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撰作的《千金方》是集前代和当时医药学之大成的医学巨著。
孙思邈从小的志向
孙思邈(约公元581年—公元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自幼体弱多病,为请医治病,几乎耗尽家产。这使他深感疾病对人的危害之重,萌发了立志从医的愿望。他天资聪敏,7岁时就能日诵千言,20岁已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唐代科举盛行,名门士族的子弟和寒门庶族的儒生都看重科举成名,并不以医学为意。孙思邈却不然,他热爱医学,不以医学为贱业,并且博阅群书,勤学苦练,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医药事业,决心为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而斗争。为了献身于医药事业,他拒绝了隋文帝给他的国子博士的官职;唐王朝建立后,他又谢绝了唐太宗授给他的爵位,唐高宗拜他为谏议大夫,他也不受。他不存个人名利之想,而以人民疾苦为重,他为行医采药,足迹遍四方,他为人民治病,人民也用无比丰富的医药知识把他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对当时儒士书生专意科举成名而贱视行医救人的风尚十分不满,以为“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他从国计民生的角度批评当时重科举求功名而轻医术的风气,说明他把医学当作有关国计民生的大计来认识。他的眼光远高于当时的市俗之辈,他不随波逐流,而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做下去,因而使他的事业获得了成功。
令人赞叹的医德
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发扬了我国古代医生行医的优良传统,特别讲究医德,他认为:一个好的医生为人治病,必须精神集中,不能草率从事;对病人应有同情和爱护之心,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对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论贵贱、贫富、长幼、美丑、亲疏、民族、聪愚,都应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同等对待。为人治病,不能先顾虑自己的得失,瞻前顾后;而应一心一意为病人,宁肯自己爬山越岭,饥渴疲劳,也要去救治请医待诊的病人。医生应当不避昼夜寒暑,不怕艰难险阻,一心为病人,而个人则“无欲无求”,这才是一个好医生。他特别鄙视那些在病人身上捞取好处的医生,鄙视那些偶有成绩就骄傲自矜,以为“天下无双”的浅薄的医生。他认为医生应当公而无私,应当谨慎谦虚。这种高尚的医德,孙思邈是一生言传身教,躬身力行的。
普及医药知识
孙思邈医术高明,这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他曾认真钻研古代的医书《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他注意向人民学习,注意在实践中学习,他的足迹印在许多名山之上,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民间,他从民间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和经验。他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名医,必须刻苦努力学习,他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那种把医学看得很简单,以为轻而易举就可以学到手的人是浅见之人,他们决不会真正掌握医学,而只能自己误自己。孙思邈终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发现别人有好的医方,他便不远千里,前去求教。这种刻苦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使他的医药学知识有了很快的提高。
孙思邈不仅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挖掘和吸收医药学知识,而且还重视把基本的医药学知识向群众普及,他主张人人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医药学知识,为了普及工作的开展,他认为应当编一部简易实用的医药书。当时的医药书籍往往都浩繁难查,一般人家难于置办,不利因病设方。于是他遍检历代医学典籍,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参照民间验方,作《备急千金要方》。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他已是年近70的老人时,《备急千金要方》才编撰成功。这是一部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针灸、食治、预防、卫生等各方面医学知识的医药卫生书。全书计30卷,编为232门,共收载方论5300首。
对火药发明的贡献
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多有建树的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也是一个炼丹家。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录了火药的配方。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所记火药配方是现存最早火药配方的记录。这说明火药的发明也有孙思邈的功劳。
孙思邈以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学论见和不朽的医药学论著为后世医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造福于人民的巨大功绩赢得了广大人民由衷的感谢。孙思邈离世后,他的家乡陕西省耀县孙家塬的人们为他修了祠堂,在他曾经隐居过的五台山(后改为药王山)建了“药王庙”。宋代曾刻《千金宝要碑》,刻上《千金方》中部分药方。他的生平事绩也刻有石碑。而他的著作《千金要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和朝鲜的一些医药学家也受到孙思邈的影响。孙思邈是我国唐代医药学家的卓越代表,是我国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集大成者,他的光辉成就为中华民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