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宜兴壶的造型分类
关于宜兴壶的造型,刻意地以「几何形」一类数学或科学的名称来说明,似值得商榷。
我们还是依据宜兴本地制壶人分类法,将紫砂壶分为「光器」和「花器」两种。还有一些壶型局部采用花器造型,是介于光器与花器之间的造型。
1 主流壶型——光器
光器属于主流壶,这与茶文化崇尚简洁朴素有关,也与中国文人雅士多半过着俭朴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有密切的关系。
光器,亦称素器、光货。所谓“光器”,顾名思义,就是壶身是光滑而不加雕饰的壶。在光器中有一另类品种——筋纹器。
宜兴壶中,光器属于主流壶,这与茶文化崇尚简洁朴素有关,也与中国文人雅士多半过着俭朴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都听到过一句广告语:简约并不简单,用在紫砂壶光器上非常合适。宜兴壶艺家创制的许多款光器真是十分的简约,却有非同寻常之美。
光器中最常见的有石瓢、仿古、西施(俗称倒把西施)、汉君、大彬三足、掇只、掇球、梨形、周盘、德中、汉扁、牛盖洋桶、井栏、方砖、巨轮珠、水平等。
光器简约的造型,经艺人的悉心制作,令人百看而不厌,甚至常会产生新的愉悦,这即是经典的古典造型紫砂壶的无穷魅力。
石瓢壶
仿古壶
Tips
宜兴壶属于陶艺的范畴,是一种艺术品,同时又兼具实用的功能。而以艺术之感性,往往难以用理性客观的科学技术语汇进行贴切的描述。如“几何形”一类概念,现在诸多的制壶人借助科技手段,尽可能使壶的比例达到“黄金分割”数值,而徒增紫砂壶的匠气,抹杀了紫砂壶造型的生动活力。
西施壶
井栏壶
三足鼎壶
掇只壶
掇球壶
Tips
紫砂壶的命名与汉字构成很像,有的需要会意理解,如水平、西施、美人肩,有的以仿形的原物命名,如石瓢、井栏、方钵等,还有一些壶以这种壶型的创制者命名,如思亭(创制者陆思亭)、君德(创制者张君德)、孟臣(创制者惠孟臣)等。
虚扁壶
清末小品壶
方钵壶
牛盖洋桶
水平壶
❶石瓢
石瓢壶古韵最浓,壶身有铭文者往往寓意深远,令人回味,其风格冲和淡泊,可视为壶之智者。
自嘉庆年间陈曼生创制石瓢壶后,各个时代紫砂大家都搏泥试作石瓢,这么一个造型简约到极致的石瓢,经过一百年的演化,到今日除了曼生石瓢外,还有子冶石瓢(清代瞿应绍创作,其人字子冶)、矮石瓢、高石瓢、景舟石瓢(顾景舟制)等壶式,而最终万流归宗,皆源自曼生石瓢。可以说,有一百个著名壶艺师可以制成一百种个性独具的石瓢。
清曼生石瓢(张学明藏)
Tips
石瓢造型源于曼生石瓢。曼生石瓢得名于其设计者陈曼生。陈曼生本名陈鸿寿,清朝中期(乾隆、嘉庆年间)人,擅长书法、篆刻、诗文、书画,酷爱紫砂壶。陈曼生为官之余,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偶尔淘选古物作为收藏。一天,陈曼生见一乞丐行乞于街角,乞丐身前有一石器,器形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底端竟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陈曼生如获至宝,匆匆买来清洗,果然是一件元代石瓢。陈曼生想依这种造型制作紫砂壶,就以石器为原型,加绘壶盖、壶嘴,数次易稿,请优秀的紫砂艺人杨彭年制作。最终创制成一种新的壶式,起名曰“石瓢”,故陈曼生又有“石瓢学士”称号。
高石瓢
石瓢
景舟石瓢
清曼生石瓢的款识和刻字
Tips
瞿子冶( 1780—1849 年)名应绍,号月壶,字子冶,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上海人,善鉴别金石文字、收藏古器物,诗、书、画俱工,最善画竹。“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为曼生之后文人壶的代表。子冶在紫砂壶上另辟蹊径,纵情绘画,竹子刻的疏密有致,极富灵动气韵,对宜兴壶的装饰做出最有创意的贡献。
子冶石瓢
石瓢(张学明刻字)
各种石瓢
❷ 仿古壶
除了石瓢外,仿古壶是另一款广受茶人喜爱的壶型。仿古壶流行在清末民初时期,各名家制作的“仿古”都有一共同特色,即线条流畅,壶腹处略显隆起,初看时我们会觉得有点别扭,可看多了,细揣摩,会慢慢悟出仿古壶上古物之“拙”的韵味。
细看优秀制壶艺人制作的仿古,可以由壶及人,体会制作者的性情。如程寿珍先生,他晚年仅制作两三款壶式,他的“仿古”作品也显示了他的性格,粗犷而豪迈、大度而富于张力,看到程寿珍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象程寿珍可谓“南人北相”。他后辈同村人王寅春也有同样的个性,粗粗大大,性情豪放,心胸宽广,但粗中见细。
仿古壶
Tips
程寿珍(1857—1939年),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清末民初宜兴紫砂名工。程寿珍基本功扎实,所制紫砂壶形制朴实,风格上承袭邵家,到暮年仅做“掇球壶”、“仿古壶”,其造型优美,浑朴丰润,周正完美。
尔雅壶
小秦权壶
上新桥壶
秦权壶
Tips
“权”是秦时官印,秦权壶外形取秦朝官印的样式,故称秦权。小秦权壶在传统样式上,稍稍改动了流的形态。
民国古圆壶
瓠尊壶
清末民初一粒珠壶
蛋包壶
Tips
大凡年代早的紫砂壶款式,多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拙气息,初看甚至有粗笨之感,但细细品味,这种古拙非常动人。通过器物,我们可以与这些壶最初的创制者沟通,令人有无限遐想。
❸ 掇只壶
掇只壶,目前无法考证其名称的出处,而“掇”字在本地话中发音为“拙”。掇只壶是清代道光年间一代紫砂宗师邵大亨的杰作之一。邵大亨是现代壶艺大名家顾景舟先生毕生崇敬的人物。景舟先生曾谈及:至今也没有一位壶艺师敢夸口,说自己的“掇只”超越了大亨。
掇只壶丰满而不失含蓄,大度而保存精妙,其造型很难把握,能否做好掇只壶的壶型是考验制壶艺人实力的重要标准。所以,“掇只”既是百余年来一代代制壶艺人学习、模仿的重要作品,也是艺人们考核自身手艺的重要标准。后程寿珍在掇只壶基础上创制掇球壶,仍为经典。
掇只壶
Tips
掇只壶创制者邵大亨(1796—1861年)是清道光年间壶艺名家,江苏宜兴上岸(上袁)人,少年时就有盛名。他秉性刚烈,艺技超群,作品浑厚、大度。邵大亨除创作“掇只壶”以外,还创制了“鱼化龙”、“龙头一捆竹”等,做功可谓超凡脱俗。
小掇只壶
掇球壶
调砂掇球壶
思亭壶
小梨壶
Tips
梨壶是惠孟臣的代表壶型。惠孟臣(生卒年不详)是江苏宜兴人,约为明末到清康熙年间人,善制多种调砂泥,以制朱泥壶为多,他的作品以小壶见长,所制的小壶非常精妙,壶式有圆有扁,尤以所制梨形壶最具影响,人称“孟臣壶”。至今仍有很多制壶人以“孟臣”为款。
大梨壶
❹ 水平壶
水平壶与上述几种壶型相比十分特别。“嘴尖、肚大、耳偏高”,更显简约,但这款壶型的基本形制却可追溯到明代,尤其直流(直的壶嘴)是明代万历至清初期壶流最常见的样式。这把明末清初的小水平壶(见右上左图)可能是初学者制的,多半是陪葬的明器,虽制作粗糙但朴拙可爱。
水平壶的风行,广东潮汕人的功劳最大。潮汕人将“水平壶”亦称为“孟臣壶”,一百多年来,在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水平壶喝茶,因日常使用的需求量很大,以至于潮汕本地人利用当地的泥土,仿制宜兴的水平壶制作潮汕红泥壶泡茶,使潮汕红泥壶也颇具人气。
一把精致的水平壶,其制作的工艺水平要求非常之高。壶身要打好;其直直的流是由粗而细,比例匀称,而安装的角度更是难以把握,非常考验制壶人的审美眼光;壶把自上至下,由粗渐细,也十分考究。
可见,紫砂壶的“造型”与“做功”,两者是很难分开的。
明水平壶
椭圆水平壶
椭圆水平壶
肩线水平壶
Tips
每一种经典壶型,创制后都会经后世无数人制作,加入个性化改变,会产生很多种不同风格的变化壶式。
❺ 提梁壶
提梁的粗细、大小都需精心搏制,尤其那一弯,与壶身要相得益彰,
粗则失美观、细则不易使用,
其弯曲要考虑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化,
避免烧裂或变形,
实在是需要制作者具有相当的功底。
为了使用方便,
聪明的宜兴壶艺家借用铜锡壶的方法,也发明了“软耳提梁”,
即在壶身肩处装上“软耳”。
提梁八玲壶
曼生提梁壶
清寿星提梁壶
民国四方开光提梁壶
龙蛋提梁壶
清雕版方提梁壶
各式提梁壶
扁竹提梁壶
清提梁壶
北瓜提梁壶
❻ 牛盖洋桶
还有一种名为“牛盖洋桶”的壶,其壶型约出现于清末民初。上海是西化较早的地方,宜兴距上海不远,宜兴人参考“洋人”的某种器物制成壶的身桶,但是“牛盖洋桶”的壶盖是宜兴壶艺家的“原创”发明,将壶盖上挖两个类似牛鼻的孔眼,于是以“牛盖”命名之。
这款壶多高身,内部容量较大,壶肩处有双耳,再配以铜、锡所制提梁,最适宜沏泡红茶。因宜兴产红茶,本地人家家户户都喜爱喝红茶,“牛盖洋桶”就成为宜兴本地寻常百姓家最常见的一种茶壶。有些紫砂名家就是在出名之前,先以将洋桶壶制得高人一筹为资本,得以脱颖而出。
民国牛盖洋桶壶
牛盖莲子壶
❼ 扁线圆壶
扁线圆壶壶身扁圆形敦实,给人以特别稳定的感觉。过去的紫砂一厂曾制作过不少扁线圆壶,由于其翻模者(制作制壶辅助模具的人)远比一般乡间作坊的翻模者水平高超,加之当时紫砂一厂的艺人,尤其是一些曾经受到多位名家指导的老艺人,这些扁线圆壶亦远比其他工匠制作的相似造型紫砂壶更为精美。
“文革”时期紫砂一厂大量生产的梅扁壶,应是在扁线圆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介于“光器”和“花器”之间的造型。
虚扁壶
五线圆壶
高线圆壶
合欢壶
线圆壶
华颖壶
恒圆壶
双线圆壶
Tips
合欢壶和石瓢、井栏壶、四方合斗壶等均为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中的壶型。曼生十八式与陈鸿寿和杨彭年这两个人密不可分。
陈鸿寿号曼生、曼公、曼寿等,是清代中期宜兴溧阳县令,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紫砂壶设计家。他的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陶艺相结合,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是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杨彭年是与曼生同时代的紫砂名匠。陈鸿寿与杨彭年的合作,即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壶,后人称之为“曼生壶”。陈鸿寿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对后世影响很大。
传炉壶
井栏壶
古线圆壶(王石耕制)
❽ 筋纹器
筋纹器型俗称“筋囊壶”,是光器中的特殊品种,一般为圆壶,其造型特点为:在圆形的壶身上,以纵向条纹把壶身纵向分成若干等份。其造型大多根据自然界中的某些花果的形状构思、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来,如菱花、水仙、菊花的花瓣,或者模仿瓜类外形,如南瓜的筋囊样式等。这种壶型在乾隆后期较为流行。
八瓣菊壶
八棱壶
王三大菊壶
侧角壶
菊瓣
十二杯元条壶
六方菱花壶
雪华壶
僧帽壶
Tips
“僧帽壶”是时大彬的代表器型之一。时大彬(1573—1662年)号少山,明万历年间人,是卓越的宜兴陶艺家,紫砂陶艺第一人,堪称紫砂泰斗,他奠定了手工制壶技艺的基础。大彬制作的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气度恢弘,妙不可言。他的代表作品有“菱花壶”“、八角壶”“、六方壶”“、大彬提梁壶”等,大彬在壶上的刻字苍劲有力,令人叹为观止。
六方矮壶
六方壶
六方井栏壶
民国六方壶
扁钟壶
清末钟壶
开斗壶
四方如意壶
2 花器
花器也称塑器。花器题材广泛,多数作品是以江南的瓜果桃李、梅兰竹菊等风物为题材,雕琢于壶上。
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初期的紫砂花器传世的不多,明末清初著名的制壶家陈鸣远的作品“束柴三友”,将山乡樵夫打柴这一题材表达于壶上,十分自然贴切。图案中捆柴的绳索是由竹子编成,还有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正往上爬着,似乎看到前面的松枝中还有松果,从壶的把手到壶身、壶盖,有浑然天成之感。陈鸣远与江南众多文人雅士均有交谊,他使用宜兴泥料制作了多种文玩,小到花生、核桃,大到笔架、笔洗,其精美和细致令世人叹为观止。
民国莲子壶
Tips
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亦号壶隐,是明末清初宜兴卓越的陶艺家,是紫砂花器集大成者,紫砂艺术地位仅次于时大彬。他对紫砂壶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仿照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梅树、松树等造型制壶,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二是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自他而始,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陈鸣远的代表作品有“南瓜壶”、“束柴三友壶”、“梅桩壶”、“松段壶”、果品摆件等。
桃壶
鱼化龙壶
清代的邵大亨也是制作花器的高手,其作品“龙头一捆竹”、“鱼化龙”等,是花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鱼化龙”壶身通体为波浪纹,壶的一侧是一尾鱼出没于水中,而另一侧是在波浪中浮出一条蛟龙的龙首,壶把则是龙身,并将壶盖一侧剖开,巧妙制成一龙头,造型绝巧,用这把壶沏茶,倒水或者断水,壶盖上的龙头伸缩自如,充满了动感,令人难以忘怀。
谈到花器,不能不提到相传创制于明代的供春壶,以及晚清紫砂花器高手黄玉麟的代表作之一的供春壶。
据传说,明代正德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供春随主人住进金沙寺,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向金沙寺老和尚学习制壶,后来供春用老和尚制壶后剩余的陶泥,模仿金沙寺旁老银杏树的树瘿制作了一把壶,并参照树木纹理刻上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古朴优美,人们称之为“供春壶”。供春壶看似十分随意,但要制作得形神兼备,富于美感却非常难。
龙头一捆竹
Tips
“鱼化龙”和“龙头一捆竹”都是清代邵大亨的代表作,是紫砂壶花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供春壶
供春向金沙寺老和尚学习制壶,模仿老银杏树的树瘿制作了一把壶。这把壶古朴优美,人们称之为“供春壶”。
黄玉麟曾经为苏州名士吴大澄、顾茶林制壶,吴大澄是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家中珍藏了大量文玩珍品,开阔了黄玉麟的眼界,使黄玉麟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并有所发挥,使黄玉麟制作的供春壶能够几近完美。
近代,紫砂花器大家有朱可心、裴石民等。前辈老艺人在创作上多经长时间反复推敲,不断地追求更高水准、追求经典与完美,方能留下备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据熟识朱可心的夏俊伟介绍,朱可心有若干种创新壶,其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从初稿到最终的定型,不知修改了多少遍,才成就了朱可心诸多优秀花器壶式。
灵芝供春壶
Tips
灵芝供春是在供春壶最初的造型基础上,在壶的盖子和壶钮等处略作改动,将壶钮做成灵芝状,将供春壶型体现得更加灵秀雅致。
高竹段壶
顺竹壶
束竹壶
四方竹壶
民国 木瓜壶
佛手壶
大三友壶
犀灯壶
梅壶
玉兰壶
民国 狮球壶
高狮灯壶
梨形梅花壶
3 创新造型紫砂壶
创新的经典壶式代表作,以花塑器名艺人朱可心所制“长青”、“报春”等壶为代表,画家亚明设计、王寅春制作的“亚明方壶”,高海庚的“集玉壶”皆属经典代表作。
中国自1950年以后,紫砂壶造型创新之作甚多,实在很难一一列出。我们大致将其分经典式创新和时尚式创新两类。
经典式创新的代表作,以花塑器名艺人朱可心所制“长青”、“报春”等壶为代表,是近几十年原紫砂一厂产销最多的紫砂壶款式。画家亚明设计、王寅春制作的“亚明方壶”,高海庚的“集玉壶”皆属经典代表作。
近年来以奥运鸟巢为题的紫砂壶造型,为时尚式紫砂壶的代表。
现今市场上创新壶型较多,有些“创新”壶型身用某一款壶型的造型,而壶盖采用另一款壶型的造型,有些则是在传统壶型的壶身或流等部位进行改动,细细品味,则会发现这样的创新作品有点怪异。
时间会大浪淘沙般淘汰那些造型不美、不雅的紫砂壶,而那些既时尚又富有美感的壶型,必将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步入经典行列,为以后各时代人们所钟爱。
亚明方壶
源泉壶
大之泉壶
集玉壶
创新造型紫砂壶
长寿壶
紫砂茶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