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八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天下命运,决于鸿门

第五年: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范增屡次劝说项羽出兵不成后,只好把铲除刘邦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场鸿门宴上。

范增和项王事先约好要在席上斩杀刘邦,以掷杯为号。

刘邦来了鸿门以后,百般解释的同时也百般讨好和奉承项羽,说:“我和将军一起反秦,将军在黄河北,我在黄河南,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先进了关中,得以在这里和您又见面。我防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备一些盗贼和特殊情况罢了,根本没有要拦住将军您的意思,这里面一定是有小人在搬弄是非。”

项羽真是傻的可爱,听了几句好话就信了,还直接把曹无伤卖了,说:“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给我说的,不然,我怎么会到这儿来。”刘邦心里狠的直痒痒,估计当下就盘算好,如果能够活着离开鸿门回到军中,绝对不会放过曹无伤。

项羽对投靠自己的人就这么卖,真是笨的有点儿出乎意料。本来已经和范增约定要杀刘邦的他,听了几句好话迷魂汤,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怎么也下不了杀刘邦的决心,范增反复的举起手中的玉玦,用来谐音“决心”,暗示项羽,可都没有起到效果。

后来范增实在忍不住了,只好出去叫来项羽的族弟项庄,让他在席间舞剑,然后找机会顺势砍了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范增的如意算盘又没打上,已经和刘邦穿一条裤子的二五仔项伯也开始舞剑,并且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刘邦。

看着手下的人在酒宴间上演全武行,犹豫不决的项羽并没有表示什么态度,只是默许着手下这么闹。张良一看觉得不对,这样发展下去刘邦太危险,就从帐外招呼樊哙,让他闯进来捣乱,阻止这种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

屠夫出身的樊哙一股蛮劲,根本不把威震天下的项羽放在眼里,冲进帐内按照张良的安排一番慷慨陈词,倒是真把项羽给震住了,刘邦的危机也就暂时消除。项羽最喜欢的就是壮士,所以他对樊哙也还算尊重。

酒宴过半,刘邦觉得自己不能再在这儿待下去了,范增肯定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于是他假装如厕,却趁机一个人骑马跑回了军营。

从刘邦小小一个逃亡的例子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心思缜密和心横手辣。

刘邦来的时候带了一百多骑兵,人人骑马,可逃跑时却把所有人和马都扔了下来,只是自己一人骑马逃跑,带的四个随身护卫都是步行,其他的人甚至是直接扔到鸿门不管了,这样做一是人少容易逃跑,二是万一真有追兵,自己也可以骑马跑,而那四个护卫因为没有马就只能留下来死战给刘邦断后。

另外,刘邦走的时候,没有马上让张良进帐给项羽赔罪,而是让他估算着自己已经跑的差不多远了才给项羽讲这个消息,让项羽没有追击的可能。

范增听说刘邦已经跑了回去,肺都气炸了,也不顾项羽的面子,大喊一声:“竖子不足与谋!”估计此时的范增除了遗憾和无奈以外,更多的是对项羽的失望,他当初是投奔项梁而来,项梁对他言听计从,可如今的项羽却总是犹豫再三。

鸿门宴是反秦战争的结束,也是楚汉之争的开始。从此,长达五年的斗争将在刘邦和项羽之间展开。

刘邦就这样从鸿门逃出升天,经历这一次精心动魄的冒险,他意识到了如果想要争霸,他还得先藏起来。至少在短时间内,还得避开项王的锋芒。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杀了二五仔曹无伤,项羽送的大礼岂能不要。

几天以后,项王带兵进了咸阳,和之前的刘邦完全不是一样的气象,不但没有像刘邦那样约法三章收取民心,反而对咸阳进行了屠城,先杀秦王子婴,后放火烧了秦朝的宫殿,传说中当时大火三月不绝,搞的民怨沸腾,让人们对他大失所望。

屠杀完咸阳之后,项羽开始请示楚怀王,他的意思很明显,虽然是刘邦先进的关中,可如今他实力强,刘邦不能做关中王。谁知楚怀王恨透了项家的人,不甘心还这样一直做项家的傀儡忍气吞声,一点儿面子都没给项羽,只回复了两个字:“如约。”

如约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先入定关中的人做关中王嘛,项羽看了这个回复之后大怒,说:“怀王是我们家立的,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功绩,怎么可以一个人来做主约定?全国反秦的一开始,只是暂时立过去诸侯的国君为王,方便讨伐秦朝,但是这三年来披坚执锐、出生入死、消灭暴秦的人,是我和诸位将军,和那些公子王孙有什么关系!”

于是项羽立楚怀王为义帝,迁到江南,像当年周天子一样供起来。

然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大封十八路诸侯,想回复到春秋时期的局面,各个小势力林立,而自己当霸主。

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

第一路盟主西楚霸王项羽

第二路汉王刘邦

第三路雍王章邯

第四路塞王司马欣

第五路翟王董翳

第六路西魏王魏豹

第七路河南王申阳

第八路殷王司马卬

第九路代王赵歇

第十路赵王张耳

第十一路九江王英布

第十二路衡山王吴芮

第十三路临江王共敖

第十四路辽东王韩广

第十五路燕王臧荼

第十六路胶东王田市

第十七路齐王田都

第十八路济北王田安

项羽虽然自己是贵族出身,但骨子里却瞧不起那些因为家族得到封地的,比如楚怀王,他喜欢真正立功的战将,所以在分封的时候多少会有些倾向。另外,这份分封名单里面个人的好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项羽对喜欢的人就非常好,对讨厌的人就非常差,随着性子来。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这十八路诸侯。

第一路项羽自己和第二路刘邦大家都很熟悉了,后面我们再慢慢说。

第三路雍王章邯也是我们前文经常提的人物,秦朝大将,项羽居然没有记恨他的杀叔之仇,果然封了他做关中王,不过不是他一个人,还连同了他两个手下司马欣和董翳,一个封塞王,一个封为翟王,三个人共同分了秦朝原来关中之地。这也是后来关中的另外一个称号“三秦”的来历。项羽能够尽释前嫌,忘记章邯杀了叔叔项梁的仇,还封他们在关中,主要就是用来压制蜀汉的刘邦的。他们三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又本来是关中人,所以乍看之下还真的比较适合,但其实却很有问题,具体的我们后面说。

第六路西魏王魏豹前面也提过,他的哥哥魏咎是陈王手下周市建立的魏国的傀儡国王,被章邯灭了之后,魏豹收复了一些失地,又复立了魏国。

第七路河南王申阳,这个人其实之前没有什么贡献,就是项羽大军渡过黄河去救赵国的时候,他主动带兵迎接了楚军,所以项羽特别喜欢他,还给他封了河南这块好地方。河南为什么好?天下商人最集中的、最富庶的洛阳在这片地上,你说好不好。当然这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从争霸的角度来说也真不一定好,洛阳在天下之中,四处平原,无险可守,如果实力不够,很容易被灭掉。

第八、第九、第十路都来源于之前的赵国,张耳之前提过很多次,最早和陈馀一起协助武臣建立赵国,后来复立赵国成为实际控制者,项羽觉得他功劳大,就干脆直接封他为赵王,而改原来的赵王赵歇为代王,向北方移动了一点儿。赵国除了赵歇和张耳之外,还有第三个人封王,赵将司马卬,因为他平定河内有功,所以也被封为殷王。司马卬就是司马迁的祖先,不过说实话,当时的赵国如果有第三个人要封王,绝对应该是陈馀,他和张耳一直是赵国左膀右臂,功劳不比张耳少,后来虽然闹翻,但还写信劝降章邯,起了很大作用。项羽把陈馀这么厉害的人给漏了,是个很大的隐患,这个后面说。

第十一、十二路是项羽的亲信,之前提过的翁婿二人,衡山王吴芮和九江王英布,他们俩最早在项梁的时候就投靠了楚军,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项家军的一员,是诸侯中少有的项羽真正比较看重的人。

第十三路临江王共敖是楚怀王的人,项羽给了一点儿面子,也封了他一个小王,同时把他从楚怀王身边拉走。

第十四、十五路来源于之前的燕国,韩成建立燕国的时间比较早,他从武臣那里脱离出来以后就一直在北方,也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各国救赵的时候,韩成命令将领臧荼带兵和楚国一起去,结果项羽就看重立过战功的,不顾之前韩成已经称王好久,反而封臧荼为燕王,而迁徙韩成为辽东王,把他赶到了更加偏远的地方。

第十六、十七、十八路来源于之前的齐国,同样和臧荼一样,项羽因为齐将田都带兵和他一起救赵有功,就封他为齐王,反而迁徙原来的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另外,田安在济北攻下很多城以后投降了项羽,所以项羽也封他为济北王。

项羽的分封基本上完全是个人的意志,他喜欢的就得到很多好处,他不喜欢的就被欺负,甚至连王都当不了,诸侯里头有心里不爽的特别多。

项羽以为从此天下就要安定了,就要在他的霸权之下平稳了,其实乱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