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用和方
厥证
●三生丸
【组成】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9克,食后,姜汤送下。
【功效】化痰顺气。
【主治】痰厥头痛。
【来源】《严氏济生方》。
伏暑
●地仙散
【组成】地骨皮(去术)60克,防风(去芦)3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2克,水875毫升,生姜5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祛风养阴清虚热。
【主治】伤寒后、伏暑后烦热不安及虚劳烦热。
【来源】《严氏济生方》。
●冷香饮子
【组成】草果仁90克,附子(炮去皮脐)、橘红各3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30克,水400毫升,生姜10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沉冷,不拘时服。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老人、虚人,伏暑烦躁,引饮无度,恶心疲倦,服凉药不得者。
【来源】《严氏济生方》。
虚证
●济生肾气丸
【组成】炮附子2个,茯苓、泽泻、山茱萸、炒山药、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各30克,官桂、川牛膝(酒浸)、熟地黄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米汤送服。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来源】《严氏济生方》。
●茸朱丸
【组成】鹿茸(去毛酒蒸)30克,朱砂(研细,水飞;炒蜜尤佳)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煮枣圈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炒酸枣仁煎汤送下,午前、临卧服。
【功效】益精补血,镇心安神。
【主治】心虚血少,神志不宁,惊惕恍惚,夜多异梦,睡卧不安。
【来源】《严氏济生续方》。
痰饮
●茯苓饮子
【组成】赤茯苓、半夏、茯神、麦门冬各30克,沉香、炙甘草、槟榔各15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12克,水50毫升,姜5片,煎35毫升,温服,不拘时。
【功效】行气化痰。
【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来源】《严氏济生方》。
●玉液汤
【组成】大半夏(炮)12克,沉香(磨汁)45毫升。
【用法】以生姜10片,水500毫升,煎250毫升,每日食后温服。
【功效】顺气化痰。
【主治】七情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昏眩、心悸眉痛。
【来源】《严氏济生方》。
血证
●生葛汁
【组成】生葛根、小蓟根各适量。
【用法】上2味洗净,捣取汁,每服50毫升,汤温服,不拘时服。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不止。
【来源】《严氏济生续方》。
●香墨汁
【组成】香墨、葱汁各适量。
【用法】上药以葱汁磨墨。滴少许于鼻中即止。
【功效】敛血止血。
【主治】鼻衄不止。
【来源】《严氏济生方》。
●赤芍药汤
【组成】赤芍药60克,半夏(汤泡7次)45克,橘红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2克,水75毫升,姜7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主治】瘀血蓄胃,心下满,食入即呕血。
【来源】《严氏济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