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美丽宁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丝路文化 驼铃,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漠,寂寥而空旷,只有驼铃声在悠扬地回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无数身负商贸与政治文化交流重任的驼队行进在丝绸之路上。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比行走在路上更重要了,而那些行在路上的点滴印记,则成了文化、商贸交流的最好见证。

古丝绸之路的宁夏段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条因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作用而闻名于世的路,它就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古“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就以盛产丝绸而被外国人称为“丝国”。外国人非常喜欢这些华美的丝绸料子,需求量很大。于是,一条绵长的交通货运的丝绸之路便就此诞生了。“丝绸之路”横跨亚欧15个国家,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千米。它沟通了亚、欧、非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往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第一大通道。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的最早开辟者为汉武帝时的使节张骞,他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最初的线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至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一般将这条丝路划分为三段,即:东段,关陇河西道;中段,西域道;西段,中国境外道。其中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南道过于迂回绕远,中道则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之相比,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固原有着明显的优势,道路多数地段沿河而行,平坦易行,更重要的是距离更短。这大大缩短了商队行进的时间。从固原南下可直抵长安、洛阳,北上可以经河西走廊通达中亚和欧洲。从南北朝时期起,经高平镇(今固原市)来中国的西域各使节、客商、僧侣络绎不绝。在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商贸和文化往来空前繁荣。此后,无论北宋、西夏,还是元、明、清时期,宁夏六盘山地区始终是交通的要道。

丝路文化的印记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沟通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世界之路,其必经之地,宁夏南部固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缓缓的驼队,悠扬的铃声,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欧亚草原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并在这条道路上的传播与交汇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西域月氏国使节沿这条路来到今固原地区,会见了正在固原的汉武帝。固原境内的萧关就是这条路上过长城、到西域的一个重要关口。1985年,人们在固原南郊发现了北魏李贤墓,考古人员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珍贵的波斯鎏金银壶和波斯银币、金戒指、玻璃碗等。玻璃碗全身碧绿通透,造型风格独特,磨琢工艺十分精湛。至于那些造型逼真的波斯武士佣,更是“丝绸之路”留下的极好物证。这些珍宝如今是固原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它们是那个时代人们商贸交流、文化沟通、政治往来的最好见证。

除了出土的宝贝,位于固原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上又一个靓丽的文化瑰宝。在南北朝时期,印度传来的佛教十分兴盛,而须弥山作为丝路的经过之地,必然地成为了这段宗教文化交流的见证之地。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唐代时期是最繁荣的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种种文化交流的印记,足以刻画出当年在宁夏南部固原、六盘山一带作为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繁荣景象。风过处,大漠深处,六盘山上,似乎仍有驼铃声回响,那么悠远、绵长……

李贤墓出土的波斯武士俑

李贤墓出土的阿拉伯风格玻璃碗

须弥山石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早期造像与云冈、敦煌的早期造像风格相似。

波斯鎏金银壶

北魏李贤墓出土的鎏金银壶高37厘米,颈细长,壶口鸭嘴形,银壶腹部有三组人物图案,是以银板压出图案,经锻打成形后再錾金,将银色的人物置于金色的背景下,可谓匠心独具,富丽而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