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国的荣光——古罗马文明(1)
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意大利半岛最早的岛民拉丁人创造的,拉丁文后来也成了罗马文字,所以,又称为“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字母文字体系,是大部分英语世界和欧洲人聚居区语言的标准字母。
它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埃特鲁斯坎字母发展而来的,它的源头还可溯至约公元前1100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通用的北闪米特字母。
最早使用拉丁字母刻写的铭文见于普雷内斯大饰针上,这是一枚公元前7世纪的斗篷别针,文字从左到右读作MANIOS MED FHEFHAKED NUMASIOI,意思是:马尼乌斯为努梅利乌斯制作此别针。另外一段早期铭文,即公元前6世纪的杜埃诺斯铭文,却与拉丁字母的远祖一样,是从右到左读的。
古典拉丁语有23个字母,其中21个是从埃特鲁斯坎字母派生而来,罗马人从中取了21个;到中世纪,字母i分化为i和j,v分化为u、v和w,这样就产生了26个罗马字母,与现代英语字母相同。
古罗马时代拉丁字母分大写体和草写体。15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圆形的“人文主义体”,用于抄写书卷,即大写体;另一种有棱角的草写体,用于法律和商业。这两种手写体分别衍生出现在印刷的楷体和斜体字母。
意大利语包括拉丁语、意大利半岛其它地区的语言以及从拉丁语派生出的罗曼语。在罗曼语中,最重要的是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罗马尼亚语。
14-拉丁字母与英文字母对照
拉丁字母继承并发展了希腊字母形体上的优点:简单、匀称、美观,便于阅读和连写。由于拉丁字母本身的优点,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人继承了它,形成了“拉丁文民族”。
《圣经》是拉丁文字写的,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和殖民扩张,现在整个西欧、美洲、澳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使用了拉丁字母。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制订的。
拉丁文与拉丁语是古代世界的国际文字和语言。拉丁语还是现代医药科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工具语。医学界以正规的拉丁处方进行国际交流,中国1963年、1977年、1985年版的《药典》所载药物含中草药及其制品都注明了拉丁药名。现在世界上使用拉丁语的约4亿人,世界语字母也是参照拉丁字母制订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拉丁字母这一古老的文字与语言仍然显示出它特有的生命力和价值。可见古代的罗马字母的历史价值。
诺亚方舟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的《创世纪》有段传说: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天规,被逐出伊甸乐园后,他们来到地面,一代又一代的人布满大地,但罪恶也充斥人间。
上帝愤怒了:“我要将所造之人和兽、飞鸟和昆虫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那时,惟有一个叫诺亚的人,心地善良正直、特别受宠于上帝,所以上帝告诉他:“在这块土地上,恶行太过了,我决心毁掉所有的人。不过只有你心地和善,我决定救助你和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孩子和他们的妻子。我要使洪水泛滥地上,毁灭天下。你要为自己用柏木建造一只方舟,里面要有舱房,而且,内外都要涂上沥青。你建造的舟要长360米,宽23米,高13.6米。船顶要有透光的窗,门开在船的侧面,全船要分为上、中、下三层。
“看吧,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淹没地上的一切生物,毁灭他们。但我要跟你立约,你和你的妻儿媳妇都可以一同走进方舟。在每一种动物之中,你要把雌雄的一对带进方舟,保存它们的生命。还有,各种飞鸟、牲畜和爬行的生物,都要按种类、每样一对地带进方舟去,保存它们的生命。你还要为自己准备各种食物,贮存起来做粮食。”
诺亚就照着上帝所吩咐的,把事情全都办好了。
上帝对诺亚说:“你和你一家都进方舟去吧因为在这世代当中,只有你在我眼中是正直的。你要同带洁净的动物每样七对,不洁净的动物每样一对,空中的飞鸟也各带7对,这样是叫它们将来可以在地上繁殖。因为7天之后,我就要40昼夜不停地往地上降雨,毁灭我亲手所造的一切生物。”
凡上帝所吩咐的,诺亚都依言办好了。
这样过了7天,洪水就开始泛滥在地面了。就是在诺亚600岁那一年的2月17日那天,所有地下的水泉和洪流涌溢开来,天上的水源也敞开了。雨倾盆般地倒在地上,有40昼夜之久。在那天,诺亚和他儿子闪、含、雅弗,还有诺亚的妻子和三个媳妇,都进了方舟。所有的野兽、牲畜和各种地上爬行的生物、飞鸟都按着种类,一对一对地走进了诺亚的方舟。之后,上帝就为他们关上了门。
洪水在地上泛滥了40天,水不断地往上涨,把方舟漂了起来。洪水来势汹汹,淹盖了大地,方舟却安稳地漂浮在水面上。水势愈来愈大,把地面各处的高山都淹没了。最后,水面比山岭还要高出27米。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包括飞鸟、牲畜、野兽、爬行的动物,以及人类都死了。在陆地上所有用鼻孔呼吸的生灵全都死了。上帝就这样毁灭了地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动物、地上的爬虫,以及空中的飞鸟,只剩下诺亚和那些跟他同舟的人和动物了。洪水淹盖大地共达150天之久。
上帝顾念诺亚和舟里的人和动物,就使强风吹扫大地,水便逐渐消退了。地上的洪流和天上的水源都关闭,雨也停了。于是,这样过了150天,水势慢慢退下去了。到了7月17日,方舟终于停搁在亚拉腊山上。水继续消退,直到10月。在10月1日那天,高山的顶端都露出来了。
又过了40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子,放出一只乌鸦,它一直在空中盘旋,等候地面的水干了才好停。后来,诺亚再放出一只鸽子,用它来试一试水退的情形,可惜遍地仍然是水,鸽子找不到歇足的地方,就只有飞回方舟来了,诺亚伸手把鸽子接过来,把它带进方舟去了。
又过了7天,诺亚再把鸽子放出去,到了黄昏,鸽子飞回来,嘴里衔着一片刚扯下来的橄榄叶,诺亚便知道水已经退了。再过7天,他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
诺亚601岁的那年1月1日那天,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来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殖滋长吧。”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舟来了。
诺亚筑了一座坛,把各种主认为洁净的动物和雀鸟焚烧献给上帝。上帝嗅到这燔祭的香气,心里就说:“我再不会因为人的缘故诅咒大地,虽然人从小就心存恶念,但我再也不会像先前一样毁灭一切生物了。大地一息尚存,春播秋收,夏热冬寒,白昼黑夜,必定循序不息。”
诺亚大洪水的故事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传说,不仅在《旧约全书》里有清楚记载,而且在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古代亚述首都尼尼微的文库中发掘出来的泥板文书上,也有着类似的洪水故事的记载。后世人们也不断寻找当年的“方舟”遗迹和遗址。
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的地方,是座海拔5065米的活火山,山顶自古就被冰川覆盖着。传说山顶留着诺亚方舟,不过,住在这个地方的阿尔尼亚人把这座山尊崇为神圣的山,相信人若登上山顶会被上帝惩罚。
长期以来,谁也没有爬过它。但这个谜最终还是得到了证明。1792年,一个叫弗利德里希·帕罗德的爱沙尼亚登山家,初次在亚拉腊山登顶成功。随后,在1850年,盖尔奇科上校率领土耳其测量队也登上了顶峰。1876年,英国贵族詹姆斯·伯拉伊斯在圣山高约4500米的岩石地带,捡到了方舟的木片,并发表了他找到方舟残迹的消息。
最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是近年的事。美国学者戴维在亚拉腊山以南的乌兹恩吉利村附近的穆萨山顶发现了艘大船,这个村庄与史书上所说的尼塞村位于同一地点。该船船头呈洋葱状,船身长164米,长度基本上和《圣经》上记载的诺亚方舟相符。1989年9月15日,两名美国人乘直升飞机飞越亚拉腊山西南麓上空时,发现了诺亚方舟,并拍摄了照片。驾驶员查克·阿伦说,在亚拉腊山的一处通常由冰川覆盖的、海拔44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方舟形物体,而那处地方的冰川今年夏天因该地区高温天气而水退了。阿伦说:“我百分之百地确信,这是方舟。”他和同伴计划1990年6月攀登这个地段,届时将派出一个由包括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共20人组成的考察队。目前,至少有3个美国小队在搜寻这艘诺亚方舟,重点放在亚拉腊山的西南麓。然而土耳其地质学家们说,那只是一块经过数千年风化侵蚀而形成的顽石而已。不管怎样,帷幕已经拉开,确凿的答案总有一天会出现的,那时就可以解释《圣经》故事的真相。
耶稣和《耶稣传》
在历代编年史中都使用“公元”或“公元前”字样,那么,“公元”是什么意思呢﹖“公元”又叫基督纪元,就是把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
古罗马晚期的主要文化趋向是基督教在整个罗马的传播与胜利。起初基督教只是众多末世纪派中的一个,但在罗马帝国后期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4世纪时被接纳为罗马的国教。
基督教发端于君士坦丁之前几百年的耶稣时代,它最初是由耶稣和圣保罗创建的。
传说中记载: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出生在犹太伯利恒村一个木匠的家庭里。母亲玛利亚还没有结婚,因为受“圣灵感应”,生了耶稣。在耶稣长大成人之际,犹太民族正处于罗马的君临统治之下。该地区到处弥漫着一种宗教狂热情绪。耶稣从30岁起,在巴勒斯坦一带宣传神的旨意福音。他劝告穷苦人们忍受苦难,说能忍受现实世界一切苦难而安分守己的人,死后会升入天堂。有钱的人和剥削别人的人要想进天堂,却比“骆驼穿过针孔”还要难。耶稣在传教的同时,还给人驱魔治病,显示奇迹。比如,使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等。
耶稣的传教活动显然与犹太人的和平倾向更为接近,但又引起了罗马统治阶级和犹太教祭司的仇视和反对。后来,罗马派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稣,判处他死刑。执行死刑的那天,罗马士兵押送耶稣到耶路撒冷郊外一座小山的山顶上,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同时,他们还把两个小偷钉死在耶稣左右两边的十字架上。临死的时候,耶稣失望地叹息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
15-耶稣
耶稣之死在起初被其追随者视为他们希望的破灭。不过几天后,他们的绝望情绪便消逝了,到处都在传说他们的主依然活着,信徒们纷纷相信了这传说。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死去的耶稣比活着的耶稣得到更多的群众的信仰,他们恢复了勇气。
德国的著名作家施特劳斯在长期研究耶稣后,写了《耶稣传》,并被西方公认为是19世纪影响最大的著作。
《耶稣传》主要说明了在福音书中,即那些关于耶稣的神奇故事以及基督教义的起源中,神话起了巨大的作用。施特劳斯认为耶稣的神话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在犹太人中间存在的由“救世主”来挽救世人的希望。而这个神话早就存在,耶稣死后,这个神话便附会在耶稣身上;另一个来源是耶稣这个历史人物在当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使人们把这些神话与他的政治活动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来源就产生了神话传说中的耶稣,所以,施氏认为,耶稣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政治活动家,而这些神话都是后来附会上去的。
施特劳斯还认为,耶稣实有其人,但《圣经》是一本神话创作,它并不是一个目睹这些事情的人的记录,而是基督教社团长期加工的结果,它同福音书既有雷同之处,也因其加工的痕迹而与福音书有不同之处。在千本福音书中,他认为《马太福音》成书年代最早,其他3本是在《马太福音》的影响下写成的。
《耶稣传》于1835年初版问世,以后又多次改版发行,直到今天,仍为西方图书市场重点再版书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耶稣传》再现了历史的耶稣其人。
斯巴达克起义
在古罗马历史上,爆发了一次由角斗士发动的大起义。
古罗马统治者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是观看角斗。也就是经过训练的角斗士要么和同胞,要么和饥饿的野兽进行搏斗。这些角斗士最终的下场,不是死在同胞的刀剑之下,就是葬身于野兽的尖牙利爪之下。
在众多的角斗士中,有一个战争俘虏,名叫斯巴达克。他在多次的角斗中,凭借自己强壮的身体和敏捷的身手,侥幸活了下来。斯巴达克深知,和角斗士、野兽搏斗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为了生存,为了不再过这种仆人的生活,斯巴达克决定带头起义,反抗奴隶主们惨无人道的统治。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清晨,斯巴达克率领着70多名奴隶从所在的卡普亚城的巴提亚角斗学校逃了出来,直奔城南的维苏威火山。这些人沿着一条小路,翻过几道峭壁,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冈上。斯巴达克望着山冈,对一块逃出来的角斗士们说:“我们现在有了自由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大家一起向奴隶主们宣战”斯巴达克稍作休息后便带领他的队伍袭击附近奴隶主的庄园。而对于和他们同样命运的奴隶,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这样,斯巴达克受到了奴隶们的欢迎,许多人前来投奔他,起义队伍越来越壮大。
随着斯巴达克势力的壮大,以及地方上角斗士们的起义越来越频繁,终于引起了奴隶主们的恐慌。第二年春天,古罗马元老院派遣行政长官克劳狄率3000人前往维苏威火山镇压斯巴达克的队伍。克劳狄来到维苏威火山脚下,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派人将下山的路口封死,企图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可是,斯巴达克没有坐以待毙,他有他的作战方略。第三天深夜,斯巴达克带领大家从悬崖上下来了。原来,起义军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树藤编了一条条非常结实的绳子。他们把绳子的一头系在了悬崖边的大树上,然后,每个人就沿着绳子滑下来。如此一来,所有的战士就到了敌人后方。而敌人此时正蒙头大睡,一点都不知道,这一仗,斯巴达克大获全胜,一下子就把士气调动了起来,来投奔他的人更多了。不久,队伍就发展到7万人。罗马城的那些元老们听到这个消息,经过商量,他们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由两个新上任的执政官兵分两路,前后堵截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的队伍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短暂的胜利后,有人就被喜悦冲昏了头脑。面对敌人强大的攻势,起义军内部有人要求北上,有人要求去围攻罗马城。一天,在争吵了一通之后,有3万人脱离了斯巴达克开始独立行动,这支单独行动的队伍,很快就被罗马军队盯上,一场激战下来,全军覆没。斯巴达克面对兄弟们的惨死,决定和统治者决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