物物交换,较大的交易都是用羊只计价。买卖牲畜并不过秤,只按口齿与膘肥程度分类定价。当时,一件土布长袷袢(外套)要值一只绵羊,一张羊皮换不上一两茶叶。羊毛几乎没人收购,只能用来向小商贩换一点杏干或颜料。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以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塔什库尔干地区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距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杜尚别近千里,距巴基斯坦口岸苏斯特只有200公里,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也只有1000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给自治县边境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古以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人就通过红其拉甫山口与巴基斯坦进行着边境小额的易货贸易。红其拉甫口岸在历史上就有所记载,古丝绸之路途经葱岭的路线有两条,其中之一经红其拉甫到达克什米尔,是通往印度的主要路线。1963年3月2日,中巴两国政府签订了边境协定,立了界标。1967年,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进行了第一次贸易,之后,官方贸易陆续开展。1978年6月,喀喇昆仑山公路全线竣工,成为中巴两国间的主要通道。由此,红其拉甫山口正式对两国公民开放,双方各自设立了边境口岸机构。红其拉甫口岸属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至10月30日为开放期,同时设立海关进出口交接站和进出口办事处等外贸机构。1982年,红其拉甫口岸开放,每年只有极少量的贸易交往和二三百名游客及朝觐人员过往。1986年5月1日,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开放,每年都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商贾、游客、登山队员等从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于1989年11月首次与巴基斯坦进行了现汇贸易,出口活畜(牦牛、山羊)1500头(只),贸易额达12万美元。中国—塔吉克斯坦卡拉苏口岸也于2004年正式开放。这是自治县境内的第二个对外开放的口岸。现在,全县形成了靠口岸、搞边贸、促发展的格局。
边境贸易带动了自治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祖辈视经商为耻辱的塔吉克人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下马背,出毡房,投身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大潮。近几年来,全县有201户个体工商户活跃在塔什库尔干城乡,从业人员达325人,营业额达172.8万元。其中塔吉克族65户,占总户数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