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露锋芒的少年
耶律楚材,北方契丹族人,辽皇族的子孙,出生地在燕京(今北京)西山。复姓耶律,名楚材。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六月二十日,一个新的生命在尚书右丞耶律履的宰相府中诞生了。他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耶律履这年60岁,老来得子,自然非常高兴。在这以前,耶律履虽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时都已长大成人,可是其才平平。因而对这个晚年所得的幼子,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常常对家人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将来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耶律楚材出生时,辽国已经被金所灭几十年了,此时金国的统治政权也已经摇摇欲坠。耶律楚材的父亲是一个有预见的人,他就借用《左传》中“楚虽有才,晋时用之”的典故,为儿子取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楚材,字晋卿。这个名字,寄托了父亲的美好愿望。即使金国灭亡了,也希望儿子能通过其他途径成就一番事业。果然,耶律楚材这个金国的人才最后成了蒙古国的著名丞相。
耶律楚材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其父为官清廉,又乐善好施,没有攒下殷实的家产。母亲杨氏是当时名士杨昙之女,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读书,很有文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她遵从丈夫希望楚材学有所成、光宗耀祖的遗愿,带着他从上都(今北京)回到老家东丹(今辽宁北镇一带)。在医巫闾山的桃花洞南部的悬崖上修了两间小屋,教儿子刻苦读书。母亲把全部心血和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母亲曾经做诗言志:“挑灯教子哦新句,冷淡生涯乐有余。”在那里,母亲耐心细致地教,而耶律楚材非常刻苦用功地学,母子俩虽穷苦但也其乐融融。正是在母亲的精心抚养和教育下,短短几年,他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他秉承家族传统,学习汉文典籍,精通汉文,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医卜及释道之学,还写得一手好诗。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耶律楚材17岁,根据他学习的情况已经可以出仕了。按照大金国的制度规定,宰相之子可以赐补省掾(在朝廷各部门管理文书、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吏),耶律楚材的两个兄长都是这么做官的。可是耶律楚材却不要这个特权,希望参加正规的进士科考试。金章宗认为旧的制度不应轻易更改,特别下了一道敕令要当面对他考试,亲自过问了几件疑难案件的处理过程,同时参加考试的十七个人中,耶律楚材答得最好,便被正式任命为某个政府部门的掾官,协助长官掌管文书,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后来又被正式任命为开州(今四川开县)知事(一县之行政长官,同“知县”)。25岁那年,耶律楚材就任金国丞相完颜晖手下的左右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