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城临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齐国故城的城市建设技术与齐国故长城

(一)布局科学的齐国城市建设

齐国故城布局合理,城市建设严谨科学,在我国城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齐国故城建于淄河西岸,是由大小两城组成的。大城是郭城,年代较早,可能就是献公所迁的临淄。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最长处4.5公里,东西最宽处近3.5公里。小城是宫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东北部嵌入大城。这种平面布局,可能形成于春秋时期。大城周长24公里,小城周长7公里,大城东墙和小城西墙临河修筑,曲折多弯,城墙外有河流和城壕围绕。已探明大城城门有6座:东、西门各一座,南、北门各两座,门宽一般都在10米左右。东、西两面还应有门,但未发现。城内探出7条主干道路,大多与城门连接,有的贯穿全城,路宽6—20米,其中两条南北主干道路最宽,都是20米。这些纵横的道路,把大城分割为许多小区。大城东北部有两周遗址,西北部地势低洼,遗址较少,其他部位都分布着东周和西汉遗址。东北部有春秋姜齐的“公墓”,东南部有战国墓地。东城与西城各有结构相似的排水系统。小城有5座城门:东、西、北门各一座,南门两座。东、北门均通向大城,门道外口两侧城墙皆向外突出。探出的三条主干道路,分别与南门、西门和北门连接,路宽8—17米。沿城墙内侧,还有宽6米左右的“环途”。城内西北部是宫殿区,东南和南部有东周、汉代居住遗址和战国铸钱遗址。城的南边是官署的所在地,东北角以及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其间还分布有商业区。城内的商业区与居民区是棋盘式的布局,共分为十个独立的区域,以便于规范居民的里、社管理和商人的贸易。按照苏秦“临淄之城七万户”的说法,人口应该有三四十万之多。管仲将市民划为21个乡,士乡有15个,工商之乡有6个,在3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按职业划分居住,生活井然有序,徘徊其间,至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场面。

齐国故城垣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仔细观察,至今仍存的残垣断壁,一层层薄厚有序的夯土层至今清晰可见,故城城墙,历经千年风雨剥蚀逐渐坍塌,有的已湮没地下,有的因挖土和河水冲刷而仅存断垣残迹。山东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曾于东古城村东200米处,发掘清理了一段大城北墙基址,发现此处城墙建造年代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为西周,二期为春秋,三期为秦汉。城墙是用泥土一层层夯筑起来的,城墙依照地形而筑,绵延起伏,有许多转角,不平直,现存完好的遗址尚有14处。在这些城垣遗迹中,保留最好的一段是大城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交接的地方,它位于小城北门100米处。城墙残高约5米,小城墙基宽20—30米,最宽处达55—67米;大城基宽在20米以上,最宽处为34米,全部用土分层夯筑而成。1982年,对此处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一段城墙剖面,其夯层清晰规整,夯土层3—6厘米,夯筑痕迹明显可辨。这段残垣属大城西墙,被夹在小城北墙之中,表明大城西墙原是继续向南延伸的。由此推知,大城始筑年代应早于小城。为防止城墙剖面被风雨剥蚀,1983年建有拐角型墙壁式砖房保护,并置“齐国故城墙垣遗迹”刻石。

护城壕在故城全城东、西墙外,有天然河道为屏障,南、北墙外掘有护城壕沟。壕沟环绕全城,规模宏大,在当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故城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多与城门相通,已探明有10条主要交通干道。其中,小城内3条,大城内7条。小城东门大道,路宽8米,现保存1200米;西门大道宽17米,东伸650米,与南北大道相接;北门大道,路宽6—8米,南伸尚存1430米。大城东部南北大道,自南墙东侧门通向东北方向,与东门里的东西大道相接,全长3300米,路宽20米。大城中部南北干道,连接南墙西侧门和北墙东侧门,全长4400米,中间有两处拐弯,路宽20米。大城北部东西干道,自东门至西墙,长3600米,路宽15米。北墙西侧门大道南伸,与北部东西干道相接,现存650米,宽6米多。大城中部东西干道,长2500米,路宽17米。西门大道东伸1000米,路宽10—20米。此外,离南墙200—300米处与南墙平行的大路一条,长1900米,宽4—6米。西墙附近与西墙平行的南北道路一条,南通小城北门,宽4—6米。以上10条道路,经普探分析,除后两条和小城北门干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余的路土都在生土以上,绝大部分与城门相通,应是齐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

更让后人惊叹的是齐国故城的排水系统,城内经纬分明,所有的排水明渠,均是人工挖掘,排水沟与外界的河流自然相通,构成了完整的用水、排水和防护系统。齐故城排水系统的布局,是根据城内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经过周密设计和科学规划的。现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统(其中小城一,大城二),四处排水道口。同时又在大小城南、北城墙外挖有很深的护城壕,与淄河和系水东西相沟通,小城排水系统在西北部,自“桓公台”东南方向起,经“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西墙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沟渠全长700米,宽20米,深3米左右。其排水口长15米左右,现地上仍有显著的痕迹。大城内排水系统有两条。其一,在大城东北部,沿东墙北流,通过东墙下的排水口注入淄河,排水口长18米,现地面仍有水沟遗迹。其二,位于西部,由一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河道组成。南北河道,自小城东北角始,和小城东墙、北墙的护城河相接,顺势北流,直通大城北墙部排水口,注入城外壕沟,长2800米,宽30米左右,深3米以上。南北河道北部又分出一支流,略偏西北方向,长1000米,经大城西墙排水口入系水。此排水道口,已于1980年发掘清理,东西长43米,南北宽7米,深3米,用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水口分上下三层,每层5个方形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流出,人却不能通过。这是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科学建筑,为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史上所罕见。现已在排水道口周围,修建了保护性院墙,在院门两侧墙壁上,刻有文字介绍和平面方位图。

(二)历史悠久的齐国古长城

谈到齐国的城市建设技术,不得不谈齐国的古长城,它是齐国城市建设技术的延续和发展。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侵略、吞并,战争连绵不断。为了保护自己,抵御外敌侵略,各诸侯国纷纷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来修筑城墙。齐国也不例外,齐长城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修建的。《水经注·济水》曰:“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曰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在洛阳曾出土一套编钟,上面的铭文也有一段提到齐长城:“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这些记载都说明,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已经建起了自己的长城,而且确实在战争中派了用场,比秦始皇命令修筑的万里长城还要早上三百多年。

齐长城绵亘千余里,它的修筑也是旷日持久的,前后历时二百六十多年才完成。据考证,齐长城的西段于公元前554年左右建成。根据《管子》记载:“管子问于桓公:‘敢问齐方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说明齐有长城的时候,国域是方圆500里,齐的长城主要是用来防御近邻鲁国的,后来也用以防御楚国。齐古长城西起黄河畔,东到黄海滨,逶迤于今山东长清、泰安、历城、莱芜、章丘、博山、沂源、临朐、沂水、莒县、五莲、诸城、胶南等13个县。齐长城是齐国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建筑艺术上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修筑得非常科学。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交战以车战为主,所以就齐国而言,泰山东西绵延近200里的山脊,无疑是很好的天然军事屏障。借助这样有利的地势修筑长城,有不少地段根本无需构筑。

齐长城作为诸侯争霸战争的产物,因战争而兴建,也必因战争而亡。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和周围诸侯国的日趋衰弱,齐长城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齐长城更是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了。于是,齐长城在人们漠然的目光中渐渐颓败,慢慢地失去了踪迹。齐长城的遗迹,在今博山一带尚有残存。现存博山区内的齐长城共有13段,即双堆山、阎王鼻、龙贝峪、千贝峪、凤凰山、峨岭、点将台、亮兵台、西门外、北门、东门、围屏山等。位于博山区内的齐长城几乎全是用自然石块砌成的,唯有凤凰山一段系土石混合结构。点将台、亮兵台、西门、西门外、北门等遗址保存比较完好,长2200米,墙基宽6米,高2—4米。登临城墙高处,当年列国纷争、群雄割据之景油然浮现眼前。这是齐地最浩大的地表文物,也是齐地土石建筑的杰作之一,闪烁着齐文化的光彩。

说到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追根溯源,这个故事的原型起源于齐国。那是在齐庄公二年,庄公伐晋,胜利班师后仍觉余兴未尽,于是指挥军队去袭击莒国,但遇到了莒国军民的顽强抵抗,齐国大将杞梁也战死沙场。后来,齐庄公与莒国讲和。在回国的路上,庄公在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他对杞梁的勇猛由衷地爱惜,也为损失一员勇将而无限悲痛,便派人向她吊唁。杞梁的妻子闻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战死,悲痛交加,但她是个很懂礼法的女子,强忍悲痛辞谢说:“杞梁如果有罪,哪敢惊动国君派人吊唁?如果无罪,还有祖上传的破屋在那里,我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齐庄公闻知此言后,深感惭愧,便亲自到杞梁家里设祭吊唁。杞梁的妻子在齐庄公等人走后,悲痛欲绝,想到自己上无亲长,下无子女,无依无靠,愈发难过,于是就来到城墙下,抚着她丈夫的尸体失声痛哭,以至于过路人无不为她的遭遇而伤心流泪,为她以后的境况而忧虑。就这样,杞梁的妻子连续哭了十天,城墙也让她哭塌了。埋葬完丈夫的尸体,她就一路哭着来到淄水边,投水而死。第一个讲叙崩城故事的人,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里曾经记述杞梁妻哭崩城一事。而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崩城之事是在他的《列女传·贞顺传》中。书说:“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从此以后,大家一说到杞梁之妻,总是说她哭夫崩城,而把她“却郊吊”这件为礼法之事所重的核心内容给淡忘了。南宋时,有人作了《孟子疏》一书,书中说:“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杞梁之妻的大名这时才出现了,这就是孟姜!自此以后,这两个字就为人们所承认,大家不称她为“杞梁之妻”而称她为“孟姜”了。随着故事在民间流传和不断变化,后来发展成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受到了后世的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