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术2: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影响力是怎么形成的?(4)

做事仅凭着热情是不行的,光有正义感也无济于事。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不得不说,你是很容易被人利用、为人所操纵的,你会轻易地成为一颗善良的垫脚石。正义感仅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实现正义还需要机敏的头脑、灵巧的动作以及超强的能力,并控制自己的思维,以免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干扰,让自己变成一个坚定的务实主义者,你才能始终清醒。

对此,很多热血满腹的人似乎不屑一顾,甚至还有几分鄙视。他们不屑于耍手段,只想坚持原则,教条式地抱着完美做人的信条。我相信,这样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会不断碰壁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采取一些手段去对待一些不得不对待的事情,结果肯定让他失望。他会变得愤世嫉俗,将错误全推给这个“黑暗的社会”,而从不反思自己。

我还在FBI工作时,遇到了一位叫作华妮的女士。她在协助我们破案时成为一名特别重要的证人,但显然我们合作得并不愉快,原因在于她对FBI的侦讯方式很不认同。她不屑地说:“格兰德先生,请不要让我作伪证,尽管我知道他是坏人,他从南美进口毒品,伤害了很多家庭,但我希望你们能拿到真凭实据,而不是对他栽赃陷害。”

瞧,我们都笑了,她真是一位善良的女士,即便要逮捕一名罪恶累累的毒贩,她还是不忍心帮助我们捅上“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一刀。我对她说:“华妮,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你知道吗,这名罪犯早在5年前就被拘捕过,但因为缺乏充实的证据而被保释。人人都知道他是该死的,也有许多人看到他在售卖大量的毒品,但敢于站出来的人少之又少。他每次逃出法网之后都会进行报复,你不会希望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吧?”

4天后,华妮的答复仍然是“NO”。我们档案中的“毒贩1号”再次逃脱法律的制裁。不久之后——正像我对华妮预言的,与华妮一街之隔的好邻居索菲太太莫名其妙地死于一场车祸。这是毒贩对华妮的警告,警方还是找不到证据。

华妮从来没有反思过她自己——虽然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破案方式的欠缺,但我们也十分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办法虽不光明却有着巨大的正面效果。如果你是一位热情而正直的人士,你可能就会犯下华妮的“错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屑于某些必要的手段,同时迷惑于为什么看不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需要动脑筋,也都需要相应的条件。理想要坚持,魄力要体现,手段也要具备,这才是完人。历史上,曾国藩那样的就是完人,三者兼备;王莽那样的就是“三缺一”,只有理想和魄力,手段拙劣,造成了全国大乱,最后落了一个头破血流、自己死于乱军的下场。

在社会上伸张正义,要有手腕,要看时机。

平时做事,要讲条件,要有工具。处理人际关系,要有目标,有格调,同时还要有方法。要知道,缺少了必要的方法,不论你的出发点有多好,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有时为了必要的自卫反击,我们也要学会黑人的智慧。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抱负或者某些目标,关键时刻就得当机立断,“不择手段”,甚至要不惜牺牲一些人的利益,用局部的损失去换取整体的胜利。君子不具备这样的魄力,他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力量的普通人;职场管理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城府,他就是一个毫无作为的小职员。虽有美好的道德品质,却只能浑浑噩噩地度日,做不成什么大事。

历史上,有一些良臣,他们为了扳倒那些大奸大恶之人,会故意对他们的罪行睁只眼闭只眼,让他去作恶,自己悄悄地抓证据。等到时机合适了,成功率最高的时候,突然倾力一击,将他打倒,清算其罪恶,铲除其根基。看起来被牺牲掉的那些人是无辜的,但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有一个名词叫作“伤害控制”,即:将无法避免的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以期实现最大的目标。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好领导者,他们是深谙此道的。只不过,要做到这些,需要很强的魄力和高明的手腕。

如果空有一番抱负,抱着极其理想化的单纯想法,我们不但斗不过那些奸恶的小人,反而会把自己无谓地牺牲掉。

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鲁莽的傻人。汉武帝时期的武人灌夫,他看不惯皇帝舅舅田蚡的胡作非为,就跑到他的婚宴上,借着酒劲耍酒疯,怒斥他的恶行。虽说他所言属实,一点也没夸张,却因为他头脑简单,行事鲁莽,把自己给扔到了坑里,被田蚡五花大绑地关起来,不久就被杀掉了。

田蚡正愁找不到借口对付他呢,他就自己撞上了枪口,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

我们再想想让明末的大太监魏忠贤陷害致死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忠心耿耿的好人,或者是自以为为民除害、为国除奸的呢?可只是一个好人,想做好事还远远不够。他们之所以死得这么不值,正是因为缺乏斗争策略,以为秉笔直言就能让皇帝看清奸臣的真面目,替天下除害。岂不知,谁奸谁忠,皇帝心里其实最清楚,除奸需要的是时机,是准备,是足够的力量,而不仅是一腔没有智慧的热血。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在这里鼓励读者凡事都做一只缩头乌龟,任外面风雨飘摇,小人狂舞,国家危难,自己躲在洞里不敢出来承担责任,而是告诉社会上的良人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想战胜对手,就得比对手更强大,更有城府,不然你怎么立足?自保都做不到,何来升职加薪,春风得意?

未来总是不确定的

福祸从来都是相依的。春风得意总是暂时的,它难以永恒,也没有时间保障。今天你可以意气风发,明天就可能摔个嘴啃泥,成了落水狗。所以不管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功,拥有多少财富、名声,坐到了多高的位置上,都一定要让自己时刻有危机感,时时地提醒自己小心谨慎。

好事和坏事从来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幸运下去,也没有一个人会一直倒霉。没有永远不变的高官厚禄,荣宠可以瞬间集于一身,也可能一夜间烟消云散。今天你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明天就可能被拔掉毛,做成了只能扫扫灰尘、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的鸡毛掸子。

所以,这一条生存的潜规则,也被人们称作“鸡毛掸定律”。有一句话叫作“乐极生悲,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不管在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适用的,而且我们都会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摔了跟头才知道适才的风光只是一个警讯;丢了工作才想明白得意时的作为是多么幼稚。

人在得意时就想竖尾巴。尾巴一撅起来,就容易让人给揪住!多么质朴的道理,可就是有人记不住!我们看看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就会明白,那些被人搞掉或死无葬身之地,或身败名裂的达官贵族,呼风唤雨的牛人们,无不是在这一点上晕了头脑,犯了错误。

明朝著名的大将军蓝玉,是在他军功最辉煌时倒掉的,因为蓝玉案而被朱元璋杀掉的接近两万人。蓝玉可谓从天堂掉到地狱的最为极致的典型。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将领,当时凤阳府定远县人,常遇春的内弟。一开始,他投奔到常遇春的帐下,作战非常有谋略,而且勇敢善战,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渐渐名声显赫,由管军镇抚一直升到了大都督府的佥事。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封他为永昌侯。二十年,拜为大将军。第二年,他就一手主导了历史上著名的捕鱼儿海之战,杀死了北元太尉蛮子等高官,获得马驼牛羊15万余匹,又大破哈剌章营,获得了大量的人畜。

为国家立功到这种程度,在中国历史上蓝玉也算名列前茅了。作为那个时代最为传奇的华夏将领之一,蒙古人对他闻风丧胆,一听他来了,第一反应就是丢下帐篷逃跑,跑得越远越好。所以,朱元璋对其也是宠遇甚隆,比之为明朝的卫青和李靖,封他为凉国公,其权力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这时的蓝玉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但没有危机意识,反而居功自傲,日益地骄横跋扈。比如:他蓄庄奴,收义子,达数千人之多;而且恃强凌弱,侵占民田。当御史找他质问时,他竟然用鞭子将御史抽了一个半死不活,然后将其赶出门去。皇帝忍了,谁让他有功呢?

但是这还不算,蓝玉不知收敛。他北征回师,夜经喜峰关,因为守城的官吏没有及时开门,而是让他天明再进,他竟然纵兵毁关而入,带头违反了国家法令。

如此的所作所为,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透过种种渠道向他暗示:“你应该老实一点了。”但蓝玉毫不在乎,不以为意,不但擅自决定军中将校的职位升降与军队的调动计划,还干涉宫中的太子之争,让太子朱标小心燕王朱棣。种种行径,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终于让他动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揣摩圣意,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马上下令,把他拘拿下狱审讯。一审不要紧,大刑之下,蓝玉供称很多人和他有串通,比如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都想和他一起谋反,准备趁朱元璋去田地视察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大怒,下旨族诛蓝玉等人,上自公侯伯、文武官员,下至仆从小吏、亲戚门人,一个都不放过。蓝玉在他最得意之时,掉进了地狱。朱元璋杀到手软,还不解恨,又作《逆臣录》布告天下,让蓝玉永世不复,遗臭万年。

在这份《逆臣录》中,共有1个公爵、13个侯爵和2个伯爵,另外随同被杀者,多成数万,很多都是莫名其妙就成了被连累的冤魂。

这些人荣华富贵时何其风光,一朝权力丢失,地位丧失,就万劫不复,成了罪不容赦、大逆不道之人。

明代的开国功臣傅友德亦是这样的结局,打下了天下,为皇家立了大功,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得意地向皇帝索要良田,结果得到了一个被赐死的结局。领导最忌讳的是什么?不是你傻,而是你欲望太多。自古以来,都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你帮领导打下了天下,这是功;但如果你要求分一块蛋糕,而且要求还很高,立马就会有罪了。罪不容赦,不杀你杀谁?

春风得意就猖狂,一猖狂就会掉进河里。风光时把尾巴撅到天上的人,下场往往不那么美妙。功高盖主必被杀,得意忘形一定要倒霉,这是铁律。

汉代的大将军卫青就很懂事,他知道自己功劳越大,将士们对他越拥戴,皇帝对他就越不放心。所以,即便荣宠集于一身,他也极为低调谦虚,将功劳分给大家。卫家权势当时极重,卫青的姐姐是皇后,外甥和他一样,也是大司马,朝内拥趸众多。汉武帝对他当然也起过疑心,但终因卫青很会做人,毫不贪功,对皇帝没有任何要求,姿态摆得很低,最后才得到了一个善终。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得意到了极点,往往就是失意的开始;最辉煌的时刻,意味着你将开始下坡。所以,最得意时恰恰要夹紧尾巴,低调做人。不然的话,就在你不可一世、摇尾巴撒欢之时,灾祸也就悄悄地降临了。

时刻要有危机感

你如果想在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应该时刻警惕自己,有一种危机意识。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对此深有体会,他知道,这种危机感不但能让自己事事小心谨慎,也是自己迈向更高职位的动力和源泉,因为他有危机感的同时,心中有提防,这就表明他也会有进取心,不会满足于现状。

董卓想废掉汉帝,另立一个皇帝,就找袁绍来商量。当时董卓兵重权大,打手众多,占据了京城,袁绍只是一个中级军官。听到要废帝的想法,袁绍当然不同意,董卓拔出剑来,冷笑:“难道我的剑不够快吗?”袁绍岂受得了这种气,也拔出剑来,挡在胸前,怒目以视:“你的剑能杀人,难道我的剑就不能杀人?”然后挥袖而去。

回到家,袁绍越想越不对劲,姓董的面子无光,肯定找自己算账,于是他赶紧骑上一匹快马,连夜逃出城去。果然,他走后不久,董卓就派兵去追杀他了。这时袁绍已经逃出了京城,跑到了冀州寻求庇护。董卓鞭长莫及,只得作罢。他要迟走一根烟的时间,恐怕就人头落地了,和被主人摘了毛的鸡毛掸子一样。

袁绍能捡得一条小命,完全是因为他意识到董卓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在手下的怂恿下杀掉自己。尽管袁绍是名门之后、四世三公,是汉代有名的世家望族,而袁绍对董卓也是有恩的——正是他的着力推荐和建议,董卓才有机会带兵进京。但还是那句话,无限的荣光,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其实很脆弱。若他还是摆着一副于董卓有恩,即使得罪了他也不必担忧的态度,当天晚上脑袋就得搬家了。

危机感挽回了袁绍的一条性命,这也给那些混于名利中的人敲响了警钟。职场的环境一点也不比高原上的气候简单,时刻复杂险恶,而且变幻莫测,今天的朋友,明日可能就改头换面,成为了你的敌人,那时候你可能还单纯地问别人:“我得罪他了吗?”职场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小社会,如果缺乏这种危机感,对别人不加防范,很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你身败名裂,搞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所以,想要明哲保身,而且还要飞黄腾达,步步迁升,你就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唐玄宗在位期间,牛仙客担任左相。当时李林甫任右相,他的官阶尚在牛仙客之上,牛仙客深知李林甫口蜜腹剑,心肠歹毒,而他妒贤嫉能也是出了名的,曾经与在他之上的裴耀卿、张九龄争权夺位,接着又将上任左相李适之斗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