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怎么吃
食疗养生不是简单地吃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吃什么?怎么吃?自古以来的养生家都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随着科学对食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选择食物进行食疗的标准更加科学。然而归根结底,只有做到因人而调、顺时而养,才能真正达到食疗养生的效果。
因人而调
人有体质分别,食物也有自己的属性,不同类型的食物适合不同类型的体质,食补、食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般情况下,平和体质一般无需调理。阳虚者食疗在于壮阳,气虚体质的人,宜进行补中益气。阴虚症多源于肾、肺、胃或肝的不同症状,应根据不同的阴虚症状选用补阴食物。血瘀体质养生原则是活血祛瘀,补气行气。痰湿大多是外感湿邪或脾虚所导致,脾胃功能差。湿重体质者饮食以清淡为主,选用驱散湿浊的食物,气郁体质者主要是气郁于中不得发,养生食疗当以疏肝理气为主。过敏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多吃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的食物。明确自己的体质,才能真正做到“对症”食疗。
此外,不同症状对食物的选择也应不同。
例如,正常情况下,实症适合用泻性食物,目的是排除病邪;虚症则用补性食物,目的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热症需镇静、消炎,用凉性食物为宜;寒症型需兴奋、补益,用温性食物最好;燥症适用能保存体内水分的润性食物;湿症则需用排除体内水分的燥性食物。若不加辨证地食用药膳食疗,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症情。
除了体质、症状上的区别,在进行食疗时,还必须考虑男性与女性、老人与孩童之别。
比如,喝粥是很好的食疗方式,常喝粥可以补养脾胃,非常适宜脾胃虚弱的老人和小孩。但同样是喝粥,儿童宜选择甜粥或者淡咸味的米粥、面粥、菜粥、乳粥、果仁粥,而老人则宜选用咸味的米粥、面粥、菜粥、海鲜粥等。
顺时而养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四时变化息息相关。四季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转,所以在进行合理食疗时,一定要顺四季而适寒暑,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我国元代养生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有这样的论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指绿豆)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类似玉米的杂粮)以热性治其寒”。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不要吃油腻、生冷、黏硬的食物和过量饮酒,而应适当多吃一些温热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和绿色的蔬菜都可以补益阳气,而豆类和豆制品也是适合的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气压低,人体容易受到暑气的干扰,出现多汗、食欲不振、身倦乏力、心气不足等症状。因此夏天要注意多吃苦瓜、黄瓜、西瓜等绿叶菜和瓜类食物,少吃羊肉、牛肉、辣椒、葱、姜等油腻辛辣之物。夏季特别适合喝绿豆汤或者绿豆粥,因为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消肿止痒、清心安神的作用。
秋季多风少雨,天气干燥,且日热夜凉,天气多变,因此人们在秋季容易患上感冒,许多旧病在秋天也容易复发。秋季的养生重点在于养肺,因此不宜食用煎炸食物,以及辣椒、姜等燥热伤津的食物,而应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等甘润食物。此外,多吃豆制品,还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对秋季养生有利。
冬季天气寒冷,万物避藏,人到了冬天主要是养肾。只要人体的肾脏功能强,那么就可以增强机体的生命力,让人体适应寒冬的变化。花生、核桃、栗子、杏仁、榛子等坚果有补肾健脑、强身健体、御寒和预防疾病的作用,适合于冬天食用。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在疾病的调理以及保健养生中,如果能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巧妙地利用“天时之利”,会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