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测谎要遵循的原则(1)
要鉴别出别人的信息真实与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是非常复杂的行为,有时甚至毫无条理可言;其次,如果无法克服自己的个人偏见、先入为主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我们鉴别此类行为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为了减少这些严重错误,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规则,并依据这些规则对别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分析。随着我们对欺骗综合症分析越来越深入,这些基本的规则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七条非常方便记忆的指导原则能够帮助你鉴别出正在和你交谈的人是否处在因欺骗而导致的精神压力之下。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四种渠道
所有的人际沟通和交流都是由四种通用的方法或者渠道来完成的。这些方式包括身势语言(或称之为非言语交际行为)、语音品质、话语内容和其他细微的、稍纵即逝的被称之为“微表达信号”信息。
身势语言(非语言渠道)是人际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其比例约占人际信息交流总输出的65%。非语言交际行为也被称作“肢体语言”,这个名词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由路易斯维尔大学的雷·L·伯德维特塞尔教授最先使用的。人际交流方式中剩余的35%的那部分由其余的渠道,即语音品质、话语内容和微表达信号所构成。
我们对外界环境及其众多的刺激在两种层次上作出反应——心里层次(或称认知层次)和情绪层次。反应都是通过四种渠道表达出来,即身势语言、语音品质、话语内容和微表达信号。我们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都通过它所有的人际信息沟通交流由四种非常普通的方式或渠道组成。这些方式包括身势语言(或称之为非言语交际行为)、语音品质、话语内容和其他细微的、稍纵即逝的被称之为“微表达信号”信息。
在人的一生中,这四重奏未必总是和谐一致地进行,而欺骗行为则可以比喻为这四重奏之中的某个或更多的成员配合的失调。在更复杂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每个成员都在弹奏自己版本的乐曲,而我们作为不幸的指挥家则不得不在没有乐谱的帮助下指挥这场演奏。
可以想象有多少令人不快的噪音在这场音乐会上被制造出来。同样的,当我们试图用谎言蒙蔽和欺骗他人的时候,我们就扰乱了自身交流系统的微妙平衡,面对信息输出所作出的控制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些重要的、包含信息的信号就是在这些“交流失谐”的时候产生的。这些信号可以告诉我们某个人正处于严重的而情绪和精神压力之下,也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出信息交流中的蒙蔽和欺骗行为。
在被迫撒谎的时候,我们对于撒谎这种行为本身的态度将会增加对我们信息输出进行控制的难度。撒谎的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心理过程进行控制。FBI举出两个供考察的场景:一个是我做错了某件事情,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发现;另一个是我向你推销某些东西,或者对修缮你的屋顶提出报价。在这两种场景下,因为担心你会发现我的欺骗行为,我将尽力提前主编好我的托词或辩解。我会尽力想象你可能会问到的每一个问题,并且提前准备好答案。然而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你总有可能会问我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你提问的方式也可能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之外。于是,我不得不即席应对。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必须牢牢地记得以前作出的 陈述,以确保即席的问答不会与其冲突。与此同时,我还需要对自己的欺骗行为掌握好尺度,以给谎言留下未来的生存空间。对于一个处在压力之下的人来说,想要做的这些将会是相当困难的。
正如同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反应进行周密的准备一样,还需要精心准备好自己的情绪反应。然而不幸的是,要提前准备好情绪反应极为困难。不论我们在心理上进行多么周密的准备,要预测那一个时刻真正到来时将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必须同时协调好情绪和认知反应,努力做到保持彼此的平衡以避免被看穿。除此之外,额外的考虑也会加大避免行为失衡的难度。
当我们决定进行欺骗的时候,对于谎言我总会有其他的关注之处,这些关注将会占据我的思绪,并在我真正进行欺骗时影响我的行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对谎言被戳穿的忧虑,换句话说,如果别人发现我们正在撒谎,那么应该怎么办?这就把我们带回到以前已经谈到过的一个话题。我们之所以对别人进行误导或欺骗。其原因是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者是由于期待某种形式的奖赏,或者是对于紧张场面怀有某种程度的恐惧。而这些关注的内容之中,最担心的则是撒谎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有没有感觉到这场面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一个人撒谎的时候,他将面对纷繁的精神和情绪问题,而这恰恰是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赖以鉴别欺骗性行为的要素。
欺骗者对自身的认知也会影响其欺骗行为。对于某些欺骗者来说,他们确实会对自己的撒谎行为感到内疚,这种内疚会持续发展成为罪恶感。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由于自己的欺骗行为而产生内疚感或悔恨感。这种内疚或者悔恨感影响四种人际交流渠道,并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可以鉴别欺骗性行为的信号。
有趣的是,有些人在撒谎的时候却会产生快乐和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为“愚弄别人的快乐”。这种人把欺骗当成游戏,当发现别人竟然听信了他的黄又南时,便会从中体验到无比的快感,也就是所谓的“愚弄别人的快乐”。不过,就像难以控制住内疚一样,他要想控制住这种扬扬得意的感觉没那么容易。这时候,他澎湃的情绪会在四种渠道中表现出来。
要鉴别出别人的信息真实与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是非常复杂的行为,有时甚至毫无条理可言;其次,如果无法克服自己的个人偏见、先入为主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我们鉴别此类行为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希望克服这些障碍,我们就必须小心翼翼地进行分析,以减少对别人的诚实进行错误解读的风险。没有比误解一个诚实的人更让人感到糟糕的了,当然,谁也不想被欺骗。
为了减少这些严重错误,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规则,并依据这些规则对别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分析。随着我们对欺骗综合症分析越来越深入,这些基本的规则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七条非常方便记忆的指导原则能够帮助你鉴别出正在和你交谈的人是否处在因欺骗而导致的精神压力之下。在必须确定对方可信度的关键时刻,他将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当然,是否运用它来增强交际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应酌情而定。
§§§第二节 原则一:常态原则
常态原则是指把确定某人之常态行为或正常行为作为识别其他重要行为的前提。如果某人的行为偏移他惯常的情绪或者精神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依据,判定这个人在撒谎。身边的人的行为模式是否有明显的转变,只有利用一种方式可以加以鉴别,这就是对他们正常的行为模式有较充分的了解。
一个人的常态是我们判断的基准。我们对这个人的信息沟通——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欺骗性的——作出随之而来的判断,都将与这个基准相比较。有几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观察对象的常态。
如果碰巧熟知观察对象,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只是在脑海中回顾和他在一起时的体验: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回顾这个人在愤怒、受到挫折、处于压力之下、处于兴奋状态以及其他应激性行为的场面。在这些情况下,这个人的话音是怎样的?我们能够描述出他声音的语调吗?他的音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在这些情况下,他有没有做手势?当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句子是清晰、简短还是表达含混、迟钝,甚至难以说出完整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他是带着一副夸张的神情还是冷若冰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观察的行为特征。
假设我们对观察对象并不熟悉,可能刚刚碰上他,或者在过去和他有过有限的接触。那么,如何对这个人的常态有所了解呢?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确定是否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来了解和观察这个人的常态。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必须自己承担因根据匮乏的证据而进行判断所冒的风险。
如果希望对某个人的可信度作出精确的判断,并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作出稳妥的决定,那么,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寻找和确定他的常态就是我们所要走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和这个人对于某些并非关键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这些话题最好不要和你最关心的事物有所关联。可以和他谈一谈家庭、体育运动、天气、电影,或者最好让这人谈一谈他自己。我们的观察对象对于这个话题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通过讨论这一话题,可以很有把握地使他放松下来。除此之外,可以从中对这个人的背景有所了解,并且对他的个性有个初步的印象。倾听一个人谈论自己,倾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述那些自认为别人应当知道的内容对我们总是有启发的。我们可以听他谈论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谈论自己的个人爱好,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关注之处,使我们对他有一些深入的厂解。我们可以跟他讨论一些别的人,比方说他的朋友、商业伙伴或者他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从中受益。总而言之,如果想了解别人是否诚实地在与你进行交往,最好耐心地倾听和观察,而绝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如何判断某个公众人物正在撒谎?这也许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他可能正在参加竞选,而我们对是否该投他的票犹豫不决。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只是对他的立场感兴趣。政治家、演员、体育明星、商界巨子或者诸如此类的那些已经被媒体变得透明化的人,怎么才能够对他们的常态有所了解呢?
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对这些人物的常态有所研究,这对我们而言肯定会有相当的困难。但是,媒体会通过他们的采访给我们分析和研究观察对象的机会。别人代替我们和这个人交谈和互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只是坐下来,仔细观察、倾听,同时集中注意力。一个人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的次数越多,我们就有越多的机会在不同的场合下观察他,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起他的常态模型。但是,我们绝不能依赖那些预先已经安排好的场面,如广告、政治宣传、商业信息片以及其他同类的东西。在新闻发布会上,报界可以自由地询问他们想问的任何问题,这时,我们所观察的对象拥有更多的随意性,对这种场面的细致观察将会使我们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电视新闻杂志、新闻调查,或者是话题公开的脱口秀节目都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样本,帮助我们鉴别出观察对象的常态。如果一个人总是衣着光鲜地出现在公众场合,你也不必担心。只要一个人想欺骗别人,不管他预先排练了多少遍,必定会在某些方面露出马脚。当然,要记住住,实际上没有人能够一览无余地鉴别出别人撒谎时的全部特征,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地发现对方的纰漏,以便对这个人的可信度作出准确的和可靠的判断。
§§§第三节 原则二:一致性原则
对敏感事件前后一致的反应是欺骗行为的重要标志。
观察者要想发现欺骗行为可以寻找被观察者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不过,并非任何变化都能说明他在进行欺骗,有可能只是他处在压力之下,举止失常而已。当对方试图对我们撒谎时,对方真实感受到的情绪和想展示给我们看的情绪会彼此冲突,并且直接导致他正常行为发生变化。在对方撒谎时,出于掩饰的目的,总是会尽量试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除非他已经适应了说谎,或接受了说谎。当别人问及某个话题时,他总会产生负面反应;面对其他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则不会遇到这种反应。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孤立、个体的行为可以证明一个人是在撒谎,我们的依据必须是综合在一起的行为征兆。如果正在讨论的话题对于被观察者来说相当敏感,而且被观察者试图掩盖他在这方面的欺骗行为,那么每次我们谈及这个话题都会从他身上得到一些特定形式的反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谈及这个话题观察对象都会表现出完全一致的行为模式,或者各种行为模式的组合。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是,当谈到这个话题时观察对象都会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一致的行为模式的组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的观察尽量避免受偶发事件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在某一段时间之内欺骗行为的主体总是对于敏感的话题和敏感事件作出持续性的反应。面对这些敏感话题和敏感事件,欺骗者会持续不断地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紧张感或者其他欺骗行为的征兆,这就使我们能够在与这些敏感话题相关的其他话题和领域对这人进行考察。如果发现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之内总能够得到被观察者的负面反应,我们就知道在这一个领域最有可能隐藏着欺骗行为。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欺骗者在这个可疑领域内的反应强度有可能会减弱。这时候,即使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可能也不会再产生什么比刚才更进一步的信息。
FBI曾举过这样的例子:
乔治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工作是审查求职者,为所在公司挑选合适的人员。乔治现在需要找到一个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接受过严格训练,并且持有相应学位的人选。乔治要对申请人进行面试,要检查他的求职申请,还要对他的学位和先前的工作经验有所了解。
然而,每次乔治提到这个问题,应聘者就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并试图回避乔治提出的问题,同时应聘者的身势语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综合信号暗示,应聘者非常有可能正在隐瞒什么东西,可能他根本就没有完成学位,也可能他对于他的工作能力和以前的工作经验作出了夸大的描述。乔治所需要做的就是沿着这条线索继续问下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使这个人在行为模式上发生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