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灿烂的巴渝文化
重庆这座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的山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洪流中,这片山与水夹击而成的地带曾孕育出多种独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起源于巴文化的巴渝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逐渐成为重庆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巴渝文化的发源地
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是伴随巴渝地区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时间推移在该地区历史进程中所发展演变出的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文化。
巴渝神鸟
巴渝神鸟是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神鸟”呈昂首展翅飞翔状,其头上冠子平且大。关于这只神鸟是什么鸟,学术界有三种推测:南方的方位神朱雀“火凤凰”、填海的精卫鸟和巴人供奉的比翼鸟。但无论巴渝神鸟是什么鸟,都蕴藏着巴渝文化的内涵,是重庆腾飞的象征,以及重庆历史文化的标志形象。
盐厂遗址
巴渝地区富含盐泉,巴人靠着丰富的盐源丰衣足食,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安逸的生活、创造出各种文明,同时也打开了食盐贸易的通道。
巴渝文化的产生与上古巴国的历史密不可分。巴国位于今四川省东部一带,早在夏朝建立之初便成为夏之诸侯部落,时称“巴方”。商朝末年,因助周武王伐纣有功,巴氏被封为子国;因首领为巴子,故其国又被称为巴国。当时巴国的地域北抵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期,巴国的势力范围一度东渡汉水、北进中原。战国初期,巴国为强楚所迫,举国迁至长江干流,曾先后立国于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前316年,巴国被秦国所灭,成为秦国的巴郡。巴国存在了约800年,其极盛时期的管辖区域包括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地,的确称得上是疆域广阔。
巴国之地多山,其山泛称“巴山”,境内还有一渝水(今嘉陵江),久而久之“巴山渝水”便成了巴国之地的代名词。秦汉以后,虽然巴国覆灭,但人们习惯以“巴渝地区”来指称巴国之地,并一直沿用至今。
巴渝地区境内有巫山、大巴山和武陵山等主要山脉,还有长江、嘉陵江、汉水、清江、乌江及大宁河、任河、大溪等主要河流。山谷与河流纵横交错,形成高山、深丘、丘陵、浅丘。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森林植被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生物种类多样,因此成为上古先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资料显示,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从这里孕育而出;自商周至战国时期,这里又是巴人生存繁衍的地区,巴文化在这里得到滋养并发扬光大;自秦汉以来,这里又创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增添了一颗璀璨明珠。
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在巴渝地区产生并发展的巴渝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淀愈加沉厚,其内容博大精深,无比丰富,且独具地域特色。
巴地气候温润,适宜农耕,农副业产品丰富。早在巴国时,江州已培育出优质水稻。汉代时,巴渝地区的水稻成为贡米,且用这种水稻制作而成的化妆用粉名噪一时。当地妇女生产的布料质量优良,被征为赋税。柑橘和荔枝是当地的特产,柑橘更被广泛种植。汉代巴郡太守在江州柑橘园建柑橘宫作为郡署办公地,汉廷为此还设立了橘官。蒟酱的制作是巴人对食物化学和合成药物的一项重要贡献。蒟酱具有健脾胃、通结气、助消化的功效,它北供中原,南销云广,上到帝王,下至百姓都十分喜爱它。
早在夏商时期,巴人就开始了丹砂开采的手工业生产,可以说丹砂开采的市场几乎被巴族垄断,故丹砂又称“巴砂”。丹砂即硫化汞,它具有多种药用效果,更被古人认为是“神仙不死药”。巴人在长年的丹砂开采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丹砂的药用效果,更在战事、生活中使用丹砂,使其发挥药效,可以说,巴国的兴盛与巴人掌握丹砂开采和丹砂药效有密切关系。
巴国境内多盐泉,因此煎煮盐泉制盐成为巴国的一项重要手工业。巴人制盐不仅满足了本国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还将多制出的盐销往各国,换取各种物资,开展与各国之间的贸易,使巴族逐渐兴旺,巴国亦逐渐强盛起来。
巴渝地区的民居颇具特色。巴族先民有崖居穴处的生活习俗,后变为树居。这种在树上筑屋居住的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成为一种先在地下立木桩,再逐渐依着木桩往上搭建房屋,层层向上的建筑,这就是当今重庆最为著名的吊脚楼。
墓葬是一个地区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巴渝地区的葬俗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船棺葬和崖墓葬最为多见。巴渝地区的船棺葬往往与崖墓葬相结合。其船棺多为独木舟式,是用长约5.3米、宽约1米的楠木剖制而成,两端从底部向上削成翘起的船形。船棺内舱长3.9米,或直接装殓死者,或另备小棺装殓死者后置于舱内。随葬品中,兵器等小件随身,大件陶器则放于船舱空着的另一端。装殓完毕后,用横撑的木头将船棺悬置于悬崖峭壁的洞穴或裂隙之中。
崇尚勇武的巴人在长期生产劳作、战斗锻炼的过程中,逐渐练就出顽强、坚毅和剽悍的性格,同时也能歌善舞。他们习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战歌战舞,谓之“武舞”。这种舞蹈平常用以培养士气和尚武精神,战斗时又用它鼓舞士气,震慑敌胆。在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巴人的军队就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武舞,一次次取得战斗胜利的。秦末,当刘邦的军队攻打三秦时,他看到部下军队跳起这种舞蹈,觉得刚勇异常,于是在建立西汉之初就命乐府习之,并定名为“巴渝舞”。
巴渝武舞
古老的“巴渝武舞”是巴渝文化的代表,也是巴人勇猛善战的象征。图为2009年,90岁老人刘子均在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团体项目《巴渝武舞》冠军,并获得独一无二的耆英奖后,摆出的“武舞”造型。
由巴渝舞衍化而生的土家族摆手舞
C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川江上拉纤的船工们劳动时的号子,是杰出的民间艺术。如今随着河道治理,川江上险滩已不多见,但川江号子已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下来。图为“川江号子”雕塑。
“巴渝舞”作为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在定名之时名噪天下,而且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演变,对后代音乐、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今西南地区僚人的“羽人舞”、湘渝边区土家族的“摆手舞”、江南地区的“盾牌舞”以及渝东地区的“踏踢舞”,都是由“巴渝舞”衍化而来的。
巴渝地区人民能歌善舞,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创作的民歌种类丰富,极具特色。巴渝民歌中最为出名的“竹枝词”是一种集辞、声、乐、舞于一体的民间综合文艺形式,在民间传唱度极高。众多文人受它影响纷纷效仿进行再创作。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皇甫松、杨万里、杨维桢、王士祯、郑板桥等名人都曾创作出不少“竹枝词”的佳作。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一首,将竹枝词的民歌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动地表现出一对青年男女借歌传情的那种略带朦胧的恋情。自刘禹锡之后,“竹枝词”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足见巴渝民歌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在巴渝地区还有一种歌谣,由一群船工歌唱,这就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重庆到湖北宜昌这段1000多千米的川江上,航道弯曲狭窄,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交通不便。过去川江上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需要用木船,而驳船拉纤就要靠人力,川江船工应运而生。驳船拉纤是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需要有人发号施令,然后众船工一起努力,因此在滚滚川江上就产生了号子。久而久之,川江号子就成为川江船工为统一动作和拉纤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合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关系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是两种联系紧密却又不同的文化。从地域来看,二者都源出于四川盆地,位于川西的蜀地孕育了蜀文化,位于川东的巴地孕育出了巴渝文化,然而一东一西的两地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产生了差异。
首先巴渝与蜀在文化渊源上不同。巴族源出巫部落,属于南蛮水上居民;古蜀民族的族属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蜀人源出氐羌。据《山海经·海内经》、《路史·后纪》、《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巴人的祖先是伏羲,而蜀人的祖先是黄帝。巴人分为龙蛇巴、白虎巴、鱼凫巴和鳖灵巴四支,龙蛇巴的图腾是蛇,白虎巴的图腾是虎,鱼凫巴和鳖灵巴分别在川西建立了鱼凫和开明两个蜀王朝,图腾分别为鱼凫和虎(或鳖);而蜀人最初的图腾为蚕,后为鸟。
其次是随着历史发展,巴与蜀在区划上经历过多次分分合合,虽然二者在方言、戏曲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大体趋同,但在文化个性上还保持着各自的特征。巴人崇武,性情豪爽,蜀人重商崇文,性情则温雅闲适,因此有“巴出将,蜀出相”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