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克农:“你一定知道你们西方有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斯诺:“我当然知道!你一定是受了它的影响,把生命和爱情都放在革命之后了。”
李克农:“不去讨论它了,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话题!”
斯诺:“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嘛。请告诉我,如果你的夫人被蒋委员长杀害了,我帮你找个老婆可以吗?”
李克农玩笑地:“好哇!十二分地欢迎,你下次再来苏区,就给我带一个老婆来。”抬头一看,到了毛泽东住的窑洞大门口,“我不进去了,你一个人和主席讨论这个问题吧!”
毛泽东的窑洞
斯诺呈上一份材料,认真地:“这是我开列的有关你个人历史的提纲,希望你能就这些问题接受我的采访。”
毛泽东接过提纲看了看:“斯诺先生,我个人的历史是无关宏旨的,还是多谈一谈。”
斯诺急忙打断:“不,不!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毛泽东:“噢,我倒想听听重要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的道理能说服我,那我就破例给你讲有关个人的经历。”
斯诺:“你们共产党是由无数个毛泽东、周恩来组成的,我说得对吧?”
毛泽东:“正确,符合个别和普遍的规律。接着说。”
斯诺:“外面的人一一尤其是有钱的人,为什么把你们描写成一群只知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红匪呢?那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毛泽东是一位有理想、有文采的中国人,周恩来是一位通达事理、很有礼貌的人!”
毛泽东微微地点了点头。
斯诺:“中国的老百姓一一包括大部分知识分子,他们希望了解你们一个个活生生的共产党人一一并进而了解共产党。这对你们奋斗的事业来说,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毛泽东再次点了点头。
在斯诺采访毛泽东不同的画面中,送出斯诺的画外音:
“毛泽东终于向我打开了属于他个人的秘史,知道了他成长的过程以及他那极不平凡的革命经历。我记得有一二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
毛泽东住的院中
毛泽东紧紧握住斯诺的手:“你穿上这身红军的衣服去前线采访,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朋友、当成亲人一样的看待。”
斯诺:“他们还会说我是洋鬼子吗?”
毛泽东摇摇头:“绝对不会把你当洋鬼子看待了。”
斯诺举起照相机:“怎么样,让我给你拍张相片吧?”
毛泽东点了点头,站在窑洞门口的旁边。
斯诺:“清你戴上红星军帽,照个全副戎装的。”
毛泽东摸了摸自己长长的头发:“克农,把你的军帽借给我用一下吧。”
李克农:“你脑袋大,又满头长发,怎能戴上我的军帽?”
毛泽东:“那怎么办呢?”
李克农看了看斯诺:“有了!斯诺先生,你的军帽是特大号的,那就借你的这一顶照吧!”
斯诺摘下自己的军帽:“试试看?”
毛泽东接过军帽往头上一戴,不大不小,正好。
李克农:“真巧,毛主席的脑袋和斯诺的一样大。”
毛泽东:“可我们两个脑袋里装的思想却大不一样。”
斯诺:“你不是说思想不一样的人,也可以做朋友。”毛泽东:“是的,你我可以做交心的朋友。”
斯诺举着照相机,啪!按下了这记录历史的快门。
在深沉的画外音中,叠印出相应的画面:
“斯诺离开保安前后,潘汉年回到了保安,向中央报告了最近在上海、南京同国民党方面联络的情况,以及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刚刚开过的讨论中国问题的会议精神。鉴于南京方面急于得到会谈条件的答复,中央于八月十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指出:抗日必须反蒋现在不适合了,要与蒋联合,与南京合作。八月十五日,中央收到共产国际发来的电报,认为‘把蒋介石和日寇等量齐观是不对的。这个方针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央决定把‘反蒋抗日’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并于九月一日下发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毛泽东窑洞
毛泽东坐在灯前,认真地研读有关书籍。
有顷,周恩来走进:“主席,又在研读什么理论书籍啊?”
毛泽东:“军事理论著作。”
周恩来:“是啊,大革命失败之后,你带领红军打了九年仗,是需要很好地总结一下作战经验。”
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的教训更需要总结,惟有如此,我们才会面对即将到来的全面的抗日战争。”
周恩来:“说得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需要总结。”他取出一纸电文,“刘鼎自西安发来密电,说张学良与杨虎城达成了某种默契,为促西北大联合局面的早日实现,急需一位有地位的中共要人来西安进行协调。”
毛泽东:“恩来,你看派谁去呢?”
周恩来:“叶剑英同志。”
毛泽东:“我也想到了他。另外,既然中央作出了逼蒋抗日的决定,汉年同志也应尽快地回到上海。”
保安街头
毛泽东边走边说:“剑英同志,你此次西安之行,除去中央赋予你的任务外,我想还应做好两件大事:第一是协调好张、杨二位将军的关系;第二是向张学良将军借钱、借衣服。”
叶剑英一怔:“借什么衣服?”
毛泽东:“一万套冬装。”
叶剑英:“这么多?”
毛泽东:“红二、红四方面军就要出川北上,他们都没有抗御陕北冬天的棉衣,我们的能力有限,只能请求张将军风雪中送棉衣了!”叶剑英:“我努力争取。主席,我对国焘同志不放心啊!”
毛泽东:“自从七月二十七日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之后,弼时同志这个副书记对推动张国焘北上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可喜的是,他们已经决定率领两大红军北上了。”
保安镇
周恩来:“汉年同志,见了立夫先生一定代我致意,并感谢他邀请我南下会谈。告诉他,只要同心抗日,就有见面的机会。”
潘汉年:“他若提出近期约我举行会谈呢?”
周恩来:“估计可能性很校原因嘛,两广事变就要结束了,蒋某人不仅会改变原来许诺的谈判条件,而且还会调整对红军一一甚至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关系。”
潘汉年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你此行的目的,一是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再是广泛联系和团结爱国的力量。”他抬头一看:
毛泽东和叶剑英边说边走了过来。
周恩来:“主席和剑英同志来了。”
潘汉年走到毛泽东面前:“主席,你还有什么指示吗?”
毛泽东:“按恩来说的去办!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
潘汉年:“是!”
毛泽东:“沿途一定要照顾好剑英同志。”
周恩来握住叶剑英的手:“代我向张学良将军致意!”
毛泽东:“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上路吧。”
西安张学良官邸
张学良有些激动地:“我真诚地欢迎叶参军的到来!说到借钱的事,好办,我批五万元交给你们;说到棉衣问题,也马上可以解决,只是这样多的棉衣不便直接送往苏区。”
叶剑英:“是一定要避开蒋先生安在西安的耳目!”
张学良想了想:“这样吧,我派车把一万套棉衣送往兰州,红军在半路上以武力把它取走。但双方只能对天鸣枪。”
叶剑英:“好!这是一举两得之策。”
张学良:“我认为无论是筹划组织西北国防政府也好,还是三方组建抗日联军也罢,最为重要的是训练有抗日思想的军队。因此,第一步应当首先在东北军中培训积极进取的青年军官,替代那些思想保守的军长和师长。”
叶剑英:“我同意张将军的看法。但我认为改造东北军应从下级着手,而不要轻易拿上层开刀,搞不好会走向反面。”
张学良微微点头:“讲下去。”
叶剑英:“要吸收那些有抗日思想的青年学生一一尤其是流亡在平津、西安的东北学生充当东北军的下级军官。”
张学良:“好!立把一些有希望的青年送到王曲军官训练团学习。叶参军,你们还有什么要我办的事吗?”
叶剑英:“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就要出川,希望东北军让出西兰公路,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帮忙。”
张学良:“这个忙我一定帮!两广事变结束了,蒋先生不会坐视红军出川,更不会让三大红军在陕甘一带会师。”
叶剑英沉重地点了点头。
南京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身着戎装,杀气腾腾地:“方才,我讲过了,现在是天赐剿灭共匪于西北的良机。为此,胡宗南所部第一军立即由湖南移师陕甘宁,阻扼张国焘、贺龙两部出川,把他们活活地冻死、饿死在川陕甘交界处的大山里!”
胡宗南:“是。”
蒋介石:“有什么困难吗?”
胡宗南:“校长不只一次教导我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次移师陕甘恰恰是兵马起程,粮草未动。您看……”
蒋介石:“一、我下令调拨军需物品急运天水和兰州;二、必要的时候,你们可以取粮于民嘛!”
胡宗南:“是。”
蒋介石:“辞修,你要急调晋陕绥宁的中央军至洛阳、潼关一线,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进剿陕甘宁一线的共匪!”
陈诚:“委座,他们一一尤其是张副司令只听您的命令。”
蒋介石:“等我处理完善后之事,我立即飞赴西安,亲自督令他们剿共!”
陈立夫走进:“委座,潘汉年已经到了上海,你看……”
蒋介石:“让他先在上海等着!”
保安毛泽东住的窑洞
毛泽东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披阅军书。
周恩来手持电文走进,气愤地:“主席,朱老总发来急电,说张国焘变卦了,又反对经静宁、会宁北进,实现红军会师的方案。”
毛泽东接过电文,小声念:“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他抬起头来,看着愤慨之极的周恩来:“看来,我们的朱老总的日子很不好过啊!”
周恩来:“一旦胡宗南所部赶到我们的前边,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毛泽东沉吟许久,坚定地:“再次致电朱德、张国焘,迅从通谓、陇西北上,尽快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