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原序(佚名)
按鬼谷子,无姓名里俗,战国时隐居颍川阳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受捭阖之术十三章,晚乃益出七术,险盭峭薄,言益奇而道益陿,使人狂徂失守而易于陷坠。柳子厚尝辨之,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列之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大抵皆捭、阖、钩、钓、钳、揣、摩之术,观秦仪二子之言略尽矣。昔仓颉作文字,鬼为之哭,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哭邪?今考其言,有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至盛神养志诸论,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之赜者,殆亦几乎。
译文
鬼谷子,没有留下姓名和其他个人资料,战国时期隐居于颍川阳城附近的鬼谷,因此以鬼谷作为自己的名号。擅长于修养性情,治理学问,苏秦及张仪都拜他为老师,学习捭阖之术一共十三章,到晚年再写出七章之术,内容凶险、乖戾、晦涩、凉薄,言语越来越出人意料而且道德观越来越狭窄,能令人狂妄失去控制而且容易陷于下作。柳子厚(即唐代柳宗元)曾尝试辨别《鬼谷子》的真假,刘向、班固编录古籍时没有把《鬼谷子》收录,到《隋书·经籍志》时才开始收列为纵横家。唐志以为它是苏秦所作的书,大概都是捭、阖、钩、钓、钳、揣、摩的方法及手段,观看苏秦和张仪两人的言论便差不多可以看到其全部内容了。从前仓颉创作文字,鬼神哭泣,不知道鬼谷子写出《鬼谷子》,鬼神又会如何去哭泣呢?现在考究它的言论,有这样的说法:别人动我则静,别人说话我则听;知道事物的性质则少劳累,知道天命则不会忧虑。至于盛神养志的各种理论,诸如中心思想是考核道德的根源,再渗入神明的奥妙等,差不多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