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烹饪用油的分类及各类油脂的特点
烹饪用油种类多,分类方法也多。按油脂的来源不同,可将烹饪用油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类。
一、植物油脂
1.草本植物油和木本植物油
根据植物油料的不同,植物油脂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油和木本植物油两类。
(1)草本植物油 大豆油、花生油、菜子油、葵花子油和棉籽油等;
(2)木本植物油 棕榈油、椰子油、核桃油和山茶油等。
植物油脂除以上两类外,还有一类是由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制取的油脂,如米糠油、玉米胚油、小麦胚芽油等。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故植物油在室温下一般呈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植物油所含必需脂肪酸也比动物油高。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还能阻止人体吸收胆固醇。
2.压榨油和浸出油
根据植物油脂制取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两种。
(1)压榨油 通过压榨的方法制取,压榨法是用机械力量压榨油料分离油脂,有热榨和冷榨之分。热榨法制得的油脂因植物种子经过焙炒,所以香气较浓,但颜色较深;冷榨法制得的油脂香味较淡,但色泽好。压榨油,特别是初榨油,因为是物理方法制得,备受消费者青睐。
(2)浸出油 用浸出法制取的油脂。浸出法是用有机溶剂浸提油料中的油脂,得到油脂与溶剂的混合物后将溶剂蒸发得到油脂。浸出法出油率高,但浸出油的质量容易受溶剂纯度和溶剂残留量等影响。
不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起初得到的都是毛油,需要通过精炼(沉淀、脱磷、脱酸、脱臭、脱胶、脱色等)以后才能得到商品食用油脂。
3.植物油
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级。
一级油,通常称色拉油,油质清纯,色浅味淡,烟点高,熔点低,可作凉拌油,超市中各种品牌的油脂大多为一级油。
二级油,通常称为高级烹调油,无色淡黄,油味清纯,烟点高,油烟少,适于家庭炒和煎炸食品。
三、四级油,具有固有品种油脂的特有气味与滋味,油色较深,但清亮,无混浊,烟点较低,用于煎炸,具有较好的风味和颜色,多为普通餐饮业选用。
4.烹饪用油
根据油脂耐热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饱和脂肪酸多,耐热性好。有代表性的是棕榈油。烹饪中做油炸食物适宜用棕榈油,如炸排骨、炸鱼、炸丸子等。
第二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亚油酸特别丰富,耐热性较差。有代表性的是大豆油、核桃油、玉米油、葵花子油、小麦胚芽油等。烹饪中适用于中火炒菜、炖菜或凉拌菜。
第三类: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特别丰富,耐热性好。有代表性的是橄榄油和茶子油。适宜用作炒菜。
第四类: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其中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耐热性较好。有代表性的是花生油、菜子油、米糠油。适用于炒菜。
二、动物油脂
动物油脂包括陆地动物油和海洋动物油两类,以陆地动物油为主。
(1)陆地动物油 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等;
(2)海洋动物油 鲸油、深海鱼油等。
陆地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因而动物油在室温下通常呈固态。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动物油中的鱼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人体的消化吸收率为95%左右。在海鱼的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0%~80%,用它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动物油脂通常大多通过熬炼法加工制得,但奶油通常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得。
探究
植物油好还是动物油好?
通常认为: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且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不含胆固醇而含植物固醇,因而认为食用植物油比较好。
但也有人认为:食用动物油比植物油更好。理由在于:①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可抗感染,适量摄入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且有助于减肥;②动物油里天然的胆固醇对身体并无害处,只有经过高温(120℃以上)氧化的氧化胆固醇才是有害的;③动物油耐高温,烹饪时不易起烟,是最好的烹调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