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文学艺术(1)

汉字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你知道多少?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关于汉字的历史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甲骨文象形字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反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而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个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便于人们查找汉字的工具,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汉字迎来了发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繁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使人人都能识汉字、用汉字,这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像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不断出现,许多汉字也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怎样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80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自然码等等。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汉字过于复杂,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认为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许多读者认为,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我们不应该抛弃汉字,而是应该发展汉字,完善汉字,让汉字在21世纪继续延续下去。

古人口中的“六书”是指什么?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什么是小令?

关于小令,有多种说法。第一种是词中的短小者,明人曾以58字以内者为小令,实则并不绝对。

唐宋文人在酒宴上即席填词,利用短篇小调,当作酒令,造句要非常凝练,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二种是指散曲中的只曲,与“套数”相对,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如“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

第三种是指民间的流行小曲。小令是词中的前辈。因为在小令盛行的五代时期,尚且还没有什么慢词。北宋庆历间翰林学士聂冠卿的《多丽》,算是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慢词佳作,而第一个大量填作慢词的当然是柳永。然而最早的小令则可上溯至隋炀帝时代的《河传》,可见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

什么是话本?

话本是指宋代“说话”(说书)人所依据的底本,起源于唐代人的说话,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北宋东京、南宋临安等大城市里,有许多“瓦舍”,每座“瓦舍”中的“勾栏”(类似后代的戏院),就是上演“说话”伎艺的场所。话本在宋代逐渐盛行,开始有刻本流传。

话本一般指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人的底本,“小说”家所用的话本,都是短篇故事,通常即称为“小说”,如《新编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等,长篇的讲史话本,一般称为“平话”(评话),如《新编五代史评话》等。但皮影戏、杂剧和诸宫调的底本,也称作话本。后来还有人把明清人摹拟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本。又有人只把小说家的底本称作话本。明代人则称为评话或词话。

话本本来是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往往只是粗略地陈说故事的大意,编印成书以后,就成为一种通俗读物,形成一种特殊的体裁和风格,代表中国白话小说的一个发展阶段。话本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爱情、公案、神怪以及历史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

话本的作者几乎都是无名氏,创作后又经不断补充润饰,多数经过文人加工。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中间也穿插一些古典诗词。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现力,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什么是元曲、元杂剧?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这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

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故又称“北曲”。

什么是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其中“志人”这个名称,是鲁迅从“志怪”推衍出来的。“志人”这个名目,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设立,与“志怪”相对而言。

《中国小说史略》又说:“记人间事者已甚古,列御寇、韩非皆有录载,惟其所以录载者,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用而近娱乐矣。”这里提出的观点很重要,即所谓志人小说,其写作目的,虽仍有记录史实、供人揣摩的考虑,但欣赏和娱乐的特点已经很强。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著名志人小说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什么是志怪小说?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当时盛行神仙方术之说,从而形成了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志怪小说是在此种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的《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后世小说也有影响:

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

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什么是讲史小说?

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一种,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代。

它以记叙历史故事、描写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往往以前代正史、野史、民间故事传说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而成。宋元时期写定的讲史本子多称“平话”,如《三国志平话》。

这类小说作品在产生之初情节结构比较松散,缺乏完整性,到明代逐渐定型,出现了成就较高的作品。明代讲史小说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历史演义,以《三国志演义》为代表。二、英雄传奇,以《水浒传》为代表。讲史小说在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又称神怪小说。明清小说的奇葩神魔小说者,多言“怪力乱神”,而其本意未必在此,多有影射世情之意。

中国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但虽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优秀作品,在避讳宣传“怪、力、乱、神”的中国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名著。

什么是世情小说?

明清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涉及世情的小说的出现可追溯到魏晋以前,但从晚明批评界开始流行的“世情书”的概念来看,世情小说主要是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流行于明代。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起,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

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主要写情爱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内容丰富,色彩斑斓。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中国古代文学其实是不重视爱情题材的,但我们现在看到爱情题材的特别多,这主要是今人根据自己喜好拼命搜索出来的。明清小说中描写爱情的倒是很多,但意义不大。世情小说,以《金瓶梅》、《红楼梦》最著名。自清朝中期以后,又演化出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狭邪小说,其中的代表作有《好逑传》(名教中人)、《平山冷燕》(荻岸山人)、《品花宝鉴》(陈森)、《海上花列传》(韩邦庆)、《青楼梦》(俞达)、《九尾龟》(张春帆)。

什么是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末。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是公案小说的先导,或者说是它的酝酿期。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神鬼与狱讼相结合的作品,不妨说是公案小说的萌芽。

中唐至五代的笔记(传奇)小说与法医学著作中出现的公案故事,说明此时公案小说已经成型。

到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阶级斗争的激化,刑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以及市民在审美趣味方面的新需求,公案作品便大量产生,品种增多,色彩斑斓,艺术上也日趋完美。可以说,这是公案小说的成熟期,或者说是它的早期。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反映冤狱为其主要情节。在史书中可以频繁地看到百姓对于“清廉”、“清介”、“清尚”、“清高”、“清白”、“清淳”、“清明”等政治品格和理想人格的赞颂,小说中公案常有对“清官”的颂扬和美誉,历史上著名的两大清官包拯、海瑞,成为公案小说主人公的主要创作原型,进而被“神话化”,在民众中流传开来,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明清小说创作受到理学思想影响深刻,公案小说中的清官不仅清廉不苟,而且能持法平慎、秉公执法,崇“法”是清官文化的代表,清官一定意义上成为了“理”的代表,替天行道。公案小说的创作素材,许多袭自前代的法律文书、案例汇编,而这些小说很多成为封建官吏案头阅读之物,许多还明确表明是为官员审案理刑而编写的,供他们参考,并且有许多官员能够从中受到启示。这一类小说主要有《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海公案》等,小说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艺术技巧圆熟,代表了明清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

什么是谴责小说?

中国旧小说的一种。清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媚外,人民不觉悟,有些作家用小说口诛笔伐,进行揭发和指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这种小说曾加以评论,并称之为“谴责小说”。这种小说广泛揭露和批判现实,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批判不彻底,并寄幻想于封建最高统治者。艺术上多用讽刺手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但概括和典型化不够。《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后人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1867~1907年),全书共60回,由许多独立成篇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书中描写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们贪污昏庸,媚外卖国,展开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暴露和讽刺晚清官场的腐败,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对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