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爸爸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

爸爸是不会倒塌的家庭顶梁柱

慈母严父,父爱如山。在一个家庭里,爸爸是顶梁柱,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对妈妈与孩子来说,是一种责任,一个精神支柱,一种依靠,要给予妈妈和孩子无尽的安全感。把深爱如山的父爱给予孩子,让孩子感到爸爸是坚强有力的家庭顶梁柱。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是关键。作为男性,爸爸更多地提供给孩子成长的主干,母亲的细心则提供了枝叶与养分。只有粗细结合,孩子这棵树苗才会长得主干挺拔,同时又枝繁叶茂。

爸爸在孩子眼中是力量的象征。但这种力量,不应仅仅狭义地体现在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上,更应体现在家庭的精神支柱上。他具有协调家庭、关心培养孩子、热情教育孩子,使孩子深深感应到父爱之神圣、父爱之伟大、父爱之温暖,认识到只有在充满父爱的家庭中,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之完善,情感之平衡。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就是妈妈与孩子的精神支柱。他给予这个家庭的爱是深沉的。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就要对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所了解,了解孩子的妈妈现在到底有哪些担心与不安,孩子到底有哪些需求或不满,母子的关系如何,等等。必须要正确地掌握这些状况,给妻子以有力的支持,为孩子解除成长的困惑,营造一种乐观向上的家庭气氛。

身为一家之主,爸爸必须要了解妈妈的立场。养育孩子非常艰辛,并不是孩子上了学,妈妈的负担就减轻了。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学、成绩一直上不去等,需要操心的事情还很多。在精神上,妈妈的负担也很重。她需要你的关怀与体谅,需要你在精神上给予她有力的支撑。孩子生存于压力较多的社会中,会受到他人“做得好、做得不好”的评价,需要不断适应,同样也需要从你这里找到谅解与支持。让家中每个人都拥有心理的自由,这是成为精神领导者的爸爸的责任之一,必须靠爸爸自己多加努力才能做到。当孩子与妻子向你诉说心里话时,他们无疑在认为你是他们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爸爸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对孩子来说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对孩子既要关心疼爱又要同朋友一般平等地交流相处。爸爸可以通过对妈妈的爱与关心来间接地影响孩子,也可以从与孩子的直接交往中发展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指导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称职的男性引路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爸爸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学习成绩、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爸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席,对妈妈和孩子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诸如,妈妈心力交瘁;孩子智力发展缓慢;孩子学业成就较低;孩子缺乏应有的自信;影响夫妻关系和孩子未来的婚姻;男孩子很难建立起父子的认同,所以长大后在成为负责任的爸爸上会有障碍。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爸爸,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带孩子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又能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也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拥有各不相同的心理世界。关爱孩子的内心,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

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周围世界。一种鼓励式的态度或教养方式,有时比爸爸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少更为重要。通过言传身教,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和动手实践,加强与同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培养孩子的果敢性、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爸爸,要和妈妈共同分担教育职责,要亲力亲为。对于亲子关系,哲学家纪伯伦说得好:“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他们经由你而来,却不是你创造的。跟随你却不属于你。你是弓的话,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飞箭。”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爸爸必须意识到你对孩子的重要性,对孩子负起当爸爸应有的责任。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有了你,家庭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运转下去。爸爸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做一些表率,也是对一个家庭的责任,所以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爸爸是最关心孩子和妈妈的人!是给孩子指导方向的人!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个不会倒塌的家庭顶梁柱,为孩子撑起一片父爱的天空,孩子才会安全幸福地成长!

在男孩眼中,以后要当个爸爸那样的男人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在婴儿期和学步期,男孩沐浴在妈妈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但是,再过3~5年,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在爸爸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很多社会学家认为,男孩如果大部分的时间和妈妈在一起,长大以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男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男人,就会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父爱是高山,母爱如大海。爸爸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研究发现,男孩在他成长中寻找爸爸榜样的作用比起说教、责骂、惩罚、收买和哄骗等做法要有效得多。男孩往往会专注爸爸的一举一动,注意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每一个微小的差异。如果爸爸经常在家发火、侮辱妻子,儿子就会对妈妈和其他女性采取同样的不尊重态度;如果爸爸经常喝酒过多,儿子也可能会染上酗酒等恶习。如果爸爸是诚实可信、关爱他人、严谨自律,并能用心经营自己家庭的男人,那么男孩也会受到这些品质的影响,将来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负责的男人。因此,做爸爸的必须为你的小男子汉做出榜样,这将有利于培养男孩的人格魅力和自主能力,使你的小男子汉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在男人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完美虽然不易,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爸爸,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去过酒馆。

在男孩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通过对爸爸榜样作用的模仿来实现的。对于男孩来说,榜样作用就是通过克服恋母情结,度过人格成长的危机,继而追随效仿爸爸,以期将来也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爸爸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儿子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注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身教重于言传,爸爸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孩子收入囊中。如果爸爸自己行为不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行为不出差错?丰子恺曾说:“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人,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都很容易被接受。父亲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亲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刚刚读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常常有意识地模仿爸爸的男性风格特点。在一家人乘车外出时,男孩经常会热情地招呼爸爸:“爸爸,快来,我们男的坐前排,女的坐后排。”事例中,这个男孩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是像爸爸一样的一个“家伙”。这就是他在刻意地模仿爸爸的动作行为和男性风格。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小男子汉,作为爸爸,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爸爸在儿子榜样作用中的突出地位不可小觑。因此,爸爸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满意的效果,就要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作为爸爸,你需要以身作则,为男孩做出人生的榜样;你还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将男子汉的气概传输给你的男孩。

作为爸爸,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同时,你还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一样,具备一切优秀的品质:诚实、乐观、积极向上、有头脑、有能力。但是,你的这些希望并不是很轻易就能够实现的。对于爸爸而言,言传身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最适合男孩的教育手段。要知道,男孩是尚在接受培训的男人,他出于本能的行为习惯需要爸爸的循循善诱。同时,与男孩交流,用语言把调皮、不懂事的男孩教育好,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在女孩心中,以后要嫁个爸爸那样的男人

人们通常认为女儿经常跟着妈妈,她的性格形成自然受妈妈的影响更大,甚至生活习惯也以妈妈为榜样,其实不然。爸爸对女儿性格的形成往往有更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女儿在内心会相当爱爸爸的。爸爸的举止言行,是她模仿的对象。一个好爸爸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及温和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一个女孩在很小年龄即开始认识爸爸的一些性格,亲近爸爸,让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对的,她不必一切都像妈妈,这对她个性的发展很重要。

爸爸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是女儿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位男性,她对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爸爸,不管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坏。如果爸爸给予女儿的是积极的影响,女儿会感受到爸爸的责任、坚强,这样爸爸既可以成为女儿的榜样,也可以帮助女儿明白她作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女孩的恋父情结很普遍。好多女孩希望嫁一个像爸爸那样的男人!对于养育女孩的家庭来说,为了培养女儿良好的男性观,爸爸应该成为她的偶像。女孩子男性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爸爸的影响。具有正确男性观的女孩,会选择与这个男性观相应的男子作为结婚的对象。

作为男性角色的榜样,做爸爸的要传授女儿生活上重要的经验与教训。一个有影响力的爸爸无形中给了女儿一个未来丈夫的模范榜样,替她订出一个判断未来夫婿的标准。

尽管妈妈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了女儿,爸爸却会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女儿似乎永远是爸爸心中最柔情的那个角落,即使再严肃的男人在女儿面前也会温情万种,因此,爸爸对女儿来说永远是个特别的角色,对女儿未来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女儿对爸爸的印象不好,或者爸爸在生活中忽视了她的存在,她就会在将来择偶时,设法取代心中的爸爸形象。

爸爸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是再忙也应拿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在女儿身边。爸爸更容易给女儿带来安全感,这在她的成长中是必需的。女儿如果从小缺乏这种安全感,在她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去寻找“爸爸”,这会导致心理障碍。

女孩多渴求得到爸爸的疼爱,从情感潜意识上更偏向爸爸,对爸爸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更强。这是因为她能够从父爱当中得到异性的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女孩对父爱的情感效应突出,表明她能从心灵深处理解和宽慰爸爸的感情和过失。而相应的,父爱更能使她得到一种崇高的精神慰藉。女孩在受到挫折或遇到困惑时,得到爸爸的关心、爱护,将是她人生莫大的安慰。

爸爸给予女儿的认可和赞同不同于妈妈所给予的。妈妈与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较多,正因为如此,爸爸对事物的评论和反应对女儿的影响更大。因为爸爸的表达是通过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并且次数很少。爸爸的积极介入有助于抑制女儿对妈妈的过度依赖。爸爸对女儿及其能力的信任会逐渐给她自立的信心,在女儿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作为爸爸,千万不要吝惜在别人面前骄傲地介绍:“瞧,这就是我的女儿!”

女性气质对一个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气质虽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女孩早期与爸爸的交往却会促进或阻碍这种气质的发展。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比如当女儿注视爸爸的时候,爸爸能够以微笑的眼神响应,如果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赞赏,那么,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备受鼓舞。女儿对性别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爸爸对她如何反应的影响。

爸爸应该关注女儿的异性交往,给女儿以正确的指导,这一点是妈妈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在女儿到了开始异性交往的阶段,爸爸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很多爸爸觉得自己作为异性,不方便与女儿谈这样的话题,其实爸爸从异性的角度给女儿的建议以及如何处理异性交往中面对的问题,对女儿更有指导意义,这和妈妈从同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女儿大了,慢慢就会和爸爸疏远”的观点,教育心理学家表示并不同意。少女时期获得爸爸关怀与支持的女性,会有较好的感情与性心理发展,成人后处理与异性亲密关系的能力也较强。爸爸对女儿的感情、性心理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女性是否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别,与她们感觉爸爸是否予以肯定和支持大有关系,内心认为爸爸越肯定她的女性性别,她处理性问题的能力就越好,反之亦然。爸爸让女儿感到威胁、疏远、不关心,会使女儿失去安全感,也会影响女儿的人格发展。爸爸也许会在身体接触上有意识地与长大的女儿拉开距离,但是,请注意,爸爸永远不应该在情感上与女儿拉开距离。他永远要让女儿感到他的认可和接受。

爸爸对孩子的早期语言影响更大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专家调查了92个家庭,这些家庭的幼儿父母均有稳定的工作,孩子的年龄在2~3岁之间。调查的内容是确定这些幼儿所掌握的词汇有多少来自妈妈,多少来自爸爸。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多于爸爸,但幼儿通过模仿爸爸的话语而掌握的词汇更多。研究还显示,幼儿通过爸爸掌握的词汇越多,其语言能力发展得越快。美国专家认为,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时,能力十分有限,妈妈提供的词汇量大大超过了其模仿能力,从而导致孩子将模仿对象转向爸爸。不过专家表示,妈妈对3岁以上孩子学习语言起主导作用。

妈妈通常被认为在幼儿的语言培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一项研究表明,在幼儿最初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爸爸的作用比妈妈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妈妈说得太多了。

在双职工的家庭,爸爸对于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相当重要。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当孩子两岁的时候,如果爸爸的词汇更丰富,变化更多,孩子将会在3岁的时候取得更好的语言能力。研究发现,妈妈的词汇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影响,爸爸的作用能够更好地预测孩子3岁时的语言能力。之所以出现这个差别,可能与父母对孩子不同的交流习惯有关。比如,爸爸喜欢跟孩子玩游戏,而妈妈喜欢指导。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爸爸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爸爸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和相处的质量密切相关,其中尤以相处质量的作用最为重要。与孩子相处时,爸爸应当积极主动地和孩子互相交流。无论是共同进行运动活动,或是摆弄玩具的精细活动,互相应答的语言游戏等,都会为孩子带来新的经验,促进其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爸爸应利用闲暇时间,带孩子到公园、郊外、博物馆等场所,在乐享亲情的同时,也为孩子的动作、语言、认知与情绪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爸爸必须丰富孩子的生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在日常谈话中、在家庭中,时刻注意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根据孩子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孩子创设条件,让孩子们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要有计划地带领孩子直接观察,给孩子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孩子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也需要爸爸做具体指导。孩子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孩子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孩子听录音故事、听你讲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孩子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要利用与孩子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无拘无束,愿意与你多交谈。当孩子用语不当时,爸爸应及时予以纠正。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孩子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孩子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孩子的发音不准,爸爸要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使孩子掌握得快,说得好。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

爸爸还应注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知道在浩瀚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的性格主要源于爸爸

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往往都是由妈妈管教,做爸爸的很少过问孩子,或者经常在外,孩子由于很少接触爸爸,得不到爸爸更多的爱,使孩子缺乏父母亲两种影响的平衡,这对孩子是很不利的。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个性影响有很大关系,而爸爸的影响力又比妈妈的大。

爸爸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来说,妈妈性格温柔、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照顾孩子有其先天的优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女性特征来影响孩子。爸爸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品质,对孩子可起到示范作用,对男孩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爸爸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爸爸的这些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试验,一天与爸爸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爸爸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比,前者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或者冒险精神,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而孩子如果每天和爸爸相处的时间还不到30分钟,性格会更多地受妈妈的影响,显得娇气和软弱。

爸爸是孩子性格的锻造者。孩子后天性格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爸爸。在许多方面,由于没有爸爸的影响,男孩子长大后就缺乏男子汉的毅力、刚强和力量,而女孩子如果缺乏爸爸的影响,将很难树立一种潜意识里男性的理想形象。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来自爸爸的教育对于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男孩子。爸爸相对伟岸与粗犷的形象会令他联想到男子气概,同时爸爸往往是勇敢、坚强等性格的主要塑造者。男孩子可以在爸爸身上学到对社会的适应性,树立自豪感、权威感和责任感。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为父之道颇值得借鉴。傅先生为人正直,对孩子的教育也如同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他的儿子傅敏在回忆父亲对他们的早期教育时认为,尽管父亲严厉得近乎不近人情,但“父亲的风范,大到为人治学,小到走路的姿势,我们从小都一点一滴地看在眼里,不知不觉地学着去做”。可见,爸爸的权威与影响力对孩子来说是自小就有的,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母爱可使孩子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的功能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等方面;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的爸爸,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很容易与人相处。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比妈妈更有计划性、目的性,知识面广,又兼具勇敢、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易取得好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但现阶段,我们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受到的影响几乎全来自于女性。这种单一性,对孩子的正常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作为孩子成长阶段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男性,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既是对母爱的一种强化、配合与补充,也是减少母爱负效应的一种巨大力量。只有把爸爸妈妈两种长处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才是一种较完善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具有完整的性格,在个性上全面发展。

爸爸同孩子的关系越健全,孩子应付社会压力的能力也越大。一个孩子若有过和爸爸融洽而健康的相处经验,那么他在陌生的环境中就会显得自在而大方,反之,则变得紧张。对孩子而言,爸爸意味着安全和自信。

所以,身为爸爸,除了在外面忙,也应分出些时间给孩子。比如,休息时带着孩子去公园,骑骑车、划划船,做些体育锻炼或小的冒险。在家也可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唱歌、看书,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性格完整的孩子,当爸爸的要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不可忽视自己的教育作用。

爸爸让孩子勇于动脑勤于动手

年幼的孩子对世界处处感到新鲜,有强烈的好奇心、无穷无尽的求知欲,脑子中藏着无数个为什么,什么都想“拆开看看”,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动脑思考事物的具体表现,是智慧的火花,创造性的萌芽。“自己动手”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一大跨越。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让孩子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是促使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途径。因为手与脑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中枢,令神经细胞功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大脑的运动中枢调节手指的活动能力,神经中枢与手指活动反复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为孩子越来越聪明能干奠定了基础,能直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爸爸对孩子的这种淘气和破坏行为进行打骂、呵斥。殊不知,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了许多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还让孩子养成了处处依赖大人的不良习惯。孩子的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面对孩子的“捣蛋”,请放下你举起的手掌。要知道他灵巧的手指就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是一个出了名的调皮鬼,家里的东西不知道被他那强烈的好奇心“糟蹋”了多少,但当时谁会想到,他那不安分的小指尖日后竟“捣鼓”出了多少惊世的发明。

当孩子出于好奇心拆坏玩具时,千万不要打骂、呵斥,而应该耐心地教给他拆和装的方法、技巧,同时引导孩子细心观察这些玩具,让他从小养成做事就要动脑筋、手脑并用的习惯,从而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为孩子买玩具时,选购一些可供儿童动手拼搭的建筑玩具,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和动手愿望,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浪费。爸爸还可以利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自然材料教孩子自制玩具。可以与孩子一起制作风车、风筝等到户外去玩,让孩子体验创造的快乐。这些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孩子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孩子对他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在做中学的目的。给孩子提供做的机会,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孩子创造的乐趣。知识可以靠今后的积累,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失之交臂,将留下不可弥补的终生遗憾。

更有一些爸爸因溺爱而包办孩子的一切事物,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然而就在爸爸为孩子盛好每一碗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便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这无疑极易扼杀孩子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良好机会,也容易使孩子从小养成处处依赖父母、对父母不孝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应该让孩子多动手。

做爸爸的要严而有格、爱而不溺,注意培养孩子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尽可能地学会自理,对他是很有好处的,这一方面能够让孩子在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学到一些劳动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也能够独立的做事情,从中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是非常有用的。

爸爸能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就能体会到做爸爸的不容易,孩子就能懂得孝顺、懂得回报。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培养将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事业中,他们有了学习知识的热情,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他们会勤于思考、勤于动手,能主动地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从中不断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书写出自己精彩的生命历程。

爸爸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源泉

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社会地位,决定了爸爸对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性。爸爸的性格优势和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爸爸只有和孩子频繁接触,才能把这些带给孩子。

如今有很多男孩子性格中女性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近来对某市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三成男学生缺阳刚之气,而且男孩子女性化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初中、高中要比小学严重。这是明显的性别教育缺失造成的。可很多家庭,尤其是爸爸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造成目前男孩女性化的现象,家庭教育中爸爸角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现在家庭中,因为爸爸工作忙,教育工作一般由妈妈承担,相当一部分爸爸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已经淡出了,使男孩缺少学习的榜样。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同伴,男孩没有兄弟可学习,也没有姐妹可比较,以寻找性别定位。这样,男孩很容易产生女性化倾向。因此,爸爸要给儿子应有的男性教育,只有父母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阴阳互补、阴阳平衡,才能防止男孩的性格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在同婴儿交往时,妈妈习惯的做法是与孩子玩他熟悉的游戏,心神沉浸于玩耍之中;爸爸呢,则常常吸引孩子做一些要用力气的玩耍,以及那些特别使孩子开心的新奇玩耍。在抱孩子的动因上,父母也不一样。妈妈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竭力使他安静,限制他的活动;爸爸抱孩子则大多是为了玩,为了让孩子多探究,或者是孩子要他抱。此外,面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妈妈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相差不大,而爸爸通常倾向于鼓励男孩玩一些探索性的、竞争性的、活动量大的游戏,鼓励女孩玩一些平和的、家庭式的游戏,因此爸爸在孩子性别角色的定向方面比妈妈所起的作用要大。

爸爸较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较深刻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以及敢于探索的精神,对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其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无疑能起到独特的作用。爸爸胆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外部环境。如果爸爸教育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也就难以适应社会了。

爸爸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源泉。爸爸积极地和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女性的作用与态度有一个积极、适当而灵活的理解。研究发现,男孩在4岁前失去爸爸,会使他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故事、猜谜语等。女孩性别角色的发展也受到爸爸的影响。女孩在5岁前失去爸爸,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确定、羞怯或者无所适从。由此可见,爸爸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家庭是孩子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性别社会化的第一源泉。孩子最初是在家庭中模仿父母,进而模仿其他男女角色。爸爸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子往往把爸爸看做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女孩子则从观察爸爸如何对待妈妈的过程中了解到男人应该如何对待女人,这对女孩子成人以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缺乏父爱,男孩子容易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甚至出现男孩女性化的倾向,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差,长大以后难以为人夫、为人父。

爸爸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实在是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据专家们的研究显示,孩子在婴儿时期,以妈妈教育为主,上小学后父母责任各半,上中学以后以爸爸的教育为主,因为此时爸爸的影响力上升而妈妈的影响力下降。但是,现在许多爸爸却认为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应当是女人家的事情。也有的爸爸爱说“我实在是太忙了”。然而,难道一个“忙”字就可以使爸爸们理所当然地推掉了做爸爸的责任了吗?工作是永远也忙不完的,而孩子每天都在长大。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孩子,那么,请爸爸们记住音乐家贝多芬说过的一句话吧:“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父母应该携起手来,为孩子的成长尽自己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