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像老板一样工作

1.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是对员工能力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行动,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对待。它不仅是员工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准则,而且也是提高公司工作绩效的关键。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像老板一样思考”这种工作态度,源于老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显得烦躁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缄默了10秒,待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十分安静的局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工作赚得薪水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个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否则不得离开会场。

结果,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员工的座右铭。每一位老板都像上文中的老沃森那样,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像自己一样,随时随地都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然而由于角色、地位和对公司所有权的不同,员工的心态很难与管理者完全一致。在许多员工的思想中,“公司的发展是由员工决定的”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这是他们拒绝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主要理由。彼得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对待工作总是显得漫不经心。为此,他的咨询老师汤姆专门找他做过交流,他的回答是:“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没有必要为老板拼命。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比他更努力,做得更好。”

一年以后,彼得写信告诉汤姆他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自己独立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我会很用心地做好它,因为它是我自己的。”在信的末尾他这样写道。汤姆回信对他表示祝贺,同时也提醒他注意,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挫折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半年以后,汤姆又一次得到了彼得的消息,彼得告诉汤姆自己一个月前关闭了公司,重新回到打工族群体,理由是“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事要我去做,我实在是应付不了”。许多员工的态度十分明确:“我是不可能永远打工的。打工只是过程,当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为自己挣经验和关系。等到机会成熟,我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干。”这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创业激情,但是如果抱着“自己当老板,我会更努力”的想法则可能适得其反。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和老板进行“换位思考”,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成为日后创业的宝贵经验,等到时机成熟后,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理解别人。理解的最好角度是站在被理解一方的立场去思考,即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别人的立场,这对于营造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是极其有用的。

作为公司的员工,从我们进入公司那一天起,就要开始理解公司和公司的人,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产品特征、市场实力到公司文化都要尽力去理解,进而还要理解同事、上司、老板,理解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工作作风、性格特征。有时候,在工作中还需要去理解: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处理问题?为什么不是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处理?

与老板进行换位思考,也就是要求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试想如果我们是老板,我们肯定也希望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各自做好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以保证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盈利节节上升。既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这样去做,那么,当我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老板既然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岗位,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我们要试着体谅老板的苦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从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老板也是人,他考虑的问题比一般员工更多,因为他处理的事情多,与他打交道的人多。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直观地看当然是雇佣关系,而实际上是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互惠共生关系。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老板和公司员工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当然,并不是说要对那种长期拖欠工资的老板也一味地迁就,而是说当公司真有困难的时候,只要老板能够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讲清楚,让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也应该体谅老板的艰辛和困难,并且自动自发地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为老板出谋划策。

当然,公司的管理者们希望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时,并不是发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老板的信号,而是向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我们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成为老板或是拥有自己的公司,我们既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工作,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赢得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等。科比曾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部门经理,虽然他完全可以安排其他人去完成所有的工作,但他对进货出货的细节全部都要把关。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他也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在内部问题的管理上,他也做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办公室的人际氛围十分和谐,员工在工作中都能抱成团。几年后,因为科比的优异表现,他被调到了总公司工作,职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科比就是一位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工作的人,他相信,自己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他相信机会来自于努力工作。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像老板一样思考”呢?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准则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请思考如下问题:

如果我是老板,会怎样对待态度恶劣、无理取闹的客户?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先优化一下,再做投资的决定?

如果我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是不是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如果我是老板,是不是应当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公司要求,代表公司利益,以免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无法在此一一列举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当我们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我们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2.像老板一样的心态

老板心态不是老板的专利。有些人叫他老板,他以老板自居并洋洋得意。其实,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因为,他没有老板心态。有些人并没有老板的头衔,甚至在从事着十分平淡或简单的工作,比如充当一个收银员、一个文员或秘书,但他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因为他具备了当老板的基本素质——老板心态。

所谓老板心态指的是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事业心,指的是一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精神,指的是对效率、效果、质量、成本、品牌等方面持续的关注与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具备了老板心态,就会去考虑公司的成长,考虑公司的费用,就会感觉到公司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反之,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出力流汗拿工钱,公司的命运与自己无关。如果是这样,他就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不会得到重用,低级打工仔将是他永远的职业。

像老板那样执著,像老板那样奉献,把老板的钱当成自己的钱,把老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很多人在很多时候,总是把老板的钱和老板的事当成别人的钱和别人的事来对待,最终结果是:老板把他们当成了外人。如果我们转换思维和行动方式,把老板的钱当成自己的钱——凡事讲节约;把老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凡事讲效率和效果。最终结果将是:老板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假如我们确实坚持这样做了,老板仍无动于衷,那就看我们是否真的坚持了,是否持之以恒了。如果是,老板仍不买账,我们也没有吃亏,因为是这个不领情的老板磨练了我们,使我们具备了老板心态和老板思维,我们也要感谢他。老板心态就是“每桶四美元”。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员工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途中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员工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在嘲笑他的人当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可以这么讲,有老板心态的人最终不一定都会成为老板,但是,没有老板心态的人肯定成不了老板。老板心态就是“一枚硬币”。

李嘉诚有一次在回办公室的路途当中,发现一枚金属硬币从眼前闪过,滚到车子下面。李嘉诚下了车,要去拣那枚硬币。在他弯腰要拣的过程中,一个门卫提前把那枚港币拣了起来,并交给了李嘉诚。李嘉诚拿过硬币,从口袋里拿出100元钞票奖励给这个门卫。人们感到很奇怪,别人只是帮他拣1元钱,他却给了100元,为什么?李嘉诚说:“这一块港币,如果不把它拣起来,它可能掉到水沟里面,这个财富就会流失掉,我们不能让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和价值流失掉,那个门卫不仅知道珍惜财富,还懂得帮助别人,应该奖励。”思想不同,对于一件事情所做出的决定也是不一样的。决定不一样,又使得人们采取了不同的行动,行动不一样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这种节约个人和社会财富的心态就是老板心态,也是为什么有人成为成功的老板,而有的人则成不了老板,或者成了一个失败的老板的原因。老板心态就是“一碗豆浆”。

台湾首富王永庆,资产总额1.5万亿新台币,被誉为“经营之神”。王永庆最大的特点就是节俭,他喝豆浆的故事广为流传。一般人喝豆浆:老板,一碗豆浆,打个蛋。王永庆:老板,一碗豆浆,然后先喝一口,再说“老板,打个蛋”——他赚了一口!

他曾经告诉工人说:“你们所戴的工作手套,如果一个掌心磨穿了,不妨翻过来,换戴在另一只手上再用,这便是节约。”

王家所用的肥皂在剩下小片时,也不会抛弃掉,而是把这块小肥皂黏附在大块的新肥皂上再使用,王永庆每天做毛巾操所用的毛巾,一用就是37年,到今天还在用……王永庆的节俭程度可以说很极致,他经营之神的称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节俭。正是这种看似苛刻的节俭也最大程度地成就了他——台湾首富。老板心态就是“一美元和八颗牙”。

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这样告诫他的员工:“我们珍视每一美元的价值,我们的存在是为顾客提供价值,这就意味着除了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外,我们还必须为他们省钱。我们每为顾客节约一美元,就会使自己在竞争中抢先一步。”为了赢得这一美元的价值,沃尔玛实行了这样的全球采购战略: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

据说,沃尔顿从不讲求排场,外出巡视时总是驾驶着最老式的客货两用车,坐飞机从不坐头等舱,住宾馆很少住高档宾馆。他总是告诫他的下属:“我们多花一美元,就意味者顾客要多掏一美元,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为顾客省钱。”

沃尔玛另一个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售货员亲切的笑容。原来,沃尔玛的售货员都要经过一种“微笑培训”,微笑时必须露出八颗牙齿才算合格。因为只有把嘴张到露出八颗牙齿的程度,一个人的微笑才表现得最亲切。尽可能节省每一美元、给顾客最亲切的笑容,这些都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正是因为沃尔顿的勤俭节约和苛刻的要求,使沃尔玛从30多年前的一家小镇商店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商业连锁集团。

3.把工作当事业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就要像老板一样,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如果我们是老板,我们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当老板提出这样的要求时,我们就应当积极努力去做,用心去做,创造性地去做。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工作是一项长期投资,要注重自己无形资产的积累。如果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就会在利益的诱惑下看不清未来。老板支付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工作本身给予我们的报酬,价值远远高出那几张钞票,那就是:良好的训练、珍贵的经验、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失去的宝贵财富。这些无形资产一旦获得将永远伴随着我们,不管自己攀上顶峰还是坠落谷底,它们都能帮助我们登上巅峰,驾驭人生。谭丁是沃尔玛在中国的总商品经理。从1995年沃尔玛在中国开始筹备的时候,刚刚从上海交大毕业的谭丁就加入了这家世界最大的公司。由于对采购工作根本没有经验,当时的谭丁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但是,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随时为公司争取最大利益。

正是有了这种老板的心态,她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同时考虑供货商的利益,注意把握双赢,终于打开了采购工作的局面。就这样,她从一个普通的采购员升职到助理采购经理,再升任采购经理,到现在已经成为总商品经理。如今她已经被列入沃尔玛的TMAP计划培训,这个培训计划的目标就是培训公司接班人,可能是上一级主管,也可能是更高的管理层。同事们都认为她会有无限的上升空间。有了老板心态,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接受的人,从而也是一个可托大事的人。因为,一个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员工,往往已经把这份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在他眼里,自己的事业是公司事业的一部分,公司的事业也就是自己的事业。

每位员工要时刻牢记:“这是我的公司、我的事业、我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用心工作,才会照顾好公司,才会让公司变得更好。这要求我们要像老板一样思考,具有老板一样的付出心态,像老板一样努力工作。

像老板一样思考,我们会有更多的人生发现;拥有像老板一样的心态,我们会有更多的工作激情;像老板一样工作,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工作价值。像老板一样思考、工作,让我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着幸福、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