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基础、社会与发展心理学
本阶段内容介绍:
本阶段包含三门课程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这三门课程是心理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咨询相关知识、分析咨询案例的基础。学好这三门课程对于发现求助者的问题、原因、制订计划、实施咨询等都很有帮助。
本阶段学习建议:
这三门课程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会采用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核,重点掌握和理解基本的知识点,领会教材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再认识,为技能部分的灵活应用打好基础。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普通)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学习时先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然后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等。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见表2-1。
表2-1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产品。
·心理是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
·心理现象既是机能又受制约。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纷争
心理学重点学派见表2-2。
表2-2 心理学重点学派
第四单元研究原则和方法不作为考核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树突接受刺激,轴突传递刺激。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外周神经系统又叫周围神经系统。【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一)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二)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从功能上划分,外周神经可分为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躯体神经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具有拮抗作用。它们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一)脊髓(不作为重点)
(二)脑干【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脑干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间脑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个部分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下丘脑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四)小脑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半球有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其中额叶最大。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惯用右手的人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在理论考试中不作为重点,但在技能考试中,二级学员要注意结合二级技能“识别病因”中的生物学因素部分进行学习。
第二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二)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两者成反比,感受性越强阈限越低。
·韦伯定律(ΔII=K)和费希纳定律(S=KlgI)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这四点要求知道定义,会举例子。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二)视觉器官
·视网膜最外面一层的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
·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明视觉器官。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在弱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
(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光越强,看起来越亮。饱和度取决于色彩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反之饱和度越大。
·色光的混合是相加的混合,颜料混合是相减的混合。
2.色觉异常
·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色觉异常可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造成的。女性色盲的人数仅仅是男性色盲人数的1/10。
二、听觉【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感受性: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人们在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变化,20岁达到最高,之后降低特点是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二)听觉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三、嗅觉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四、味觉
·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
·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五、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的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也不准确,还具有放射的性质。
六、痛觉
·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有保护作用,最难以适应。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知觉:人的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要求知道定义,会举例子)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一、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在估计的准确度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二、错觉【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很难克服。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
第七单元 记忆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种类(五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外显记忆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按照是否能够加以陈述,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存储和加工方式,记忆分为以下三个记忆系统(见表2-3)。
表2-3 记忆系统
三、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三环节):①识记;②保持;③回忆(再现)和再认。
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作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艾宾浩斯自己给自己做记忆实验,他用的记忆材料是无意义音节。
·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五、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
·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因效应。
第四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二)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抽象与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的形态,我们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照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按照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分为创造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概念的掌握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内涵和外延是反比关系。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1.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作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3.定势的作用: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叫定势。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
区别: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一)外部言语及其种类。
(二)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三、言语运动中枢机制
(一)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分,此中枢受损伤—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二)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位于顶叶、枕叶、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损伤—接受性失语症。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受损伤—失读症。
(四)书写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受损伤—失写症。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作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二、想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颖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创造想象。
2.再造想象。
3.幻想:幻想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关联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第五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一、意识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
二、无意识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共持续90分钟左右,之后进入快速眼动阶段,梦境开始。之后四阶段重复。
(二)梦:梦的特点包括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三条。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的休息。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一、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二、注意的种类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以及有意后注意。【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广度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个,即5~9个,互补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个。
二、注意的稳定性【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一段时间的特性。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分心是不良的注意品质。
三、注意转移
·注意的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的现象。它是一种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
四、注意分配【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不在同一感觉道,用不同心理操作完成。
第六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二、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产生: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或叫驱力,它是生理性的动机。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三)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四)动机的种类
·兴趣: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现象,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的品质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四点。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缺失性需要。
第七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绪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第二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
·维度主要体现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
第三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是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例如焦虑。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2014年5月2级、3级真题知识点】
(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作心情。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三)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第四单元 意志
一、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为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之一:准备阶段
按勒温的说法,动机冲突有四种形式(理解)。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三、意志品质【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意志的自觉性。
(二)意志的果断性。
(三)意志的坚韧性。
(四)意志的自制性。
第八节 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能力的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二)环境和教育。
第二单元 人格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第三单元 气质
一、气质概述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分。
三、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一)胆汁质(强、不平衡);
(二)多血质(强、平衡、灵活);
(三)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四)抑郁质(弱)。
四、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一)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二)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三)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四)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五)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第四单元 性格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一)G.W.奥尔波特(创始人)的人格特质理论。【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四)人格五因素模型。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人当作一个社会实体来研究,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来解释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门科学。为什么人会对某件事持不同看法?—态度;人为什么会侵犯别人?—侵犯;为什么人会自觉不自觉地跟从别人,做出与别人同样的行为?—从众。从几个有限的问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到社会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除了提到的问题外,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群体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环境背景与人们行为关系等,也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学好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求助者问题的社会性原因很有帮助,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用意义记忆的方法来记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
·英国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麦独孤。认为12种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价值中立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不作为考试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一)家庭:最重要。
(二)学校:不可或缺。
(三)大众传播媒介。
(四)参照群体。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
(二)性别社会化:【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1.性;(生物学概念)
2.性别;(心理学概念)
3.性别角色。(社会学概念)
(三)家庭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四)道德社会化。
(五)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分类
(一)按照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按照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三)按照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四)按照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一)角色期待;
(二)角色领悟;
(三)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自我的定义: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和客我是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
1.主我:是认识的主体。
2.客我:是认识的对象。
3.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
2.心理自我;
3.社会自我;
4.理想自我;
5.反思自我。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二、身份
(一)定义。
(二)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多重性;
4.稳定性;
5.契约性。
三、自尊【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一)自尊的定义: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行为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
·图式的作用包括: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的定义
印象是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觉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加法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四)中心品质模式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四)关于中国人的面子
中国人重视的是“重要他人”,西方人重视的是“概括化他人”。
第三单元 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对可控因素的归因,可以使人们对未来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和外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形原因;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
·外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
·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四、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因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如果三个因素都高,人们倾向于外归因;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低,一致性高,人们倾向于内归因。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社会视角
(二)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
(三)观察位置
(四)时间因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含义
二、动机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和动机
·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即合群,是人际的最低层次。
(一)亲和起源于依恋。
(二)亲和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1.情境因素:悲惨的情境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压力大的环境下亲和动机增加。
2.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焦虑情绪则相反。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二)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的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①目标的吸引力;②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③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三、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四、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成正相关。【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五、利他动机
·利他行为:利他动机支配的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行为的原因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情境;③时间压力;④利他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①心境;②内疚;③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定义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嫉妒: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耻、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①针对性;②持续性;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三)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四)内疚: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①内在性;②对象性;③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C(cognition,认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A(affection,情感):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B(behavior,行为倾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情感成分起主导作用。
二、态度的功能
三、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二)强度;(三)深度;(四)向中度;(五)外显度。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传递者的威信;②传递者的立场;③说服的意图;④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1信息差异;②畏惧;③信息倾向性;④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②人格因素;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预先警告;②分心(即注意分散);③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F.Heider)的平衡理论: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海德提出了一个P-O-X模型说明他的观点。
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其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之间如果是肯定的,那么相应的平衡状态为强平衡,相应的不平衡状态为强不平衡。
·个体(P)、他人(O)以及另一个对象(X)。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
·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二、共同的结构
三、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上行、下行与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的沟通
一、目光
·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它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一)身体运动;
(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
·服装、饰品、化妆和携带品也能透露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信息。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一)公众距离;
(二)社交距离(咨询师与求助者);
(三)个人距离;
(四)亲密距离。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①个体性;②直接性;③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的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①情趣爱好方面;②态度;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④隐私。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①相互性原则;②交换性原则;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④平等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亲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①熟悉与邻近;②相似性与互补;③外貌;④才能(有才能的人犯一些小错误可以增加他们的魅力);⑤人格品质(真诚最受欢迎)。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一单元 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
·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还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①真从众;②权宜从众;③反从众。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①群体因素(3点);②个体人格因素(2点);③情境的明确性;④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社会干扰: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三、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磨洋工。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一)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二)模仿的意义:①模仿是学习的基础;②适应作用;③促进群体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四)塔尔德的“模仿律”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模仿律包括: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一)暗示的定义: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二)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三)暗示的分类。
(四)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年龄小,则容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
三、社会感染
(一)较大范围内信息与情感的传递过程。
(二)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特点:①相异性;②成熟性;③高级性;④生理性;⑤利他性。
二、爱情与喜欢
·区别:①依恋;②利他;③亲密。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
四、爱情的形式
(一)浪漫式;
(二)好朋友式;
(三)游戏式;
(四)占有式;
(五)实用式;
(六)利他式。
·哈特菲尔德等人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
·印度学者古普塔等研究表明:激情和浪漫能持续五年左右。
第二单元 婚姻
婚姻的定义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婚姻行为取决于婚姻动机,一般有三种:经济、繁衍、爱情。
·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
第三单元 家庭
家庭的定义: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更好地加以记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心理发展”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是学习发展心理学首先需要弄清的。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心理的种系发展;
2.心理的种族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①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③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第二,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第三,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第四,“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一)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适用性、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被试容易流失,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跨文化比较研究;跨科学、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一)观察学习。
(二)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教育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如果在这个最佳时期提供教学,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4.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
(1)以个体的发展成熟为前提。
(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
2.前运算阶段(2~6、7岁):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见表2-4)。【2014年5月2级、3级真题知识点】
表2-4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价缓慢。
·敏感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宽窗口”。
·关键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一段时间的“窄窗口”。
·在2岁前,改善的儿童获益较大,追赶得更快,发展得也更完整。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者。
·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志。
·发展心理学界把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视为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为明确起来。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被认为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第一类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等。它们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被称为生存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有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等。它们会在出生后的4~6个月内自行消退。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二、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1.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2.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3.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手的抓握发展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有从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还有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
一、模仿学习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
二、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来喂奶的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技能的发展,听觉技能的发展。
·婴儿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模式知觉、深度知觉(六个月开始产生)。
二、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婴儿注意的发展是从不随意注意发展到随意注意。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
·在婴儿出生12个月之前:以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导。
·在婴儿出生12个月之后:以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的水平。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婴儿的发音
·婴儿发音的阶段性:①简单发音阶段;②连续音节阶段;③学话萌芽。
·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二、婴儿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的发展: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为50~60个。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至1000个左右。
三、婴儿句子的发展
·婴儿句子的发展:单词句到多词句;简单句到复合句。
四、语法的获得
·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2.按类型划分: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
(二)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二、婴儿的基本情绪的发展【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左右)。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1.自发性微笑阶段。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
(四)分离焦虑。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一)依恋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安全型是积极依恋,回避和反抗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识。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识。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幼儿期是指3~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第一,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第二,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第三,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游戏的发展
(一)技能游戏: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二)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的主要形式,又称假装游戏。
(三)规则性游戏:童年期及以后,游戏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三、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一)以主题游戏为主;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五)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四、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主要是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平行游戏可视为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的过渡形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五、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级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部分。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①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②具体形象性的动态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①由近及远;②由表及里;③由片面到比较全面;④由浅及深。
3.自我中心现象。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测性。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发展。
①实物概念的发展;②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①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②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具有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性特点。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3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000个左右;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3000个左右,7岁儿童的词汇可多达4000个。其中3~4岁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幼儿期平均每天增加数个词。
(二)词义的深化。
·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词义笼统含糊;词义所指非常具体;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级增加。
三、句子的发展
(一)理解句子的策略:
①语言策略;②词序策略;③非言语策略。
(二)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符合句;
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4.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五、语用技能的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个性的初步形成
(一)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四)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①父母的教育方式;②同伴关系因素。
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幼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四、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一)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
1.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如下:
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
(一)复诵策略;
(二)组织策略;
(三)系统化策略;
(四)巧妙加工策略。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2014年5月2级真题知识点】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1.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①直观形象水平;②形象抽象水平;③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①演绎推理;②归纳推理;③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能力,中年级向高年级的发展速度,快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发展速度。
·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1.掌握守恒;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第一,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
第二,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
第三,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第四,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自我控制能力。
·罗滕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的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二、道德发展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四、友谊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
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约12岁):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年龄是指11、12~15、16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险期。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一、生理发育加速
(一)身体成长加速:青春发育期也称第二加速期。
·身高快速增长;
·体重迅速增加。
(二)生理机能发育加速。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性器官发育;
·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性征);
·性功能成熟;
·青春发育期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两年。
二、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
三、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一)心理生物性紊乱;
(二)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内容包括:
第一,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第二,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第三,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第四,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半成熟现状是指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少年期的短时记忆达到个体一生的最高峰。
(二)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二、思维的发展【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一)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少年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属于形式逻辑思维,特点为:①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②假设演义推理能力的发展。
(二)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1.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趋势;
2.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二、情绪的变化
(一)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早期时,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后期时,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独特自我”与“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表征。
(一)独特自我:一种个人的虚构,是一种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
(二)假想观众: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
四、第二逆反期
(一)少年逆反期的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3.观念上的碰撞。
(二)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三)反抗的形式。
1.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2.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四)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年龄时段:
·第一逆反期:2~4岁。第二逆反期:10、11~15、16岁。
2.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
(1)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2)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就感”。
3.两个逆反期的不同:
·第一逆反期: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他们所要求的独立作为中,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
·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
(五)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帮助少年儿童度过逆反期,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2.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事实;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4.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一、网络游戏成瘾
(一)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第二,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四,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二)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初期:精神依赖;
中期:躯体依赖;
后期: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
(三)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等。
2.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主要表现: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先兆: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出现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并缺乏幽默感等现象。
·主要原因:遗传因素、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和不平衡以及困难和危机感、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对性的妄想等。
三、自杀倾向
(一)自杀倾向的年龄趋势和性别差异。
(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
2.家庭环境;
3.学校的强大压力;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三)自杀倾向的先兆。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一,犯罪率增加;
第二,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
第三,犯罪在性别上有女性增加的趋势;
第四,未成年人作案特点日益呈暴力化、团伙化趋势,犯罪类型集中在抢劫、强奸和盗窃,这类犯罪占全部犯罪类型的八成以上。
(二)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及预防:
1.有些家庭成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温床;
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3.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青年期的年龄范围在17、18~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2.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3.生活空间扩大。
4.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一、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帕瑞将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二元论阶段;
2.相对性阶段;
3.约定性阶段。
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
(一)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
(二)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
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
2.形成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3.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三、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解能力。
·青少年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表现为:
第一,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
第二,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
第三,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和品行成分。
(一)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二)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二、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自我同一感就是自我认同感。
(一)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接纳: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马西亚归纳出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扩散)。
(二)同一性征候群。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的特点归纳为:
·同一性意识过剩;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
·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三)延缓偿付期。
·延缓偿付期:青年在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而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青年对社会的“延缓偿付期”。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延缓,所以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三、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二)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
(三)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1)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提高,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提高。
(2)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并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相互制约。
(3)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时间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时间的影响。
四、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柯尔伯格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
阶段2: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取向;
阶段4:“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归纳为:
第一,道德发展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阶段6的道德准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却难以实现。
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更年期
·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有女性和男性之分。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衰老过程的起点,同时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一、女性更年期
多数妇女为45~55岁,一般延续8~12年。
·女性更年期的特征:
1.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代谢有关的组织渐渐退化;
2.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多种多样。
二、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的特征:
1.性功能降低;
2.伴有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精神状态和情绪失常变化。
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年转换期
·莱文森把人生的40~60岁划分为中年期:40~45岁为转换期,55~60岁为高峰期。
二、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
三、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四、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中年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水平。这表现为思维活动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中年期思维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
(二)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一)早期对中老年期智力发展趋势的观点。
(二)特殊智力学说。
·卡特尔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
晶态智力: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
液态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
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的发展实际上是人格发展的基础。
(一)关于自我的概念。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第二,自我是第一“组织者”。
第三,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第四,爱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①尊奉者水平;②公平水平;③自主水平;④整合水平。
(三)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①年龄;②受教育水平;③认知发展水平。
二、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一)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包含两重基本含义: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二)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1.内省日趋明显;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三)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一般被认为是完美人格。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次级控制: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这段时期,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老化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第一单元 老化的原因
·老化只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个体出发;
个体的社会关系出发。
·以个体变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遗传学说、行为老化学说等。
·强调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理论:疏离学说、适应学说。
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对老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老年丧失期观点
1.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
2.老年丧失期所丧失的内容:身体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
3.老年丧失期观点的理论依据:把人视为生物机体,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作现行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第一,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
第二,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第三,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
第四,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
·毕生发展观理论对于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这一总的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人之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一)老年期视觉减退。
(二)老年期听觉减退。
(三)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一)老年人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
(二)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
(三)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
1.信息提取困难。
2.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3.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1)意义联系法;
(2)分类法;
(3)联系实际法;
(4)想象法。
(四)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2014年5月3级真题知识点】
1.加工速度理论;
2.工作记忆理论。
(五)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注重运用记忆效果。
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1.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
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5.回忆往事。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
1.生物学的衰老;
2.心理上的老化;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五单元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一、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六、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老年人适应老年生活的模式: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