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第一批黄金运台】内外交困的蒋介石(4)

1945年4月,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任去世的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继任后,杜鲁门脾气倔强,言语辛辣,威望每况愈下。到1948年,民主党党魁一直在酝酿抛弃杜鲁门,寻找其他人参加竞选;而共和党也胸有成竹地期盼着在11月份的竞选中大获全胜,因为他们推出的是托马斯·杜威——名气如日中天的共和党政客。

媒体一边倒地认为杜鲁门必败,编辑、专栏作家、广播评论员、政治分析家以及民意测验都预言,杜威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当时的《纽约邮报》写道:“民主党应该立即承认败给了杜威,并省下进行选战活动的资金。”《华盛顿邮报》说:“民主党最好立即向杜威让步,节省竞选的服装和泪水。”

按美国的法律,参加竞选总统的人,不能接受外国的捐款。但彼时的杜威实在太缺钱了,已顾不了那么多。接受了国民政府的资金援助后,杜威十分感激,并一再向送钱的国民党人说:“我很感谢蒋委员长的帮助。如果我顺利当选,将尽力帮助蒋委员长扭转不利战局,彻底消灭中国境内的共产党,使蒋委员长能安安稳稳地做‘总统’。”

于是在当时的北京街头,在远隔万里之外的中国北平,就出现了为托马斯·杜威竞选总统制造声势、游行助威的场景。人们抬着挂有杜威画像的大型模型,由神武门出发先向东,绕过紫禁城角楼向南,经东华门再向南,由长安左门向东,沿长安街走到南池子,再进南池子向北。场面颇为壮观。

然而杜威竟失败了,杜鲁门获得了连任。这让蒋介石非常难堪,深感外交形势“恶劣”。果然,就在杜鲁门获得连任后的第三天,即11月5日,美国就开始撤退京沪侨民了。“……近军事经济形势险恶已极……甚至党报社论亦攻讦我父子无所顾忌,此全为(孔祥熙)孔令侃父子所累,人心动摇,怨恨未有如今日之甚者……此日,美国开始撤退京沪侨民。”(11月5日蒋介石日记)11月28日,宋美龄飞美,争取美国给予紧急军事和经济援助,但遭遇对蒋介石颇为反感的杜鲁门总统的冷落。回顾她六年前也是同时节访美在参众两院演说的风光无限,能不令人浩叹?

外交形式的“恶劣”,中美关系的难堪,也是蒋介石忧心如煎的重要原因。

【“逼宫”危机】

1948年年底,国民政府内部一片混乱,桂系趁机逼宫,国民党内外要求蒋介石下野的声音不绝于耳,蒋介石再次面临权力危机。

1948年的南京非常热闹,这里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年初就准备召开国民大会;美国早在两年前就已宣布放弃调停国共冲突,内战正轰轰烈烈地在东北及其他各地燃烧着。3月,国民党在内外危机中召开了第二届国民代表大会,即所谓“行宪国大”,主要议程是选举民国正、副总统。蒋介石说:“党内同志(指国民党党员)可以自由参加竞选。”李宗仁据此决定参加副总统竞选。他的作风较开明,常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教授学者等社会贤达名流的建议,限制特务胡作非为,在北平的欧美各国人士均对李宗仁有好评。而且,李宗仁有美国暗中支持。当蒋介石的统治行将崩溃的时候,美国为了不失掉中国这块殖民地,认为有必要扶植一个新傀儡,以代替失掉人心的蒋介石。于是选中了当时在长江以南仍保持较多实力的桂系,决定支持李宗仁当选国民党副总统,以便必要时使其成为蒋介石的继承人。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给国务卿马歇尔的报告中说:自由主义分子或改良主义分子对蒋介石感到绝望,“他们聚集在李宗仁的周围”。他认为,挽救局面,“李宗仁和他的支持者或者——只是或者——可能做到这一点。”尽管马歇尔认为“美国政府不应置身于建议委员长退休或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的问题”,但司徒雷登仍在悄悄地活动,以等待逼迫蒋介石下台。在司徒雷登的支持下,李宗仁踌躇满志,劲头更足,有心通过民选问鼎中央。但新桂系的一些头头们当时都反对李宗仁参加副总统竞选,理由是蒋介石不会同意。但李宗仁坚持己见,执意要参加副总统竞选,并致电白崇禧等人在南京为他转报蒋介石。

对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这件事,开始蒋介石不置可否,李宗仁误以为蒋已同意,于是发表讲话,成立竞选事务委员会。可不久蒋介石却突然抛出党内参加正、副总统竞选,应“由党提名”的要求,并宣布内定孙科为副总统,让孙参加竞选;并让国民党要人于右任、居正、张群、吴忠信等一起出面,向李宗仁施加压力,“劝说”李宗仁退出竞选。李宗仁认为蒋介石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坚持不让,于是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马找李谈话,正式要李放弃副总统竞选。

蒋介石来到李宗仁的办公室,轻蔑地看了李一眼说:“德公(指李宗仁,字德邻),你还是自动放弃的好,你必须放弃。”李宗仁回答道:“委员长,这事很难办啊。”蒋介石接着说:“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这倒很难说!”李宗仁负气地道。“你一定选不到!”蒋介石加重了语气。李宗仁目光如炬,回敬道:“你看吧!我能选得到!”

蒋介石急了,说出“只要你不参加副总统竞选,才能避免党内的分裂”之类的话来威胁李宗仁。但李宗仁毫不动摇,最后两人越说越僵,不欢而散。

李宗仁自己曾说过,蒋介石是有名的大独裁者,一般部下和他说话,为其气势所慑,真可说是不敢仰视,哪里还敢和他吵嘴。李宗仁这回不但敢和蒋介石吵嘴,而且还针锋相对,让蒋介石非常恼怒。蒋介石把孙科拉出来参加副总统竞选,是想利用这位“太子”来击败李宗仁。孙科本来就不打算参加副总统竞选,后经蒋介石夫妇出面保驾,硬是把他拉出来参加竞选。蒋介石除答应全力支持外,还提供全部竞选经费。尽管如此,仍未能挽救孙科败北之命运。选举计票结果,李宗仁得1438票,比孙科(得1295票)多143票。李宗仁击败了孙科,成功当选副总统。

1948年5月1日,蒋介石、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正、副总统。就职当天,据李宗仁回忆,蒋介石故意不让他知道要穿着中式礼服,结果他穿军装,看起来好像是蒋的副官。蒋介石于该年年底的“反省录”中认为:本年最大失败为政治,而政治失败之总因即在副总统主张党员自由选举之方式,尤其在选举前夕为李宗仁前来哭诉恳求,误信其被选后,彼不能有单独政治主张之诺言,于是支持孙科当选之决心动摇,对民青两党选票,任其选李,因之孙败,此乃余决心不坚。

从这次正、副总统选举中,足见蒋李矛盾之尖锐。而历史上,蒋介石和桂系宿怨很深,蒋李时分时合,矛盾重重。蒋介石三次下野,均与桂系“逼宫”有很深的联系。

1927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帮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血雨腥风中建立了南京政权;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但实力强大的新桂系并不甘心对蒋称臣,尤其是蒋介石独裁专制、排除异己的行为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反蒋”言行时有所闻,蒋桂关系日趋恶化。于是,蒋介石在打击共产党人之后又密令何应钦执行剿灭桂系的计划。与白崇禧私交甚厚的何应钦不愿无故翻脸,拒不执行这个计划。这引起蒋介石的怀疑,认为“何已经软化”,二人关系紧张起来。李白(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合称“李白”)知道蒋的阴谋后,愈发感到这个人“阴险”“不可靠”,遂加紧纠结各方反蒋势力,准备把蒋介石赶下台。而汪精卫亦扬言 “一切均可磋商,对蒋氏个人,绝不能相谅”,把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从武汉调至九江地区“东征讨蒋”。8月9日,唐生智发表讨蒋通电,称蒋介石“以军治党,以党窃政”,要求“海内忠实同志共起而平乱”。李宗仁将第七军部署在南京以西地区,又联络浙江周风岐的二十六军将部队开到南京,对蒋形成包围之势。蒋介石败退南京后,一面致电冯玉祥表示赞成宁、汉合作,一面又邀白崇禧率部与武汉汪精卫作战。但桂系已经控制了南京四周,故而向蒋摊牌;白崇禧公开顶撞蒋介石,拒不执行对武汉作战的命令。其他反蒋分子也纷纷表示愿意与武汉“妥协”。1927年8月,蒋介石被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实力派“逼宫”通电下野,由其三人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党务委员。南京与武汉两国民政府亦达成统一,史称“宁汉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