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商汤灭夏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不安的夏政权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国君。禹当上夏朝的国君后,在部落联盟中拥有无上的权力,并把这权力加以强化和神圣化,使它更加巩固,以便把各部落统一在一起。大禹去世前几年,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最初,人们推举在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由于年事已高,没等到继位,皋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商议,又一致推举皋陶之子伯益做他的继承人。 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时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巩固,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外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们在会议上都推举他做禹的继承人。禹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因为这件事,禹越发烦躁,寝食难安。后来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顺利地继承舜位,一是当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二是舜选定自己做继承人之后,就让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权。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权让儿子去执行,而只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义,可不可以呢?”于是禹开始让启参与治理国事。过了几年,启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作为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就正式地开始行使起王权。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非常生气。他本是东夷人,便召集东夷部族率军攻打启。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启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夏启为了庆祝胜利,在钧台(今河南禹州)举行了大规模宴会,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国君。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为了赢得民心,继位之初的启严于律己,过着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他每顿只吃一碗蔬菜,每晚都睡在柴草上,除祭祀以外,不允许在王室演奏任何音乐。他尊敬老人,爱护小孩,求贤天下。夏启求贤若渴、勤俭自砺的举动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得一些部落的支持和拥戴,很快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但还有许多部族对他改变禅让传统的做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有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便站出来反对夏启,要求启按照部落会议的决定,还位于伯益。于是,夏启就和有扈氏在甘泽 (今陕西户县一带)进行了一场战斗。经过激烈的厮杀,有扈氏被打败了,有扈氏部落的成员也被罚做奴隶。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坐稳了。然而此后,启却一改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夏启年老时,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继承权,出现了五子争权的斗争。小儿子武观(一说为幼弟)因为争得最凶,被启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一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夏启因荒淫过度而病死。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王,又沉湎于酒色,每天只知道狩猎游戏,不理朝政,弄得国家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一次,太康带人到洛水北岸打猎,竟数月不归。那时,黄河下游有一个东夷族部落的首领,名叫后羿。他是一个神箭手,早就想夺取夏王的权力。见太康狩猎在外,就亲自率兵守住洛水南岸,阻断太康的归途。等到太康猎兴已尽、满载猎物而归时,发现已回不去了。太康叫苦不迭,只得派人前去与后羿谈判。后羿道:“太康一向不理国事,失去了作为国王的资格,应该逊位让贤,就不必回来了。”太康听了这话,气得七窍生烟,但因手下士兵甚少,无力与后羿抗争,只得暗中派人请求各诸侯相助,可各诸侯因为太康奢逸无度,早就心怀不满,又慑于后羿的强大,谁也不愿帮助太康。太康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只得在洛水北岸过着流浪生活,最后客死他乡。
太康死后,虽然由他弟弟仲康继位,但仲康软弱无能,当了后羿的傀儡。国家大事都由后羿做主。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其统治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主持天时历象的羲氏、和氏公开反对羿的政权,羿就派一名叫胤的人率众前往征伐。仲康以后,其子相继位,逃往斟寻氏和斟灌氏,羿遂独揽夏朝大权。 据说,羿得夏政之后,只顾着每天去打猎,从不问政事,并迫害忠良,罢免、杀害武罗、伯困、龙圉等贤臣,反而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肖子弟寒浞。寒浞对上屈膝谄媚,到处贿赂,扰乱朝纲,经常怂恿后羿田猎游玩。寒浞还极力网罗党羽,拥有很大权力。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部下,趁后羿外出狩猎之机,杀死后羿及其家人,篡夺了统治权,占据后羿妻室,沿用有穷氏的国号。寒浞封自己的儿子浇在过一带,另一个儿子豷被封在戈。浇率重兵灭掉斟灌氏,又去讨伐斟寻氏,杀掉在那里的夏的后代相。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慌忙中急从墙中逃出,投奔她的母亲家有仍氏,在那里生下少康。后羿被杀后,相的儿子少康出逃,得到虞氏的帮助,在那里组织起夏的旧部,乘寒浞内讧之机,出兵打败了寒浞,夺回了夏的政权。少康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专心发展农业水利,深得百姓爱戴。他执政时期,夏朝经济有所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各诸侯也按时朝贺,夏朝进入由“治”及“盛”的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少康之后的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是从第十四个君主孔甲起,王室又开始不修内政,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招致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夏朝的统治从此危机四伏,逐渐走向崩溃。只过了四代便亡国,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二)商族的壮大
契曾辅佐大禹一起治水,建立了功勋,官至司徒,被分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一带),并被赐姓子氏。商族开始兴起,契因此成为商族的祖先。商族是在夏的东方、黄河下游发展起来的,属于东方部族之一。也因商是在东方,所以后来由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族,把商族归为“东夷族”之列。商“先公”时代活动区域已经相当广阔,成汤(约公元前17世纪)以前,商族的都城“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八迁之地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最远达到渤海湾东北,而以建都在商(今河南商丘)的时间最久。商族进入国家的状态并非始于商汤灭夏,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最主要有四个人物:相土、冥、王亥和上甲微。
在先商的历史中,相土是赫赫有名的。相土是契之孙,昭明之子。相土时期,商的进步非常明显,把附近的许多部落都征服了。《诗·商颂·长发》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这是说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中心不仅仅限于商丘一带,其势力或可达到了渤海湾以东地区。相土的一大业绩就是“作乘马”。乘马,即用马驾车,说明相土已驯服了马,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商代以车为战,与相土的发明不无关系。相土以下二世——昌若和曹圉,无业绩可查。到了曹圉之子冥时,冥因治水而死。当时商活动的中心地带是黄河中下游流域,经常泛滥的黄河,成了部落的大灾难,冥治水有功于本族,因而被列入重要的祀典之中。《国语·鲁语》说商人“郊冥”,《礼记·祭法》也说商人“郊冥”,郊祀是一种祭天之礼,这意味着将冥配祀上帝,可见在商人的心目中,冥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冥与夏代国君少康同时,冥之子是王亥,其孙是上甲微,从冥经王亥到上甲微,是先商历史中重要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一个最大的事件是王亥“宾于有易”而被杀。据《竹书纪年》记载:商族的首领王亥在夏时就以造牛车闻名,他驾着牛车,载上货物,赶着牛羊,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由此可见,商部落的手工业和畜牧业是何等发达。一次,王亥驾着牛车,到有易去进行贸易。同行的还有其弟王恒和河伯。王亥与王恒一起侮辱了有易的妇女,有易的国君绵臣杀死王亥,夺取了牛车和货物。其后,王恒反击,并继承了其兄王亥之位。王亥子上甲微长大后,誓言为父报仇,假师于河伯攻伐有易,杀死有易的君主绵臣,上甲微威信大增,不久继位为商族的首领。
商自上甲微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畜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期间,曾两次迁徒,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到了主癸时,商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又历经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到了成汤时期,商族又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在这一时期,成汤通过战争征伐和宗教祭祀这两个重要的手段,使原本处于雏形或萌芽状态的王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君王可以调动国内人口出征,为后来征伐夏桀提供了可能。
主癸死后,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做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为武王。商汤继主癸做诸侯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残害人民、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了灭夏的筹备。
(三)夏桀的残暴统治
夏桀继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夏桀又名癸、履癸,桀是商汤给他的谥号 (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发的儿子,生卒年不详,在位54年(公元前1653—公元前1600)。夏王发在位时,王室不理政事,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外患不断,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朝呈现出衰落之势。桀继位时,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面对这些,夏桀不思改革,而是骄奢自恣,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沉湎酒色。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此人长相粗野无比,力大超人,胸无点墨,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上了夏朝的君主。桀整天不思国家大事,只想着自己怎样享乐,荒淫无耻,整日沉溺于酒色之间,所以宫廷里日日酒席不断,那些能喝酒的人便得到了重用。他还十分沉迷于女色,经常派许多大臣到全国征选美女,这些美女都被为他一人所用。诸侯们也了解他的嗜好,常常献些美女给他,如此一来,桀就会对他们封官许愿。那些周围的小国自知不是夏的对手,便常常用美女来贿赂夏桀以求自保。
相传,有一次夏桀攻打有施国,有施国根本无力抵抗,眼看城池就要被攻下了,这时,有施国中的一个大臣向国王提出一个建议,给夏桀选送一名美女,也许可以让其自动退兵。有施国王听从他的建议,将国中最漂亮的妹喜献给夏桀,夏桀一见妹喜是位绝代佳人,喜出望外,当即就带着妹喜回宫,把打仗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夏桀罢兵而归,终日与妹喜厮守一起,寸步不离,从此不再理政。有施国以一美女而保了平安。桀自得到妹喜之后,对她百般宠爱,让国内最优秀的工匠,为她修建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当时京城的最高建筑,高耸入云,似乎要倒下一般,因此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倾宫。倾宫的内部装潢更是华丽无比,用白玉雕成楼栏,以锦绣铺地,用象牙镶嵌在宫殿的走廊里……这座倾宫修了七年才完工,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夏桀终日在倾宫看歌舞、饮酒,和妹喜嬉戏游乐,大臣们要进宫报告事情的,也一律被挡在宫外不准入内。
夏桀甚至突发奇想,在倾宫的边上挖上一条河,河里全部注满了酒,他把这叫做酒池,在酒池旁边垒了一座山,此山可不是平常的山石堆砌成的,它是完全由肉堆积而成的,他又叫这座山为肉山。他和妹喜两人驾着小船,荡漾在酒池之中,欣赏两边的肉山酒色,倾听周围的丝竹管弦,自以为乐胜天仙。但是宫廷之外老百姓却挣扎在水深火热中,夏桀夺走了他们的口中食,掠走了他们身上衣,无数的财富都填进了这个贪婪残暴君主的欲望之口,而这个暴君杀人如儿戏,老百姓又是敢怒而不敢言。桀还重用佞臣,残害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其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平日难得温饱,一旦遇到天灾便妻离子散。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桀继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恨,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当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倒台。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百姓实在无路可走,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你这个可恶的太阳,你什么时候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桀日益失去人心,众叛亲离。
同时,四方诸侯也纷纷反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夏统治集团内部也分崩离析,矛盾重重。东方的商部族领袖商汤意识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