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子习书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着,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千里送鹅毛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不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
真挚的情感不是物质上的多寡贵贱所能衡量和诠释的。来自远方的祝福与关爱无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关心。
教子有方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画荻教子
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
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
有人说:“母爱是无私的。”是的,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的胸怀;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儿女茁壮地成长。
弃官寻母此典出自《二十四孝》。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也是个很有名的孝子。他的生母刘氏,原来是他父亲的小妾,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设了一个计谋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
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要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谈何容易。宋神宗当朝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心思做官了,决定辞掉官职去寻找母亲。临行时,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发誓说:“找不到母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这一次,他将寻母的重点放在秦地(今陕西)。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终于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刘氏已经七十多岁了。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着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苏轼等人都赋诗作文大加赞扬。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寿昌一片真诚的孝母之心,终于使得五十年后母子团聚,不但可贺,而且可敬。
孝心是一种珍惜,一种感激,一种理解,一种怀念。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爱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有一个完整的生命!
感恩图报
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文武双全,勇而有谋,常令敌人闻风丧胆。有一次去攻打郑国。郑国大乱,郑定公想用丰厚的奖赏来招募勇士抗击。但三天过后,竟无人来应征。
到了第四天的早上,有个打鱼的小伙子来见郑定公,说他有方法使伍子胥退兵。郑定公问他要多少兵车。他说:“不用兵车,也不用粮草,光凭我这支划船的桨,就能够把好几万的吴国兵马打退。”
郑定公也只得“死马当活马医”,让他去试试。那个打鱼的人胳肢窝里夹着一根桨,到吴国兵营里去见伍子胥。他一边唱着,一边敲着那根桨打着拍子。他唱着:
芦中人,芦中人;
渡过江,谁的恩?
宝剑上,七星文;
还给你,还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
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吓了一跳问他:“你是谁呀?”
打鱼的人说:“你没瞧见我手里拿着的玩意儿吗?我父亲全靠这根桨过日子,他当初也是靠这根桨救了你的命。”
伍子胥这时才想起当年自己芦花渡口逃难的情形,十分感激那个打鱼的老大爷救命之恩,不由得掉下眼泪来。
打鱼人又说:“我们国君下了命令说:‘谁能够请将军退兵,就有重赏。’不知将军肯不肯看在我死去父亲的情面上,饶了郑国,也让我能得些奖赏。”
伍子胥说:“我非常感谢你父亲的大恩,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你们家。我有今天全是你父亲的恩德,我怎不感恩图报呢?”说完就下令退兵了。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首先在于待人是以恕人克己为前提的。一般人总是容易记仇而不善于怀恩,因此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说法,古之君子却有“以德报怨”、“涌泉相报”、“一饭之恩终身不忘”的传统。为人不可斤斤计较,少想别人的不足、别人待我的不是;别人于我有恩有劳应记取于心,人人都这样想,人际就和谐了,世界就太平了。
投桃报李
东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取王位后,发生了农民起义。后来,南阳着名的豪强,西汉皇族刘演、刘秀兄弟也乘机起兵,加人了绿林起义军,准备夺取政权,恢复刘氏的天下。
王莽听说昆阳失陷,派42万大军前往镇压。起义军在刘秀的正确指挥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王莽军。
接着,萧王刘秀主动要求去河北安抚各州郡,他在河北争取人心,扩充力量。接着,刘秀派出14名将领,带领大批兵马,去消灭河北的铜马起义军。经过多次激战,刘秀终于击溃了铜马起义军,数十万人向他投降。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刘秀决定收编这一大批人马,并把投降的起义军首领封为列侯。但是,这些首领心存疑虑,不相信刘秀会信任他们。刘秀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就让他们各自回营,照样带领自己的部下;刘秀骑着马,只带几名随从,到一个一个军营去慰问他们。
这些投降的将领见刘秀这样毫无戒心地对待他们、关怀他们,感动地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我们怎能不为他卖命呢!”
刘秀见他们都已经打心里服了自己,就把他们分别安排为自己将领的部下。这样,他一下子就增加了数十万人马。刘秀正是靠着他的诚心打动了投降义军的将领,这也是“投桃报李”精神的最好诠释。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彼此的,所以礼尚往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处事之道。在我们与别人的交往中,只有我们对别人真诚相待,以礼相待,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友谊和回报,这也是“投桃报李”的实质体现。总之,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以诚待人,就一定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个孝女名叫张菊花。她七岁那年,母亲不幸得病去世了,父亲又娶了第二个妻子。张菊花对待继母非常恭敬,百般孝顺。但继母却居心不良,想方设法来刁难张菊花。张菊花对这一切都忍了,并且还瞒着父亲,因为他怕父亲知道后会伤心。
有一天,张菊花的父亲外出做生意,继母一看,时机来了,就把张菊花卖给人家作了婢女。
事情很凑巧,张菊花的父亲在外出回来的路上,遇见了菊花。当父亲问张菊花为何在此时,她满眼泪水,却不回答,生怕连累继母。父亲一再追问,她才把自己怎样被继母卖给别人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张菊花赎了回来。
三天后,张菊花父女二人回到了家中。她的父亲见到继母后,十分恼怒,对继母呵斥道:“没想到,你是如此狠心之人,亏得平时菊花对你还那么孝顺,你却能做出这种事。我要立刻就休了你。”
张菊花见此情景,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最终被菊花的孝心所感动,答应她不休继母。
张菊花的继母没有生子,菊花在父亲去世后,对待继母跟对待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
古时有句话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说,当父母疼爱我时,做到孝顺并不困难;但当父母厌恶我时,还能一如既往地尽孝心,这才是难能可贵的贤良的子女。张菊花就是这种贤良的子女。
拜虎求生
明朝时,有个叫包实夫的人,对父母非常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