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手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新贵的形象

〔黑色的面孔〕

在这里我们看见的面孔似乎都是黑色的。

夜晚11点半,这是大部分都市“蓝领”渐次进入梦乡,大部分白领渐次情感亢奋和一部分另类渐次纸醉金迷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座落在紫金路29号的紫月亮咖啡屋迎来了一个个常客。到这里来的人大多是有着大量闲暇时光的有闲阶层,偶尔也会有一俩个投错门的年轻的情侣。

进入他们视野的是带有蒙德里安美学思想的黑白相间方格的地坪,精致的圆桌和同样精致的矮椅,做成蓝天白云的天花板,低垂的柔软的帷幔和泛着幽光的蜡烛。消费者不算太多,那对情人在窗前的圆桌边悄声细语,另外两张圆桌前各自围拢着一些年轻的男女,或者叫做都市的PLAYBOY。他们间或发出的声响使这个空间更加增添出几分幽静的感觉。每个人的面孔都是阴森森的,烛火照亮的只是那对紧凑在桌前的情侣。当他们的目光在“紫月亮”中漫游时,凭直觉,他们感到了它与寻常咖啡屋的不同。它有情调、有雅致、有暗香,但没有一般咖啡屋的暖味之味,那种暖昧之味常常给人以暗示。“我希望这里是有品味的男士、小姐的聚集之所,紫月亮是个情调空间。”这是紫月亮主人的话。

当哪对情侣在二个小时后离去时,他们一定会后悔,也一定不会忘记这间咖啡屋,因为这二个小时的茶水饮料的消费,大概需要那个年轻人一个月的月薪。紫月亮的意义或许就在此,她不一定比别的地方高级多少倍,也不是显阔的场所!而且她具明显地褪去性文化的色彩,它不是有情人的乐园,而是这个城市有闲阶层放松生命的宁馨之地。正如她的主人所言:“我并不希望来得人很多。即使我提供的是与他人相同的服务。我也是为那些选择高消费的顾客服务的,而非低消费者。”这正是那一部分人热衷于集结在此的原故。在离这里不算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电影院的地下室。与这里的静悄悄相比,那里正热气腾腾的喧哗。那里有与此相同之处。当然也会有与此不同之处,跨上那个地下室台阶的瞬间,你绝对不会想到下面会是一个热力四射的世界,你甚至以为你走错了地方,但这些正是这个已闻名全城的暴动酒吧的魅力所在。曲里拐弯的走道上贴满了招贴画、装饰画,画上半裸的男子热吻着同样半裸的女子,以及性感的、大大张开的女人的嘴。吧台的玻璃上也贴满了或涂满了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它们在吧台上方射灯的照射下,释放着奇异的光彩。天花板下挂满了各种农作物,镰刀、斧头、红缨枪等。当然都是装饰品,还挂着阳伞和其它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出入口的墙壁上用英文写着各种启示:从当日的气温到某宾馆的一次拍卖会。音乐在你耳边喧哗。那是本世纪初期的乐曲。带有爵士、灵歌、蓝调等等风格。在乐曲声中,人们渴酒,喝嘉士伯啤酒。在这里每一瓶价值50元,一个令蓝领怦然心动而让白领、小哥们不以为然的阿拉伯数字。和紫月亮所营造的氛围不同,这个空间充满了一种热气腾腾的活力,一种兴高采烈的喧哗。无论你是一个礼拜的哪一天来,看到的都是一种热闹的景象。这里不受水灾的影响,也不受经济滑坡的影响,自打她红火起来之后,一直常青不败。

在这“常青不败”空间中,出入的有不少洋人和准洋人;还可目睹不少衣着随便但气质尚可的小姐们入座和离去,她们的社会角色一时难以精确定位,但时尚和前卫这些记号是可以用上的;在这里你的头脑里会充塞着它的富有活力的印象,也充塞着那种开放、透亮的感觉,一种新潮流到来的趋势日益明显。它肯定与城市白领富裕阶层日益增多有关,它还与社会中的新一族的认同有关。在这里,你可以遇见许多各种各样的前卫文化分子,他可能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也可能是一个电视台编导,更可能是一个与主流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城市浪子。

这是他们喧泄情绪的处所。

〔传承富贵〕

男人是积极的财富攫取者,因而他们传承着富贵。我们所讨论的男人皆因为据有不同于传统的意味,因其陌生,我们称其是纯金男人。在这里我们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个女人眼里的富有者。

杨红是一名电力设计公司的晒图员,丈夫是本公司的一位助理工程师,在一次对外施工中,因工伤亡。留下了一个7岁的女儿。杨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后就更是如此。尽管她怕事,可事情偏偏找上她,那是因为她有一个亲弟弟。

她在95年清明回乡扫墓的日子里,遇到弟弟的一个生意合伙人。弟弟在得到大笔石材订金后携款而逃,把她和家里的老宅留给了合伙人。她知道弟弟有好赌的恶习,但万万没想到他会这样坑亲姐姐。在那个山涧水塘边,在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在那三间孤零零的老宅里,她几乎吓死了。她因为恐吓紧张,因为淋透了雨水,倒下了。然而她想象中的可怕的事情都没发生。

她一直为空房子和自己的女儿担心。而受到伤害的只有她自己。那个人占有了她。她于是想,如果自己尚有的几分姿色,能让他放过自己的女儿,能够留下那父母曾住过的老宅,宽恕自己的弟弟,她作出什么牺牲,她心甘情愿,她实在不忍心让弟弟被抓进监狱。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她告诉对方,尽管他占有了她的身体,她不会介意。并且她愿意承担弟弟携款而逃的责任。只是她是一个普遍的工人,在三年五年的时间里都拿不出那笔钱,但她愿意去尝试慢慢偿还这笔债。两天后,他们就分手了,他回去了,她也回到了省城,他们并没有留下彼此的地址。然而戏剧性的是不到一年他们又在市里碰面了。她的一位好友的妹妹开办幼儿园,以极低的租金租了他家的一栋旧式小洋楼、并委托她去帮助管理。这时,她才知道他家是千万级的富裕人家,他的祖父曾是民国时的省教育署署长。他家是知名的教育世家,他的父母现在上海开办贵族学校。从那以后,他们就一直保留了那层关系,当然是背着好友的妹妹。尽管他们并未确定关系,他也许没打算和任何人确认关系,她还是感到内疚。她曾经问他,是不是因为她的懦弱和牺牲,才使他饶恕的自己的弟弟,没有去法院起诉。她过去曾为此担心过,但她现在想通了,弟弟应该受到惩罚。她和他的关系是她自愿的,不应该影响他起诉自己的弟弟,她以为以自己的身体去换取弟弟的免于处罚,很不光彩。

他说只有忏悔才能拯救人的灵魂,别的都没用。

只有会忏悔的人才有救。他是给她弟弟机会,但愿有一天她弟弟能忏悔。

在杨红的眼里,他一直是个深不可测的人。她说他即使没有钱,也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她知道好友的妹妹通常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同他小聚。她希望自己和他的关系对他们之间的发展没有丝毫的影响。她问过他为什么不名正言顺地结婚。

她认为好友的妹妹既有容貌,又风华正茂,也不乏才能,应该能在各个方面满足他的需要,除非他要求未婚妻要同样富有。他不说话。他时常是这样,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男人在想什么。他就是这样与众不同,这也是杨红一直没有离开他的原因。97年她终于找到了一直躲着她的弟弟,并安排了弟弟同他见面,他非常宽宏大量。只希望那是最后的一次,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其他的人都一样。现在杨红有了自己的新房,有了自己的车,她感到财富是女人的陷阱,他就是她的陷阱,他身上有着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使她心甘情愿做一个没有名份的女人,而无法去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清白的女人。

〔焦虑的男人〕

黄刚华是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贵。99年市南湖小区竣工时,他一口气买了二套100多平米的居室和车库,买了一辆白色的跑车。按照他老父亲的要求,娶了一位女子为妻,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此之前,他是一位有三年历史的同性恋者,有人甚至猜疑他的发家,都和搞同性恋有关。这不过是在第三者看来,其发迹的艰难。其实他是一个两性恋者,在他搞同性恋的同时,他还和一个富裕的寡妇关系很密切。因为他有着一个复杂的家庭,因此他的个人生活也显得较为复杂。从他对女性的态度,我们可以探究其历史根源。

他无论走到哪里,张口就喜欢叫别人大姐,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老妈;也不管是餐厅的服务员、还是娱乐城的小姐。现代派的青年诗人脉源先生,大概研究过心理学,说他是因为童年缺少母爱的原因。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对女性态度的恶劣,可以透视出一股强烈的男人因为焦虑憎恨女人的心理。

——占有心理的由来——

每个男人都憎恶女人吗?我的中心论点是:男人的确如此。这个论点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限定与扩充,后面将会提出。不过基本上,这个中心论点并不会改变。我的目标在于检视——或界定出——憎女心理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男性表现憎女心理的方式有哪些,不管是不是明显可见。

弗洛依德的理论如今已经传开,大部分的人都熟悉以下这个观念:意识自我不见得能完全控制人的行为、感觉与思想。然而“潜意识”这个概念在逻辑上及语意上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大家都相信日常生活的行为就能证明潜意识的存在,不过如果你不承认潜意识自我的存在,我相信你就不太可能同意本书的论点。这并不表示不相信本书论点的读者将会独自活在痛苦之中。如果以批判方式分析男女关系的基础,势必会引起读者的不安。如果读者明了女人的不幸之后还能泰然自若,想必也是援用了庞大的防卫机制。我在写作时当然也遭遇到这些冲击。

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两种资料。随时处于备取状态的资料库会遵循所有的思考规则,当中的资料是符合逻辑的,经过现实验证过的,在时间上与因果关系上呈现直线性,而且资料之间不会相互抵触——例如A与B正相反,如果我们相信A为真,我们就不会同时相信B也为真。这些对于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基本)的规则,一般称为“简单”历程。我们在习得语言时就会学到这些规则,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运用这些规则的运用者是意识“自我”。

第二种潜意识资料(我们拒绝知道,也主动地“不去知道”)遵行另一套相当不同的规则:原始历程。这一部分几乎可说是人内在中的另一个独立的人,在结构上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处理外界的人、事物、资讯时独立运作,和简单历程的规则完全不相干。在这一部分的资料中,抵触的讯息多有互相排斥的事实并存;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因果关系不呈现直线性;讯息未经外在现实验证,而是由内在现实统理一切;某事为真,因为我们信其为真。我相信社会文化的运作也呈现出这种形态。虽然有的时候出现简约的两个好坏男人图像(也包括历史图像),可是我很清楚,没有任何一种霸权——不管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或是“男人的世界”——在理论上或实际上能达成完全的控制,或成为人类无路可退的最后选择。

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触动我们体内的原始反应,不过很明显的,有些男人的防卫能力会比较好。憎女心理表现的极端程度与强度各有不同,从表现于外的暴力行为,到闷不吭声的轻蔑。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可能就是这种防卫能力的强弱,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就在黄某的不幸童年。

男性看待女性的态度是基于憎恶与敌意,这么说并没有错,可是很明显的这么一语带过并不够。我们可以在任何人类关系中发现,敌意与恐惧具有重要的辅助功能。如果我说敌对关系是基于双方对彼此意图的恐惧,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否认。同样难以否认的一点是:这样子的恐惧出自妄想——把自己的敌意冲动投射到自己认定的“敌人”头上。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位名将说过:“我看到敌人了,是我们的敌人。”后来有位爱说笑话的人依此编出了一句话,后人引为笑谈:“我看到敌人了,敌人就是我们。”

这里的讨论内容和憎女心理的起源有一项直接关系。因为我们无法在缺乏明确资讯的情况下判断敌人的意图,所以我们即使分析到最后,仍然难以判断敌意中的妄想成分与个人最后觉察到的起初成分各占多少比例。通常一个人能得到的讯息就是自己的幻想,而且在一切都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坏的幻想会占上风。

男性的某项欲求及这项欲求惯有的内容——支配女性、控制女性——其背后就是对女性的憎恶与恐惧。关于男性的支配与控制,在许多情形下,这种支配欲在未造成女性死亡或受到严重伤害前就已经停止,不过很不幸的,情形并非一向如此。支配欲的存在,使得男性得以表现支配欲背后的憎恶,又能保持些许的爱情关系,给男人一些表现情爱的空间——无论表达的方式有多匮乏。说来不幸,对于许多男性而言,表现情爱的方式只剩下一种:受到扭曲的性欲(大概也只有男性才有这种性欲)。这种性欲的本质受到相当大的局限,只容许极为少量的亲密,而且把每个女人都视为性对象,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女性成了男性掠夺式性欲的“合法猎捕对象”。此处的主体——女人,变成了供某种目的使用的客体。

美国专家在殴妻者教育中心时诊疗过一位男士(以下简称A),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正好可以做为上面讨论的例证。A的妻子(受害者)曾向她最好的朋友(B的太太)透露,A一直苛待她。B太太也向A太太透露自己的先生也苛待她好多年。过了没多久,B丈夫跑到A家中,威胁他:“如果你再打你老婆,我就要你好看!”我们可以推断,B太太为了让自己丈夫到教育中心寻求协助,一定把A先生的事情说给他听,希望丈夫能像A先生一样去找医生协助。在B太太和B先生的对话中,B太太并没说B也爱打人。很显然,B先生生气了,因为他相信A先生真的做了什么可怕的事,应该受到惩罚。B先生无法(或不愿意)看见自己的暴力行为和A先生的行为有何类似,而且还认为自己一点也不暴力!

会产生并延续这类“极端”行为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条件是每个男性都有的。我希望自己能证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并揭露这些现象的本质,找出其起源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