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仪态万方的科学女神,究竟是把我们引向天堂,还是把我们推下地狱?
"......等到我们几乎用人生的全部有效时间去应付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深的科学知识时,人类的聪明智慧就已发展到顶了。"
--詹克明《裸猿人(道德篇)》
"科学",曾经一度是多么神圣、辉煌的字眼!伟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说法是名副其实的。科学把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愚昧时代,带入了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信息社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朝发夕至的交通条件、琳琅满目的荧屏世界、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救死扶伤的先进医疗......科学贯通到了芸芸众生的方方面面,对千家万户都有着深远无比的积极影响。无论何时何地,科学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由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爱迪生到爱因斯坦、霍金......科学的进展,可谓一日千里。火车卡车、电灯电话、影视照相......仿佛都成了很遥远的意象。克隆、Internet网、电子宠物、换笔、手掌图书馆、超音速汽车......才是令人常挂在嘴边的词儿。科学对我们的帮助,那真称得上"无微不至"。所以时下有一部分人叫嚣着"反科学","科学已经终结","回到自然状态",则不过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罢了。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科学必然要为人类服务。
但是,在看到科学有利一面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其弊病。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网络紊乱、自我封闭、亲情淡薄、人机大战......这一切的一切,何尝不是由科学所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问题?据说,人类迄今拥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足以将自己消灭22次以上!"核威胁"的论调,已不是一朝一夕存在了。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规模大、死亡人数多、人力财力空前损失,使生灵涂炭、饿殍遍地、满目疮痍的世界性战争,让人们至今回忆起来,还不免毛骨悚然。战争与和平,我们永恒的主题。试想,没有现代科技在其中发挥作用,其杀伤力会有如此骇人么?科学对人性的压抑,那也是有目共睹。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文学者,包括罗丹、狄德罗、尼采、黑格尔等大家们,都强烈地表示了对科学发展的恐惧。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类在向前发展,科学在飞速进步。可是,在当今技术至上的年代里,世人一味地宣扬技巧、规则,宣扬方法、效益;这时,科学往往就成了个性的对头。整个人类在科学水准上的进展,同具体的个人在个性上的发展产生了龃龉与冲突。一方面,人类普遍的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在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真正具有特别风格的天才、大师,却更难孕育生长,更难脱颖而出。整个社会的前进,竟以牺牲个别巨匠为代价。巨匠本来就是超前的,当今之世尤显步履艰辛。克隆,的出现、试管婴儿的剧增、机器人的飞速换代,网络化对人的控制......不免使我们产生迷惑:仪态万方的科学女神,究竟是把人类引向辉煌,还是把人类推入深渊?"
不错,科学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漂亮,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使我们自身越来越完美--总之,科学使一切越来越精致。在这样一个精致化的时代里,我们一个个像花瓶一样,一个个聪明、完美,然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雷同、规范,没有了自己的特色。科学使我们得到了一切,却失去了自己。这是可悲还是可喜?此外,前文提及的科学的其他危害(或曰副作用),我们不应该对此产生深思么?所以,不绝于耳的另一论断,即科学主义(或是科学迷信),盲目地崇拜科学,过分地夸大科学的主导意义,一味地提倡将人类的所有领域现代化、科技化,岂不是与"反科学"的谬论一样可笑么?
很有意思的是,在距今两百年前,两位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大师,他俩对科学截然相反的见解,值得后人参考。一位就是卢梭,他深刻地洞见了现代文明的弊病。"善良意志与科学探索相比,具有更优越的价值",并坚决否定"科学......有利于道德",而是"伤风败俗之源"(《论科学与艺术》)。他还在其名篇《社会契约论》的卷首写下了其千古绝唱:"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中"。另一位巨匠即是声名赫赫的启蒙泰斗、精神领袖伏尔泰,他的看法迥乎不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强调与弊端并存的文明的优越性,使得人们得以通过克服弊端而改善自身境况,认为科学在进步,人类也在进步,一切都因为科学的促进而走向美好的未来。
两位大师的观点,都并非无的放矢,都有其可取之处。结合这两个方面,才算是十全十美了。科学应该是一种工具与手段,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人类被科学所主宰。科学的利与弊,说到底还是人们自己造成的。科学本身没有生命。所以,科学的功过,我们不应该将其归结到科学的头上;最终,还得问问我们自己。
科学的积极性毕竟占着主体地位。同时,大家也应该驾驭着科学向良性方向发展,尽量杜绝一切副产品。我们既要与"科学迷信"作斗争,更得抨击"打倒科学"的阴险论调。我们所做的是,如何使科学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更好地为人类、为人类所生存的世界作贡献。
在当今这样一个科学普及的信息化、现代化时期,对于跨世纪的我们,都有许多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无时无地,无事无物,芸芸众生都要同科学技术发生关系。那么,面对这光怪陆离的生存空间,我们何去何从?笔者的希望是,既要利用科学的成就,又要超脱科学的藩篱,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保持独特的个性、卓越的思想,比一切都重要得多。此外,在运用科学、开发领域的同时,权衡得失,摒弃两极分化。本书就是要引发大家拓展思维,心游万仞,最终达到一个相对辉煌的彼岸。
任何事物,细作分析,都有两面性。譬如,"核威胁"使我们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核威胁",我们不敢轻举妄动,那不啻于自相残杀,最终人类将与敌人、与后代、与自己生存的地球同归于尽。又譬如,"电子宠物"使我们玩物丧志,但只要适当玩玩,也可以培养情感,调节生活。关键是,"电子宠物"只是一种用于玩乐的小东西,我们怎能为其所左右?等等等等。
所以我要说,科学既不会把我们引向天堂,也不会把我们推下地狱。科学既不会这么做,也不愿这么做。我们既无须一味乐观,掉以轻心;也无须杞人忧天,悲观失望。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如何参与进去,将目光积极投入到浩浩星空、微微离子,发挥自己作为跨世纪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把科学推向前进而努力。科学女神永远是仪态万方,永远是辉煌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