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用印刷色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色料混合呈色

老 狼:能够呈色的材料称为色料。色料可分为颜料染料一般把不溶于水、油、乙醇等有机溶剂的色料称为颜料。如图2-22所示,油漆、印刷用的油墨及绘画用的色料等都属于颜料。

图2-22 颜料分散示意图

把溶于水、油、乙醇等有机溶剂的色料称为染料。如图2-23所示。印染行业一般用染料染色各种布料。

图2-23 染料分散示意图

马大哈:这就是说色料与染料都是着色物质,只是分散的方式不同,颜料是分散,而染料是溶解。印刷用的油墨是采用分散方式的颜料来成色的。那么用于油墨的颜料常见的有哪些呢?

老 狼:有很多,如:钛白、炭黑、普鲁士蓝、铬绿、色淀红色C、亮胭脂红6B、联苯胺黄、酞化青等。

马大哈:不同的色料其颜色各不相同,有没有最基本的色料呢?

2.3.1 色料三原色

老 狼:有的,根据色料混合实验发现,以黄、品红、青三种色料为基础,以任意两色或三色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的颜色。反之,自然界中任何其余色料都无法混合出这三种颜色。因此,我们将黄、品红、青三种色料确定为色料三原色,也称减色法的三原色,简称为色料三原色

色料三原色的色相和代号如图2-24所示。

图2-24 色料三原色

马大哈:那么油墨厂在生产油墨时是不是只生产这几种原色墨呢?

老 狼:不是的,在彩色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三原色因选用颜料种类不同,加之要适应不同类型彩色原稿的复制特点,各油墨厂都生产有不同型号,色相有微小差异的三原色油墨,此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很多油墨厂也生产各种专色油墨,并为一些印刷企业定制专色油墨。如某油墨厂就生产有金光红、大红、洋红、桃红、玫瑰红、橘红、透明黄、浅黄、中黄、深黄、橘黄、孔雀蓝、品蓝、天蓝、深蓝、射光蓝、绿、浅绿、深绿、白、黑墨等品种。

马大哈:色料之间混合时,其呈色规律是怎样的呢?

2.3.2 色料减色法

老 狼:色料间的混合呈色符合色料减色法。色料减色法是指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方法。如图2-25所示,黄、品红、青三层透明度较好的油墨按图示交叉重叠涂抹在透明玻璃上的呈色情况(注意方程式中各色墨量均等量也即墨层厚度均相等)。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重叠区域即色料相加区域,所得颜色变暗。

图2-25 色料减色混合

马大哈:为什么色料相加时会出现上图所示的结果?且颜色变暗的现象呢?

老 狼:以品红+青=蓝为例,看图2-26所示,当白光(可用红、绿、蓝光代替)照射到叠印的油墨层时,因为品红油墨吸收(减去)绿色光,青色油墨吸收(减去)红色光,只有蓝光能透过重叠区域,透过的蓝光到达纸面后,因纸面的反射率很高,所以绝大部分的蓝光又被反射出来,人眼所看到的只有蓝光了,因此重叠处呈现蓝色。原来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光组成的,光的能量较大,而经过叠印后的区域,因绿光和红光被吸收,也就是被减掉,能量被吸收了三分之二,因此看到的蓝色光较白光要暗。同理其他墨层叠印部分的颜色效果分别如图2-27、图2-28和图2-29所示。

图2-26 减色混合分析

图2-27 减色混合得绿色

图2-28 减色混合得红色

图2-29 减色混合得黑色

马大哈:我明白了,因为色料混合时吸收了相应的色光,即减掉了部分色光,从而使光能减弱,因此称为减色法。从图2-29中可看出,黄、品红、青等量叠加时把可见光中的色光全部吸收后,无光反射,因此人眼看到的便是黑色。那么以减色法进行混合呈色的类型有几种?

2.3.3 色料减色法的类型

老 狼:有两种,一种是透明色层的叠合,如滤色镜呈色、印刷品网点重叠、并列和套版印刷呈色等,另一种是色料的调和。如专色油墨的调和呈色等。如图2-30、图2-31、图2-32和图2-33所示。

图2-30 滤色片呈色

图2-31 印刷品网点重叠呈色

(图像暗调处以网点重叠为主)

图2-32 印刷网点并列呈色

图2-33 色料的调和呈色

在加网印刷产品中,图像中较亮处以网点并列呈色为主,放大后的网点并列如图2-32所示。当红、绿、蓝光照射到油墨网点上时,绿光被品红网点吸收,红光被青色网点吸收,蓝光被黄色网点吸收,因此呈现出如图中A、B、C所示的不同颜色。

调配好的品红和青墨经放大后如图2-33所示,颜料颗粒均匀分布,类似于网点并列和重叠。红、绿、蓝光照射到墨层上,红光被品红颜料吸收,绿光被青颜料吸收,只有蓝光能透过墨层到达纸面后反射出来,因此呈现出变暗的蓝色。一般专色印刷都采用调墨方式得到所需专色。

马大哈:您能不能把三原色油墨的呈色规律用图式形象地表示出来,以便理解?

老 狼:好的,请看图2-34所示。

图2-34 三原色油墨呈色规律

图2-34中,青色油墨因吸收了红光、反射了绿光和蓝光,而绿光+蓝光=青色光,因此人眼看到青色油墨呈现出的颜色为青色;当黄、品红油墨叠印时,因黄墨吸收了蓝光、品红墨吸收了绿光,只有红光被反射,因此人眼看到的叠印效果呈现出红色;而当黄、品红、青三色叠印时,因黄墨吸收了蓝光、青墨吸收了红光、品红吸收了绿光,白光中的颜色光全部被吸收了,因此无光反射,所以人眼看到的叠印处呈现出黑色。

马大哈:从您的分析来看,油墨呈色实际上是先经过减色反应,然后再经加色反应后所得到的颜色效果。

老 狼:是的,所有色料的混合呈色如油漆、涂料、染料等都是如此。

马大哈:色料的混合呈色有无规律可循呢?

2.3.4 色料混合呈色规律

老 狼: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应用,色料混合呈色的规律可总结如下:

2.3.4.1 纯色与消色的混合呈色规律

纯色+黑色=暗色 如图2-35所示。

图2-35 纯色与暗色混合

纯色+白色=明色 如图2-36所示。

图2-36 纯色与白色混合

纯色+黑色+白色=各种不同的中间色 如图2-37所示。

图2-37 纯色同黑色与白色混合

2.3.4.2 两原色间的混合呈色规律

等量混合得间色 如图2-38所示。

图2-38 两原色等量混合

色料三原色是黄、品红、青,而红、绿、蓝称为间色

不等量混合,颜色偏向量大的颜色。如图2-39所示。

图2-39 不等量混合

2.3.4.3 三原色间的混合呈色规律

三原色等量混合时产生消色,如图2-40所示。

图2-40 三原色等量混合

三原色不等量混合时,等量部分产生消色,其余一种或两种原色调出混合色的色相。如图2-41所示。

图2-41 三原色不等量混合

老 狼:要记住:三原色间的混合得到的颜色称为复色。此外,原色与间色,间色与间色混合也可构成复色。

原色必须与不含该原色成分的间色混合才能得到复色,如图2-42所示。

图2-42 原色与间色混合

因为M+G=M+(Y+C)=K,实际上是三原色间的等量混合,如果不等量混合则所得颜色偏向比例大的颜色。

间色与间色混合构成复色,如图2-43所示。

图2-43 间色与间色混合

因为R+G=(Y+M)+(Y+C)=Y+(Y+M+C)=Y+K;实质上是三原色间的不等量混合。

原色与黑色混合得到复色,如图2-44所示。

图2-44 原色与黑色混合

因为M+K=M+(Y+M+C)=2M+Y+C,相当于三原色间的不等量混合,所以得到复色了。

马大哈:通过上述的分析我明白了三原色间两两,或者三者之间以不同比例混合时,可以得到所有的颜色,并且在混色时颜色的发展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预测的。从上面分析的方程式中还可看出色料的减色混合还存在着可替代性。

2.3.4.4 色料减色替代律

老 狼:是的,色料的减色混合存在着可替代的规律性。两种成分不同的颜色,只要视觉效果相同,就可互相代替,这个规律就叫减色法代替律

如在调配枣红色专色油墨时,可根据印刷厂实际油墨的种类,采用不同方法调出。如下式和图2-45所示。

图2-45 色料减色混合代替

枣红色=2M+Y+C=2M+G=M+K=R+B+K=Y+M+B=M+C+R

老 狼:可见,减色法替代律给实际的印刷生产带来灵活性,印刷厂可结合自己的油墨种类采取最省最快的方法进行专色调配。此外底色去除工艺(UCR)和灰成分替代工艺(GCR)就是色料减色替代律的充分利用(UCR和GCR在后述内容有专门介绍)。

马大哈:如果两种色料混合得到黑色,那又有什么规律可言呢?

2.3.4.5 色料互补色混色规律

老 狼:如果两种色料混合成黑色,则两种色料互为补色。典型的色料互补色有三对,如图2-46所示。

图2-46 补色等量混合

马大哈:除了红—青、绿—品红、蓝—黄三对互补色外,还有其他互补色吗?

老 狼:色料互补色有很多,为了便于理解,可用印刷十二色环图给予形象说明,即如图2-47所示,通过圆心的两端颜色为互补色。图中只给出了十二个颜色,其实这只是一个代表,实际上这个色环的颜色是渐变的,有无数个,只要是穿过圆心的两端的颜色都是互补色。

图2-47 色相环

马大哈:色料的互补色规律有何应用价值?

老 狼:色料互补色规律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制版分色中所用的红、绿、蓝分色滤色片就是青、品红、黄印版的补色,正是因为红滤色片吸收了补色光(青色光),绿滤色片吸收了补色光(品红光),蓝滤色片吸收了补色光(黄色光),而只让本色光通过,从而得到所需图文的印版。还有在调墨时发现所调的专色偏色时,可以加入少量互补色纠正色偏。如墨色偏品红时,可加入适量的绿色墨;墨色偏青色时,可加入少量的红色墨;偏黄色时,可加入少量的蓝色墨。还有画家绘画时,有时需要使某处色彩更暗淡,在该处涂上适量的补色可获得比涂黑更加生动的效果。在颜色设计时,互补色的对比应用会使对比着的双方更加鲜明和醒目。如黄与蓝、青与红、绿与品红色间的配色,就能起到相互突出的效果。还有印刷剩余油墨收集起来混合后不能产生理想的黑色时,可加入少量的所偏色的补色墨调成黑色墨,用于书刊印刷,可节省油墨。还可帮助我们分析分色和打样稿的颜色状况,如某色的彩度不高,颜色暗淡,往往就是其补色过量所致,就应降低补色墨量。

马大哈:您讲了补色应用的这么多好处,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吗?

老 狼: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补色间的影响也是如此。如在调鲜艳的彩色墨时,如果调墨刀或调墨台等物没有擦干净,残留有其补色时,会使所调的专色墨变得灰暗,颜色发脏。印刷过程中,换墨时,如果墨辊上留有余墨,同样会使下一色印刷,尤其是补色的印刷产生颜色混浊的弊病,这些都是要避免的。

马大哈:色光与色料混色后的呈色规律通过您的讲解,我基本掌握了,您能不能给我再系统地比较一下,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