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的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对自己的人要友好,对敌人要狠,决不能不分敌我。

此典出自《东田集·中山狼传》。

赵简子在中山这个地方打猎,前面开道引路的是专门负责狩猎的虞人,后面跟着一些凶猛的猎鹰和猎犬,飞禽走兽应弦而倒的数都数不过来。这时候有一只狼站在大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赵简子从容登车,左手拿起乌号良弓,右手夹持肃慎名箭,狠狠射去一箭,正中恶狼。那狼大声痛叫,落荒而逃。简子十分恼怒,驱车追赶,霎时间,车马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足奔蹄踏的声响,如雷轰鸣。十步以外,分辨不清人和马。

这时,墨家弟子东郭先生正向中山去谋求官职,他牵着一头瘦弱的驴子,驮一口袋图书,因一大清早就出门了,所以迷了路。他望见远处尘土飞扬,心中惊恐万分。突然,一只狼窜到他的面前,抬起头来看着他说:

“先生不是有志于救助万物吗?从前,毛宝买龟放生,后来战败才得以乘龟渡江;随侯为蛇治伤,蛇从江里衔来明珠报答他,龟和蛇的灵性本来就比不上狼,今日我遇到了危险,您为什么不让我及早藏在口袋里,让我可以躲灾避祸,得以活命呢?一旦幸免,将来如果能有出头这日,先生的大恩大德有如救死回生,枯骨生肉一般,我怎么会不像龟、蛇那样诚心诚意报答您呢?”东郭先生说:

“哈哈!包庇狼而去得罪世代做官的人,冒犯有权有势的人,灾祸说不定就要临头,哪里还敢期望报答呢?然而,墨家一向以‘兼爱’为根本,我一定想办法救你活命,逃脱这场灾难,这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应该做的事情。”于是,他取出图书,空出口袋,慢慢地往里装狼,但前怕碰伤狼的嘴,后怕压着狼的尾,反复装了几次,一直都没有能够装好。东郭先生正在拖沓迟疑,追捕的人马越来越近了。狼焦急万分,哀求道:

“事情紧迫啊!先生难道真要客客气气地去灭火救溺,摇着响铃去躲避强盗吗?现在只请先生马上想办法!”说罢便蜷曲起四脚,让东郭先生拿绳子捆,它弯头至尾,曲背藏嘴,如同刺猬蜷缩腰脚,尺蠖弯曲躯体,蛇盘身子,龟缩脑袋那样,团成一团,听凭东郭先生摆布。于是东郭先生按照狼的意图,把它装进口袋,用肩扛起来放在驴背上,接着躲至道旁,等候赵简子等人通过。

没过多久,赶简子追来了,问不到狼的下落,十分生气,抽出佩剑,当着东郭先生的面“嚓”地削掉一段车辕,骂道:“胆敢隐瞒狼去向的人,就和这段车辕一样!”东郭先生慌忙趴在地上请罪,他爬到赵简子跟前,跪着说:“鄙人很不聪慧,却也想有所作为。现在奔走远方,自己尚且迷失了道路,又怎能得知狼的行踪,带着您的鹰犬去追赶呢?然而我曾经听说:‘大道以多岐亡羊’羊这种东西,一个孩子便可以制服,如此驯顺的动物尚且在很多岔路中走失,狼不能和羊相比的,而中山可以迷失的岔路又何止那几条呢!您现在仅仅顺着大路寻找,不和‘守株待兔’、‘缘木求鱼’一样吗?更何况外出狩猎,本是虞人的事,请您去问他们吧!一个行路的人有什么罪过呢?而且,我虽然十分愚蠢,难道还不知道狼吗?这种东西生性贪婪而凶狠,与豺勾结,为非作歹,您若能除掉它,我理应以微力效劳,又怎么会隐瞒实情而不讲呢?”赵简子听了,无话可说,掉头上路而去。东郭先生也赶着毛驴赶紧向前走。

走了好一阵,再也看不见狩猎队伍的踪影,听不到车马的声响了,狼估计赵简子已经走远,便在口袋里喊道:“先生留意,快把我从口袋里放出来,帮我解开捆我的绳子,拔掉我腿上的箭,我要远走了。”东郭先生便动手把狼放了出来。狼吼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刚才我被猎人追捕,情况十分紧迫,幸亏先生救了我。现在我饿得很厉害,而又没东西吃,最终还要死去。与其饿死在路旁,被野兽吃掉,倒不如死在虞人手里,还可以成为富人家俎和豆里食品。先生既然是墨家弟子,如今劳累奔波,受苦受难想有利于天下,您又何必吝啬您的身躯,让我吃掉,拯救一条微贱的生命呢?”说着张牙舞爪,便扑向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匆忙徒手同狼搏斗,边斗边退,闪到驴后,绕着驴身和狼周旋起来。这样,狼始一直不能伤害他,东郭先生全力抵挡,彼此都累得筋疲力尽,隔着驴气喘吁吁。

东郭先生不住地叫道:“狼忘恩负义于我!狼忘恩负义于我!”狼振振有词地回答说:

“并不是我一定要背弃你,天生下你们这些人,本来就是供我们狼吃的嘛!”

东郭先生和狼相持了很长时间,太阳快要落山了。看见一位老人拄着黎杖走来。只见他胡须眉毛已经雪白,衣服帽子非常素雅,看来是位有学识的人。东郭先生一见,又惊又喜,急忙撇开狼奔上前去,跪在地上,放声痛哭,说:“只求老先生说一句话,我就能活啊!”老人问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东郭先生回答说:“这只狼刚才被猎人追捕,处境危急,向我求救,我真心实意地救了它,现在它反而要吃我。我再三请求也不能幸免,看来我现在是死到临头了。如今遇到您老人家,真是苍天不绝读书人!请您说一句公道话,救救我吧。”说完,爬到老人黎杖下,磕头如捣蒜,听候老人发话。

老人听了,连声叹息,用拐杖指着狼说:

“这是你的不是,受人之恩而后背弃,这是最不道德的。读书人常说:受人恩德而不忍背弃的人,作为儿子,必定孝顺。而且还讲,虎狼禽兽也知道父子情义。现在您如此忘恩负义,真是到了连父子恩情也没有的地步了。”便大声呵斥道:“快走开!不然,我要打死你!”狼诡辩说:“老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请允许我申诉,愿您能耐心地听一下。一开始,他救我的时候,用绳子捆住我的腿脚,把我塞在口袋里面,又压了很多书,让我弯曲着身子,连气也不能出。而且又向赵简子编造了一套谎言,意思是想把我憋在口袋里,他独享其利。

您看,这种人怎么不该吃呢!”老人转过脸来对东郭先生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您就和它一样,也有罪啊!”东郭先生不服气,又原原本本地讲述了自己用口袋救它的经过和怜惜它的心情。那只狼也花言巧语,狡辩不休,以求取胜。老人见他们争执不下,说:“你们讲的都不足凭信,还是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看口袋里的处境是不是真的困苦。”狼十分高兴地同意了,躺在地上,把腿伸给东郭先生。东郭先生于是又把狼捆起来,装进口袋里,用肩扛起来放在驴背上,可是狼一点也不知道这是圈套!

这时,老人贴近东郭先生的耳朵说:

“有匕首没有?”东郭先生说:“有。”于是取出匕首。老人向东郭先生示意,让他用匕首刺狼。东郭先生说:“那不害了狼的性命吗?”老人讥笑着说:“狼这样的禽兽这样的忘恩负义,还不忍心杀死它吗?你虽然是一个好人,可是实在迂腐到极点了!跳到井里去救落井的人,脱下衣服去暖冻僵的朋友,这样做,被救的人能够活命,救人的人不是置身死地吗?先生就是这类人啊!这样的迂腐,这本来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不赞成的。”说罢放声大笑,东郭先生也笑了。接下来,老人动手帮助东郭先生一起用匕首将狼杀死,把尸首扔在路上就离开了。

东郭之牧

“东郭之牧”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顾及长远、留有余地。

此典出自《石笥山房文集·淳于先生谓齐王》:“王不闻东郭氏之牧乎?受命主君,未尝饲焉,日操棰以责其息。牛羊尽于野,犬彘空于牢,而牧蒙上尝。后虽益之刍,呼之秣,皮骨之肆于鞔锯错中者不能驱而龁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大王难道没有听说东郭先生放牧的传说吗?他接受了大王的派遣,去管理放牧,可是他却不舍得喂它们饲料,每天只知道拿着鞭子向牛羊猪狗取利。没有多久,成千上万的牛羊不见了,圈棚里的猪狗也都没有了,东郭先生收取到了大量的钱财,所以受到了大夫的赏赐。

后来,大夫所有的牛羊猪狗的皮毛骨头都已经到了皮革匠人手里,被制成了各种物件,这时,就算再给它们加添多少饲料,让它们来吃,也办不到了。

断鹤续凫

“断鹤续凫”的意思是,截短鹤足以续长凫足,反而使鹤、凫都受到损害。

人们用它意指违反自然规律。

此典出自《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得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骈拇》中说,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律,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野鸭的腿虽然很短,接上一节反而会使它感到痛苦;鹤的腿虽然很长,截去一节同样会使它感到痛苦。因此原来长的东西不必截去,原来短的东西也不必加长,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客观情况,正确处理问题。这句成语又写作“对症发药”。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东汉末期,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了头痛发热病,他们请华佗医治。华佗诊断了两个病人后说:“倪寻要吃泻药,李延吃发散药。”

两人听了很十分诧异,就问为什么两人的病一样而吃的药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的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从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因此治疗就不同。”接着给两人下了不同的药,倪、李二人服下后,两个人病都好了。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的意思是,即使是芬芳的香草,如果它有碍于进出,也得被锄掉。用来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妨碍别人,也不会被宽恕。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周群传》:“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三国时,蜀国人张裕擅长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吉凶,其才能超过周群。当刘备要和曹操争夺汉中时,张裕对刘备说:“不能进兵汉中,如果出师一定会有麻烦。”刘备没有听从张裕的劝告,派遣将军吴兰、雷铜征讨武都,结果大部分将士都战死在那里,被张裕说中了。张裕又私下对人说,庚子年,要改朝换代,刘氏王朝的气数已尽。有人把张裕的话密报了刘备。

刘备从来都讨厌张裕不恭顺,对他泄漏预言更加愤恨,于是他宣布说,张裕劝谏讨伐汉中的那些预言没有应验,借这个理由把他关进监狱,准备处以杀头之罪。诸葛亮上表讲求免除张裕的死罪,刘备回答说:“香草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掉。”于是张裕在闹市处斩。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者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此典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掌握朝政,窦宪兄弟专权,一般官吏溜须拍马,上下巴结,政治十分混乱。有个作司徒的叫丁鸿,看到窦宪兄弟专权扰民,便借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上了一份密奏,信中说道: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下的形象。日蚀出现,是作臣子的在侵夺君王的权力……在春秋的历史里,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下杀死的有三十二人,这些都是因为作臣子的权力太大所致。接着,丁鸿历数了窦宪的飞扬跋扈君王的罪状,最后说:“现在上天已给我们预警,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祸殃的发生,如果您能亲自处理政事,从小的地方着手,把一些坏人坏事防范在萌芽状态,那么凶恶的祸源可以除去,吉祥的事就会接连而来。”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杜渐防萌”这句成语。后来的《元史·张桢传》中有“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之句。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后人用这句成语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时期,齐国由于有管仲辅佐治理朝政,生产发展很快,百姓生活也很安定,很快就成为一个强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几个诸侯国。齐桓公便成为诸侯国的首领,以霸主的身份自居。鲁、宋、卫、陈、曹五都依附齐国,只有楚国距离齐国太远,又自认为是一个大国,不怎么理会齐桓公。齐桓公因为这个就对它很不满意、便召集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起商讨征伐楚国之计。

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诸侯联军出征,他先攻打蔡国,蔡军不堪一击,很快就溃逃了。

接着齐桓公命令军队向楚国的边境进攻。

楚国的国君听到齐桓公亲自率兵来讨伐的消息,十分惊恐,于是急忙派遣使臣前来与齐桓公谈判。使臣对齐桓公说:

“您的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远在南方,两国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像是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发情的时候互相追逐、奔跑,跑的再快,驰的再远,他们不会越过边境。可是今天齐国却跋涉到楚国的土地上,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管仲代替齐桓公告诉他说:“我们是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的。从前召康公曾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为了辅佐王室,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现在你们楚国轻视天子,连天子祭祀用的包茅,也几年不进贡了,我们因此特来兴师问罪!”

楚国使臣十分着急地解释说:“贡品没有如期送去,是楚国的罪过,今后怎么敢不送呢?不过还是请齐军退回去吧!”齐桓公不答应,将军队进驻在陉地。

到了夏天,楚国派屈完领兵前来抵御联军,齐桓公在召陵这个地方把军队列成阵式,接着请屈完坐在自己的战车上,一块检阅军队。

齐桓公威胁地说:“你瞧瞧,我用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征战,谁能够抵抗它?用这样精锐的兵马去攻城,有哪个城池攻克不下?”

屈完迎合地说:“是呀,是呀,您光临我们楚国,安抚寡君,这正是寡君的愿望……不过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哪个不服呢?但用武力强迫楚国,楚国决不示弱。楚国有方城山当城墙,有汉水当护城河,您虽然率领浩大的联军,恐怕也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我看不要争斗了,还是订立盟约吧!”

齐桓公最终被迫同意了,他与屈完订立了盟约。

佛道自尊

“佛道自尊”的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光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而不看客观效果,并不是真正的好心。

此典出自《传家宝·笑得好》。

有一所庙堂上塑着两尊泥像,左面是老君,右面是佛祖。有一天,有个和尚走来看见,不满地说:“佛祖佛法无边,怎么能屈居老君之下,而被放在右边呢?”于是就把佛像搬在老君像左。后来,又有一个道士看见,他又不平地说:“我们道教极其尊贵,老君怎么能屈居佛教之下,放在右边呢?”说着又将老君像搬在佛像左面。

就这样,两尊泥像被彼此不停地搬来搬去,最后竟然把两尊泥像都搬弄碎了。

否极泰来

“否极泰来”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

此典出自《周易》。

《周易》也叫《易经》,又简称《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