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环下的苦涩童年
不俗的家世源流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该是“三纲之纲”的意思。
钮祜禄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钮祜禄氏是清朝一个大姓,满洲八旗氏族中的一个望族。钮祜禄,满语“狼”,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钮祜禄氏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明代称“钮祜禄氏”。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家族人丁兴旺,在清代属于满洲八旗中的各旗下,不单隶属一旗。
清代的许多名人与文臣武将都姓此姓,甚至连皇后、皇妃亦有不少人出自此姓。例如,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1]等等。
和珅家族就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英额系指位于辽宁省东部的“英崿(额)峪”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英额门”,位于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
英额地方钮祜禄氏原来都生活在长白山地区,后来也是跟随建州女真部迁移至此的。如清朝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就是“世居长白山”,他祖父阿陵阿在部族中很有声望,被人们称为“拜颜”[2],后跟随建州左卫一起移居“英额峪”。和珅家族虽然和额亦都同属一个地方的同一姓氏,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直系亲属的关系。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记载,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鸾,其旗籍属于满洲“正红旗”。噶哈察鸾的后代中有个叫尼雅哈纳的,闲散兵丁出身,后跟随清军入关。清军入关后,在攻打山东河间府的战斗中,勇猛的尼雅哈纳第一个登上城墙。清军很快攻下河间府,尼雅哈纳因此获得“巴图鲁”[3]的称号。此后由于军功累积,尼雅哈纳获三等轻车都尉[4]的爵位,后代可以世袭。
三等轻车都尉是从三品,每年的俸禄大约为禄米80石,奉银160两,这个职位最终由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常保袭职,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所以常保被特赐为一等云骑尉[5]。到乾隆之时,常保出任福建都统。他死后由其长子善保,也就是和珅,承袭其职。
和珅的家族在顺治元年与其他八旗军民一起入关,进入京城。按照朝廷的规制:京城的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八旗军民的居住地严格按照“旗分制”划分。京城内城设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的都统衙门,各旗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防领地,还有固定的教场、学校。
按照规定,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清皇族都属于此旗;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这是上三旗的住所,由皇帝亲自统领。下五旗中,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
和珅隶属于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住在西直门内。和珅的家是在西直门内驴肉胡同,民国后改为“礼路胡同”,即今“西四头条”的东头,坐落在著名古刹“广济寺”[6]后面,离该寺不到一箭射程的地方。和珅与其弟和琳都出生和居住在这里,一直到他家的旗籍被抬入正黄旗,和珅家才迁至正黄旗领地的德胜门内。
和珅的父亲常保当时担任正三品的福建副都统,是有职有权的高级武官。后来追随康熙帝南征北战,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和珅的生母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继母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当时的时代,和珅的家庭虽不是大富大贵的大家族,但也属于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一类。
人穷志不短
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他在逆境中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以及他对待逆境的态度。顺风顺水是难以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的,只有在逆境中的表现,才最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
和珅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能理智地控制自己,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不随波逐流。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许多人经受不起厄境的洗礼,在凄风苦雨中消沉,在大浪淘沙中迷失。和珅是一个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不向命运低头的人。
少年的和珅原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不必为日常生活所累,可以衣食无忧地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一切若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们恐怕就难以在史料中寻见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了。
和珅在懵懂之年就不得不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考验。在他三岁时,母亲因难产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常年戍守在外,很少在京城,无暇照顾和珅与弟弟和琳。继母对待他们兄弟也是少有笑脸,难见温情。和珅兄弟每日在继母的白眼中度日,甚是凄凉悲苦。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
父亲常保去世后,他们家很快就变得门庭冷落鞍马稀,加之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家境就迅速败落了。就是家中这次陡发的变故,将和珅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珅高祖尼牙哈那与其他八旗兵入关时,清朝统治者为了保证旗人的生活,在北京周围五百里地区圈占大量土地,分给八旗官兵及家属耕种。但清朝统治者规定旗人出城四十里以上,必须到八旗都统处请假,因此许多旗人只好将地租给汉族佃户耕种或者干脆将所分旗地卖给租种旗地的汉人,自己则靠当兵领饷为生。
清初,旗人数量不多,又经常外出作战,立军功还有赏赐,因此一般旗人的生活比较富裕。但康熙帝统一台湾后,战争多在边疆地区进行,内地百余年无战事。加之乾隆初年,北京城里的旗人数量成倍增长,旗人的生活就变得艰难起来,时人称为“八旗生计”问题。虽然朝廷采取了赐给银两、适当增加兵额等办法,但还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八旗的生计问题。
和珅家中的生计问题比北京城中其他八旗兵还要严重。他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但由于要面对贫穷和缺少父母亲情的双重压力,他不但不能像其他官宦子弟一样过着呼奴唤婢的生活,同为孩子的他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处在这样的环境下,童年的和珅可以说是尝尽人间的疾苦。但童年的生活境遇不仅没有将和珅打败,反而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幼年的坎坷使他锻炼出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一株幼苗,人世的风雨没能阻碍它的生长,反而令它更加顽强坚韧。
幼年的和珅深深懂得要想改变命运,就只能靠自己,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心里明白,满洲旗人走科举道路比汉族人有更大优势。因为清政权定鼎北京后,就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建立了专供八旗子弟读书的官学。入学的学生都有生活补助,每人每月给银一两五钱,均由本旗发放。这些银两尽管数量有限,但也能聊补无米之炊。倘若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进入旗人子弟争着上的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公立学校,是培养文武全才旗人子弟的贵族学校。要进入该所学校,必须是八旗子弟中相貌俊秀者及内务府子弟,同时学业要十分优异,每年只选八十名左右的学生入学(八旗中每旗选十名),并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因此,和珅要想进入这所最好的学校,就一定要有真才实学。
于是,童年的和珅和弟弟一起安下心来,将家中的事交给刘全,开始发奋读书。他们每天黎明即起,把工夫全用在功课上,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在先生的指导下,和珅还刻苦练习写字。由于成绩优异,和珅经常得到先生的表扬。
乾隆二十四年,当八旗都统奉乾隆帝命令“将可以造就之俊秀子弟,每旗选十名,送咸安宫读书”时,由于和珅与弟弟的努力,二人都得到本旗都统和官学先生的一致推荐,一起被选入咸安宫官学。
崭新的生活画卷,在这个年幼而坚强的孩子面前徐徐展开,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磨难和考验。
和珅兄弟在进入咸安宫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无情的嘲笑。
这天,和珅与和琳走进紫禁城的大门,到咸安宫官学报到,身边路过的人无不身着华服,只有和珅兄弟还穿着很旧的衣服。和珅兄弟走到西华门,就被值班的太监拦住了。原来,守门的太监见两人衣着破旧,也没有仆人相送,误以为他们是闲杂人等混进来的,于是拦下盘问。
“我们是去咸安宫官学报到读书的。”和珅恭恭敬敬地解释道。
守门太监不屑一顾地笑了笑,奚落道:“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什么野小子呢!现在的八旗子弟已经落破到这种地步了吗?真是有失体统啊。”
和珅没有说话,迅速走过这段路,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初尝察言观色的甜头
前文提到,和珅的生身母亲在和珅三岁时因生和琳难产而死,和珅的父亲又常年在外,家中的事情都是和珅的继母做主。尽管和珅和弟弟年幼,但二人却极为乖巧懂事,邻居和家中的亲戚都对二人怜爱有佳。然而,无论兄弟二人怎样做,都得不到性格乖戾的继母的好感。平日里,继母甚至对兄弟二人瞧都不瞧一眼,只在和珅父亲回家的几天,继母才表现出对和珅兄弟二人的关心。
随着和珅一天天长大,他学会了思考。他明白,父亲常年不在家,继母是这个家里做主的人,要想让自己和弟弟过得好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讨好继母,让继母不再对他们那么冷淡。
一天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和珅的继母将饭菜摆好,招呼和珅兄弟俩与私塾老师一起吃饭。与大部分私塾先生一样,和珅的私塾先生也是个旧文人。这位老师平日里喜欢吟诗作对,有时候也不免卖弄自己的才情。
老师夹了一口炒鸡蛋,送到嘴里,皱了皱眉,觉得饭菜味道很淡,于是灵感突发,顺口说道:“鸡蛋无盐真淡蛋”。
此时的小和珅正在端详一条很长的猪肠,猪肠整个放在盘子里,并未切开,他正思考着如何才能夹起这长长的猪肠。听到老师的话,于是接着老师的话语说道:“猪肠未切好长肠”。
老师对和珅露出赞赏的神情。正在私塾老师扬扬得意地细细品味这两句佳句时,突然发现和珅的继母脸色不对。原来,和珅的继母听到二人的对联,认为他们师徒二人是在变相地嘲弄自己。她脸色一变,将碗筷狠狠地往桌上一摔,又狠狠瞪了和珅和老师两眼,转身走了。
私塾老师见此情景,心里骤然担心起来,神色也变得非常慌张。他知道,这个家是这位女主人当家,自己的言语得罪了女主人,讲好的教课费恐怕不保。
看到继母愤怒离席,又看到老师惊恐的表情,和珅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聪明伶俐的和珅向老师招招手,让他附耳过来,悄悄地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我最了解我的继母,我们必须……”老师边听边点头,他逐渐放下心来,暗地里对和珅的聪明也很是赞赏。
和珅把老师领到继母面前,说:“老师是咱们京城有名的才子,他最擅长画人物肖像,所画之像几乎和本人无二,京城里很多人都对老师所作画像赞不绝口。母亲整天为这个家操劳,我特请老师为母亲画一幅肖像,一来是留作纪念,二来也聊表我和弟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继母想了一想说道:“好吧,难得你有这份孝心。”于是端坐在椅子上,让老师帮她画像。
老师使尽浑身的本领,终于在一个时辰后画完这幅人物画像。和珅连忙将画拿给继母看,坐得腰酸腿疼的继母不耐烦地接过画像一看,脸上的郁闷之气顿时一扫而光。只见这幅画中的人五官标致,皮肤光滑,笑容安详,俨然是刚刚成亲的妙龄少妇。继母看这画中人五官确实像自己,但没有了铜镜中的皱纹,仿佛是自己十几年前的样子,不觉暗叹:“这不是仙女下凡吗?难道这真的是我?”
和珅是何等聪明,他冲老师使了个眼色,师徒二人一唱一和,将继母说成与画像无异的形象,继母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和珅给她设计的自我错觉中。她从心里相信,自己现在的容貌就是画像中这个样子的。
继母请人把画像裱好,挂在卧室的墙壁上,隔一会儿就要看上两眼。她对画像珍爱无比,每日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擦拭画像。那几天她甚至变得和善起来,除了能够给兄弟二人一个笑脸,在其他方面也对和珅兄弟也好了很多。
到了老师领薪水的日子,继母不仅按照原来说定的数目付给了老师,还另外给了老师一些赏钱,说是作为画像的酬劳。私塾老师自然也十分高兴,同时,他对和珅为他出的这个主意充满感激。为了报答和珅,他送给和珅一对非常漂亮的水晶弹子,里面有彩色的螺旋花纹。和珅得到这个水晶弹子也是兴奋不已,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弹子是他一直想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这个弹子是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换回的人生第一个回报。
和珅那时虽然很小,但却已经开始察言观色,他在生活中观察到女人都是爱美的动物,这点连他的继母也不例外。要想让继母对自己和弟弟好一点,只能投其所好——“给”继母无限向往却不可能得到的美丽。想明白这一点,尤其在画像事件之后,和珅常出奇招哄得继母开心,从而练就了能和豺狼虎豹调和关系的本领。他和弟弟也终于能够偶尔获得一些继母给的甜头。
察言观色是与人交往的重要本领,尤其是对比自己有权力的人,懂得他们所想才能投其所好,从而获得实际利益。
咸安宫奋发向上
咸安宫官学坐落在皇宫西华门内,与武英殿相邻。雍正即位后,为加强对宗室和八旗子弟的思想教育和控制,巩固皇权,以弥补“景山官学生功课未专”为由,于雍正年间由内务府负责创办。
它是一所供内务府官员子弟就读的学校,同时严格选拔一些优秀的八旗子弟入学。清朝许多精英都在该校读过书,例如大学士英和的父亲德保、军机大臣兼大学士阿桂、中丞良卿等人。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所绝无仅有的贵族子弟学校,是为大清王朝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人才的基地。
乾隆元年二月,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在内务府所管辖的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所属“上三旗”的九十名学生内,挑选出三十名优秀者送咸安宫官学读书。此外,再令八旗都统等,将可以造就的俊秀子弟,每旗选十名,如果大臣子弟中有情愿读书者,也可以在份额内准其入咸安宫官学读书。凡在咸安宫读书的学生,除了有补贴之外,学习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十年之内(八旗官学的学生必须十年内完成学业),他们在出任为官前,均可在校学习。
咸安宫官学,除了在教学水平上全国一流外,学生的生活待遇也相当不错。学生每月的伙食银按照护军的标准发给,每人每日还有肉菜银五分,按月由内务府发给。此外,每月给银二两,每季另给米五石三斗。清朝护军是守卫皇宫的精锐兵种,每佐领只有十七个兵额,待遇比普通八旗兵优越。咸安宫官学生的待遇,要大大高于当兵领饷。
咸安宫官学主要教授文武两科,文的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满文、蒙古文、藏文,间有诗词、书画等方面的培训。武包括骑射、摔跤以及如何使用火器的军事课程等。学校分为汉书十二房、清书三房,各设教师一人。教授骑射和满语的教师三人,除各科教习外,设笔帖式[7]一人,负责文书工作,由内务府一人为总管,负责督促检查。
学校任课的教师,绝大多数是进士出身的翰林,最差的也是举人。咸安宫官学的教学十分严格,期满考核,考核分月考、季考两种。月考分等第,授予相应的官职。一般来说,一等的为笔帖士,二等的为库使、库守。季考于春秋二季由内务府派人主持。一二等给七八等笔帖式,赏缎匹、笔墨等。余者年幼留校继续学习,年长者退回本旗。此外还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会试。由于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才貌双全的八旗后代,而且宗室和八旗子弟参加的乡、会试单独举行,录取比例高,因而,只要进入咸安宫官学,就相当于半只脚跨入仕途,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快车道。像和珅兄弟这种家道中落的落魄八旗子弟能考进这样的学校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事了。
和珅大约九岁进入咸安宫官学,由于他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再加上他非常用功,在咸安宫官学学习期间,他不仅把四书五经等传统国学典籍背诵得滚瓜烂熟,他的满文、汉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时八旗子弟受汉族文化影响,重文学而轻武备,又由于科举考试不用满文,因此咸安宫官学的学生没多少人对满文感兴趣,许多满族人对满文一字不知,甚至连满语都不会讲了。但和珅与他们不同,他认为皇上既然多方倡导学习满文,将来定会大有用场。
他在学作八股文章的闲暇,拿出相当精力来向满人学习满文。学习时和珅发现,许多满文词汇出自蒙古文,他又向教射箭的蒙古师傅学会了蒙古文。而这一切,为他日后得到乾隆帝的赏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珅在业余时间还熟练掌握藏文以及西域秘密咒语。与此同时,和珅的诗词书法和绘画水平也突飞猛进。
和珅如饥似渴地汲取丰富的知识,成绩完全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学员。当时著名学者袁枚还特意作诗表彰和珅、和琳兄弟“少小闻诗通礼”。除了官学的各科之外,和珅还会暗自搜集乾隆的诗词文章,甚至模仿乾隆的字体。
乾隆初期,八旗子弟大多养尊处优,生活腐化堕落,终日沉浸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世界之中,彻底沦为花花公子。与这些终日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相比,和珅确实是一个勤奋上进、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终日勤奋努力,手不释卷,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吸收来自古人贤哲的营养,在诸多同学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机会总是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和珅在咸安宫的积累为他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卖官封地也要读书
和珅的父亲常保死后,由于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学习又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过程,和珅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
尽管面临如此糟糕的现实情况,和珅还是觉得,只有依靠刻苦攻读,求得科举的金榜题名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于是,和珅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咸安宫官学的学业继续下去,用知识掌握自己的命运,从书中寻找自己的“黄金屋”。为了筹措生活费用,身为家中长子,涉世未深的和珅满怀希望地登门造访父亲生前的故友。不料,那些父亲生前常来常往、亲热非常的亲戚朋友们,给他的只有白眼。一次次地失望而归让和珅体验到一种屈辱。眼看家中生活难以为继,和珅突然想起祖上留在保定一带的十五顷官封地,于是决定去保定想办法。
和珅之父常保有一个部下叫赖五,常保生前非常信任他,就把自己家的官封地交给赖五代为打理。常保长年在外当官,加之那时自己官饷充足,因此对赖五深信不疑,对税银也不是很在乎,赖五于是经常趁机克扣税银。常保死后,赖五越发不像话,那十五顷的官封地就如自己的一般,交给和珅家的租银更少了。
和珅在此穷困之际与仆人刘全同去保定,打算向赖五借些银两使唤。赖五见和珅到他家来,自然心知肚明。但表面上他仍然以礼相待,置办酒席,对和珅、刘全假意热情。和珅知道他是父亲的旧部下,言语也颇为恭顺,只说现在父亲去世,我兄弟二人学费没有着落,家中十几口人也都衣食堪忧,特来向您借一百两银子以渡过难关。不料赖五不仅不借,还欺负和珅年幼,耍起“赖”来。他借口这几年保定天气异常,旱涝不定,土地收成很少。再加上前几年乾隆皇帝南巡,保定百姓需要纳税捐银,这十五顷地的收入少得可怜,租金无法按时收齐,根本剩不下多少钱而拒绝借钱。还说少主人若要十两八两的,我赖五全家上下勒紧裤腰带也要凑齐,如今这一百两实在没有地方去筹啊。
和珅早就知道赖五会来这一套,也就不再客气,与赖五理论起来。赖五代为管理和珅家的土地多年,每年上交的银两谷物只有六七成,其父逝世后更是减到了两三成。和珅说:“我家念在旧情,一直没有追究这事,现在我兄弟急用银两,你只要还上旧账也就够了,却要这般推托。”赖五听了和珅的摊牌话,更是放下狠话说:“你要是真急用钱,把地卖了得了,反正我是凑不出一百两银子。”最后还把和珅主仆二人赶了出来。
在古代,卖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自古当官、经商的有钱了就买地作为家产。许多富人看准时机投资买地,广置良田,才成为富豪乡绅。家境中落的,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动卖地的念头。总之,卖房子、卖地就等于败家,更何况和珅的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官封地。赖五撺掇和珅卖地,分明就是趁火打劫,乘人之危,想霸占和珅的祖产。
和珅知道与赖五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于是将一纸诉状递到保定府。谁知那保定知府早就和赖五沆瀣一气,说和珅无理取闹,意欲勒索钱财。随行的刘全气得七窍生烟,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和珅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多说无益,弟弟和琳还在家里眼巴巴等着和珅筹款上学呢。
此时的和珅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死守这块田地,每年只有一些地租收入,虽然不多,但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但是这样的话,读书就彻底无望了,自己再也不能得到一个功名了。如果把地卖了,和珅至少可以得到两年的读书费用,可这样继母更要毒骂自己,周围的人恐怕也会唾沫星子乱飞,说自己是败家子。况且读书要是没有结果,不能出人头地的话,自己和弟弟以后将更难生活。
小小的和珅感到很无助,他想来想去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破釜沉舟拼搏一下。既然祖宗的遗产早晚坐吃山空,与其留着地产浪费时间和精力,消磨自己的意志,不如索性卖掉取得一些资本,将这些资本投入到读书和科举上,自己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取得一个好的功名,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窘境。
和珅的决定是大胆的,也是正确的,他为了能够继续在咸安宫官学安心读书,考取功名,当机立断拿定主意,跳出依靠祖产浑浑噩噩度日的藩篱,卖掉了土地。卖地的钱财,刚刚够和珅兄弟两年的生活费用,靠着卖地所得的银两,他与和琳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才不至于中断。天性机敏的和珅兄弟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机会只有一次,更加勤勉刻苦。
结了一门好亲家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的勤奋和努力取得的斐然成绩引起了英廉的注意。正是由于他的多方关照、呵护,和珅才顺利完成了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业。也正是由于有了英廉的相助,他才能直接走入乾隆皇帝的身边,打开通往仕途的大门。
英廉,字计六,号梦堂。他家原来本姓冯,祖籍辽东,内务府包衣籍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最初为笔帖式;乾隆初,命往江南河工学习,补淮安府外河同知,累迁永定河道台、内务府主事、内务府正黄旗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正黄旗满洲都统、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等。
英廉为官清正廉明,政绩突出,而且名声极好,他是乾隆时期颇得皇帝青睐、信任的权臣之一,当时任咸安宫官学总管。
英廉虽然身居显位,可他的子脉并不兴旺,仅有的一子与儿媳先后先他去世,只留下了一个独苗孙女。因为这个小孙女自幼失去双亲,作为祖父的英廉对其精心呵护、关心备至。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了给她挑选一个理想的佳婿,使其后半生免受凄苦,自然费了不少心思。他想为孙女找一个既品行端正,又年轻英俊,才气出众,善解人意,将来有所作为,还得孙女看得上的良家子弟。一次,已经是大学士的英廉到咸安宫官学巡视,他意外发现和珅的一篇题为《历代税银制度的变迁及未来发展初探》的文章。这篇文章有理有据,丝丝入扣地阐述了历代税银制度产生的合理性和最终变革的必然性,并指出了当今税制的弊端以及改良之策。英廉读后赞不绝口,于是就问身边身为咸安宫官学教师的吴省兰,这是谁写的文章。于是吴省兰就把和珅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对英廉大学士讲了一遍,吴省兰还肯定地说,和珅来日定会前程无量。
英廉随即召见了福康安、福长安和和珅、和琳兄弟。福康安兄弟和和珅兄弟在这座学校被誉为“咸安四少”,在八旗子弟中是出类拔萃的优等学生。
英廉细细地打量和珅,见和珅气定神闲,骨相非凡,将来必是封王拜爵者。虽然和珅身着旧衣,但神态安然,举止稳重,另有一种通达的气韵倒把身穿华服的两少年比得浮躁小气了。英廉一眼便认定这四少之中和珅将来是最有前途的。
英廉唤过一旁跟随自己的苏凌阿赏和珅白银一百两,赏福康安、福长安、和琳白银各五十两。
英廉是一位颇有眼力和远见之人,论相貌,和珅确实是一个英俊青年;论门第,和珅的确是差了一截。但从和珅的为人、素质来看,确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英廉也发现,和珅思维敏捷,口齿流利,博古通今,有常人罕见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而且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另外,和珅少年才子特有的清秀脱俗的外貌和潇洒飘逸的举止让英廉极为欣赏。英廉认定,和珅将来必为富禄中人。
那和珅的容貌究竟多英俊,能力究竟有多强呢?在《秦鬟楼谈录》中有一段对和珅的描写,说他:
“躯干如中人,面白皙而事修饰,行止轻缳,不矜咸仪,言语便给,喜欢诙谐,然性机敏,过目辄能记诵,每有所言,皆能悉举其事之本末”。
大致就是说他身材高大魁梧,外表英俊,面部白净的就如同精心修饰过的,举止优美,彬彬有礼,而且才华横溢,能言善辩,非常幽默,办事干练,才能出众,记忆力好,能把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表述清楚,逻辑清晰准确,是人见人爱的后起之秀。这样的人对颇有眼力和远见的英廉来说想不注意都难。
正好英廉的心里一直都牵挂着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孙女年纪日长一日,终身大事须及早定夺。他看和珅非一般等闲之人,所以他决定把心爱的小孙女许配给他,并尽最大可能去帮助和珅。
于是英廉为了自己孙女的终身幸福作出了一个安排,他对身边的吴省兰说,和珅、和琳一切学习费用均从他的名下支取。又请和珅定期到家里做家庭教师,为自己的小孙女上课,赚取他们兄弟的日常生活开支。这样既可以在私下里继续观察和珅的为人,又能让自己最疼爱的孙女接近和珅,看看孙女是否中意和珅。
结果是圆满的,因为和珅不仅聪明机智,还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这样一个英俊青年,一表人才,百里挑一,自是人见人爱,英廉的小孙女冯氏自然也不例外。
而此时的和珅,在咸安宫官学学习了几年后,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思想和为人处世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已经逐步意识到在官场要是没有靠山,想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很难。自己仅仅是一名咸安宫官学的生员,不像福康安兄弟一样,一门上下,同朝为官,儿子一出世便能依赖祖辈荫庇而轻易地踏入仕途。因此,他急需要找一个能帮自己在仕途上腾达的靠山。然而,前途渺茫。和珅正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感叹仕途之上缺乏青云梯的时候,英廉的出现让和珅看到了希望。当这个天大的机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时,他自然是喜不自胜。这时的婚姻意味着金钱和权力。金钱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手段。只有以显赫门第做靠山,他才有机会现实自己的远大理想。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和珅在承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之后,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结婚。英廉不但为孙女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亲自主持、操办了和珅与冯氏的婚事。由于英廉的关系,京中六部九卿都派人前来道喜,内务府的英廉则巧立名目,打着修缮皇家园林的幌子,为和珅盖起了一座精美的宅第。当然,名义上都是英廉出资建造。与冯氏结婚不仅使十八岁的和珅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更重要的是英廉此后对和珅的赏识与提携,为和珅仕途飞黄腾达创造了宝贵的条件。这桩婚姻对和珅以后仕途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人的一生由很多机遇构成,只是有的人善于把握,有的人和机遇失之交臂而已。和珅是一个极其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和珅在咸安宫官学很好地抓住了大学士英廉提供的机会,这无疑为他走入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举考试很失败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在我国古代,科举是读书人走上仕途的唯一出路。
清代科举制度承袭明朝,以四书文为主。童生院试和生员平时的岁试、科试,莫不如此。议论时政的文章,有其严格规定的文章程式,应试者必须严格遵守,照本宣科,不得违格。就连内容及所据经传注疏都有规定,作者只能引用古人之言,不得擅自立新。
无论如何,科举是走入仕途的一条捷径。作为咸安宫官学的优秀学生,通过科举博取功名也是和珅的自然选择。于是,和珅开始了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尝试。
在科举道路上,士人要通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才能出仕做官。童生考试的特点是既难又易。说难,主要是正式录取名额少,对于汉族人尤其如此。每个县参加考试的人数大概在一二千人,录取人数往往只有十几人,七八十人才能考中一人。考中的人即获得生员功名,得到进入府、州、县官办学校读书与参加乡试的机会。
录取率这么低,实在是太难,但这只是对穷读书人而言,对于富人子弟来说,就容易多了。清朝规定,有钱人只要向地方政府交纳一百零八两银子,就可以得到监生功名,并且可以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直接参加乡试考试。
在参加童生考试的时候,和珅还没有和英廉结亲,当时,和珅家中拿不出一百零八两银子,但他是旗人,在录取上享受照顾。清政府规定:“在京八旗满洲、蒙古童生,额进六十名。”参加考试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大致是五个人中取一人,是汉族童生录取率的十几倍,这也是和珅试图走科举道路的主要原因。果然,他在童试中成绩名列前茅,成为顺天府学的一名生员。
在结婚后第二年,和珅参加了戊子科的顺天府乡试,这是属于省一级的考试。旗人子弟参加乡试,录取上也受到照顾。八旗子弟参加顺天乡试,满洲、蒙古编满字号,汉军编合字号。乾隆时,满洲、蒙古取中举人二十七名,汉军十二名,录取率大约是十人取一人。以和珅的水平,考中举人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和珅在考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考场上发挥得极为出色,然而机敏好学、满腹经纶的和珅居然落第了。
和珅乡试落第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科举考试中的腐败,而这种腐败以顺天府乡试最为突出。按照清朝选拔官员的制度,乡试中举人后,就有机会做官。那些花钱买到监生的富人子弟,并没有真才实学,只好靠钱财贿赂考官,这是顺天乡试腐败的原因之一。顺天考试中,京城官员的子弟占了相当人数,这些官员利用手中权利,与考官狼狈为奸,这是顺天乡试的腐败的另一原因。
清代在顺天乡试中,为了照顾现任官员子弟,还专门设官生一门,录取率大大高于正常比例,挤占了不少名额。顺天考生经常为录取不公状告考官。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顺天乡试发榜后,落第士子书写揭贴,内有“小李大有甜头,老姜全无辣味”两句,公开揭露主考官李蟠、副主考官姜宸英收取贿赂。清政府被迫将二人逮捕,姜宸英死于狱中,李蟠充军东北。这只是特例,一般情况下,这种案件都是不了了之。
和珅的家里既无大笔钱财贿赂考官,又没有亲戚在朝中做官享受官生待遇,这次考试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无论怎么说,毕竟和珅经过了几年咸安宫官学的学习,却在科举考试时没能中举,这是他的终身遗憾。因为,在讲究出身的封建时代,不管你有多高的才能,不能通过考试做官,是得不到朝中很多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官宦之路的大臣们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