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篇了解才能掌控,一起分享情绪的秘密(5)
一场猩红热给海伦·凯勒带来了灭顶之灾。她先是丧失了听力与视力,不久,连说话能力也一并丧失。我们可以想象,在海伦的世界里,充满的就是无边的黑暗与寂寞。然而,海伦没有让寂寞与黑暗吞噬自己,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不向不幸妥协、要向命运抗争的信念,努力学习。命运因为她的抗争,而向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她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她环游世界,为盲人福利与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高度评价了海伦:“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海伦,我们能这样告诉自己吗:“我虽然失去了听力与视力,甚至失去了说话能力,但我比那些四肢残缺、大脑不能正常思维,甚至没有家庭照顾的人来说,好多了?”
当我们遭遇挫折与痛苦,抱怨与灰心丧气时,一定要记得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人,你很快就会发现,我们的情况不够乐观,但别人的境遇也许更糟糕。如果还是感觉不到自己有多幸福,那么想想非洲的孩子,想想那张震惊世界的照片,想想此刻还在战火纷飞的国家,相比他们,我们简直是活在天堂里。如果我们还因为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就缴械投降,不敢挑战,这才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虽然这种“自己没鞋,别人可能没脚”的心态,貌似有点不厚道,但却是给了在困境里的自己一剂有力的强心针。唐代诗僧王梵志有一首五言绝句:“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这首白话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诗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跨驴子虽然比不过骑高头大马,但回头看看担着柴火的老汉,还远远落在后头,行了,还计较什么呢?
唯有心态平和,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北大人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卢丹是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本科毕业后,进入北大法学院攻读研究生。卢丹出生在河南东北部的一个农村家庭。与其他农家子弟一样,他的求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参加高考,卢丹考取了一所普通的本科学校,可他的目标是北大。许多人劝他:“北大是那么容易考的吗?既然已经考上本科,就去读吧。”
卢丹内心也非常矛盾,但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我一定要考上北大。经过他的了解,他的一位学姐,是经过三次高考才进入北大的,而且前两次高考的成绩都不理想。有了学姐的例子,卢丹有了自信,决定参加复读,来年再次冲击北大。面对父母、亲友的质疑,卢丹就把学姐的例子搬出来:“我虽然没考上北大,但学姐第一次高考却连本科调档线都没上,第二年也才勉强上了线,所以,我比她情况好点,她能考上,我也一定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夏天,是卢丹的幸运日——他成了全县当年仅有的几个考上北大的学生之一,成了父母、亲友、学校的骄傲。他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到了北大,然而,作为一个连县城都很少去的农家子弟,他在上北大之前甚至都不知道QQ、E-mail、人人网……从来不曾接触过电脑的他,如何在这所汇聚了全国优秀学子的校园内实现自己的理想,占据一席之地?
卢丹也苦闷过、失落过,但他告诉自己:“我虽然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我比起那些想上北大结果没上的同学,已经幸运了太多。”从踏入北大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把“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
带着这种“我情况糟糕,但还有比我更糟糕的,所以我要珍惜这个机会”的心态,他强迫自己融入北大。在开学的第二天,他就硬着头皮去竞选班长,并且用一种在别人看来“傻”的工作方法中连任两年班长,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大学先进学风班”“北京大学优秀班集体”“北京市优秀集体”等荣誉。卢丹也得到了同学与老师的认同,担任了班、学校的许多职务,并且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11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被推荐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卢丹所获得的这些成绩,固然与他的努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有良好的心态,正是他这种“永远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心态,才让他时时看到希望,让自己有不断努力的动力。
北大情绪管理SPA:
我们一时不如意时,不能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念,可以借用王梵志的诗来安慰自己: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但比我差的比比皆是。
(1)承认生活中人与人的客观差距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差距:我们为一套房子,借了一身债,有人却轻轻松松获得好几套;我们还在挤公交车、地铁时,有人开着豪车兜风。人与人之间智商、能力、机遇的不同,可能经历也不同,我们首先要承认这种差距的客观性。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为什么偏只看到“骑高头大马的”而看不到“担柴汉”呢?
(2)可以通过比较来激发自己
适当的比较,会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会激发我们的斗志,但我们不能过于执着。比较只是学会对生活的借鉴,只是对自己行为与思想的一种促进,但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流。
(3)准确定位
我们既要看到羡慕的对象,也要看到情况不如我们的人,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自己正确的定位;而在定位之后,我们应当给自己一个恰当的目标。所以,比较不是目的,适当的目标,才是实现自己人生的阶梯。过于看中与别人的攀比,会让我们丧失自己生活的目标,随波逐流,自然也就谈不上健康的心灵、正确的生活态度。
§§§第三章情绪选择:你有能力做情绪的主人
1.理智控制坏情绪,唤醒内心的快乐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能指望生活永远都向我们露出笑脸,也不能幻想自己是生活永远的幸运者,生活中,总有许多我们不愿意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刚失恋,自己铆足劲儿要在工作上努力一把实现人生价值,却被告知,公司被兼并了,面临着失业、减薪的困境;回到家中,老爸老妈唉声叹气,原来祸不单行,哥哥嫂嫂也失业了。一家人正愁眉苦脸相对无言,邻居又找上门告状,侄子踢球,把人家玻璃打碎了……我们突然感觉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一天之内要应对如此之多的突发事件,我们感觉自己“快疯了”。
怒从心起,我们选择了放任自己的坏情绪——给前女(男)友打电话,恶狠狠地痛骂她(他)一顿;跟同事尽情发牢骚,怀念旧老板,说新老板的坏话,虽然我们知道,“全天下的老板其实都一样”,但我们就是要发泄一下;抱怨哥哥嫂嫂没本事,不知道经营人脉关系。全然忘记了,哥哥当年是为了供自己念大学才去当工人挣钱养家的。当然,指责哥哥的结果是嫂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骂自己是“白眼狼”。抓过侄子就是一通痛打,侄子冲出家门离家出走,全家惊慌,所有的指责又都回到我们头上——这就是不理智。在突发事件面前,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与判断力,不仅对解决事情无益,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或许我们左右不了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修正自己的心态。而也许正是我们的理智,会改变事情的结局也不一定:对伤害过我们的前任说,祝福你,谢谢你曾经给予我的美好记忆。或许,我们失去了一个恋人,但却保留了一个朋友,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一个仇人。失业了,对老板说谢谢你的栽培,我永远记得从你身上学到的东西。老板不仅会记得你的风度,也会记得你的善意,即使他不会戏剧性地“推荐你到他朋友的公司上班”,但至少在以后的职场路上,你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潜在的敌人。
面对新老板,我们说,谢谢你给我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将让你相信你的判断与选择。新老板也许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但至少他会愿意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试着公平地看待你。
亲人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们说“树挪死,人挪活”,改变过去,也许能另外闯出一条更好的路。亲人也许暂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但他们会记得家庭的温暖,家人的关心,会让他们生出重新奋斗的动力与豪情。
惹祸的孩子回到家,迎接他的不是情绪化的暴打与谩骂,而是平和理智的交流,孩子没有了恐惧,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反省自己的过失,而他也才相信家人与父母真正的爱。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仅要善于抓住机会,更要善于在种种突发事情面前,控制自己的坏情绪,理智地分析判断,才能变危机为机会,不让自己的生命留下悔恨与遗憾。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相对于胡适的学术成就、著述丰富,胡适乐观的性格,为人宽厚、热情、真诚、幽默更为后人所称道。
胡适曾经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他分别引用“孔说”“孟说”“孙说”来表示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引来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他并未感到尴尬,自己也笑了起来。
胡适嗜书如命,喜欢买书,但他的太太却对他买书太多很有意见。于是,每次胡适买书以后,书商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说服胡适的太太爽快地付款。对此,胡适并没有感到尴尬不安,也没有对太太的行为表示不满。为了给自己解嘲,胡适甚至主动四处散播关于自己“怕太太”的言论,把“怕老婆”当成口头禅,还四处收集世界各国“怕老婆”的名人的故事与证据。
胡适如此给足了妻子面子,妻子也不好太为难他,在胡适买书时,虽然给钱不爽快,但却没让书商空手回去过,也换来夫妻之间的和谐。
关于挨骂,胡适有一个经典的言论:“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
胡适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最黑暗的年代,无论是做校长还是做学问,都很辛苦,但他却始终有非常好的人缘,不仅源于他温和的性格与良好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他良好的心态与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所以,无论是达官贵人或者贩夫走卒,都可以说“我的朋友胡适之”,而胡适的故事与做人态度,就这样成了朋友们永远的记忆与怀念。
当然,我们是人,不是机器,都有因为偶尔的突发事件,控制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坏情绪左右我们一次、两次;但不能让这种坏情绪让我们失去机会的情形,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身上上演,否则,我们的人生注定与“坏情绪”绑在一起,注定没有了转机。
北大情绪管理SPA:
(1)用理智控制我们的不良情绪
看到“坏事情”的另一面,唤醒我们内心的快乐,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益的选择。北大人是非常理智的一群人,他们善于控制情绪,他们将“坏事情”看作锻炼心智与能力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控制不良情绪。
(2)理性面对突发事件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突发事件,最容易出现情绪失控。作为北大人,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理性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不人云亦云,有助于稳定情绪。理性使人睿智、大度、宽容,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物质与需求都空前繁盛,这让我们必须具有人性美,否则,即使我们能暂时获得成功,最终也会因为自己的不理智而导致失败。
2.沉淀自我,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这个词,在现在已经被用“滥”了:连加了几个班的策划又被上司否决了,郁闷之极想甩手不干,同事把我拉了出来:“淡定。淡定。”我们天天都在说“淡定啊,淡定”,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淡定?我很羡慕收发室里的门卫老头,每天早晨,一杯清茶,不急不缓地分发快递、信件,遇到急的人,老头认真地一笑:“急什么呢?莫要辜负了好时光啊!”
听多了,就往心里去了。
是啊,急什么呢?还真的不能辜负这些好时光。老头够淡定,但要论淡定得出了名的,当属陶潜,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闲适,何等淡定?境界全出啊。
当然,无论闲适也好,淡定也罢,一切皆由心起,是个人内心的感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我感觉更适合职场中的人:无论是升职时,身边簇拥着一群人,还是降职时,门可罗雀,我们都要有一颗淡定的心,得意时,不忘乎所以,失意时,也不失自我。
什么才是真正的淡定?真正的淡定是经历过人生起落,看遍世界风景后,面对各种诱惑躁动,看淡功名利禄,从容淡然地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净土,自在地享受人生的乐趣,而这种享受,通常是私人的,与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无关。在人群之外,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舒展,而不是寂寞。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商品经济时代,我们要想挣脱对物质的、名利的欲望,很难,要摆脱其影响,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用“入世”的态度去保持一颗“出世”的心。如果想要幸福,至少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心灵拥有一份淡定。因为,只有我们够淡定,即使是在困境中,我们也有一颗自在的心,才能真正地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人群中,感受到的是身心俱疲,而远离人群,又感觉到寂寞。“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淡定的意义,淡定就是超脱、是看破、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