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考古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古老的哈拉帕文明

其实在摩亨佐·达罗被发现之前,在印度河的上游地区(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人们也曾经发现过一座叫作“哈拉帕”的古老城市,这座城市发现于1920~1921年,遗址的规模与摩亨佐·达罗差不多,也有着高大的城墙和规整的建筑,还有着完善的排水设施。但之前这里曾经被用作采石场,还修建了铁路。很多地上建筑很早被挖掘出来,但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保护,破坏比较严重,因此总体来看,它不如摩亨佐·达罗更加具有代表性。从哈拉帕古城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陵墓,出土了很多随葬的精美饰品和各种生活用具,如指环、珠链、脚镯、手镯、铜镜、汤勺、水壶等,这些物品向世人揭示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哈拉帕人的繁华街市
在这里,行进着装有成坛谷物的牛车。收获季节,人们把小麦和大麦从边远的田地运到城市,存放在谷仓里。

不过可惜的是,当时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摩亨佐·达罗被发现之后,人们才惊奇地发现,这两座分别位于印度河上游和下游、相距600多千米的城市,竟然有着如此众多的相似性,它们应该是属于同一时期的古代城市。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又发现了200多处相似的遗址,于是人们便以最初发现的城市——哈拉帕为其命名,将其统称为“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的覆盖区域很广,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萨雷·科拉等地,南至阿拉伯海沿岸的坎吉塔尔,东达今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普尔,西抵今巴勒斯坦与伊朗交界地区的苏特卡根·杜尔,南北跨度大约1100千米,东西范围大约1600千米,总覆盖面积约为50万平方千米。关于哈拉帕文明的具体起止时间,学者们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其兴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50年,而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突然衰落直至消失。

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彩陶罐,可能是古印度人用来存放食物的。

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在印度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人们对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时间一直存在着疑问。根据史料记载,印度河流域地区的文明开端是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算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可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经》中却有一些诗句表明,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的时候,曾经与当地的原始居民进行过多次激烈的战争,并且曾经摧毁过他们的城堡。这些记载使人们联想到,在雅利安人到达南亚次大陆之前,这里可能曾经有过大型的城市和高度发展的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发现证实了人们的这一猜测,将古印度文明的发源时间向前推进了将近1000年,从此之后,古代印度便当之无愧地被列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了。由城市的遗址和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推测,哈拉帕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哈拉帕文明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锻铸和焊接技术。他们用铜和青铜来制造锄头、斧子、镰刀、鱼钩等生产工具,还制造矛、短剑等武器。金属工具的使用在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并由此带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最终带来整个城市的繁荣。

哈拉帕文明属于农业文明,由于地处印度河流域,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使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人们发掘出了大量青铜的锄头、镰刀,说明当时青铜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的犁还是木制的,但人们已经学会用水牛来牵引,这也是一个突破。金属生产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当时的人们主要种植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个别地区还种植了水稻;除此之外还种植棉花、胡麻、椰枣、香蕉等。当时的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广泛驯养各种家畜家禽,种类有水牛、黄牛、山羊、绵羊、骆驼、马、狗、猪、鸡等。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哈拉帕文明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是纺织和陶器制造。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棉花的种植栽培技术,许多家庭都有纺车,纺织成为普遍发展的手工行业,人们能够制造出不同种类的纱、布等产品。陶器制造在当时也很发达,人们制造了各种素陶和彩陶,其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红色陶器,十分结实耐用,是哈拉帕文明的代表器物。当时的人们还喜欢制作各种动物和人物形象的陶俑,其中最多的是公牛的形象,这说明牛在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手工业者们除了制作各种生活用品,还运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制作了很多工艺品和装饰品,如青铜制成的舞女雕像、象牙雕刻的公牛、贝壳打磨成的镯子、玉石串成的项链等,每一件都设计精巧、工艺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手工业水平。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也日渐活跃。人们在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制作十分精致的铜质天平,还有大量由象牙和彩色小石块制成的砝码,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把用贝壳制成的尺子的碎片,上面有着精密的刻度。这些物品的发现充分说明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套完善的计量制度,这是从事商业活动所不可或缺的。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当时的人们采用的是十进制的计算规则,重量的基本单位大约折合为今天的0.86千克。

人们还在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发现了巨大的船坞和一些船只,这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许多城市中发现了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还有具有西亚地区风格的饰品,这些都不是印度本地的产物,而是经由对外贸易从西亚、中亚、北非等地区输入的。来自这些地区的商船把各种宝石、工艺品、矿产等运到一些港口城市,再从这里输往各地;而南亚次大陆所产的木材、棉花、纺织品、象牙、香料等物品也通过商船运往海外。

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的产生和繁荣,哈拉帕文明的代表城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都经过了十分精心的规划,充分显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文明发展程度。两座城市的面积相当,城中居民约有3万~5万人。城市的街道十分整齐,还有着完善的供水和排污系统。卫城由高大的城墙环绕,宛如坚固的城堡;下城中除了居民住宅,还有着很多店铺和手工作坊,这说明当时城市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差别。专家们根据城市的遗址规模推测,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可能分别是两个奴隶制国家的都城。

印度最古老的文献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地区之后,这里才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录便是《吠陀》,也称《吠陀经》,学者们也因此而称这一时代为“吠陀时代”。《吠陀》包括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还有《梵书》、《奥义书》等续编。《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书,其主要内容是歌颂神灵的力量,指导人们如何取悦于神。这部书最初是口头创作,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依靠师徒口口相传。这一传统一直到19世纪开始印刷时仍未断绝,因此现存的传本基本上保留了古代的原貌。《吠陀》同样也是历史学家了解南亚次大陆历史的宝贵资料,它反映了公元前印度地区的社会、文化与民族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哈拉帕文明的发现让后人了解到,在4000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高度发展的文明,那么这一古老的文明是由什么人建立起来的呢?由于古代印度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这里的人种情况十分复杂,究竟谁才是最早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原始居民,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是很早就生活在印度地区西北部的达罗毗荼人发展了哈拉帕文明。在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地区之前,达罗毗荼人是这里最重要的居民。他们在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建立了许多城市,其中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就是典型的代表。达罗毗荼人建造的城市具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他们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可能已经形成了国家。但是遗憾的是,达罗毗荼人似乎还没有创造出自成体系的文字,因此后人很难全面地了解哈拉帕文明的真实情况。

不过考古人员在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刻印章,总数多达2000余枚。这些印章是由当地一种特有的石头雕刻而成,上面的图案大多由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组合而成。这些动物形象包括犀牛、大象、水牛、羚羊、独角兽等,似乎和人们对一些神灵的崇拜有关;也有人认为这些动物是家族的“图腾”,每个家族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有的印章。令考古专家更感兴趣的是,在印章上面刻有一种陌生而独特的文字,这种文字在哈拉帕文明的其他遗物——陶器、铜器、碑刻、象牙制品等上面也可以看得到。经过古文字学家的分析,人们发现这种文字体系是采用400多个符号的不同组合来代表音节和词语,但是每个符号的具体含义以及组合方式却依然不得而知。这种文字与古印度地区后来使用的梵文完全不同,与世界上其他早期文明的文字系统也都没有相似之处,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破译。如果将来这种古老的文字能够被人们成功破译,那么,关于哈拉帕文明的许多具体情况就会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合理的解释,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