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不可不知的最重要的10大心理学常识(3)
关于我们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一个人被上级评价为聪明能干时,都会变得心花怒放,但是如果部门主管指着某个下属的脑袋,做出“朽木不可雕”的负面评价,这名下属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获知自己的形象定位,并从而形成自我概念,这便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形成自我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是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由此获得的关于自我的印象被称为“反射的自我”、“镜中我”。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现象也称为镜像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镜像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社会化的结果
所谓的“社会化”,主要是指首属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一个人来到社会后与生俱来的只是生物人,这种生物人要变成思想情感丰富的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主要就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成为合格社会角色的过程。其中影响最大最早的群体就是首属群体,如狼孩的首属群体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其结果在狼孩大脑中只能形成自我的狼孩概念。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属群体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重要的影响人物。库利所言的“镜”,也是各色各样的,其中形成“镜中我”最为重要的“镜”是家庭,有些镜子对个体的作用十分有限。
2.个体对“镜子”的认知与评估作用
正如上述所言的,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作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便会作出忽略不计的反应,使之不能进入“自我”。这就是说,从他人镜中反映出来的我,只有经过生理我、本我、或已有自我的想象、评价,才会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可以说,“镜中我”并非个体所照看到的“我”,已被原有“自我”解读过的“我”。
3.“镜中我”还与“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有关
按理说,“镜中我”与“镜外我”应是一致的,但是“镜中我”经过这面镜子一照,就有了许多光的折射,使“镜外我”变形,但个体不通过镜子自己又无法看到“镜外我”,即使能去看(如反省、反思等),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原有的自我、经验、认知结构等)的影响,也无法真正看到镜外的我。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许多面镜子来照,这样全方位的照看,会使“镜中我”与“镜外我”逐渐融合。上述可见,“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会对镜像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
(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关于你自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热情如火还是冷漠像冰,是思维严谨还是擅长粗线条思考——如此种种的自我判断,虽然你自身可以形成一套认知态度,但是你会更多地参考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你比较认可的、权威人士的意见。比如,如果你的老板说你在IT行业发展,将难以出人头地,他认为你在交际方面更有天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销售界潜力股,你很可能会质疑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甚至改弦易辙,作出更改职业方向的决定。
通过“镜中我”理论,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人言可畏”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心,多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从而按照他人的评价去认知自己,以致认为自己真的是他人口中所说的样子。假如这些评价是负面的话,自然会导致个体陷入自我怀疑或自我憎恨中,难以排解恶劣的情绪。
第六感觉:你所不了解的自己
1998年,《检察日报》的《广角镜》栏目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凭直觉,我断定他无罪”,写的是一个名叫切尔瓦克的人,被一个13岁的“被害人”指控性骚扰。被告也未能通过测谎仪的测验。一位充当本案陪审员的汤姆斯先生,先屈服于其他陪审员的意见和压力,对有罪判决违心地投了赞成票;其后误判的念头萦绕脑海,使他寝食难安,于是走出了令人惊讶的一步:这位生活俭朴的老人自己拿钱,请律师为已被判刑十年的该案被告切尔瓦克提起上诉。最终二审法官否决了原判。而后,所谓的“被害人”也撤回了自己的指控,切尔瓦克无罪释放。
汤姆斯成了当地的英雄,他的良知和勇气为全国称颂。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只是凭他的直觉,他凭直觉感到这像“精心安排的骗局”。事实是,13岁男孩捏造了罪名以避免自己的母亲与被告结婚。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类的一些心理活动和现象是如此的神秘,即使科学也没法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直觉。汤姆斯凭直觉识破骗局,这确实令人感到惊讶。
直觉也被称做第六感觉。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人走进房间,能自觉感受到哪些地方有问题,有差异;从细小的地方,感受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尽管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预料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在进行的时候,真的发生了!
有的人把这种真实感觉当做个人行动的“私人向导”,将其看做智慧的一部分,于是倾听并相信这种给人引导的直觉。
这种感觉超出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范围,似乎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其实,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在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这样。
17世纪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关于直觉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经过三个世纪,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自动的那部分要比主动的多很多,这些自动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这些自动思维的外显,在生活中就构成了直觉,而生活又为直觉提供了“土壤”。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从那些已经得到的“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警告。比如,当我们害怕一个人的时候,身体就会在大脑的支配下,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信号:起鸡皮疙瘩、胸口发冷、恶心、手心出汗等。相反,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人感到安全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得比较舒适,比如肩膀放松、胸口感到温暖,整个身心都会比较轻松。
“二战”时期,美国著名超心理人士塞西(Edga Cayce)曾帮助一些人预知他们的亲人在战场上的安危。他能准确感知当事人在战场上阵亡,这曾使塞西感到十分痛楚。这种现象叫做遥感(telepathy)。英国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曾经有过遥感经历:比如正在想某人时,对方来电话了。一项实验显示,遥感不能用巧合来解释,而是统计学上的“真实”。
另外,1948年,苏联的一位超心理人士迈兴(Wolf Messing)到阿什哈巴德(Ashkhabad)作表演。他刚到这座城市,一种强烈的不安就迫使他马上离开。他便放弃表演离开了,三天后,一场大地震降临阿什哈巴德,造成五万人丧生。
有些人天生敏感,他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前感觉到异常的现象,于是,直觉也就能够起到避祸的作用。这种看似传说中的“超能力”,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直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毕竟所有的直觉都不是偶然获得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什么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准确地说,人们往往会把一些非理性的判断统统归结为直觉。英国威尔士大学研究员奥利弗·特恩布尔博士说:“无论你对直觉的态度如何,当你心烦意乱时,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选择,并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真实的。”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有一则笑话:
有一天,教师早自习的时候去教室,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在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另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都在看书!”
另外有一个故事:
一个人说:“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那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女同学今年都三十三岁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谈恋爱的对象,真替她着急。”另一个人马上接口道:“是不是那个女的有什么问题?”
还有:
一日,老公回家比较早。到家后发现门虚掩着。于是不由分说地责怪自己的太太这么不小心,出门时不把门锁好。几日后,老公发现家里连续两天都丢东西,这才明白有小偷光顾,太太没有锁门的不白之冤方才得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