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和孩子平等地对话

人的一生都处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换句话说,孩子也是在交往之中长大成人的。所谓平等,既不能处处顺从孩子让他高高在上,也不能强行限制和管教把他置于控制之下。君子之交讲究真诚,亲子之交也要讲究平等。高高在上的孩子因为很少经受挑战和真正的磨练,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将趋于落后。在压力中逆来顺受的孩子因为心灵的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常常会发生心理障碍,创造性遭受破坏的同时很容易伴发行为问题。

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要处于平等地位。平等,就是相信、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被信任中构建自信。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把自己的意志总是强加给孩子。不管自己说什么,孩子都得听,如果孩子反抗,就说孩子不听话。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难道自己所有的话都是对的吗?你与孩子是以平等的态度说话吗?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父母看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权利,有自己的尊严,作为父母,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听听孩子的意见,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与孩子对话。父母应该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对话。

与孩子平等相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孩子在学校及社会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气质,有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当然,对家长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自我教育和鞭策。因为,与你“平起平坐”的孩子时刻都在注视着你的一言一行,督促着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1.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周末,爸爸妈妈带果果和他的表姐一起去公园玩。在车库拿车的时候,表姐先坐进了汽车,果果有些不高兴了。妈妈看到了,蹲下来对噘着嘴的果果说:“其实谁先坐到汽车里都没关系的,对吗?”

果果看了看妈妈,会意地点点头:“嗯,是的。”说完也坐进了汽车,坐到表姐的身边。

到了公园,果果和表姐都很开心,两个人开心地跑去买气球和冰淇淋。表姐没当心脚下,忽然摔了一跤。气球飞走了不说,冰淇淋也掉到了地上,还把膝盖也摔破了。

眼泪在女孩子的眼睛里打转,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妈妈急忙走到表姐身边,蹲下来对她说:“好孩子,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你可是个大姑娘了哟,绊一下没关系的,对不对?”

果果见状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蹲下来,对表姐说:“是呀姐姐,你要勇敢啊。”

姐姐立刻收起了眼泪,拍拍裤子,和果果手拉手地去玩了。

案例分析:

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如果父母总是站着面对孩子,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倾听,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听,孩子离父母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2.孩子有同父母平等争辩的权利

小璟最近学会了上网,他很喜欢在网上看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天地。用不着去翻厚厚的大部头的书籍,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自己渴望了解的许多新奇的事情。

妈妈为此很担心,她很害怕孩子会沉迷在网络里不能自拔。于是她总是在小璟耳边说:“好了好了,看一会儿就行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在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小璟听了很不服气,他说:“为什么说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妈妈说:“难道不是吗?网络带坏了多少小孩子啊,还说是科技的发展呢,我看是退步才对。”

小璟不认同妈妈的说法:“妈妈,你这样说就不对了,网络带领人类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呢。”

妈妈说:“你这些词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再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们还是应该走出去学习知识。”

小璟又说:“那为什么又要把小孩子关在学校里学习呢?妈妈你有点偏激哟。”

妈妈很惊奇儿子这样反驳自己的观点:“那么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担心小孩子上网呢?还有啊,很多小孩子在网吧里玩得连家都不想回。”

小璟说:“那是他们的自制力太差了,我对那些网络游戏没有兴趣。我觉得呀,网络可以帮我了解很多的知识。因为毕竟我还小,我还不可以一个人去走天下,所以我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先了解我感兴趣的东西,等我有一天长大了,我再去实践也不晚呀。妈妈,你不是说过吗?世界上好多东西都是有利有弊,就看你怎么利用它啊。”

妈妈不再说话了,只是赞许地点点头,她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

案例分析:

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可能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认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挑战父母,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争辩过程中,孩子必须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发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成就感,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因此,有时不妨和孩子辩论一番,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幼稚,他有着自己的思辨能力,在和你辩论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可以得到发展,并且这有助于孩子个人意志的形成。

3.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爸爸晚上给东东检查作业的时候,无意中在东东的书包里发现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包烟。爸爸大怒:“东东,这是从哪来的?”

东东看了看,奇怪地说:“我也不知道啊,我的书包里怎么会有烟呢?”

爸爸更生气了:“怎么敢做不敢认啊,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抽烟了!抽烟还不算,还要撒谎骗爸爸!”

东东有些急了:“我没有骗你,我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你让我想想嘛。”

爸爸说:“想什么想,是不是想编个故事来骗我啊。”

东东委屈极了,哭着说:“我没有骗你,你为什么不相信我。”

爸爸说:“哼,你什么也不用说了,明天我会到学校去问老师的。”说完关门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爸爸看到床头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我想起来了,昨天放学的时候隔壁班的小勤给我一个包,让我帮他收着。你教过我,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打开,所以我没有看,我真的没有骗你。

爸爸想了想昨晚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后悔了。

晚上孩子回来了,爸爸走到孩子面前,摸着儿子的头说:“儿子,爸爸误会你了。爸爸昨晚不该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因就责备你,更不应该那样大声的呵斥你。是爸爸错了,你能原谅爸爸吗?”

东东看着爸爸,点点头,扑到爸爸的怀里哭了。

案例分析:

人人都会犯错,大人也不例外。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还小,就算错了,自己心里明白,下次不要这样对待孩子就可以了。当父母的当面向孩子认错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也没有这个必要,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向孩子道歉,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错误道歉。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这不会影响家长们在孩子面前的权威,相反,会让孩子更加亲近你、尊敬你。你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好榜样。

4.把孩子看成独立的生命个体

佩佩和汀汀家是邻居,但是两家教孩子的方式却完全不同。汀汀的妈妈喜欢帮女儿拿主意,什么都要女儿照她的意思做。可是佩佩的妈妈就不这样,她凡事都尊重女儿的选择。

教师节就要到了,学校组织了一个“把最好的礼物送给老师”的活动,鼓励孩子们自己做一些手工艺品来当作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汀汀的妈妈说:“不用说了,你就写一副大字送给数学老师好了,老师准喜欢。”

汀汀小声说:“妈妈,可是我想画一幅画送给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汀汀的妈妈立刻生气了:“我叫你送给谁你就送给谁,你是我生出来的,是我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听我的话吗?”

孩子什么也不说了,因为已经习惯了妈妈这样为她拿主意,只是委屈地擦擦眼泪。

佩佩家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佩佩的妈妈问她:“女儿,想好做什么给老师了吗?”

佩佩说:“我像用漂亮的彩纸做一束康乃馨送给老师。”

妈妈说:“康乃馨可是母亲节的时候的礼物哦,用来做教师节的礼物会不会不太合适?”

佩佩说:“妈妈,我是这样想的。你不是常说老师教育我们很辛苦,要我们像尊敬妈妈一样尊敬老师吗?既然是这样,我也想把献给妈妈的花献给老师。”

妈妈笑了:“我的女儿真懂事,说得也很有道理,那就照你的意思做吧。”

佩佩点点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虽然是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但是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当他们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需要父母为他们指引人生的道路。但是,那并不代表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可以决定他们生命中的一切。毕竟他们迟早有一天会走上完全属于他们的人生道路,他们出现在社会中的标志是某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某人的儿子或女儿。父母一旦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时,就会要打就打,要骂就骂,随心所欲。只有将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不是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才可以使孩子的人格受尊重。

5.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环境

小彦家的民主气氛十分浓厚,家里有任何大事需要决定的时候,不但小彦的父母要一起商量,还要和小彦商量。

小彦的奶奶年纪大了,父母想把奶奶接到家里来住。爸爸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征询大家的意见。

爸爸说:“咱们今天有一个议题啊,奶奶年纪大了,我想把她接到家里来照顾。大家有什么可以发言。”

妈妈笑着说:“我是没什么意见的。”

爸爸看着小彦:“儿子,你呢?”

小彦想了想说:“我觉得嘛,奶奶来是没什么不可以的,不过……”

爸爸说:“怎么了?有问题大家商量嘛。”

小彦说:“奶奶看电视的时候特别喜欢说话,我都不能安静地看。”

爸爸笑了:“人年纪大了,心里会觉得孤单,所以话也特别多,她希望有人多陪她说说话嘛。儿子,理解一下,行不?”

小彦点头:“嗯,没问题。”

爸爸又试探性地问道:“还有个重要的任务要安排,不过呢,我希望是个我对他有信心的人。”

小彦跃跃欲试:“什么任务啊?”

爸爸说:“谁能担负起每天陪奶奶去散散步的任务呢?”

小彦立刻肯定地回答:“交给我吧!爸爸,我保证完成任务!”

爸爸和妈妈都笑了。

案例分析:

正是这种“平等相处”的良好家庭环境,使孩子形成了诚信、大方、爽直、亲切、协作的良好品行,同时也使孩子自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平等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孩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当“三自”心理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反常规”。一旦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们的言行举止就会表现出快乐和十分配合。

6.跟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

“五一”爸爸安排了一项活动,就是带小琛去爬山。爬到山顶,俯瞰山下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空气,觉得心中一片坦荡。

爸爸看着小琛陶醉的样子,问他:“儿子,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舒服极了,看着远处的山峰不知道为什么有种特别激动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说呢?爸爸!”

“爬山有时不仅仅是为了看景,有时也是一种人生的体悟。”

“人生的体悟?”

父子俩一起在草地上躺下来,望着蓝天白云。爸爸说:“这天真蓝啊,像海水一样蓝。”

“爸爸,我还记得上次咱们去海南玩的时候,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你说后半句要在山顶上才能体会到,是什么,我记不清楚了。”

“儿子,那爸爸就重新给你讲一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爸,这是什么意思呀?”

“前半句的意思是说,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后半句是说做人处事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啊,说得真好啊。爸爸,你总是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吗?”

“对啊,儿子。”

“爸爸,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做人的道理啊。我记住了,我也要把它当成我的座右铭。爸爸,我真为你觉得骄傲。”

案例分析:

与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是一种美妙的经验。此时父母是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可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开启智能。而这种交流也是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距离的一个好方法。选择沟通的地点也大有讲究。把对话安排在家居之外,更易于沟通。在一个风景秀美之地,父母与子女宛若朋友,敞开心扉畅谈,真诚交流思想与情感,必能给未成年人提供终生受用的精神滋养,也是成年人生命的极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