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用心聆听,从语言密码破译对方(1)
从言语洞察他人的真实想法
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们经常需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清对方的真实想法。这似乎很难,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并不难。
分析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时,他的真实想法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通过一个话题探索到对方的深层心理,其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话题内容来推测对方的心理秘密:二是根据谈话展开方式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以了解对方的个性特征。如果要想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内心动态,最容易着手的办法,就是观察话题和说话者本身的相关情况。所以说,言谈话语,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径。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由言语而洞察人心的具体办法:
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她)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
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平和之音。
诬蔑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
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心中有疑虑、思想不定的人说话总会模棱两可。
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之时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力。
……
事实证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这也是创造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常言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话语,来透视一个人的心术,是很有道理的。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方面来说,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用两者结合来识别人的心思的。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社会中的人,获取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善于从对方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对方的意图,如此才能聪明地跟形形色色的人相处。
言语察人的三种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也是从言语方面看破人心的几种方法:
一是直接交谈法
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也证明,这是获取被考察者言语并能正确判断其德行较好的一种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第三,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二是耳听八方
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对象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譬如一个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内容是满口的政治套话,很进步,而在“自由市场”上却说话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的言论,说一些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三是委托传输法
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比如有的人在场时不敢说,有的脾气不投的不愿说,还有的性格内向的不善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对象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来获取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的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传输言语媒介的“保真度”。
经过多种渠道,获得了考察对象的大量言语信息后,从这些言语信息中去识破人心。
如何从对方的谈话识透其真实心理
◎突然变得“健谈”往往是为了阻止对方讲话
一般来说,初次见面就很健谈的人是比较容易对付的。因为你不需要再煞费苦心地去思考什么话题,也不必千方百计去探查对方的心理,对方的谈话,就已经给你判断他提供了材料。然而,健谈的人也不能都认定是积极地想自我表现的人。
在一次相亲的场合中,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男方,突然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什么原因呢?原来大家正在谈论彼此的薪水问题。这位男子不愿提起他薪水不多的问题,才故意岔开话题的,而后来大家果然也没再提起薪水的问题。
由此,人们讲话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纯粹想说话而开口,有时是为了阻止话题继续进展或不愿让对方插嘴才变得健谈起来。尤其是对方突然变得话多时,就应该考虑话题中是否有他不愿提及的事。多言并不等于善辩,有时候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而放出的烟幕弹。
◎通过对方的随意话语,可了解他的真实心理
与人交谈时,由于常常受到时间的限制,一旦发现谈话跑题,性急的人就心急如焚,担心自己的正事达不到目的,便想方设法把话题拉回来。其实,要探查对方的内心秘密,这种做法是很不高明的。
对方之所以会转换话题,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由于粗心大意,第二是因为脑中有新的意念,第三则是故意转移话题。
不管是由于哪一种情况,眼前对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向新的话题,所以最好不要打断他,暂时让他尽情说下去。这样一来,如果对方转移话题是由于一时疏忽,不久他一定会有所发觉,而流露出诧异的表情说:“咦!我们谈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对方并未忘记主题,即使他东拉西扯,最后一定会回到主题上来。如果他根本不想回到主题,你就可以认为他是故意回避主题了。由此可见,“跑题型”的交谈,是了解对方真实心理的最好机会。
◎说一些广泛的客套话
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语。客套语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语要运用恰当,过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人,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客套语的反面是粗俗语,一些人会对自己心仪之人,必然冒出随意的言语,以示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给人以亲密感的误会。
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的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加入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悉,尽是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卑感,或者隐藏着敌意。
闲谈话题透露人的内心
谈话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出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其性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性格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具有自我陶醉的倾向,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那些言必谈己的人,事实上最关心的对象就是自己。深信这个世界就是应该以他为中心来运转,这种心理除了是一种自我陶醉,也有任性的性格倾向。此外,不仅谈论自己,而且动不动就把话题集中在自己家人、工作、家庭等周边事物的人,也可以将之归类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而爱发牢骚的人,多有压抑心理,属于否定型性格。牢骚是心理压抑的一种发泄,从发泄的牢骚里,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和愿望。抱怨薪水太低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因为本身不喜欢这项工作,透过抱怨工资低而把不满的情绪表达出来;而会贬低上级主管的人,大都具有希望出人头地却又不易达成的欲望。这类型爱发牢骚成癖的人,除了心理压抑和心存不满之外,还出自一种虚荣心。
喜欢谈论他人私事,对别人的私事或隐私追根究底的人,大多是有强烈支配欲的人。其与人交谈时,话题总是围绕着别人打转,喜欢探听别人的私事。议论他人隐私的人,以女人居多。对于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人,如社会名流、电影明星等,喜欢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类型的人除了有支配心理之外,也缺乏知心朋友,心灵空虚、孤独,且不甘寂寞。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将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终多会一事无成。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好提当年勇的人,跟人谈话时,常去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斗的经历,惟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并不像他想像得那样好。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分析他,可以发现他是个对现实不满的人,虽然他没有用怨恨的语言倾诉他的想法,相反却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出来。
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喜欢追寻往事来弥补现在的境遇。这是一种倒退的现象,因为眼前的情况是如此的残酷,所以,他仍用梦幻般的表情来谈。从他的话题里,别人会发现他的内心深处正在潜伏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欲求和不满的情结。
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话时,经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你摸不着头绪,或者不断地变换话题,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这说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在他的意识中,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而完全摆出我行我素的模样,让别人都去听从他的主张,以他的意见为主导。
话题的内容不断变化固然是个好现象,但谈得离谱,一切都显得毫无头绪的样子,那就会使听众感到索然无味。假如他是个普通人,总谈些没有头绪的话题,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给别人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这说明他是个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还有些冲着别人猛说自己长短的人。一般人绝少把自己的长短毫不隐瞒地表现出来,使得大多人会误以为他是个“诚直之士”大可当作知心朋友,而与之深交。其实,依照心理学上的分析,一般的诚直之士,绝不会动不动就掀出自己的“底牌”,让别人瞧个够。自己的长处、短处,说来是一个人的内涵,把自己的内涵,轻易诸于众人之前,是一般人不屑为之的。
碰到这种人你要知道他的本性是:没有准则,容易见异思迁;对上司、公司的忠诚度大有存疑的必要;气量太小,往往为薄物细故而与人闹翻。
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附和别人或顺着别人话题的人,大多心性格宽厚并且能体贴别人。
过分使用客套话的人,心里存有戒心。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使用客套话是必要的。但如果两人的关系原本就相当好,一方却突如其来地说些客套话,则说明其“心中有鬼”或另有图谋。同时,引用过度谦虚的言词,表示此人有强烈的嫉妒心、企图、轻蔑或戒备心等等。
相反的,故意使用粗话的人,其内心其实是想与对方拉近心理距离,或者希望自己占于优势地位。