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出好孩子:家庭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习惯的本质

第一次自己吃东西的婴儿忘我地拿着勺子,不过,在经过碗至嘴巴之间那段不固定、不稳定且不精确的路程之后,仍然会不可避免地让勺子里的食物溅落在围兜、下巴和嘴唇之间。保持平衡、稳定、肌肉协调,计算好从嘴巴到碗这段曲折路程的距离和前进方向,而不至于使食物完全送不到口中,都成为很大问题。然而,在经过无数次努力之后,自己喂食的习惯得以形成,口与碗之间的路线可以轻松、简练而又绝对安全地通过,同时还丝毫不用全神贯注。

任何事一旦做过一次,就可以不费力地做第二次。经过十几次重复之后,这件事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做过一百次之后,动作就“自然而然”,做起来无需有意识地思考或专注,完全在不知不觉中做成:此时,做这件事就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是再三重复同一事件过程形成的一种定式,此后,同样的动作便会陷入同一条定式当中。习惯是在头脑中挖出的一条沟,精神小溪在里面流淌;习惯是思想流开凿的一条水道。

弹子球台上的弹子或者台球桌上的台球,会选择各种各样的行进路线,因为桌面上没有限制行进路线的沟槽,但在人脑中,却有许多沟槽相互交叉和十字交叉。正是这些沟槽将某个想法固定在某条既定的路线上,这就像弹子有时偏偏跑向同一个位置,哪怕我们决心要把它摇到另一条沟槽里,也无法改变它的走向一样。

钉子一旦钉到位,要想拔出来再钉到原来的钉眼里,哪怕钉眼附近,通常都无法改变前进的路线。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要改变其前进路线,它却差不多总要滑进原来的钉眼。思想和行动也是如此。

你在忘我状态下所做的事是一种习惯,一边想一边做的事就不是习惯。训练有素的老兵在听到有人高喊“立正”时,会迅速将肩上的背包扔到大街上,双手迅速置于身体两侧。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以上观点。

在遇到艰难困苦或严峻考验时,仅适用于特定场合的“繁文缛节”总是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人在面对从未遇到的环境而不知所措,或者由于兴奋而目瞪口呆时,总会忘掉这些东西。如果在孩子即将加入某个“团体”时,你告诉他该怎样怎样做,几乎可以肯定他会完全错误地执行你的“口谕”,或者根本不会留意你说什么。让他这样练上一两次,他会对此满头雾水,但是,如果让他习惯你说的话,哪怕是他完全置身于眼下的情境,也会表现得像经过专门训练一样成熟。

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完全由习惯控制——着装、吃饭、说话、做事、娱乐方式都是习惯;好在事实上是这样,否则的话,倘若每个人一天做的事都需要有意识地去想、去思考、去决定和去控制,那么我们在睡觉之前肯定就没办法脱衣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惯常动作浓缩为恰当的习惯之前,任何其他尝试都是浪费时间,就像你在学会演奏音阶之前就希望能演奏协奏曲一样。

塑造性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其说教育让你学到了知识,还不如说让你塑造了性格。如今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性格其实是习惯的总和,当然这里的习惯同样有好有坏。在说到好习惯、坏习惯时,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合不合乎道德规范,想到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习惯,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很小方面。好习惯和坏习惯意味着这些习惯在当前或今后对一个人的肉体和精神是好是坏,而不仅限于道德层面。

好习惯是世界上最好的事物之一,坏习惯也是世界上最坏的事物之一。然而,尽管好习惯的重要性受到广泛认可,尽管对它的评价充满感情色彩、引经据典以证明其重要价值,好习惯却仍然被我们完全交给机遇或环境去塑造。好习惯的形成似乎是偶然的或附带的,而不是初等教育中应当认真对待的一件大事。

机遇或许能制造好习惯,但机遇同样也能养成坏习惯。如果将习惯的形成完全交给机遇,那么根据机遇定律,好习惯和坏习惯从长远来看差不多等概率均分。所以,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习惯成为好习惯(“好”的意思即是对个人、对社会有益),例如穿衣时快速而谨慎,而不是慢吞吞而不修边幅;吃该吃的东西,而不专挑不该吃的吃;言辞得体而让人舒服,而不是离题万里;做事娴熟、高效而又勤快,而不是漫不经心、懒懒散散;玩得又认真、又高水平、又公正,而不是无精打采、水平不高、情绪不佳;思维有序而准确,而不是反复无常、充满偏见。总之,要以各种正确的方式做事,而不以无数的错误方式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