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言:薪商定律的由来与基本体系(1)
“给予每一个人选择的权利。”——《学习的革命》
“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能带来一生的幸福。”——赫敦公司职业顾问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特尔斐神庙铭文
“第一份工作尤其重要。”——曹左
1、引子与概述
□引子:没有有问题的就业,只有有问题的就业指导者与就业者
著名的《卡耐基职业指导》中写道:“如今已面临一个自由选择职业的时代,美国的成功学家们为此又有新的研究成果,卡耐基研究者及卡耐基成功学校更有新奉献!”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这一古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成功学家们重新提出,并赋予了崭新的含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的21世纪里,职业选择在人们的生活中压倒了一切。个人成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几乎决定了青年人们的喜怒哀乐。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是否不幸或他的生活是否美好,很大程度要归因于他所选择的职业。但与此同时,如今中国的就业大环境与以前相比极为复杂。各种就业情形林林总总,让年轻人感到颇为困惑。
对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就业是非常重要的,它牵涉到你的收入、地位、形象,你的身体、心情、观念,你的事业、理想、人生,你的爱情、婚姻、家庭。特别是目前,就业紧张、就业困难,倒愈显得择业的重要、择业能力的重要。《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写道:“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你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那只能证明你不行,或者说也有个别人的理想、追求不一样。但这并未否定,大家的最高愿望,都是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一个最好的工作;就业的重要性就是要找到工资尽量高的工作,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同样也是帮助就业者找到工资尽量高的工作。年薪多少是你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可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份工作尤其重要。赫敦公司职业顾问指出,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能带来一生的幸福;而一个错误的决定则需付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代价。更何况这是我们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第一份工作,职业生涯的起点呢!你能不慎重?它就像第一次谈恋爱、填报第一个大学志愿一样关键。什么地域、什么单位、什么职位……都对我们有很大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大许多。而这影响并非体现在目前的工作本身,而是在步入职场后1—3年内。你要是不满意,哪怕将来跳槽几十次也难以弥补。
职业顾问认为,每个人可能需要经过多次的选择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负责任、随性而为的借口。人生与实验室里的实验不同,是不可逆转的。而每一次选择,对未来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应谨慎选择、慎重对待。如果在第一份选择已经错误的情况下,草率跳槽,只会陷入不断地跳槽选择、再跳槽再选择的怪圈、恶性循环,最终迷失自己的方向,遭到惨败。所以最好是第一次就全力以赴,认真选择一份尽量好一点的工作,一炮打响,一举成功。而不要把希望一味寄托在将来的跳槽上,那是消极的做法,也是不够保险的。前一份(尤其是第一份)工作不好,以后跳槽也不一定能换到个好工作。相反,你手头若已有了个不错的工作,再跳槽就容易多了;甚至,不跳槽又有什么大碍?
此外,谈到找个好工作,虽然我们主要盯着的是有多少收入,却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收入,它还有个实现自我价值、确定自我形象、获得成功喜悦和人生快乐的成分在其中。而这也符合马斯洛的六大人生需要金字塔。因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历程,最需要对一件事慎重,那就是职业选择。一份没有成就感、了无生趣的工作,足以摧毁一个人最坚强的神经。择业不是简单地谋求一份职业,而是谋求一种让你今生无悔的生活方式。能让你一次性投资、永久性回报的,人一生中只有三个,那就是找对象、地域迁移与就业。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完美主义者、好胜者、梦想家、悲天悯人者、观察家、个人主义者、守护者、正义斗士、保护主义者……你最终都将殊途同归。
天才也怕投错行。李白要是只在朝廷里当个小官,唐代就少了个大诗人,中国的古代文学也一定逊色不少。金庸要是一开始就走上了外交生涯,我们哪里能读到这么多精彩的武侠小说?香港哪里还会有一份为民众仗义直言的《明报》?曾国藩要是不日夜想着操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中国历史上也许又多了位大学问家、大思想家。里根当初作为演员并没有拍出几部像样的影片,后来参加竞选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总统,终于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政治与外交事业。
伟大的卡耐基说过:“有许多事情会造成成功:良好的健康(并非总是必要),体力——是良好的健康、坚忍、常识、热忱和才能的造成者。但是还遗漏了一件事——没有这一件,所有其余的加起来都不能造成成功。那就是工作。问问你自己,你是否在做自己最喜爱的工作?假如不是,快想点办法吧。除非喜爱自己所做的事,否则永远也无法成功。许多成功的人,在了解自己想做什么之前,都曾经尝试过好几种工作。”像卡耐基本人,就先后干过推销员、公司职员、演员、著作家、演说家、人才学与成功学家、培训专家等,最终达到了事业、理想辉煌的顶巅。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天地,它要求我们大家都得与时俱进,常变常新,适应现实,这才能获得生存。国际领导与教育中心主任威拉德·达吉特博士说过:“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4倍的速度变化着。”著名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道:“世界正在经历一次关键的转折,我们生活在一场会改变我们生活、思想、沟通、成功方式的变革中。”“世界正飞速进入交互时代,这一时代改变着我们交流、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的每个方面。”比尔·盖茨(世界首富、微软老总)在其杰出的著作《未来之路》中也说:“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改变得几乎面目全非。”社会现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就业观、新的就业指导观。赫伯特·寇在《如何阅读》中写道:“没有有问题的阅读,只有有问题的教师和学校。”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认为,“没有有问题的就业,只有有问题的就业指导者与就业者。”《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还说:“我们能够想像的任何事情现在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所以每一个改进学校体制的计划都应该从‘应该是怎样的’这样一种远见开始,即使那需要经常地更新。”而学校以及其他任何就业指导机构也都应该这么做。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学校与教育却长期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这样。勒纳特·纽姆拉与杰弗里·凯恩的《建立联系》中说:“学校是过去50年来始终没有太大改变的地方之一。”西蒙·帕柏特的《过时的3R技能》中说:“学校如不飞速改变,就会全面崩溃。”汤姆·彼得斯在《管理的解放》中写道:“创建一所学校,在那里如果人们不被允许具有好奇心,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好奇心。”亨利·福特写道:“无论你认为你能,或者你认为你不能,你都是对的。”其他人也经常再次强调这一说法:我们是我们认为的人,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罗扎诺夫则说,我们也经常变成别人所期望的样子。当父母和教师每天将那些期望通过语言、态度、气氛和身体语言流露出来时,那么他们的期望就会变成对学生的限制。
《学习的革命》中还写道:“爱因斯坦、丘吉尔以及爱迪生有着与他们学校的学习类型不相称的学习类型。”“今天,对于成千上万的其他人来说,同样的不相称继续着。这可能是学校之所以失败的最大因素之一。”“我们的许多学校却好像把每个人当作完全相同的人来对待。”“在个人生活、学习和商业中,追求卓越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目前的正规学校教育所关注的‘成功’率与卓越相距甚远。”“学习的奥秘,首先就是为每一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目前大多数的教育体制是引向失败的。”“学校和社会期望什么,它们计划达到什么——一般来说他们就会达到什么。计划失败,那么你就一定会失败。”“我们都对我们认为自己能做的做得最好;如果我们期望失败,那我们就会失败。”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就业与就业指导的。
由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美国的2000年计划”指导下的美国劳工部长委任的“获得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SCANS)发布的《工作对学校要求些什么》的报告中说:美国有半数以上的年轻人“离开学校时没有足够的知识或基础,使他们能得到并保持一份好工作”。这些孩子能离开学校的体制,却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英国的情形相似。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克里斯托弗·鲍尔说:“英国的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教育和培训,是不够资格的。”英国在工业部门的潜在劳动力的47%无法达到所需技能标准。
我们国家的高校就业理论、就业教学、就业指导,长期来也一直没有什么长足的、明显的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变化,可我们传授的还是那些一成不变、陈旧过时的观念与观点。“陈旧的信念不会帮你找到新的奶酪。”(《谁动了我的奶酪》。)市场经济的年代,人才自由竞争、飞速流动,你还用的是计划经济年代的那一套,哪里是与时俱进,哪里会满足广大学生的就业需要?我们既没有根据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去调整大学的培养方向,多开实用性、技术性课程,多增加实习锻炼机会;也没有与公司企业、时代动态保持亲密、紧密的合作、沟通、交流哪怕是关注、了解、体会,所以也无法、不知道、意识不到给大学生一个确切、实用的就业指导,没法告诉他们怎么在策略技巧、态度方法上下工夫,去寻求到一个高工资、待遇好的单位、岗位;我们更忘了“因材施教”,对各种不同观念、素质、性格、追求的大学生“一刀切”,不知道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就业选择,那些下基层、回家乡、进机关、留学校的大学生固然要欢迎他们,但你也得给更大量的向往去高工资、高报酬的大城市、大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们以鼓励、帮助、指导。我们只知道按照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的做法,还是宣传、强调、提倡“基层唯一论”,认为基层就是一切,基层就是大学生唯一的出路和去向,大学生只有去基层就业才是正确的选择,大学生在基层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达到锻炼与奉献的目的,在已经搞了许多年改革开放、市场竞争、商品经济的中国今天,大学生早已实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才自由流动、世人注重收入,绝大多数求职应聘者都把单位效益好不好、工作待遇高不高、工资是多是少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追求,他们考虑的只是人家能给他多少钱,钞票才是唯一真实可感的东西——到这时你还老是在宣传“到基层去”,“基层唯一论”,岂不是太不合时宜!你的声音岂不是太弱小无力!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部分地方的部分学校,他们在指导、落实大学生就业的工作上,整个方针以及几乎所有具体措施与做法,都出现了严重问题,那就是“踢皮球”或者说“大甩卖”,随便把学生推向社会,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他们把目的放在争取表面的就业率高低上,为了对上欺骗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得到他们的表彰,获取财政拨款;对下欺骗家长、考生乃至整个社会,以得到他们的好评,抢夺优秀生源,便尽量快、尽量多地通过各种宣传和训教手段、各种输送渠道和方式,要求学生早求职、早签约,尽量避免“初次就业失败”,把毕业生赶去那些待遇不太好甚至很不好的单位、薪水不高甚至很低的工作,反正只要他们落实了去向,哪管人家死活,只求量不求质,苦了学生,学校得利。学校、老师基本上是鼓励大家拿低工资、去差单位的。因为就全体成员而言,这样容易成功,而学校的基本就业率也就有了保证。但是,这就没有了高水平的就业质量、没有了竞争的快乐,对部分素质出色、理想远大、敢于挑战的大学生是很不利的,他们被动员、鼓励和要求放弃对最优选择的追求,转而满足于次优甚至次次优选择。这不仅仅是一种选择问题,而且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问题。于是一派萎靡、涣散、平庸。这种消极、懈怠,甚至是虚假、黑暗的就业指导行为,尤其不可取。
国家统编的《就业概论》教材,第一段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就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关系到个人事业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的保证。因此,促进就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也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所以学校、教师应该从鼓励、动员学生接受和满足于非最优选择转为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的精神和品质,从要求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转为促进学生的最佳就业。
说到就业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工资、薪水的问题,也就是你在单位里究竟一年能拿多少money的问题。真正的就业不光是要找到工作,尤其是要找到好工作、高薪工作。向高薪挑战,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目的。
有些人也许会说,如今大学毕业生这么多、社会人才需求这么少、竞争这么激烈、找工作这么困难,连普通工作都难找,能随便找个工作就不错了,更遑论薪水多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本事、你不努力或不知道怎么努力,所以你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高薪的工作(或者,也有个别人有自己特殊的理想与追求)。其实,你的内心里还是渴望这样的工作的。钱是好东西,是人人追求、看好的东西。因为,在这个年代,说穿了,从最实质的角度说,就业、求职、应聘、找工作,是好是坏还是看工资收入。这既是就业的重要性,就业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也应该是就业指导的主要作用,是一切就业指导者的责任与义务。
伟大的著作《学习的革命》中写道:“给予每一个人选择的权利。”当代大学生们,只要是取之有道,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勤汗水的努力,去获得高薪,去找到好工作,那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值得赞赏和提倡的。我们就是要鼓励、支持他们,帮助、指导他们,让他们实现理想,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