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2)

案例中所提到的病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女孩子,在进入大学后开始节食减肥,体重渐渐地降下来可以让自己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周围的朋友说自己变漂亮了也会让自己很高兴,有一种得到大家认可的感觉。在开始减肥的日子里,女孩几乎不怎么吃饭了。但是有一天,却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食欲,开始大吃特吃起来(贪食),体重反弹到减肥前的重量。虽然女孩子特别担心自己会变成大胖子,但是却无法抑制自己过盛的食欲。

像这样的症状就是摄食障碍。摄食障碍一般分为两种:极度暴饮暴食的贪食症和几乎不吃东西的厌食症。摄食障碍的患者一般都是女性,大部分是由于减肥引起的。减肥计划一般是从“正常的”节食开始的,但慢慢就发展成了十分挑剔和严格的热量限制和剧烈漫长的生理活动。食物限制和身体锻炼形成了强迫性。开始的时候是不敢吃,到疾病后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对食物有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节食坚持不了几天就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大吃一顿。为了不导致发胖,就采用吃泻药或自我引吐的方法,使吃下去的食物迅速排出体外,然后再继续开始节食,控制不住了再暴吃一顿。如此周而复始,就出现了摄食障碍的症状。

大多数摄食障碍患者小时候是“好孩子”,有些还经历过与父母的分离,或是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虐待等。伴随着摄食障碍,有时还会出现偷窃食品、性出轨、自残等行为。比如,吃了饭以后呕吐出来。在呕吐的时候,大脑内会分泌某种快感物质,有些类似于麻药的功效。由此,患者就会自动寻求下一次的呕吐。

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呢?首先要及早发现病情。患者及家人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要认为这只是嘴馋或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如发现孩子有神经性厌食或贪食迹象,应及时请教医生,到专业机构找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诊治。药物治疗有时是必不可少的,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进食障碍的症状。心理治疗中除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外,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找出情绪压力的来源,并强调正确的饮食观念。教导患者养成记录饮食的习惯,并且运用食物热量换算技巧,以及适度运动来维持理想体重。

心理学家提醒你

影响进食的心理因素包括:

感官刺激:食物的色、香、味对人们感官的刺激会引起进食的欲望;

个人偏好:人们容易被自己喜欢的食物吸引,引起进食行为;

饮食习惯:长期的饮食习惯会让人们产生固定的进食方式和食物选择;

饮食环境:优雅、舒适的环境会使人们增强进食的动机;

饮食氛围:轻松的环境利于食物的消化,对进食起促进作用;

饮食文化:人们进食是有多重动机的,不仅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有时也是为了好心情。

恋物癖:难以启齿的诱惑

王林,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父亲嗜酒如命、性格粗鲁、脾气暴躁,常常与王林母亲争吵,动不动就上演家庭暴力。夫妻俩平时很少照顾王林。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林自幼养成了胆小畏缩、执拗、内向的性格。

6岁的时候其父母离异,王林跟着母亲一起过。母亲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王林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王林总是和女孩一起玩耍,并由于其少年老成的关心体贴常博得女孩的好感。12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堂姐放在床上的内衣,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性冲动。此后常回想此情景,并伴有手淫。

15岁时,母亲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就是在那一年,王林开始“收集”女性的内衣,每次“收集”的时候,他都伴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把“收集”的内衣拿出来反复地抚摸和嗅,觉得很舒服,身体也很放松。一次母亲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王林“收集”来的很多内衣,就问王林是哪里来的。在母亲的严厉训斥下,王林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流氓行为”。但每当欲念发作或看到晾在外面的女性衣物时,又身不由己,不能自制。

案例中的王林,专门热心于异性的贴身物品,通过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去行窃来获得他想要的物品,并从这些物品上得到性心理满足,这实在是难以启齿的尴尬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专门伸手于妇女日用小物品的人,和一般小偷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实质上是一种性心理病态,也就是恋物癖。恋物癖是指对性爱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迷恋。恋物癖患者通过抚弄、嗅、咬或玩弄某种物品来获取性快感。

患这种心理病症的以男性为多,他们不是通过性接触达到性满足的目的,而是通过与异性穿戴或佩戴的物品相接触而引起性的冲动和获得性的满足。他们偷取女性穿戴的内衣、内裤、乳罩、头巾、丝袜等,加以抚摸,并收藏起来。

有恋物癖的人的表现大体都差不多,基本上是经常反复地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并将此物品作为性兴奋与满足的唯一手段。他们为了满足自己不正常的心理与习性,会千方百计地收集自己偏爱的异性的物品,并不惜冒着名誉扫地、前途黯淡的危险进行偷窃。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他们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恋物癖患者对异性本身毫无兴趣,只是单纯地把性欲专门指向物品,至于这些物品是什么人的则无关紧要。而正常的恋物心理则与此相反,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

其实,恋物癖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恋物癖患者在偷窃恋物的前后心理也是相当复杂、矛盾重重的,没有得手之前,他们往往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一旦得手,虽然性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常常又会因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产生自责、悔恨、忧郁、痛苦、自卑等心理冲突。

恋物癖一般起自青少年时期,且大多数患者都是异性恋者,但他们大多对性生活胆怯或者性功能低下,也很少有攻击或暴力行为。恋物成瘾经过专业系统治疗后,一般会得到纠正。但由于恋物成瘾等性偏好障碍乍一看对患者和家庭的危害并不明显,因此往往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被认为是一类不良嗜好,错误地认为等到成年结婚后这些行为自然会消失,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及时纠正,最终可能会渐渐取代正常的性爱对象,从而影响他们将来正常的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恋物癖的倾向,家长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跟孩子沟通,教给孩子正确的性知识,避免青春期性压抑,也可以到正规心理医院寻求帮助。通常这种状况发现越早,治愈效果越好。

心理学家提醒你

“恋物癖”没有被社会大众正确认识,甚至不乏有的医生也缺乏相应的科学的理解。最早的时候被认为是流氓行为,后来被称之为性变态行为,现在医学界认识到这是一类性偏好障碍,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有人就建议不再使用“恋物癖”这个名称来称呼这种疾病,因为“癖”这个词包含着歧视,应该换成“成瘾”这个中性词语,即“恋物成瘾”,这样让老百姓知道,这个病同酒瘾、烟瘾、药瘾、毒瘾、网瘾、赌瘾等类似,都是一种成瘾行为,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只是一种身心疾病。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来看待这类人。

洁癖:对环境的过分苛求

李江,男,28岁,某杂志社的行政助理。最近,他觉得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自己手上沾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因此,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服,别人暗地里叫他“变态”,为此他非常痛苦。

不仅如此,李江还不能容忍办公室和家里有不洁之处。每天他上班时,首先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打扫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办公。而且必须是他亲自擦,清洁工阿姨擦他是不放心的,总觉得别人擦得不干净。他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洁尚未做完,就有人进来和他商讨或请示工作。他认为这样的话就前功尽弃了,他就会重新做三遍清洁。

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他的双脚洗完之后是绝对不能让它再落地的。怎么办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赶紧钻入被窝睡觉。如果半夜里要上厕所,脚穿拖鞋落地后,那么这一双脚就必须重新洗过。

他任何时候都担心病菌侵袭,而且这种担心逐日加重。在路上远远见到穿孝服戴黑纱的人,就想:他们家中死了人,他们身上必定有病菌,而且已经把病菌传给自己了。他就会赶紧回家,回家后不但反复洗手洗头,还要把外衣扔掉。

渐渐地,他已经发展到不敢出门,不敢听别人谈到癌症或死亡的事,不敢到医院去看病,因为医院有各种病菌。妻子和女儿都不理解他,他们时常为此发生争吵,弄得家庭关系很紧张。几年来,两次住进本市的精神病院治疗,服过中西药物,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你也许遇到过这样一种女人:她总是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床单、桌布不得有一丝褶皱,橱柜玻璃不能沾一星油污,地板、瓷砖上不可见一缕头发,进出门必先换拖鞋……

为了保持这样的整洁,家务劳动是她每天的重头戏,不仅占据了她的大量时间,还要求家庭成员的同心维护。

或许你会说,一个人爱干净、讲究卫生是无可厚非的,于己于人都有好处。但是,如果一个人过分爱干净,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你还会支持她吗?

过分爱干净又叫“洁癖”,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心理疾病。

洁癖患者以女性居多,这同女性先天的体质柔弱和比较爱清洁有关。洁癖患者又大多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连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也不能完全避免。

洁癖者在讲究卫生方面明知道没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活得特别紧张,其生活目标就是讲究卫生,整天关注的就是细菌、病毒,而无暇顾及别的。

这样的人好像很卫生,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了紧张和痛苦。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讲究卫生上了。其实,他们也能意识到过分讲究卫生没有必要,但是又从内心涌现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不得不采取某些行为来安慰自己,这也是一种强迫观念在作怪,表现为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怀疑和联想,却又无法摆脱。

任由洁癖这种“病”发展,有可能会引起性格变异,变得敏感、固执、任性、狂躁,妨碍睡眠和饮食,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健康和人际关系,一旦因病卧床需要别人照料时,更会处处不适应,甚至失去自控而出现激烈的反常行动。而和严重洁癖的人生活,家人也会忍无可忍。

洁癖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首先,患者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让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导患者改变思维方式,做事情先顾全重要的事情,一切慢慢来,稳步前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开朗的心态对待自己,也许就不会再受洁癖的困扰。

心理学家提醒你

菌类无处不在,且在不断地滋生,是不可能完全消灭掉的,使用功效最强的沐浴露和消毒剂也无济于事。况且有很大一部分菌类非但无害,对身体代谢还有好处,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木耳、蘑菇之类就是看得见的菌类。

自闭症:星星的孩子不想长大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Kanner在一次研究报告中说到自己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唐纳德的奇特症状:他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他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美国正副总统的名字,但却分不清你我,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他迷恋旋转的平底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但却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中的轻微变化不能容忍。

这一年,他报道了11名唐纳德式的孩子。他引用了“孤独”这个概念,把这些症状称为“情绪交往的孤独性障碍”及“婴儿孤独症”。

案例中的男孩得的是一种特殊的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在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找不到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得病的孩子仿佛都经过上帝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的纯洁、漂亮。可是,他们却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

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安排相违背,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作“星星的孩子”。医学上称为“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这些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不会对亲人微笑,如当他的母亲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

社交困难,特别孤独,缺人际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进行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患儿到5岁左右,常常无朋友,因为他们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做出一些不合社交要求的事情来。

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